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682章 准格尔的覆灭
热门推荐:
隐婚后,我竟成了豪门萌宝的亲妈
我,拼命作死,宗门拼命护犊子
我的姑姑马皇后
社畜?呸,姐现在是首富!
真千金不装了!疯批得罪全世界!
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
猎人的悠闲生活,开局娶妻女知青
八女帝全背叛,重生悔到肠断
玄幻:别人辛苦修炼,我直接无敌
第682章 准格尔的覆灭
如此情况下的准格尔,实际上已经日落西山,快要完蛋了。
基于控制鄂毕河的整体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因为过去几年里,楚军在吐鲁番绿洲地区、伊宁河谷等地区的屯垦桌有成效,不仅仅,满足了当地大量驻军的军粮需求,甚至还能就地供应一部分弹药。
再加上这些年持续从东部地区运输归来的一些战略战略物资。
如今大楚帝国已经囤积了足够多的粮草以及武器弹药,只要后勤充足,那么大楚帝国陆军就能够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里发动大规模战事,彻底的干掉准格尔残部。
而罗志学在承顺二十二年春天的时候,就已经批准了第一集团军在当地发动大规模攻势,以求歼灭准格尔残部的战略计划。
同时也批准了第二集团军方面,以叶尼塞斯克城为基地,向西发动进攻,以求攻占托木斯克城以及其他几个俄罗斯人所控制,位于鄂毕河上游的几个据点。
所以,当大楚帝国中原里一片繁华,为高压蒸汽机的面积而狂欢的时候,在遥远的西北,大楚帝国陆军的两大集团军,已经陆续调集了总数十多万,以骑兵为主的兵力开启了新一轮的西征。
之所以调集这么多兵力,主要是为了对付准格尔残部,没办法,准格尔部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人家是玩全民皆兵的……每一个男人从小都在马背上长大,是天生的骑兵。
因此别看对付的只是一个总人口也不过十几万的准格尔残部,但实际上楚军第一集团军为此出动的骑兵就达到了五万多骑,此外还有配合作战的步兵以及炮兵,辎重兵等部队两三万人。
主要的战斗任务由骑兵负责,而步兵炮兵以及辎重等辅助兵力,实际是用来在后方修筑新城池堡垒,运输后勤辎重,维护后勤线的。
今年在西北地区发动的大规模战事里,大部分兵力都是用来对付准格尔残部的,至于俄罗斯人那边……只分了楚军两万余人而已。
而这两万多楚军,还是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其中的重点进攻方向托木斯克只有一万左右的楚军。
这倒不是楚军轻视这些俄罗斯人……实际上别看楚军派出去的兵力少,但实际上维护这两万多兵力作战的耗费以及困难,一点也不比在南边维护五万骑兵以及两三万辅助兵力打准格尔简单。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更难一些。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西比利亚地区作战补给太难了。
同时俄罗斯人看似兵力少,但是人家都是枪炮俱全,大多时候也是据城而守,对于楚军来说,这派出去的兵力如果只是单纯的骑兵或者轻装部队的话,其实对俄罗斯人没多大的威胁。
要想干掉这些俄罗斯人的坚城堡垒,楚军得带着一大堆火炮去才行。
而维持火炮的机动以及作战,可比维持骑兵机动作战难多了。
在大楚帝国陆军里,炮兵才是第一吞金大户,骑兵只能排第二。
毕竟骑兵只需要一口吃的就行,实在不行还可以带着一大群牛马羊什么的出征,让牲口们一路啃草过去,和游牧民族一样行军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炮兵……除了需要一大堆役用马拉炮外,还得要大量弹药啊。
这些弹药,可都得从大后方千里迢迢的运上来,这难度可大了去。
这也是为什么楚军非要在地广人稀的库尔城以及伊宁城分别建立两座综合兵工厂的缘故,不在前线就地建立兵工厂生产枪炮弹药,光靠着后方运输上来的话,饶是大楚帝国的国力也支撑不起来在西北地区的大规模作战啊。
————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大楚帝国第一集团军的第四骑兵军汇同第二骑兵军一共四万主力骑兵从伊宁城出发,在六月份就杀进了草原,沿途还干掉了不少零散的准格尔部落。
最终,他们在七月下旬杀到了巴尔喀什湖的东北方向,也就是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区域。
这里,已经是准格尔人最后的地盘了。
如果守不住的话,他们就只能西逃,进入哈萨克汗国的控制区或者是沿着额尔齐斯河顺江而下,进入俄罗斯人的控制区。
而不管是哪一条路,其实对他们而言都不是什么好路。
西逃进入哈萨克汗国领地?人家哈萨克汗国可是严阵以待呢,都在边境这边聚集了好几个大部落,随时能召集一两万骑兵进行拦截呢。
准格尔和哈萨克汗国可是打了好多年,之前哈萨克汗国可被他们给欺负惨了,最近几年跟在楚军的屁股后头,可是没少玩复仇作战,这一次楚军要和准格尔开片,他们也是非常的关注……并对此严防以待!
不仅仅防准格尔残部,也防着楚军!
人家哈萨克汗国,现在看谁都像是敌人……准格尔是敌人不用再说,
而大楚帝国呢,虽然现在和他们没什么冲突,甚至还有一些合作,但是人家也知道身边有着一个强大邻国的巨大风险……保不准什么时候楚军就杀入哈萨克汗国腹地了。
至于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之前也没没少欺负哈萨克汗国……
所以说,中亚这片地方里,哈萨克汗国是很悲催的,放眼死亡,全他妈是敌人或潜在的敌人。
所以哈萨克汗国一直都非常警惕,准格尔残部想要西逃的话,估计难度很……他们虽然支持准格尔和大楚帝国开战,但是这种支持也是有限的。
嗯,他们俄罗斯人自身都难保,哪有什么多余的人力物力支持准格尔啊。
一旦准格尔进入俄罗斯人的领地,投奔俄罗斯人的话,搞不好都要被俄罗斯当炮灰用……毕竟现在俄罗斯人也在抵抗楚军进攻,并且抵抗的极为艰难,如果能够有一个十几万人口的炮灰部落让他们用,他们应该会很乐意。
但是,按照目前的战争形势,准格尔残部一旦投奔俄罗斯人,成为俄罗斯人的炮灰,恐怕是要被彻底灭族!
楚军对于俄罗斯人的各种土著仆从军可是从来不手软的,之前在叶尼塞斯克战役的时候,俄罗斯就征召了多个周边的土著部落协助作战。
战后楚军为了报复,也是为了威慑其他部落,把这几个敢于帮助俄罗斯人守城,出钱又出人的土著部落全给屠了。
准格尔人在北边草原上,也不是什么消息蔽塞的部落,他们也从俄罗斯人口中或多或少的知道了叶尼塞河流域的战况,也知道了彻底惹毛了楚军之后可能会遭到的下场。
怎么说嗯,他们准格尔在保卫家园的战争里战败了,残部还有投降的机会。
但是跑过去给俄罗斯人当炮灰战败了,那么就是被灭族的下场,连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
所以准格尔残部内部里,可没几个人愿意去投奔俄罗斯人然后当炮灰。
而西逃又被哈萨克汗国给拦着……这走投无路之下,他们也只能咬着牙试图顽抗了。
七月二十八日,楚军第一集团军西征骑兵军团,下属的两个主力骑兵军一共四万骑,于额尔齐斯河会战准格尔残部六万骑!
准格尔这六万骑,准确的说是六万能骑马的男子,下至十二三岁,上到四五十岁的都有。
他们已经把所有骑得动战马,拉的动弓的青壮都给拉出来了。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没有第二条路,是抱着决一死战的心态来的。
胜了,他们还能苟延残喘一些年,说不准还能趁着机会和大楚帝国和谈,争取一份停战条约,获得真正的和平。
如果败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准格尔部将会成为历史。
当然了,大部分族人,尤其是老弱妇孺的性命估计是能保全的。
准格尔人是抱着决一死战的决心来的,同时也对会战胜利有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
但是战斗刚开始没多久,他们心中的那一丝侥幸的奢望就彻底消失了。
战斗刚开始,对面的楚军骑兵就丧心病狂一样拉出来了好足足七十几门的野战骑兵炮……
看着这些多骑兵炮被拉上来,然后陆续对着准格尔的骑兵阵列开火,一票准格尔的高层权贵们全都是面如死灰!
这还怎么打?
根本没法打啊!
双方激战几个小时后,在楚军的猛烈炮火之下,准格尔的骑兵们根本无法完成有效的列阵,继而被楚军骑兵不断的进行冲击,分割……
双方数万骑兵组成的庞大战役里,他们彷佛就变成了背景板,被用来衬托楚军骑兵的强大。
双方激战到下午时分,准格尔方面的多个阵列都已经被击溃,如今在这片巨大的战场上,准格尔的士兵们只能是数百骑,数千骑为单位进行单打独斗。
光看这战场上的形势,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双方都还没有进行实际性的短距离接触并交战,双方的伤亡也不大,但实际上胜负已定!
准格尔方面的几个领头权贵们同样也知道!
随着一声叹息后,准格尔的中军营帐里发出了全军投降的命令!
此战,已经不可为,继续打下去,除了会造成准格尔方面的大量伤亡外,也就只剩下消耗楚军弹药的意义了。
而逃这个选项,也是早就被准格尔高层所否决了,如果他们要逃,他们早逃了,根本就不会聚集六万兵马前来和楚军玩一场战略决战。
现在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保住战场上的这些准格尔青壮的性命,保住后方更多老弱妇孺的性命。
准格尔部虽然会成为历史,但是大部分准格尔人能继续活下去。
而随着准格尔军的投降,这一场规模宏大,双方参战骑兵总数超过十万骑,整个战场范围都达到了十多公里方圆的庞大骑兵会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落下了帷幕。
双方参战总兵力超过十万骑,但实际上交战双亡并不大,哪怕是准格尔这边也不过只死伤了三千骑左右,也就占据他们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
而楚军死伤就更少了,前后只死伤了四百多骑。
这一场战役规模很大,动不动好几万骑兵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宏伟,但实际战斗过程并不激烈,双方实际上甚至都没有出现过哪怕一次的大规模骑兵对冲作战。
大部分都是在机动,炮击,下马射击或准格尔那边玩骑射等等。
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短兵相接!
准格尔人的大部分伤亡,也是被楚军的密集炮火所伤为主,还有部分是被楚军的骑兵下马步战后的线列火枪所杀伤。
但是,这一场虎头蛇尾的战略决战,丝毫不影响其巨大的战略意义。
经此一战,蒙古的三大势力,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尽数臣服于大楚帝国!
非要说的话,那也就只剩下早些年就已经西迁大批乌拉尔河下游的漠西蒙古之土尔扈特部还游离在大楚帝国的统治之外了。
经此一战,也可以说大楚帝国彻底的解决了困扰了华夏几千年,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北方边患。
消息额尔齐斯战役传到金陵城后,罗志学开怀痛饮,并和一众皇家乐舞团的优秀舞者们跳了大半夜的舞。
等到第二天腰酸腿疼的起身今后,在参务会议里他亲自做出了指示,对的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等新控制区里及时的设立府、县进行直接统治。
除了部分顽抗分子,曾经对帝国子民犯下罪行的犯罪分子等一系列需要肃清的人员外,其他普通部众要妥善安置。
这个妥善安置,自然不是说优待安置,甚至还让他们继续保持独立部落之类的。
而是会按照一贯的处理办法,把准格尔残部十几万人全部打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重新分配到各地定牧点,其分配区域从西域到漠南再到漠北甚至辽东、青海等地全都有。
准格尔部以及其下属的诸多部落,乃至所谓的漠西蒙古将会彻底的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不仅仅漠西蒙古如此,实际上更早的漠南蒙古以及漠北蒙古也是大多经过了这种改制,只不过当时这种改制是属于和平改制,要更加温和一些,尊重了他们自身的一些意愿,分配也不会这么零散。
主动和平归顺和战败被迫投降,区别还是很大的。
其中最大的体现,无非就是准格尔部的那些权贵头领们了,除了及少数几个之前对帝国保持友善态度的人稍微获得了优待外,其他的都是没能获得优待,只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还有几个顽抗分子或倒霉蛋被杀了。
经过拆分安置后,曾经纵横中亚驻地,盘踞在西域驻地偌大的准格尔部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准格尔部的覆灭,在大楚帝国内部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尽管准格尔的覆灭从事实上来看,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大楚帝国崛起之后他们就注定要归顺或灭亡,甚至大楚帝国不是一个封疆工业化国家,哪怕只是个普通封建国家也是如此。
绝大部分统一了中原地区,处于国力上升期的王朝,下一步都会把目光投向北方,投向西北,过去几千年来从没有例外!
任何一次中原王朝崛起后,都会把北方游牧民族的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不过能够和大楚帝国这样,直接把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一股脑收编或干掉的,直接把实际控制区向北一路推进到北冰洋,向西推进到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一带的,直接把传统华夏北方游牧民族的根都给刨了的。
那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而这种特殊的,历史上头一次的伟大成就,也是被大楚帝国礼教部朝报司进行了重点宣传。
宣传的重点不仅仅是解决北方边患,在北方以及西北扩张多少领土,歼灭多少异族人,更重要的是宣传彻底解决困扰华夏几千年的北方边患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北方战略、西北战略的持续作战,前后打了十几年,大楚帝国已经是从根子上断掉里北方边患的问题。
经过大规模移民,全面教化,再到定牧模式,大规模的通婚,认祖归宗等一系列措施,大楚帝国可以很自豪的说,以后的北方草原乃至西伯利亚以及西域,将不会出现什么异族叛乱的情况。
因为那里,未来不会有异族的存在!
连异族都没有,还谈什么北方边患啊。
顶多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搞个内战什么的。
这一系列的舆论宣传到了民间,也是让民间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民众们对帝国的伟大功绩吹捧不已。
哪怕是极少数依旧心怀前明的人,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楚王朝做到了明王朝做梦都想要做到,但两百多年来一直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不过虽然承认这些,但是这极少数的人依旧认为大楚帝国是一个残暴无比,苛政遍地的残暴王朝。
别都不说,光是一条士绅们竟然都要交税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帝国开办了一大堆的所谓官办企业,搞与民争利,又对盐政,粮食实施专营制度等,这更是让众多人看了非常不爽。
钱都让你们官府赚走了,我们赚什么?
一些读书人,有时候看着破败的扬州都会特别的怀念前明,遥想前明那会,扬州的瘦马是多好啊,价格也公道宜人……
现在,尼玛全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货色,还尼玛死贵死贵的!
经常有风雅之士花了钱进入贤者时刻后,会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感叹:世风日下啊!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他们努力奋斗学习数理化,反复练习八股时文,争取早日考中科举当大楚帝国的官……
包括这一次的第三次西征战役,他们对此也是感到了共同的荣誉感,也认为国朝在对外扩张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就是,西征花钱太多,听闻打一仗都得花费好几百万楚元,既然准格尔人都是半截入土的残部了,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嘛,随便给个几万楚元,估计也就够前线将士花销了。
这省下的钱用来国家民生,给他们士绅发放纳妾补贴多好啊……
大楚帝国配合北方战略后期计划,即鄂毕河战略所进行的西北方向的第三次西征,在大楚帝国国内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尽管还有些人吐槽诸多东西,但是整体上的舆论非常积极向上,民众们对大楚帝国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
这对大楚帝国的长久稳定统治,具有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的。
就在国内因为准格尔的覆灭而狂欢的时候,西北方向的战事依旧还在继续……
额尔齐斯河上游,斋桑泊湖以北数十公里,超过一万的楚军正在这里汇集!
大楚帝国之前攻打准格尔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兵力从阿尔泰地区沿着额尔齐斯河上游顺江而下,以后勤运输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分割准格尔诸部的力量。
干掉准格尔之后,七万多大军云集在这一片区域,然后开始分散!
其中一万多楚军前出斋桑泊湖以北的额尔齐斯河和其支流乌利巴河交汇的河口位置筑城屯兵。
并把该堡垒命名为和通城,顺带的吐鲁番巡抚衙门也干脆在这里设立了和通县,管辖附近庞大的区域……
这一片区域尽管目前还没什么人,原有的准格尔牧民们也会被分散安置到其他地方去,但是不用多久就会有来自漠南、漠北、青海等地的牧民家庭会迁移到这里进行定牧生活。
同时按照大楚帝国一贯以来的屯垦措施,那是堡垒修到那里,屯垦就搞到那里,除了军事屯垦外,官方也会组织官方移民来这些地方进行农业屯垦的。
因此未来这个地方的普通民众肯定会越来越多的,毕竟这片地方其实自然条件还不错,地形比较平坦,水资源充沛,可以适当的进行屯垦种粮,此外这片地方本身就是准格尔部昔日的放牧之地,也能够用来放牧。
该城的南边是斋桑泊湖,淡水鱼资源丰富,再加上额尔齐斯河本身的淡水鱼资源,渔业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如此情况下的准格尔,实际上已经日落西山,快要完蛋了。
基于控制鄂毕河的整体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因为过去几年里,楚军在吐鲁番绿洲地区、伊宁河谷等地区的屯垦桌有成效,不仅仅,满足了当地大量驻军的军粮需求,甚至还能就地供应一部分弹药。
再加上这些年持续从东部地区运输归来的一些战略战略物资。
如今大楚帝国已经囤积了足够多的粮草以及武器弹药,只要后勤充足,那么大楚帝国陆军就能够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里发动大规模战事,彻底的干掉准格尔残部。
而罗志学在承顺二十二年春天的时候,就已经批准了第一集团军在当地发动大规模攻势,以求歼灭准格尔残部的战略计划。
同时也批准了第二集团军方面,以叶尼塞斯克城为基地,向西发动进攻,以求攻占托木斯克城以及其他几个俄罗斯人所控制,位于鄂毕河上游的几个据点。
所以,当大楚帝国中原里一片繁华,为高压蒸汽机的面积而狂欢的时候,在遥远的西北,大楚帝国陆军的两大集团军,已经陆续调集了总数十多万,以骑兵为主的兵力开启了新一轮的西征。
之所以调集这么多兵力,主要是为了对付准格尔残部,没办法,准格尔部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人家是玩全民皆兵的……每一个男人从小都在马背上长大,是天生的骑兵。
因此别看对付的只是一个总人口也不过十几万的准格尔残部,但实际上楚军第一集团军为此出动的骑兵就达到了五万多骑,此外还有配合作战的步兵以及炮兵,辎重兵等部队两三万人。
主要的战斗任务由骑兵负责,而步兵炮兵以及辎重等辅助兵力,实际是用来在后方修筑新城池堡垒,运输后勤辎重,维护后勤线的。
今年在西北地区发动的大规模战事里,大部分兵力都是用来对付准格尔残部的,至于俄罗斯人那边……只分了楚军两万余人而已。
而这两万多楚军,还是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其中的重点进攻方向托木斯克只有一万左右的楚军。
这倒不是楚军轻视这些俄罗斯人……实际上别看楚军派出去的兵力少,但实际上维护这两万多兵力作战的耗费以及困难,一点也不比在南边维护五万骑兵以及两三万辅助兵力打准格尔简单。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更难一些。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西比利亚地区作战补给太难了。
同时俄罗斯人看似兵力少,但是人家都是枪炮俱全,大多时候也是据城而守,对于楚军来说,这派出去的兵力如果只是单纯的骑兵或者轻装部队的话,其实对俄罗斯人没多大的威胁。
要想干掉这些俄罗斯人的坚城堡垒,楚军得带着一大堆火炮去才行。
而维持火炮的机动以及作战,可比维持骑兵机动作战难多了。
在大楚帝国陆军里,炮兵才是第一吞金大户,骑兵只能排第二。
毕竟骑兵只需要一口吃的就行,实在不行还可以带着一大群牛马羊什么的出征,让牲口们一路啃草过去,和游牧民族一样行军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炮兵……除了需要一大堆役用马拉炮外,还得要大量弹药啊。
这些弹药,可都得从大后方千里迢迢的运上来,这难度可大了去。
这也是为什么楚军非要在地广人稀的库尔城以及伊宁城分别建立两座综合兵工厂的缘故,不在前线就地建立兵工厂生产枪炮弹药,光靠着后方运输上来的话,饶是大楚帝国的国力也支撑不起来在西北地区的大规模作战啊。
————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大楚帝国第一集团军的第四骑兵军汇同第二骑兵军一共四万主力骑兵从伊宁城出发,在六月份就杀进了草原,沿途还干掉了不少零散的准格尔部落。
最终,他们在七月下旬杀到了巴尔喀什湖的东北方向,也就是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区域。
这里,已经是准格尔人最后的地盘了。
如果守不住的话,他们就只能西逃,进入哈萨克汗国的控制区或者是沿着额尔齐斯河顺江而下,进入俄罗斯人的控制区。
而不管是哪一条路,其实对他们而言都不是什么好路。
西逃进入哈萨克汗国领地?人家哈萨克汗国可是严阵以待呢,都在边境这边聚集了好几个大部落,随时能召集一两万骑兵进行拦截呢。
准格尔和哈萨克汗国可是打了好多年,之前哈萨克汗国可被他们给欺负惨了,最近几年跟在楚军的屁股后头,可是没少玩复仇作战,这一次楚军要和准格尔开片,他们也是非常的关注……并对此严防以待!
不仅仅防准格尔残部,也防着楚军!
人家哈萨克汗国,现在看谁都像是敌人……准格尔是敌人不用再说,
而大楚帝国呢,虽然现在和他们没什么冲突,甚至还有一些合作,但是人家也知道身边有着一个强大邻国的巨大风险……保不准什么时候楚军就杀入哈萨克汗国腹地了。
至于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之前也没没少欺负哈萨克汗国……
所以说,中亚这片地方里,哈萨克汗国是很悲催的,放眼死亡,全他妈是敌人或潜在的敌人。
所以哈萨克汗国一直都非常警惕,准格尔残部想要西逃的话,估计难度很……他们虽然支持准格尔和大楚帝国开战,但是这种支持也是有限的。
嗯,他们俄罗斯人自身都难保,哪有什么多余的人力物力支持准格尔啊。
一旦准格尔进入俄罗斯人的领地,投奔俄罗斯人的话,搞不好都要被俄罗斯当炮灰用……毕竟现在俄罗斯人也在抵抗楚军进攻,并且抵抗的极为艰难,如果能够有一个十几万人口的炮灰部落让他们用,他们应该会很乐意。
但是,按照目前的战争形势,准格尔残部一旦投奔俄罗斯人,成为俄罗斯人的炮灰,恐怕是要被彻底灭族!
楚军对于俄罗斯人的各种土著仆从军可是从来不手软的,之前在叶尼塞斯克战役的时候,俄罗斯就征召了多个周边的土著部落协助作战。
战后楚军为了报复,也是为了威慑其他部落,把这几个敢于帮助俄罗斯人守城,出钱又出人的土著部落全给屠了。
准格尔人在北边草原上,也不是什么消息蔽塞的部落,他们也从俄罗斯人口中或多或少的知道了叶尼塞河流域的战况,也知道了彻底惹毛了楚军之后可能会遭到的下场。
怎么说嗯,他们准格尔在保卫家园的战争里战败了,残部还有投降的机会。
但是跑过去给俄罗斯人当炮灰战败了,那么就是被灭族的下场,连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
所以准格尔残部内部里,可没几个人愿意去投奔俄罗斯人然后当炮灰。
而西逃又被哈萨克汗国给拦着……这走投无路之下,他们也只能咬着牙试图顽抗了。
七月二十八日,楚军第一集团军西征骑兵军团,下属的两个主力骑兵军一共四万骑,于额尔齐斯河会战准格尔残部六万骑!
准格尔这六万骑,准确的说是六万能骑马的男子,下至十二三岁,上到四五十岁的都有。
他们已经把所有骑得动战马,拉的动弓的青壮都给拉出来了。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没有第二条路,是抱着决一死战的心态来的。
胜了,他们还能苟延残喘一些年,说不准还能趁着机会和大楚帝国和谈,争取一份停战条约,获得真正的和平。
如果败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准格尔部将会成为历史。
当然了,大部分族人,尤其是老弱妇孺的性命估计是能保全的。
准格尔人是抱着决一死战的决心来的,同时也对会战胜利有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
但是战斗刚开始没多久,他们心中的那一丝侥幸的奢望就彻底消失了。
战斗刚开始,对面的楚军骑兵就丧心病狂一样拉出来了好足足七十几门的野战骑兵炮……
看着这些多骑兵炮被拉上来,然后陆续对着准格尔的骑兵阵列开火,一票准格尔的高层权贵们全都是面如死灰!
这还怎么打?
根本没法打啊!
双方激战几个小时后,在楚军的猛烈炮火之下,准格尔的骑兵们根本无法完成有效的列阵,继而被楚军骑兵不断的进行冲击,分割……
双方数万骑兵组成的庞大战役里,他们彷佛就变成了背景板,被用来衬托楚军骑兵的强大。
双方激战到下午时分,准格尔方面的多个阵列都已经被击溃,如今在这片巨大的战场上,准格尔的士兵们只能是数百骑,数千骑为单位进行单打独斗。
光看这战场上的形势,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双方都还没有进行实际性的短距离接触并交战,双方的伤亡也不大,但实际上胜负已定!
准格尔方面的几个领头权贵们同样也知道!
随着一声叹息后,准格尔的中军营帐里发出了全军投降的命令!
此战,已经不可为,继续打下去,除了会造成准格尔方面的大量伤亡外,也就只剩下消耗楚军弹药的意义了。
而逃这个选项,也是早就被准格尔高层所否决了,如果他们要逃,他们早逃了,根本就不会聚集六万兵马前来和楚军玩一场战略决战。
现在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保住战场上的这些准格尔青壮的性命,保住后方更多老弱妇孺的性命。
准格尔部虽然会成为历史,但是大部分准格尔人能继续活下去。
而随着准格尔军的投降,这一场规模宏大,双方参战骑兵总数超过十万骑,整个战场范围都达到了十多公里方圆的庞大骑兵会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落下了帷幕。
双方参战总兵力超过十万骑,但实际上交战双亡并不大,哪怕是准格尔这边也不过只死伤了三千骑左右,也就占据他们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
而楚军死伤就更少了,前后只死伤了四百多骑。
这一场战役规模很大,动不动好几万骑兵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宏伟,但实际战斗过程并不激烈,双方实际上甚至都没有出现过哪怕一次的大规模骑兵对冲作战。
大部分都是在机动,炮击,下马射击或准格尔那边玩骑射等等。
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短兵相接!
准格尔人的大部分伤亡,也是被楚军的密集炮火所伤为主,还有部分是被楚军的骑兵下马步战后的线列火枪所杀伤。
但是,这一场虎头蛇尾的战略决战,丝毫不影响其巨大的战略意义。
经此一战,蒙古的三大势力,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尽数臣服于大楚帝国!
非要说的话,那也就只剩下早些年就已经西迁大批乌拉尔河下游的漠西蒙古之土尔扈特部还游离在大楚帝国的统治之外了。
经此一战,也可以说大楚帝国彻底的解决了困扰了华夏几千年,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北方边患。
消息额尔齐斯战役传到金陵城后,罗志学开怀痛饮,并和一众皇家乐舞团的优秀舞者们跳了大半夜的舞。
等到第二天腰酸腿疼的起身今后,在参务会议里他亲自做出了指示,对的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等新控制区里及时的设立府、县进行直接统治。
除了部分顽抗分子,曾经对帝国子民犯下罪行的犯罪分子等一系列需要肃清的人员外,其他普通部众要妥善安置。
这个妥善安置,自然不是说优待安置,甚至还让他们继续保持独立部落之类的。
而是会按照一贯的处理办法,把准格尔残部十几万人全部打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重新分配到各地定牧点,其分配区域从西域到漠南再到漠北甚至辽东、青海等地全都有。
准格尔部以及其下属的诸多部落,乃至所谓的漠西蒙古将会彻底的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不仅仅漠西蒙古如此,实际上更早的漠南蒙古以及漠北蒙古也是大多经过了这种改制,只不过当时这种改制是属于和平改制,要更加温和一些,尊重了他们自身的一些意愿,分配也不会这么零散。
主动和平归顺和战败被迫投降,区别还是很大的。
其中最大的体现,无非就是准格尔部的那些权贵头领们了,除了及少数几个之前对帝国保持友善态度的人稍微获得了优待外,其他的都是没能获得优待,只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还有几个顽抗分子或倒霉蛋被杀了。
经过拆分安置后,曾经纵横中亚驻地,盘踞在西域驻地偌大的准格尔部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准格尔部的覆灭,在大楚帝国内部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尽管准格尔的覆灭从事实上来看,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大楚帝国崛起之后他们就注定要归顺或灭亡,甚至大楚帝国不是一个封疆工业化国家,哪怕只是个普通封建国家也是如此。
绝大部分统一了中原地区,处于国力上升期的王朝,下一步都会把目光投向北方,投向西北,过去几千年来从没有例外!
任何一次中原王朝崛起后,都会把北方游牧民族的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不过能够和大楚帝国这样,直接把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一股脑收编或干掉的,直接把实际控制区向北一路推进到北冰洋,向西推进到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一带的,直接把传统华夏北方游牧民族的根都给刨了的。
那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而这种特殊的,历史上头一次的伟大成就,也是被大楚帝国礼教部朝报司进行了重点宣传。
宣传的重点不仅仅是解决北方边患,在北方以及西北扩张多少领土,歼灭多少异族人,更重要的是宣传彻底解决困扰华夏几千年的北方边患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北方战略、西北战略的持续作战,前后打了十几年,大楚帝国已经是从根子上断掉里北方边患的问题。
经过大规模移民,全面教化,再到定牧模式,大规模的通婚,认祖归宗等一系列措施,大楚帝国可以很自豪的说,以后的北方草原乃至西伯利亚以及西域,将不会出现什么异族叛乱的情况。
因为那里,未来不会有异族的存在!
连异族都没有,还谈什么北方边患啊。
顶多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搞个内战什么的。
这一系列的舆论宣传到了民间,也是让民间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民众们对帝国的伟大功绩吹捧不已。
哪怕是极少数依旧心怀前明的人,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楚王朝做到了明王朝做梦都想要做到,但两百多年来一直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不过虽然承认这些,但是这极少数的人依旧认为大楚帝国是一个残暴无比,苛政遍地的残暴王朝。
别都不说,光是一条士绅们竟然都要交税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帝国开办了一大堆的所谓官办企业,搞与民争利,又对盐政,粮食实施专营制度等,这更是让众多人看了非常不爽。
钱都让你们官府赚走了,我们赚什么?
一些读书人,有时候看着破败的扬州都会特别的怀念前明,遥想前明那会,扬州的瘦马是多好啊,价格也公道宜人……
现在,尼玛全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货色,还尼玛死贵死贵的!
经常有风雅之士花了钱进入贤者时刻后,会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感叹:世风日下啊!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他们努力奋斗学习数理化,反复练习八股时文,争取早日考中科举当大楚帝国的官……
包括这一次的第三次西征战役,他们对此也是感到了共同的荣誉感,也认为国朝在对外扩张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就是,西征花钱太多,听闻打一仗都得花费好几百万楚元,既然准格尔人都是半截入土的残部了,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嘛,随便给个几万楚元,估计也就够前线将士花销了。
这省下的钱用来国家民生,给他们士绅发放纳妾补贴多好啊……
大楚帝国配合北方战略后期计划,即鄂毕河战略所进行的西北方向的第三次西征,在大楚帝国国内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尽管还有些人吐槽诸多东西,但是整体上的舆论非常积极向上,民众们对大楚帝国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
这对大楚帝国的长久稳定统治,具有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的。
就在国内因为准格尔的覆灭而狂欢的时候,西北方向的战事依旧还在继续……
额尔齐斯河上游,斋桑泊湖以北数十公里,超过一万的楚军正在这里汇集!
大楚帝国之前攻打准格尔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兵力从阿尔泰地区沿着额尔齐斯河上游顺江而下,以后勤运输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分割准格尔诸部的力量。
干掉准格尔之后,七万多大军云集在这一片区域,然后开始分散!
其中一万多楚军前出斋桑泊湖以北的额尔齐斯河和其支流乌利巴河交汇的河口位置筑城屯兵。
并把该堡垒命名为和通城,顺带的吐鲁番巡抚衙门也干脆在这里设立了和通县,管辖附近庞大的区域……
这一片区域尽管目前还没什么人,原有的准格尔牧民们也会被分散安置到其他地方去,但是不用多久就会有来自漠南、漠北、青海等地的牧民家庭会迁移到这里进行定牧生活。
同时按照大楚帝国一贯以来的屯垦措施,那是堡垒修到那里,屯垦就搞到那里,除了军事屯垦外,官方也会组织官方移民来这些地方进行农业屯垦的。
因此未来这个地方的普通民众肯定会越来越多的,毕竟这片地方其实自然条件还不错,地形比较平坦,水资源充沛,可以适当的进行屯垦种粮,此外这片地方本身就是准格尔部昔日的放牧之地,也能够用来放牧。
该城的南边是斋桑泊湖,淡水鱼资源丰富,再加上额尔齐斯河本身的淡水鱼资源,渔业还是可以搞一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