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1023章 西非国王陈敬云的决心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023章 西非国王陈敬云的决心

    就当大楚帝国这边举办正月十五的大朝会,并接受上百个藩属国朝贺的时候,遥远的西非。

    西非王国首都卡拉城,陈敬云看着外头的小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同时心中也有着遗憾。

    去年的时候他就知道帝国要在大朝会的时候召见各国使臣,并准许各藩属国在金陵城了长期驻扎若干外交人员处理双方往来事务。

    这意味着,大楚帝国打破了过去四十多年来一直封闭的外交往来渠道,终于肯正式的接触海外各国,并给予海外各国一定的外交地位了。

    而在这之前,大楚帝国实际上一直都保持着非常高昂的态度,从来都没有允过外国,哪怕是藩属国派遣外交人员常驻金陵城。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广州充当了各国外交驻地的地位,后来则是进一步搬迁到了新加坡。

    因此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了外国的外交人员能够抵达大楚帝国本土腹地,更别说金陵城了。

    这样做的大楚帝国,可不是说搞什么闭关锁国……实际上大楚帝国长期都是保持着对海外各地区的密切关注,并往全球各地都派遣了藩务人员。

    大楚帝国,只是单纯的不允许海外的土著外交人员前往金陵城,更别说是觐见陛下了……

    没那必要!

    这其实是一种极其高傲的体现!

    我知道你在哪里,但是我就无视了你……

    也就是最近几年大楚帝国在对外扩张上的政策发生了逐步改变,从以往的单纯的扩张和殖民,逐步过渡到追求全球经济一体化。

    从单纯的军事扩张,殖民掠夺,再到如今的动用外交,经济为手段进行搞事,实在搞不了才会动用军事手段。

    追求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

    这种情况下,外交事务的重要性也是逐步提升,藩务司所能获得的人员编制以及经费也在逐年上涨。

    等到了去年的时候,帝国高层那边已经有了让把藩务司从礼教部里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单独的藩务部或从二品级别的藩务局之类的机构。

    只不过暂时也只是讨论而已,目前还没有施行……帝国已经成立了四十几年,已经长期稳定运行了如此漫长的时间,各机构以及相关的人员搭配,权力划分,制衡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构架。

    贸然拆分的话,就会动摇目前的这种平衡。

    饶是罗志学想要亲自动手对礼教部进行拆分,也需要进行反复的衡量以及进行大量的前提调整,准备工作。

    万国来朝,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藩务司独立成部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不然的话,金陵城里连个藩属国的外交人员都没有,搞个藩务部出来就有些多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感觉。

    而这些,对于大楚帝国内部而言,兴许就是一次的机构调整,更多的是内部权势的博弈。

    而对外的话,这些举动对各藩属国的影响可大了去。

    以目前大楚帝国的体量,哪怕是不动用什么军事手段之类的,哪怕是一些高层人士变化,内部的一些经济调整都极有可能的影响到很多藩属国的生死。

    比如最近美洲地区的,尤其是东美巡抚一直都在喊煤铁出口政策……希望帝国高层限制非洲以及欧洲等地区的煤炭开采以及铁矿开采。

    为什么?

    因为人家东美地区有着大量的丰富煤铁资源,但是却因为缺乏人口,开采成本高,当地市场又不大等因素限制,以至于哪怕有着大量的煤铁资源却是难以发展。

    而作为东美地区最佳工业产品,尤其是煤炭,钢铁产品出口倾销地的欧洲地区,却是因为早些年的帝国全球经济一体化政策,放开了对藩属国的煤矿以及铁矿资源开采的工业设备管制。

    这就导致了东美的确的煤炭以及的钢铁产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只能依靠美洲当地的市场支撑着。

    虽然这钱也没少赚,但是谁会嫌弃赚的钱多啊!

    当地的煤炭以及铁矿石商人,东美当地官府,甚至是普通民众,一直都在希望对欧洲地区实施彻底的禁止煤铁开采……当地要用的煤炭和铁矿石,直接从我们东美地区运过去就挺好的,干嘛要在当地自己挖啊!

    这算盘,打的金陵城玄武湖里的鱼听了,都能冒出来吐个泡泡……

    这是一方面,还有最近两年帝国内部的羊毛价格出现了好几次的大幅度波动……这既有全球各地羊毛产地的气候因素影响,也有运输影响,但是也少不了一些金融机构的影响。

    帝国的羊毛乃至诸多物资,很多都是期货产品,金融机构会对这些期货的产品进行操作,做多或做空,这样就免不了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羊毛作为当代大楚帝国里的重要工业原料物资,也是大楚帝国和诸多藩属国里的重要贸易物资,其价格的些许涨跌对大楚帝国本身而言其实影响不大……毕竟大楚帝国的羊毛来源是全球化的,同时大楚帝国自己其实才是最大的羊毛出产国家,羊毛供应弹性非常大。

    然而对于很多依靠羊毛出口贸易过日子的藩属国而言,羊毛的价格的波动就很刺激了……连续涨价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但是连续跌价的时候就哭爹喊娘。

    很多事情,对于大楚帝国本身而言影响不大,甚至都可以说是正常经济周期调整。。

    但是对于各藩属国而言,这些事情却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兴衰。

    这……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后的结果,大楚帝国给各藩属国所带来的庞大影响。

    对于大部分藩属国而言,大楚帝国甚至都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要些许物资的价格涨跌,或者刚干脆一些来个贸易封锁之类的,这个藩属国就得完蛋。

    至于宣战灭国!

    那都是大楚帝国维持霸权的最终手段,轻易不会动用,平日里顶多也就是驻扎在藩属国里的外籍军团以打击各地叛军等乱七八糟的名头小打小闹而已……嗯,打的基本都是一些治安作战。

    而大规模作战的话,在东欧战争结束之后,大楚帝国已经好些年没有打过了……不是大楚帝国打不起了,也不是承受不了战争的后果之类的。

    纯粹是大楚帝国发现没那必要……

    外交以及经济手段,再加上治安战一样的零星小规模战斗,就足以维持局势了,根本没有必要动员好几万甚至几十万正规军搞什么大规模战争……浪费钱!

    这也是大楚帝国最近这些年,持续压缩正规军的兵力数量,持续提升正规军的技术兵种以及技术兵器数量,持续把正规军朝着精锐化的方向推进,而空缺出来的大量二三线战斗力空缺则是由大规模扩充的低成本外籍军团来承担。

    最近五年,大楚帝国陆军已经裁汰了部分乙等师,又把剩下的乙等师进一步战备化。

    这种体制,实际上就是加大甲等战备师的规划,缩编常备乙等师……减少人员,提高装备水平,提升战备率。

    在变化之前,楚军里架设有一百万甲等师和乙等师,那么能随时拉出去干架的只有半数左右的甲等师和部分战备部署的乙等师,剩下的半数还要进行动员补充后才能拉出去打仗。

    但是变化之后,兵力下降到八十万左右,但是这八十万人都是属于齐装满员,随时都能拉出去干架的那种。

    至于丙等守备师的变化也比较大,楚军正在持续提升丙等守备师的装备以及人员水平,试图让大量的丙等守备师从以往的单纯对内低烈度,几乎没有承担正规作战任务的治安性质的兵力,演变为一种经过动员补充后,能够承担一定正规军作战任务的预备兵力……也就是试图让丙等守备师来承担以往乙等师的任务。

    大楚帝国陆军,试图把正规军里的甲等战备师,乙等常备师,丙等守备师,改为只有战备师以及守备师两种……通过这样来大规模压缩总兵力数量,并提升战斗力。

    这种的改制,其背后实际上也是因为技术的持续进步,正规军和守备军的装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战斗力差距越来越大也有关系!

    几十年前,守备师虽然装备差一些,但那也是能够配合正规军作战的,边疆地区的守备师往往也是战斗兵力的一部分,拉出去也是能够打仗的,也是对外扩张的急先锋。

    但是现在……人家正规军都开始玩什么几公里外的一击必杀,机枪大炮轮番上场,甚至都搞自行车骑兵部队,又开始搞什么汽油车骑兵部队,搞蒸汽机拖拉机炮兵乃至后续的汽油车炮兵部队了。

    而守备部队呢,还是装备老旧的单发步枪……连个火炮都没有。

    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太大,甚至连作战方式都不一样,以至于让现有的守备部队都无法有效和正规军进行配合作战!

    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守备军苦哈哈的急行军好几公里,对敌人发动猛攻的时候,天空就传来了炮弹的破空声,对面的敌人乃至自家的阵地都遭到了后方远程炮兵的炮击……

    陆军高层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出现,因此这几年一直琢磨着如何提升守备部队的战斗力……嗯,同时还不能大幅度增加经费。

    同时,不管陆军怎么搞,但是兵力总数的下降是必然的,这也是这一轮陆军改革的重点目标,那就是要控制兵力总数以及平时保有的骡马数量,继而降低日常时期的庞大耗费……

    而正规军的兵力下降后,如何补充兵力空缺?

    这就是大规模扩充外籍军团的主要原因了。

    楚军可是准备五十万人规模的外籍军团,一口气扩充到百万人规模呢。

    这些外籍军团便宜又好用!

    比如外籍军团里的士兵薪资以及伙食等消耗,综合算下来只需要正规军士兵的五分之一左右。

    而装备成本的话……都可以来一句不要钱,因为使用的都是正规军退役下来的老旧枪炮,如果不给他们使用的话,那么军方还要花钱去搞封存之类的。

    骡马耗费也低,因为这些外籍军团大多也是驻防当地,在附近地区执行任务,所需要的骡马不算多。

    不用和楚军正规军的里的甲等部队一样,甭管驻防在哪里,但是都备足了骡马,。

    因为甲等部队的作战距离,是以一百五十公里为限……这个一百五十公里,并不是指甲等部队机动能力达到一百五十公里,而是指该部队自身的后勤维持距离。

    简单来说,一个甲等师从物资中转站前出一百五十公里后,依靠该师自身的后勤运输部队还能够从后方物资中转站里运输足够的物资进行补给。

    不需要友军或上级军部的后勤力量之源,也不需要地方官府临时凑集马车,民夫等承担运输任务。

    单单依靠自身的后勤运输能力,就能满足这一点……因此大楚帝国陆军里的每一个甲等师都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辎重团,同时炮兵团以及骑兵团都还有各自的辎重营……

    辎重兵力以及骡马数量,在甲等师里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而就是这一点,是导致大楚帝国陆军甲等师骡马耗费庞大的两大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大原因,自然是因为炮兵和骑兵部队为了保持足够强悍的机动能力也拥有大量的骡马。

    但是外籍军团嘛……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外籍军团的性质是介于乙等师和丙等师之间,平日里长期驻防某个藩属国地区,威慑当地,必要时候独立或配合正规军发起大规模作战……但是作战范围一般也只局限于在附近地区。

    如果是要进行长距离的调动,那往往是更上级安排的大规模调动,这种情况下一般也会征召藩属国的仆从军或青壮负责后勤运输。

    而这么一搞,就等于节省了大量的骡马耗费啊!

    别看只是骡马耗费……但是骡马耗费其实非常庞大!

    楚军里的三大支出,就是人员费用、枪炮弹药费用、骡马费用。

    但凡能够从骡马耗费里节省几个百分点,那都是个大数目。

    而这样搞起来的外籍军团,战斗力你要说强,其实也就那样……哪怕是陆续换装了十八型单发步枪之后,其战斗力也远远无法和当年楚军正规军整备单发步枪的时候相提并论。

    多次演习里,都已经证明了这么一件事:哪怕是使用同等的武器装备,但是楚军正规军也能追着外籍军团打,而且是以少打多的那种。

    甚至,楚军哪怕使用冷兵器,也能把使用单发步枪的外籍军团干死……这里头代表的是士兵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作战素质以及士气信念这些东西全方位的差距。

    简单来说,外籍军团其实就是一群雇佣兵,而正规军则是一支具备了近代国家民族意识的近代军队……两者的内在战斗力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所以哪怕使用同样的武器,拥有同样的后勤补给等,外籍军团也远远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但是……即便如此也够用了。

    至少用来对付那些藩属国的土著军队是够用了。

    而太强的话,说实话楚军高层还不放心呢……

    大楚帝国的军事新一轮改革,既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之上,也是建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楚帝国对外扩张政策变化上。

    而具体到欧洲地区的藩属国里,他们感受就是,楚国人的正规军逐渐看不见了,但是天天能看见印度或西亚人的楚国外籍仆从军……明明没做错什么,但是却莫名其妙的某种物价尤其是粮食价格飙涨。

    而这些感受,其实在一些脱籍的楚国人自行建立的国家里也存在。

    西非王国的陈敬云也不例外……前几年的小麦价格都还好好的,虽然没有大涨价,但是也比较稳定,西非王国的大量种植园出产的小麦卖了个不错的价格。

    但是到了去年秋天粮食收获季的时候,西非地区的小麦收购价就开始逐步下跌了……一问才知道,北美那边小麦今年超级大丰收,直接带动全球粮食价格下跌。

    而具体到欧洲以及西非地区更严重……主要是当地的小麦价格消费市场本来就不多,大多都是当地粮食商人收购后运往本土销售。

    至于欧洲和非洲当地的大部分人口所吃的,其实是玉米番薯这些比较低等的粮食。

    但是去年美洲那边小麦产量暴涨……很多粮食商人都跑到美洲那边去运输粮食运回东亚销售,至于西非这边的小麦等粮食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调低价格。

    欧洲那边虽然小麦价格挺高的,但是那边的小麦消耗量也小,基本都是当地自产自销,欧洲当地进口的粮食主要还是以玉米和土豆之类的廉价粮食为主。

    更重要的是渠道基本都被一些工业部所属的大粮商所把控,并且实现粮食价格管控……你想要直接把小麦运往往欧洲倾销,那是不可能的……惹毛了那些大粮商,分分钟给你掐了运输线。

    作为一个小型的资源供应国,西非王国自然能,也没能力去独立开辟什么欧洲市场,只能咬着牙调低价格出售了。

    同时棉花市场也不怎么景气,虽然棉花依旧不愁卖,但是西非这边的棉花价格长期上不去啊……

    搞的这两年陈敬云很是头痛……要知道他的所谓西非王国,说是一个国家了,但更不如说是披着一个独立国家名头的超大型农业公司,这些经济农作物的价格涨跌直接关系到了他们的财政收入啊。

    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也就更渴望能够获得帝国的认可,成为帝国的藩属国了。

    就和其他几个前楚国人建立的藩属国家一样。

    楚国人建立的藩属国,虽然名头上和其他土著藩属国一样,但是待遇却是差别很大的。

    其中非常关键的是,楚国人对楚国人自己建立,并获得认可的一些藩属国,在设备技术出口管制上是比较宽松的。

    比如可以购买楚国的连发步枪甚至后装线膛火炮。

    可以购买一些基本的农业以及矿业,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些机械设备等等,甚至可以通过特批获得一些轻工业的机械设备,用于发展自己的小工业。

    帝国对自己认可的一些楚国人建立的藩属小国,其定位有点类似于传统帝国对藩属国,把它们当成小弟,甚至对外扩张的急先锋,打手。

    而对于土著藩属国那就不一样了,纯粹是这些土著藩属国当成血包,进行全方面的剩余价值掠夺。

    因此,同样是藩属国,但是前楚国人建立并获得帝国认可的藩属国,和土著藩属国那是两码事。

    小弟和奴仆,这区别可大了去!

    但是很可惜,帝国虽然对这些楚国人建立的藩属国待遇比较好,但是认可的条件也非常的苛刻,不是说你一个楚国人跑到海外去建立一个国家,然后帝国就会承认的……没那么好的事,最少你也得为帝国流过血,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行。

    陈敬云为了谋求藩属国的政治地位,这几年也没少花功夫,给西非那边的总督等一票官员也送去不少钱,同时也时不时自掏腰包派兵协助西非地区的楚军进行作战以及提供各种当地土著的情报。

    这些行为也获得了官方对他们的建国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获得了正常贸易的待遇,但是距离获得正式的藩属国待遇还是有些距离。

    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也是打算再加把劲,争取两三年内搞定藩属国地位,正式成为帝国的嫡系藩属国。

    要不然的话,不管是对外招揽人才还是国内开发农业工业甚至贸易,都存在着诸多的麻烦和限制。

    看着外头的小港口城市以及港口外往来的商船,陈敬云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不用多级就招来了自己的几个下属,吩咐下去再往西北前线增兵五百人,让西北线的总兵力保持在千人规模……

    最近西非地区的楚军正在和当地的土著干架,西非王国也派人协助作战……不过非洲内陆地区的危险从来都不是当地的土著,而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楚军在西非地区往内陆推进的速度很缓慢,非战斗伤亡比较大。

    他这几年算是看明白了,不付出大代价,让帝国高层看到自己的忠心以及决心,帝国是不可能给予正式的藩属国待遇的。

    这一次陈敬云是下定决心了,哪怕前线的一千人死光了也得咬牙紧跟帝国的步伐,为帝国开疆扩土贡献西非王国的力量。

    反正那些兵力除了极少数军官是楚国人外,剩下的都是欧洲移民……死光了也不用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