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迷之森林——鸟 > 山楂树下的美妙少女

迷之森林——鸟 山楂树下的美妙少女

    宋画讲求写实,用宋人的话来说,“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

    还是说宋代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其实,所有对于这幅画的研究,这只是我们所猜测的,或者有历史典籍的可以参考的,或者只是画上直观展现的,只是人们观画有感而已,而对于作者本来的意图永远也无从探究了。

    他就像宋朝社会的一个小缩影,包含了丰富的当时的历史信息,想了解宋代城门构造、民居造型、桥梁结构、市民服饰的研究者,都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找到最直观、真切的图像材料。

    从这方面来说,历史图画的所包含的信息量,有时候比文献记录还要丰富。

    一颗山楂,如果只是看外形,永远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只有细细品尝才可以,可是这幅画就像丢失的那个山楂一样,永远不知道那颗山楂是什么味道了,所以作者的本意也无从确定了。

    当你在街头的馄饨店里吃着早饭的时候,或许会看到几个人相约赏花的场景,去到游园。

    但同时你也会看到,农家的小姑娘提着篮子赶往田地的场景,到自己种的山楂树下,摘着山楂,所以在山楂树下的每妙少女图形就形成了,就能看到美妙的身影在忙碌着,一派和谐的画面,让人安心。

    摘完的山楂,可以走街串巷去卖,往往是孩子喜欢爱吃的,还可以用冰糖和红果(就是山楂)煎熬,制成糖葫芦,成为老少皆宜的美食。

    宋朝除了吃有很大的改变之外,生活中的情趣也是丰富无比,从某种程度来说,宋朝的这种生活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也成为符合现代生活比较原始的样子,从画中就能看得出这个样子的生活的广阔图景,为后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很大的传承的意义。

    山楂在宋人生活中很是常见,陆游有《出游》诗写道:“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诗人在出游途中,看到山里的儿郎正挑着担子贩卖山楂呢。

    我们可以看到,卖山楂男女都有,正是反应出了当时平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因为山楂的酸甜,所以大家都喜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定期就会举办一场吃山楂大赛,可能是生活太安逸,才会有如此多的比赛。

    俗者爱其声色犬马,雅者好其泉林花鸟,美食面前则是无需雅俗共赏的,对于美食的喜爱是人最本真的表现,这就足够了。

    山楂里有很硬的籽,去掉籽才可以吃的畅快,不怕被咯牙,不然就会变得很困难,也容易酸掉牙齿,这样连吃饭就成了问题,所以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养的鸡吃,这样谁的鸡吃得快就算获胜,还真是会玩耍。

    描述的好像都是富家子弟才有的生活,平常百姓为了生活可不会如此,不然下一顿饭就会饿肚子,赚钱养家还是头等大事。

    农家的少女摘的山楂,往往更好卖,孩子更喜欢和姐姐腻在一起,讲故事和一起玩耍。

    走在小路上并不觉得孤单,因为远处有放纸鸢的孩子,也有遍地寻花的文人雅士,偶尔能看到远处的练兵的场景,不过像是玩一样,大家都在一起说着家里的变化,要找一个什么样子的姑娘,要怎样的生活,要怎样才能得到统治者的欣赏,活脱脱的练兵成了唠家常和说着如何得到荣华富贵。

    只有少女提着篮子做着自己最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少女摘山楂会摘一天,篮子里会带着干粮和水,累了渴了就坐在树下吃,然后趁着微风刚好,依着树睡一觉,美妙的场景总是让人怜惜,多么可爱的少女,多么懂事。

    有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这里,看到少女睡觉怕着凉,就把自己的衣服给盖在了少女的身上,悄悄离开了,这是在那些统治者体会不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柔善良。

    少女醒来以后,发现身上多了一件衣服,很高兴的笑了笑,然后把衣服叠好,小心翼翼的放到袖口里,拿着装满山楂的篮子就离开了。

    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吃饭,已经快要天黑了,正好忙了一天。然后把那件衣服放在自己的衣柜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人给自己盖的,害得少女情感复杂,不过也很快就回复的心情,因为这样的小温柔很常见。

    晚上要把山楂清洗干净,用小刀慢慢将籽取出来,这样能卖更高的价钱,明天也许就会有糖葫芦商贩过来买,自己的山楂就会出现在洛阳前后繁华的地段,成为出行游玩必备的美食小吃。

    晚上的夜生活,也许从宋朝就开始了,宋朝的夜禁制度不是很严,有临着街面喝酒的,花店里新来的伙计还在练习着插花,馄饨带着汤吃的很热闹。

    在宋朝的时候,馄饨都是带汤的,那时馄饨好像就是饺子,只是后来到了现在才被分开,馄饨是馄饨,饺子是饺子,而且不带汤。

    到了晚上天气稍微凉爽些,成了散步的好时机,孩子们追着手中的风车跑,很是快乐,如果要是没有历史的更迭,或许宋人生活是最幸福的。

    还有一群少年踢着热血的蹴鞠,有斗蛐蛐儿的,好像晚上才是一天的高峰期,真实热闹。

    少女忙了一天,终于肯休息了,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感觉温馨多了,她没有那么的雅致,却是最热爱生活的,虽然只是隔着几条街,但是家与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很大,直到通过山楂走进商业才算好了那么一点。

    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张择端要描绘的显然是北宋后期清明时节东都一角的市井景象。观画之人,从这图景可以看到宋朝城市的“繁盛之景”,或者联想到繁华的脆弱。

    对于这些附庸风雅的人,或者想更靠近统治者的人,过度追求奢华昏庸之风,于此相比,更怀念的是少女山楂树下的倩影,为了生活,努力地劳动着,不争奇,不斗艳,可是繁华一世,破败就在一时,那些抹不去的温柔安静的画面,要比那些所谓时尚更让人留恋怜惜的多。

    宋人对于生活的拓展确实更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无论是刷牙,钓鱼,或者吃饭,还有冰镇的水果,还有高超的茶艺,街头随处可见,更注重现实,可是只贪图享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又不是不懂,被暂时的和平误认为永久的和平,一切生活的破灭,还是不可避免的。

    山楂酸酸的,却很好吃,少女的模样依然存在于美好的山楂树下,成为最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