下书看 > 江山不易改 > 第94章 二月二

江山不易改 第94章 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大吉大利。

    为了弥补工人们前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加班,努力拼搏的汗水,以及徐来他们的良心发现,他特意选在了这一天开始复工。

    当然了,肯定不是因为徐来脾气不好,前世每年因为春运返工大军实在过于庞大,导致他对于年后上班这件事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谁能想到当年为了挣那一个月3000块,徐来硬生生乘的绿皮车,整整48个小时,还他妈是站票。

    这样的心理阴影足够让他铭记一辈子,至此也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但凡有一丁点可能,他都要舒舒服服等到年后再上班。

    而现在他做了老板,掌权的人变成了他自己,那还不得将以前的损失都给找补回来。

    不用问,问就是ptSd,累怕了。

    对于徐来的任性,师傅们自然也没有过多的异议。

    反正这天儿挺冷的,虽说是蒸汽房,可那毕竟也只是少数不是。徐来的电站可还没有完全修建起来,扩建工作尚未完成,同志们仍需努力。

    这大冷天的绝大部分人还是情愿待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舒服一点。

    再说了,他们这些人可全都是带薪休假,所以说和奖金比起来要差上一些,但一想到之前徐来还答应了他们许许多多的“无理要求”,他们也十分体贴的理解了徐来想要减少“损失”的心情。

    直到龙抬头这一天,黄历上写的都是好日子,所有人都欢天喜地的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

    官员们自然也不例外。

    朝廷对于官员的假期现在放的可是真的多,上四休三,轮休调班,要是遇见自己小舅子,老丈人或者其他什么亲戚是自己的上司,你做一休三也不是不可以。

    这不还是来上了几天班吗,就朝廷给的那点俸禄,也就只够他们如此了。

    得益于官僚体系的极度膨胀,即便是这样懈怠松散的管理之下,朝廷的许多事情依旧能够正常的运转。

    就比如县令的位置上就常年拴着一条狗,说句不客气的,狗都比县令在县衙里待的时间长。可就算是这样,整个县里的工作还不是那样的稳步进行,一点岔子都没有出过。

    不过这是在别的县,上上下下全都沆瀣一气,在那些官员的心中当官,一是为了拿和旗人一样的铁杆庄稼,第二就是图个清闲。

    现在的朝廷可不是你多做就能够升职的,出来混有能力有个屁用,你得有关系,得有势力,或者这两样你爹或者其他攀得上的亲戚有都行。

    整个县衙中干活的估计也就那么一两个人,至于他们成分~但凡是有一点背景的都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而且他们这辈子都别想从这个位置上挣脱出来。

    他们要是被调走了那县衙里的活谁干?其他的四十几个人连字认识的都没几个,还能处理好这些公务吗?

    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一旦撒手不管了,那这县衙可就塌了呀。其他人的俸禄自然也就没了。

    这样的情况下干活的这几个人你们好意思走吗?这断了大家的财路你亏心不亏心?

    你们还是不是人呢!

    不过这些只是在其他地方会出现,在刘明手下~只要敢出现这样的人,刘明就敢让你收拾东西滚蛋。

    咱刘大人可不会惯这些人的脾气,给他脸了拿着朝廷的俸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刘明没有弄死你都算是给你身后的人面子了。

    在他看来当官你要求清闲,那这个官职根本就可以裁撤,如今朝廷财政艰难,正好可以省下一大笔开支。

    说真的,一开始刘明手下的官儿不好做,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人。可问题是即便他采取的手段如此的过激,也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

    其他人见事不对,纷纷动用自己的关系,想方设法的逃离了刘明的掌控,反而将那些没权没势的候补官员送到了这里。

    你说奇怪不奇怪,即便是如此巨大的人事变动,也只是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使得政务稍稍混乱了一些,大概三天的样子,然后一切就回归了正常。

    这些没钱没势的官员顺利的掌握了地方所有的权力,虽说他们该看收银子收银子,逛窑子的逛窑子,可这方圆百里之内却是眼瞅着变得好了起来。

    这里也是北方少数几个能够向朝廷按时上交粮饷的地区。

    只不过他们可没有涵成工坊的工人们那么有福气,早在正月初八他们就被刘明叫到了府衙当中,早已习惯刘大人套路的官员们心里的门儿清:刘大人要开始为春耕做准备了。

    虽说还差这几个月,但是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做起。

    府衙现在老有钱了,采购些许农具发放给乡下的农民也是完全能够负担得起的。

    好几年了都是这个套路,他们早就习惯了。

    不过今年稍稍有了一些变化,由于涵成工坊那今年的盈利能力,加上徐来出手大方,给上上下下全都打点清楚了,府衙的灰色收入自然也有了显着的提升。

    按照刘明的规定,但凡是他知道的收入,全都得二八分成。

    府衙得八,除了他上面那两位之外,其他人都是二。

    刘明不是那种食古不化之人,时代变了,在百姓的福祉面前,气节操守什么的可以稍稍灵活一点。

    这世道哪个当官的不贪,哪个当官的又能说自己能够独善其身。

    刘明自己就是一个极大的特例,就和独角兽一样稀有,熟知民生疾苦和官场潜规则的他自然不会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只能堪堪的利用一下贪官,让他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报效朝廷。

    得罪人是肯定要得罪的,但是刘明不怕。

    能分到他手下的官员能有几个有背景的?柿子还得挑软的捏呢,就这几个烂鱼臭虾,他还不能把这些人收拾服帖了,那他这官儿还当什么。

    有了钱其他的事情自然也就好做了。

    所以他今年被干一件大事。

    “修渠?刘大人,你们没有开玩笑吧~ ”

    张县令突然站起身来,激动的看着刘明。其他参会的官员也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生怕漏过了一丝一毫的信息。

    对此刘明早有心理准备,不紧不慢的说着。

    “近年来天灾不断,尤以旱灾为重,百姓苦不堪言。往年府衙财政艰难,本官力有未逮,也就只能听之任之。”

    “可今年咱们府库之中前所未有的充盈,加上皇上厚恩,不仅免去了积欠的钱粮,更是施恩于天下,将许多地区去年的赋税都给罢免了。我们这里自然也不例外,也由此让百姓有了喘气的机会····”

    说是圣恩,实际上还不是怕老百姓起兵造反。

    要知道这几年都不是歉收的问题,由于天灾人祸许许多多的地方根本就是绝收。

    就算没有也得有,要不然就是给精神中那些蛀虫送温暖,比给某美美买包还要恶心。

    反正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年朝廷从地方收到的地丁钱粮少的令人发指,加上圈地运动造成的矛盾不断,皇帝也就只能象征性的做出了一些恩典。

    大家可别忘了,开发辽东这件事情马上就要提上日程,如果这个时候他不尽可能多的收取天下民心,那哪有那么多的傻子愿意响应他的号召,去充军流放之地?

    故土难迁,安土重迁这8个字可是深深的刻在了老百姓的骨子里。

    这种小把戏这些官员早就看明白了,只是大家看破不说破,日子还有得过。

    反正这种事情又捞不着他们脑袋上,干嘛要多生事端。

    此时所有人的心思全都落在了刘明身上,仔细的聆听着他的工作安排。

    被分到任务的人那叫一个高兴,没被分到的则是如丧考妣,脸一下就拉了下来。

    做工程有多大的利润,自古以来但凡是要想发财的官员,就不可能不起心思。

    先别说偷工减料,吃拿卡要的事情,就算是光明正大的,将满一分钱落到工程实处,真材实料的完成,官员也能狠狠的赚上一笔。

    在这个社会权力就等于财富。

    工程要招标,透露内部消息收不收礼?

    透露竞争对手信息要不要受理?

    在决定由谁承建之后,包工头要不要送礼?

    其他的零零散散的事情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行内的人有的是办法在保证通城进度的情况下,还能将送出去的钱给收回来。那他们这些当官的还怕什么?

    这钱拿着又不烫手,干嘛不收呢。

    而且在刘明麾下做官,捞银子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还得二八开,但凡他们有一丁点的选择的余地,他们也只会在这儿干。

    因为刘明能让他们做更大的官,原本他们就是因为靠山不够硬才来到了这里,如果能够将刘明变成自己的靠山,那他们的仕途还会前途无亮吗。

    这帮人可都是有能力有眼光的聪明人。刘明干的那些事儿要落在他们身上,估计早被朝廷给千刀万剐了,可偏偏人家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还能主政一方,彻底掌握住地方的实权。

    就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人对未来燃起希望。

    谁会嫌自己的顶戴红?

    他们想当官,想当大大的官,在现在的官场之上他们能依靠的也就只有眼前这个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刘明了。

    痛,并快乐着。

    等到刘明将一切工作安排完毕之后,就进入了敲打的环节。

    依旧是老几样:相互监督,公布财产,并且刘明会随时抽查工程进度,严格调查工程承办人和官员的关系,以保证整项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听完之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快要乐疯了但脸上依旧极力的克制着,强迫自己露出愁苦的神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任他刘魔头手段高超,这种人自然有应对的办法。而且动作相当隐蔽,这么多年了一直没被刘明发现。

    一切都交代完毕之后,刘明就准备让所有人退下了。

    可就在此时,张县令突然问到。

    “刘大人,您的这些安排与荣大人和施大人商量过吗?”

    刘明玩味的笑道:“这很重要吗?”

    张县令顿时语塞,这事儿确实不重要。

    荣景恨不得整天在家装聋作哑,就差摆个炉子炼丹修仙了。府衙的事情但是能不插手便不插手,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做一个英俊的吉祥物。

    至于施银~他现在可忙着到京城去活动呢,或者是急着去巴结两位王爷,修渠这点小事儿他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想明白之后张县令才知道自己刚刚的话问的有多蠢。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没有了,大人。”

    “你们没有了可我还有。”刘明突然叫住了所有官员,疑惑的问道,“最近有谁知道新军大营是怎么回事儿?”

    所有人都茫然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完全不清楚。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刘明进京面圣的时候说起,不知道为什么,醇亲王的10多万部队居然全都驻扎在了恭亲王新军的旁边。

    洋人要撤走的事情在官场之中已经算不得保密,在座的许多人都知道。

    朝廷如此急切的掏空家底编练新军,也正是为了接管长江防线。可他们到这里来住这算什么事儿?

    这儿一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二离长江可还远着呢。要真想防备朱匪,他们去接管洋人建好的要塞不是更合理吗?

    可偏偏这些人从过年之前就一直驻扎到现在,二十几万的人吃马嚼,每一天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朝廷这点儿家底,能经得住这么造吗?

    最可疑的是,这帮人的军纪竟然如此的好,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听到任何百姓前来府衙告状。

    都说是新军新气象,可他们自入关以来的“优良传统”,真的就这么没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明可不会天真的认为这帮家伙突然间就变好了。

    正当刘明发愁的时候,张县令给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会不会是醇亲王前来催货的?要知道王爷可是和涵成工坊签下了一笔巨额订单,这军火还没有到位,估计王爷的心中还是有些不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