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华 第262章 反复(九)
吃饭的时候独孤忆安和独孤映辰一言不发,好像在一个陌生的饭局里怯生生的小孩儿。
方南浔也想说一些类似于“你的父母在做大事儿”之类的话安慰他们两个但是阻止半天都话始终无法张嘴。就是突然的那么一瞬间,他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他小时候在皇宫之中就是这样的……所有人都告诉他他的母亲没有了,他的父亲是一国之主在做大事儿。只是现在,这两个孩子比他当年更有盼头一些,至少他们的父母真的爱他们……
有些事情总会像个回旋镖一样多年以后还会重复的在眼前发生,只是主人公变了、所处的位置变了、对事情的理解变了。
现在方南浔什么都不想说了,因为他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时候别人说的话并不管用……
姚都。
本来姚都今年的粮食也算是大丰收,需要从楚都进口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但是,顾长策发现临海郡所产的粮食居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情况,所有成熟的麦穗几乎全都栽倒在了泥地里。他将这件事情上报之后并没有引起姚国主多大的重视,姚国主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进口。楚都出口粮食价格疯涨让临海郡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不买,临海郡将没有充足的粮食能够撑到明年收获。买的话,采购开支太大姚国主肯定不会批款的……
临海郡郡公府内顾长策看着百姓们递上来堆积如山的请愿书就连连叹气。这里种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种子但是临近收获却出现了这种问题。
“来人。”顾长策朝门外喊道。
一个随从应声而来。
“召集临海郡所有县令来郡公府议事。”
“是。”
这些县令来了之后好像也并没起多大的作用,他们说的一些方法对临海郡现在的局面毫无作用。
同样受制于粮食进口问题的还有荣国。
百义城内人多地少,土质恶劣,粮食产能本来就少。虽然周边郡县也会定期向国库交粮食奈何百义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自清风里进口粮食是维系百义城内人口与粮食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粮价飞涨,百义的粮铺也跟着飞涨,搞的百义城内人心惶惶。
清风楼上,白袅他们再次聚在一起商议解决办法。
“永俟,你先说一下清风里最近的航运状况吧。”白袅说。
谭乡答道:“大约半个月前楚都进口的粮食价格就已经有所波动了。据我们的了解,楚都的良田出现了干旱和虫灾的情况所以涨幅也在我们的预估范围之内。大约五天前楚都出口的所有粮食价格成倍数增长,到今天已经涨了五倍。”
“五倍!”独孤奕惊叹道。
“没错。粮食价格有涨有落这很正常但是这涨幅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怀疑是有人在恶意屯粮,这才给你们传了信。”谭乡说。
“你那边有什么消息吗?”白袅问肖楚说。
肖楚回答道:“密探已经全部到达楚都上古城了,今晚便能传回第一批消息。”
王欲行说:“百义城内情况不是很乐观,不少名门已经开始高价采购粮食了,已经出现普通百姓抢不到粮的情况了。”
“开国库了吗?”白袅问。
“开了,今早刚放出去一批粮。但是我怕维持不了太久。”
李玉竹说:“百义周边的几个郡县的转运使也回来报告说城内出现高价购粮的情况了,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白袅说:“给周边郡县传令告诉他们今年不用给百义供粮了,先稳定内需。”
李玉竹道:“好,我明早就去通知他们。”
“凭君你一会儿回兵部也下一道命令吧,让各处进入战备状态。”白袅说。
“进入战备状态?这会不会加剧百义和周边郡县百姓们的恐慌?”独孤奕问。
“楚都默默无闻的给各国出口了这么多年粮食以至于让我们都忽略了它曾经是三都并立的国家之一。荣国的国力是在慢慢恢复,但是你们想一想一但楚都出手我们有几成的胜算?”
王欲行道:“你觉得楚都要开战?”
“极有可能。不管怎么说,防患于未然吧。”
李玉竹说:“如果楚都真的打算开战的话粮食出口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开战的理由。粮价疯涨肯定会引起各国的不满,这个时候哪个国家敢先出头哪个国家就会变成楚都“自卫反击”的第一个靶子!”
“没错。”
“国库的粮食勉强能够维持百义的收支,我们可以先观望观望。”肖楚说。
白袅说:“永俟你在清风里多看看,如果有商船恶意抬高粮价就马上扣押,我们得溯溯源了,看看背后操盘的人到底是谁。”
“好。”
“肖楚你统计一下国库还剩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还够我们用多少天的。”白袅交代道。
“好。”
“行,那今天就这样,大家先回去吧。等楚都那边的转运使传回消息再做商讨。”
所有人都走了以后白袅一个人进了清风楼的密室,林皋正在密室里等她。
“师父……”
林皋说:“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的预感没错,楚都的确是有开战之心。”说罢,林皋从怀里拿出一封密信交给了白袅。
“这是什么?”
“楚都的最新情况。还记得几年前楚都在民间暗中征召机械师的消息吗?”
“记得。不过那些机械师不是全都回家了吗,这件事情也算是无疾而终了。”
“他们的确是回去了,但是这些机械师在半年之间几乎全都死了,连同他们的家人全没了。知道为什么吗?”林皋问。
白袅瞬间明白了林皋的意思:“他们被楚都重新抓回去了!那些家属都是人质!”
“没错!”
“也就是说楚都这些年一直在备战!”
林皋说:“楚都的那座黑水矿这几年来一直在秘密的开采,再加上那些机械师他们完全有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大的火器军队。所以一旦楚都开战战况只会比当年方姚之战更惨烈。”
“师父你这消息是从哪儿来的?”白袅问。
“楚都朝堂之上有我的转运使,他给出的消息必定准确。”
白袅想了想问道:“是云帆吗?”
林皋沉默了一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你猜的没错。”
“真的是?那为什么不让我兄长回来呢?”白袅问。
“去楚都是他的选择。他在楚都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帮助。”
“他的选择?”
“他是在你发征召令打算重振方都的那一年去的楚都,在出发之前他特意来见了我。”
多年前,林府。
林云帆跪在地上朝着林皋磕了几个响头。
“父亲,原谅孩儿不孝了。”
“你真的打算去楚都?”林皋问。
“是。玉颜妹妹要重振方都,那么楚都将会是方都最大的阻碍。就算现在不是以后也会是,所以孩儿打算去帮玉颜妹妹扫清这个障碍。”林云帆说。
“你怎么这么确定楚都会成为方都的障碍?”
“摆在面前的一个原因:楚都曾是三都并立国家之一,现在它是唯一!”
“你确定要去?”
“是。为国为家,总要有人身先士卒。孩儿愿做方都复兴之路上的第一颗棋子。”
……
白袅说:“所以,师父您这么多年得到的情报都是云帆传回来的!他一直在楚都朝堂只是与那些人斡旋……”
“是的。”
“师父,您就不怕吗?”
“我当然怕,但是没用。他选择成为一名转运使之时就已经没命了。”林皋说。
方南浔也想说一些类似于“你的父母在做大事儿”之类的话安慰他们两个但是阻止半天都话始终无法张嘴。就是突然的那么一瞬间,他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他小时候在皇宫之中就是这样的……所有人都告诉他他的母亲没有了,他的父亲是一国之主在做大事儿。只是现在,这两个孩子比他当年更有盼头一些,至少他们的父母真的爱他们……
有些事情总会像个回旋镖一样多年以后还会重复的在眼前发生,只是主人公变了、所处的位置变了、对事情的理解变了。
现在方南浔什么都不想说了,因为他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时候别人说的话并不管用……
姚都。
本来姚都今年的粮食也算是大丰收,需要从楚都进口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但是,顾长策发现临海郡所产的粮食居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情况,所有成熟的麦穗几乎全都栽倒在了泥地里。他将这件事情上报之后并没有引起姚国主多大的重视,姚国主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进口。楚都出口粮食价格疯涨让临海郡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不买,临海郡将没有充足的粮食能够撑到明年收获。买的话,采购开支太大姚国主肯定不会批款的……
临海郡郡公府内顾长策看着百姓们递上来堆积如山的请愿书就连连叹气。这里种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种子但是临近收获却出现了这种问题。
“来人。”顾长策朝门外喊道。
一个随从应声而来。
“召集临海郡所有县令来郡公府议事。”
“是。”
这些县令来了之后好像也并没起多大的作用,他们说的一些方法对临海郡现在的局面毫无作用。
同样受制于粮食进口问题的还有荣国。
百义城内人多地少,土质恶劣,粮食产能本来就少。虽然周边郡县也会定期向国库交粮食奈何百义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自清风里进口粮食是维系百义城内人口与粮食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粮价飞涨,百义的粮铺也跟着飞涨,搞的百义城内人心惶惶。
清风楼上,白袅他们再次聚在一起商议解决办法。
“永俟,你先说一下清风里最近的航运状况吧。”白袅说。
谭乡答道:“大约半个月前楚都进口的粮食价格就已经有所波动了。据我们的了解,楚都的良田出现了干旱和虫灾的情况所以涨幅也在我们的预估范围之内。大约五天前楚都出口的所有粮食价格成倍数增长,到今天已经涨了五倍。”
“五倍!”独孤奕惊叹道。
“没错。粮食价格有涨有落这很正常但是这涨幅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怀疑是有人在恶意屯粮,这才给你们传了信。”谭乡说。
“你那边有什么消息吗?”白袅问肖楚说。
肖楚回答道:“密探已经全部到达楚都上古城了,今晚便能传回第一批消息。”
王欲行说:“百义城内情况不是很乐观,不少名门已经开始高价采购粮食了,已经出现普通百姓抢不到粮的情况了。”
“开国库了吗?”白袅问。
“开了,今早刚放出去一批粮。但是我怕维持不了太久。”
李玉竹说:“百义周边的几个郡县的转运使也回来报告说城内出现高价购粮的情况了,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白袅说:“给周边郡县传令告诉他们今年不用给百义供粮了,先稳定内需。”
李玉竹道:“好,我明早就去通知他们。”
“凭君你一会儿回兵部也下一道命令吧,让各处进入战备状态。”白袅说。
“进入战备状态?这会不会加剧百义和周边郡县百姓们的恐慌?”独孤奕问。
“楚都默默无闻的给各国出口了这么多年粮食以至于让我们都忽略了它曾经是三都并立的国家之一。荣国的国力是在慢慢恢复,但是你们想一想一但楚都出手我们有几成的胜算?”
王欲行道:“你觉得楚都要开战?”
“极有可能。不管怎么说,防患于未然吧。”
李玉竹说:“如果楚都真的打算开战的话粮食出口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开战的理由。粮价疯涨肯定会引起各国的不满,这个时候哪个国家敢先出头哪个国家就会变成楚都“自卫反击”的第一个靶子!”
“没错。”
“国库的粮食勉强能够维持百义的收支,我们可以先观望观望。”肖楚说。
白袅说:“永俟你在清风里多看看,如果有商船恶意抬高粮价就马上扣押,我们得溯溯源了,看看背后操盘的人到底是谁。”
“好。”
“肖楚你统计一下国库还剩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还够我们用多少天的。”白袅交代道。
“好。”
“行,那今天就这样,大家先回去吧。等楚都那边的转运使传回消息再做商讨。”
所有人都走了以后白袅一个人进了清风楼的密室,林皋正在密室里等她。
“师父……”
林皋说:“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的预感没错,楚都的确是有开战之心。”说罢,林皋从怀里拿出一封密信交给了白袅。
“这是什么?”
“楚都的最新情况。还记得几年前楚都在民间暗中征召机械师的消息吗?”
“记得。不过那些机械师不是全都回家了吗,这件事情也算是无疾而终了。”
“他们的确是回去了,但是这些机械师在半年之间几乎全都死了,连同他们的家人全没了。知道为什么吗?”林皋问。
白袅瞬间明白了林皋的意思:“他们被楚都重新抓回去了!那些家属都是人质!”
“没错!”
“也就是说楚都这些年一直在备战!”
林皋说:“楚都的那座黑水矿这几年来一直在秘密的开采,再加上那些机械师他们完全有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大的火器军队。所以一旦楚都开战战况只会比当年方姚之战更惨烈。”
“师父你这消息是从哪儿来的?”白袅问。
“楚都朝堂之上有我的转运使,他给出的消息必定准确。”
白袅想了想问道:“是云帆吗?”
林皋沉默了一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你猜的没错。”
“真的是?那为什么不让我兄长回来呢?”白袅问。
“去楚都是他的选择。他在楚都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帮助。”
“他的选择?”
“他是在你发征召令打算重振方都的那一年去的楚都,在出发之前他特意来见了我。”
多年前,林府。
林云帆跪在地上朝着林皋磕了几个响头。
“父亲,原谅孩儿不孝了。”
“你真的打算去楚都?”林皋问。
“是。玉颜妹妹要重振方都,那么楚都将会是方都最大的阻碍。就算现在不是以后也会是,所以孩儿打算去帮玉颜妹妹扫清这个障碍。”林云帆说。
“你怎么这么确定楚都会成为方都的障碍?”
“摆在面前的一个原因:楚都曾是三都并立国家之一,现在它是唯一!”
“你确定要去?”
“是。为国为家,总要有人身先士卒。孩儿愿做方都复兴之路上的第一颗棋子。”
……
白袅说:“所以,师父您这么多年得到的情报都是云帆传回来的!他一直在楚都朝堂只是与那些人斡旋……”
“是的。”
“师父,您就不怕吗?”
“我当然怕,但是没用。他选择成为一名转运使之时就已经没命了。”林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