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989章 巡察御史
热门推荐:
隐婚后,我竟成了豪门萌宝的亲妈
我,拼命作死,宗门拼命护犊子
我的姑姑马皇后
社畜?呸,姐现在是首富!
真千金不装了!疯批得罪全世界!
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
猎人的悠闲生活,开局娶妻女知青
八女帝全背叛,重生悔到肠断
玄幻:别人辛苦修炼,我直接无敌
大楚帝国再一次掀起吏治大整顿,这让帝国官场也是迎来了急剧的动荡,各官方报纸上也陆续报道一些贪官落马的消息,以至于民众们都察觉到了,这段时间的贪官落马的数量比平常时候多了许多。
而这只是开始……大楚帝国的吏治大整顿,从来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杀一批,抓一批贪官……对贪官的司法处理其实只是最表层的。
其实更多的还是针对整个官场风气,尤其是贪腐风气的整顿。
那些被司法处理的官员,更多的作用其实是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通过他们的人头来进行威慑,让广大官员们别那么嚣张,都老实点……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搞司法处理,那么作用也不是特别大,因为吏治整顿,整顿的是吏治,而不仅仅是官员贪腐。
因此伴随司法行动一起展开的,还有吏务部主导的大整顿。
吏务部会对大量没被司法处理,但是有劣迹的官员进行各种处理,包括调任闲职,降级,提前致仕,乃至开除所有公职等等。
而这些被吏务部内部处理的官员相对于被司法处理的官员而言,数量要庞大的多。
吏务部和督察院双重行动,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地方的原本稳固的政治生态被打破,大量人离开权力中心,又有一批人走上了权力中心。
这里得说一说为什么罗志学间隔几年就搞一次吏治大整顿,并没有引起官员们的普遍反对和抵抗!
因为吏治大整顿,必然会处理一大批人,空出一大批位置……新的空位置意味着更多的晋升可能。
很多野心勃勃的官员就等着这种吏治大整顿时期,然后迅速出手打压对手,甚至把敌对上级给拉下马,进而自己上位。
你不把同僚,上级拉下马,哪有空位置给你升官啊……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所以大楚帝国的吏治大整顿,对于官员而言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对于很多帝国中高级官员而言,吏治大整顿就是一场战争,不是自己和督察院,吏务部之间的对抗战争,而是和政治对手之间的战争。
这一场战争里,要么把政治对手送进去,要么被政治对手送进去……
至于谁胜谁负,这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反正督察院和上级吏务机构,人家不管那么多,他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必须凑够人头。
要么是你的人头,要么是你对手的人头,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吏治大整顿,其实不存在什么好官、贪官之分,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之分!
这也是罗志学故意为之……寻常人搞吏治大整顿,那可能是皇帝和臣子们之间的战斗,但是罗志学不是……罗志学搞的吏治大整顿,其实和他所有的施政手段都差不多,他永远只当一个高高在上的仲裁者,从不亲自上场打擂台。
然后看着手底下的官员们相互争斗,等臣子分出胜负后,给予胜利的臣子奖赏,比如升官发财,同时给予失败者惩罚,免职下狱乃至被枪毙……
至于谁胜谁负,其实罗志学不是很关心,他关心的是失败者的数量必须足够,同时份量也要足够重,这样外头看戏的民众才能乐呵!
吏治大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民众隔几年乐呵一次,顺带警告一番那些官员都给朕收敛一点,聪明一点,贪就贪,但是别贪的那么傻……
所以必须得杀一批官员,不然民众都懒得看这一场大戏。
至于被杀的官员具体是谁,罗志学不做具体干涉,让那些官员们自己斗去。
乃至到最后,哪怕是负责吏治整顿的那几个高官,除了参务大臣这个级别外,其他人乃至协办大臣序列的也不是不可以拉出来枪毙了,好让民众们会心一笑。
毕竟这一场吏治大整顿,也可以说是罗志学安排的一场角斗场,徐龙泽带着一片人,和其他派系的高级官员们进行角斗。
甭管谁赢谁输,罗志学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一批高官的人头!
不管如何,罗志学永远都是那个赢家!
这就是身为统治者的特殊优势。
当你知道了罗志学搞吏治大整顿的深层次目的只是为了杀一批贪官,对其他官员形成威慑,同时让民众乐呵乐呵,释放内部压力后。
那么你对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吏治行动就能够非常好的了解了。
对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御史的一系列看似很奇怪的举动也就能够理解了。
承顺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御史组乘坐轮船抵达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御史的到来,让当地的官员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没办法,混官场的,谁还没几个对手啊……万一对手拿出证据举报上去,那可就分分钟完蛋了,这能不怕嘛!
所以,虽然来的巡察御史组,带头的组长也不过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马六甲省这边却是连巡抚大人都亲自到码头迎接,给足了巡察御史组面子。
这不给不行啊……别看带队的只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这些巡察御史组的组长可都挂着一个很特殊的名头,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这是钦差……
他们有权限对巡察省份里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进行调查,指示巡警执法机构进行逮捕,然后提起公诉。
换而言之,除了巡抚和布政使不能处理,其他所有官员他们都能直接处理,而这也不意味着巡抚和布政使就能高枕无忧……因为贪腐这种事情,往往抓一个就能带出一大串,这巡抚和布政使手底下也会有心腹嫡系啊,这心腹嫡系如果被逮了,他这个巡抚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当到头了。
其实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哪怕不是钦差,普通御史的权限也非常大,尤其是针对官员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个普通御史,他都有独立的权限对该辖区内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几个品级的官员进行调查。
而地方上的官员往往无法抵抗……这是因为大楚帝国里的督察院体系,是和地方行政体系完全分开的,其人事,经费等全都是独立于地方行政结构。
换句话说,御史们不归地方官员们管理……只接受上级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单位里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单位上级双重管理是不一样的。
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里,是有多套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分别是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这些地方行政机构。
但是除了这套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外,还有三套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
那就是税务机构、督查机构以及审判机构。
税收的事,全部归属税务机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是没有任何插手的余地的……包括税务执法权。
而监狱,司法管理,公诉,监察百官则是督察院的业务范围。
审判机构更单纯,只是对案件进行审判,并对模糊不清的法律作出解释。
地方行政和这三套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谁也管不了谁。
这也造就了税务和督查、审判三大机构的高度独立性,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地方上的巡抚,也没有权限对一个刚入职的从九品督察院科员发布任何命令……督察院人事就不归地方行政机构管。
同时理论上一个刚通过考核的最低等的御史,即从七品御史,也能独立的对辖区内的任何一个官员进行调查。
顺带一提,也别以为从七品的御史很渣……
你要知道,督察院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案,批准执法机构申请的逮捕令,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得正式御史才行。
而地方督察院里,其实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包括大量八九品的科员或其他高级行政人员。
御史在督察院体系内,其实也是属于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一个法律系,并考取了律师资格证的学子,报考了督察院的职务,顺利入职后只是从九品的普通科员,一般分配某个御史下属当然低级助手,这和普通科员其实差不多。
然后看你自己的能力或运气,人脉背景……一路顺利升到从七品后,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前去参加大督察院举办的御史资格考核,御史资格考核是全国范围统一考试,每年一次,考核内容相当之苛刻。
通过御史考核之后,才会被授予正式的‘御史’头衔,你才能够具备独立查案、批准司法机关提交的逮捕申请,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等一系列御史的特殊权限。
而这种御史,其实也才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御史,并不是督察院里的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御史。
如果没能通过考核,那么就只能干其他行政工作了……督察院里也不全是御史,还有很多中等级别的行政官员,搞搞后勤什么的。
但是御史,毫无疑问才是督察院体系里的核心,几乎所有督察院体系里的高级官员,清一色都是御史出身。
督察院体系里的普通官员,如果无法通过御史资格考试,那么升迁就会非常的困难……哪怕是专门走后勤,行政的路子,但是四品基本就到头了,虽然没有任何明令限制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不得跨过四品这个门槛,但实际上帝国四十几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跨过这个门槛。
实际上,绝大部分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距离四品这个门槛都很远,几乎都在五六品以下混着。
这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其实都是为了赋予御史的高度独立,自由的查案权限……而这种权限可不能掌握在庸人手里,不然的话很容易惹出麻烦。
所以,督察院体系就特地搞了个内部的御史资格考试,你得通过御史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个具备各种庞大权限的御史。
而不是说可以依靠熬资历,走人脉关系,背景混到一定年龄,一定级别后就自然而言具备了这种权限……这样很容易出现麻烦。
毕竟御史非常特殊,它本身就需要具备强大的法律水平……属于专业性非常高的一个职业,而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一般致仕后往往都会转行当律师,收入很高的……
普通督察院里的官员们,还真干不了这个!
基于御史的独特庞大权限,再加上钦差的名头,也就让南洋巡察御史组的人抵达了新加坡后,当地的官员们,哪怕是高级官员一个个都心惊胆颤。
因为,来的这一批人,是真的有权力把他们给搞下来的。
巡查御史组抵达了新加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搞什么查案之类的……而是大张旗鼓的在饭店下榻后,通过报纸公布了举报联络方式……
根据督察院的多年经验,这种大规模巡察的行动靠自己查……那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毕竟他们都是从京畿下来的,虽然手握对地方官员的生杀大权,但问题是对地方情况也不熟悉啊,想要在地方查案哪有这么容易啊。
而根据多年的摸索和经验,最终也得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当地官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让各种举报材料,证据自己送上门来了,再根据这些举报材料进行调查。
想要从外部攻破一座堡垒很难,但是如果堡垒自己内部爆炸,那么打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而情况也的确这么发展的,巡察御史们把举报联系方式公布出去后,不用几天就收到了大量的匿名举报信。
其中不少都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群寄来的,但是也有极少量虽然匿名,但是一看材料就知道,出手之人好歹也是个中级官员。
至于高级官员,这个时间节点往往都是按兵不动,看一看风向。
这既然有了举报的各种材料证据,巡察御史们也就开始了工作……他们的工作简单而高效,根本不和你玩什么详细查案之类的。
他们简单粗暴的根据举报信,然后把被举报对象一律带走谈话,然后由专业审讯人员进行所谓的‘谈话’。
那些审讯高手一个个都是心理学高手,哪怕谈话对象什么都不说,但是依旧可以通过蛛丝马迹获得一些信息,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情况进行突破。
比如被举报的马六甲省工商厅的一个厅长,被举报说买官卖官……按照正常途径的话,估计都得慢慢暗中调查,然后寻找证据,最后才会进行逮捕。
但是巡察御史可不会这么干,他们直接去到工商厅,当着无数人的面把这个从三品的厅长带走进行所谓的谈话。
然后又约谈了几个他的下属,甚至亲戚……各种威胁利诱,比如说给予举报有功的奖励,免除个人处罚。比如说夸大恐吓,说对抗普通御史可能扛过去也就扛过去了,但是对抗钦差……那简直是自寻死路,惹毛了我,回头我就给你表演一个抄家灭族……
而事实证明,虽然有人能够扛得住头顶钦差名头的巡察御史的威胁利诱,但是总会有人抵抗不住……
一旦有人抵抗不住,那么口子也就被打开了。
如同蚁穴溃提一样,一个小口子出现了,紧接着就会有无数个口子被打开,不用多久,整个贪官犯罪团伙的外层防御就会彻底被粉碎……然后这些贪官污吏们就会相互举报,争取立功表现……
所以,对头顶钦差名头,权力巨大的巡察御史而言,真心要抓贪官其实没啥困难……只要他们愿意,随便逮住一个官员然后按照上述程序来一套,基本都能顺藤摸瓜揪出一大堆的贪官。
只是这种事也不能随便干……得要注意影响,同时也要配合上头的布局。
要不然你随随便便就把一个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一网打尽了,这当地的行政工作还怎么展开?老百姓怎么看?
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你杀一个,老百姓会很高兴……觉得帝国高层正在下大力气整顿吏治,虽然有贪官污吏,但是帝国整体还是好的,生活还是有奔头的!
但是你一股脑都杀完了……人家老百姓一看,妈呀,怪不得老子这么穷,原来都是天底下的官员都他妈是贪官……
这帝国,不要也罢!
所以,御史真要这么搞,不用竞争对手折腾你,上头的大佬直接就一巴掌把你给扇到太平洋海沟里去了。
因为大佬不搞你,陛下就得把大佬埋进太平洋海沟里……
你把贪官都杀光了,这帝国还要不要了……
而这只是开始……大楚帝国的吏治大整顿,从来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杀一批,抓一批贪官……对贪官的司法处理其实只是最表层的。
其实更多的还是针对整个官场风气,尤其是贪腐风气的整顿。
那些被司法处理的官员,更多的作用其实是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通过他们的人头来进行威慑,让广大官员们别那么嚣张,都老实点……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搞司法处理,那么作用也不是特别大,因为吏治整顿,整顿的是吏治,而不仅仅是官员贪腐。
因此伴随司法行动一起展开的,还有吏务部主导的大整顿。
吏务部会对大量没被司法处理,但是有劣迹的官员进行各种处理,包括调任闲职,降级,提前致仕,乃至开除所有公职等等。
而这些被吏务部内部处理的官员相对于被司法处理的官员而言,数量要庞大的多。
吏务部和督察院双重行动,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地方的原本稳固的政治生态被打破,大量人离开权力中心,又有一批人走上了权力中心。
这里得说一说为什么罗志学间隔几年就搞一次吏治大整顿,并没有引起官员们的普遍反对和抵抗!
因为吏治大整顿,必然会处理一大批人,空出一大批位置……新的空位置意味着更多的晋升可能。
很多野心勃勃的官员就等着这种吏治大整顿时期,然后迅速出手打压对手,甚至把敌对上级给拉下马,进而自己上位。
你不把同僚,上级拉下马,哪有空位置给你升官啊……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所以大楚帝国的吏治大整顿,对于官员而言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对于很多帝国中高级官员而言,吏治大整顿就是一场战争,不是自己和督察院,吏务部之间的对抗战争,而是和政治对手之间的战争。
这一场战争里,要么把政治对手送进去,要么被政治对手送进去……
至于谁胜谁负,这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反正督察院和上级吏务机构,人家不管那么多,他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必须凑够人头。
要么是你的人头,要么是你对手的人头,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吏治大整顿,其实不存在什么好官、贪官之分,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之分!
这也是罗志学故意为之……寻常人搞吏治大整顿,那可能是皇帝和臣子们之间的战斗,但是罗志学不是……罗志学搞的吏治大整顿,其实和他所有的施政手段都差不多,他永远只当一个高高在上的仲裁者,从不亲自上场打擂台。
然后看着手底下的官员们相互争斗,等臣子分出胜负后,给予胜利的臣子奖赏,比如升官发财,同时给予失败者惩罚,免职下狱乃至被枪毙……
至于谁胜谁负,其实罗志学不是很关心,他关心的是失败者的数量必须足够,同时份量也要足够重,这样外头看戏的民众才能乐呵!
吏治大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民众隔几年乐呵一次,顺带警告一番那些官员都给朕收敛一点,聪明一点,贪就贪,但是别贪的那么傻……
所以必须得杀一批官员,不然民众都懒得看这一场大戏。
至于被杀的官员具体是谁,罗志学不做具体干涉,让那些官员们自己斗去。
乃至到最后,哪怕是负责吏治整顿的那几个高官,除了参务大臣这个级别外,其他人乃至协办大臣序列的也不是不可以拉出来枪毙了,好让民众们会心一笑。
毕竟这一场吏治大整顿,也可以说是罗志学安排的一场角斗场,徐龙泽带着一片人,和其他派系的高级官员们进行角斗。
甭管谁赢谁输,罗志学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一批高官的人头!
不管如何,罗志学永远都是那个赢家!
这就是身为统治者的特殊优势。
当你知道了罗志学搞吏治大整顿的深层次目的只是为了杀一批贪官,对其他官员形成威慑,同时让民众乐呵乐呵,释放内部压力后。
那么你对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吏治行动就能够非常好的了解了。
对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御史的一系列看似很奇怪的举动也就能够理解了。
承顺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御史组乘坐轮船抵达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御史的到来,让当地的官员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没办法,混官场的,谁还没几个对手啊……万一对手拿出证据举报上去,那可就分分钟完蛋了,这能不怕嘛!
所以,虽然来的巡察御史组,带头的组长也不过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马六甲省这边却是连巡抚大人都亲自到码头迎接,给足了巡察御史组面子。
这不给不行啊……别看带队的只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这些巡察御史组的组长可都挂着一个很特殊的名头,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这是钦差……
他们有权限对巡察省份里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进行调查,指示巡警执法机构进行逮捕,然后提起公诉。
换而言之,除了巡抚和布政使不能处理,其他所有官员他们都能直接处理,而这也不意味着巡抚和布政使就能高枕无忧……因为贪腐这种事情,往往抓一个就能带出一大串,这巡抚和布政使手底下也会有心腹嫡系啊,这心腹嫡系如果被逮了,他这个巡抚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当到头了。
其实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哪怕不是钦差,普通御史的权限也非常大,尤其是针对官员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个普通御史,他都有独立的权限对该辖区内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几个品级的官员进行调查。
而地方上的官员往往无法抵抗……这是因为大楚帝国里的督察院体系,是和地方行政体系完全分开的,其人事,经费等全都是独立于地方行政结构。
换句话说,御史们不归地方官员们管理……只接受上级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单位里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单位上级双重管理是不一样的。
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里,是有多套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分别是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这些地方行政机构。
但是除了这套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外,还有三套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
那就是税务机构、督查机构以及审判机构。
税收的事,全部归属税务机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是没有任何插手的余地的……包括税务执法权。
而监狱,司法管理,公诉,监察百官则是督察院的业务范围。
审判机构更单纯,只是对案件进行审判,并对模糊不清的法律作出解释。
地方行政和这三套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谁也管不了谁。
这也造就了税务和督查、审判三大机构的高度独立性,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地方上的巡抚,也没有权限对一个刚入职的从九品督察院科员发布任何命令……督察院人事就不归地方行政机构管。
同时理论上一个刚通过考核的最低等的御史,即从七品御史,也能独立的对辖区内的任何一个官员进行调查。
顺带一提,也别以为从七品的御史很渣……
你要知道,督察院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案,批准执法机构申请的逮捕令,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得正式御史才行。
而地方督察院里,其实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包括大量八九品的科员或其他高级行政人员。
御史在督察院体系内,其实也是属于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一个法律系,并考取了律师资格证的学子,报考了督察院的职务,顺利入职后只是从九品的普通科员,一般分配某个御史下属当然低级助手,这和普通科员其实差不多。
然后看你自己的能力或运气,人脉背景……一路顺利升到从七品后,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前去参加大督察院举办的御史资格考核,御史资格考核是全国范围统一考试,每年一次,考核内容相当之苛刻。
通过御史考核之后,才会被授予正式的‘御史’头衔,你才能够具备独立查案、批准司法机关提交的逮捕申请,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等一系列御史的特殊权限。
而这种御史,其实也才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御史,并不是督察院里的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御史。
如果没能通过考核,那么就只能干其他行政工作了……督察院里也不全是御史,还有很多中等级别的行政官员,搞搞后勤什么的。
但是御史,毫无疑问才是督察院体系里的核心,几乎所有督察院体系里的高级官员,清一色都是御史出身。
督察院体系里的普通官员,如果无法通过御史资格考试,那么升迁就会非常的困难……哪怕是专门走后勤,行政的路子,但是四品基本就到头了,虽然没有任何明令限制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不得跨过四品这个门槛,但实际上帝国四十几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跨过这个门槛。
实际上,绝大部分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距离四品这个门槛都很远,几乎都在五六品以下混着。
这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其实都是为了赋予御史的高度独立,自由的查案权限……而这种权限可不能掌握在庸人手里,不然的话很容易惹出麻烦。
所以,督察院体系就特地搞了个内部的御史资格考试,你得通过御史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个具备各种庞大权限的御史。
而不是说可以依靠熬资历,走人脉关系,背景混到一定年龄,一定级别后就自然而言具备了这种权限……这样很容易出现麻烦。
毕竟御史非常特殊,它本身就需要具备强大的法律水平……属于专业性非常高的一个职业,而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一般致仕后往往都会转行当律师,收入很高的……
普通督察院里的官员们,还真干不了这个!
基于御史的独特庞大权限,再加上钦差的名头,也就让南洋巡察御史组的人抵达了新加坡后,当地的官员们,哪怕是高级官员一个个都心惊胆颤。
因为,来的这一批人,是真的有权力把他们给搞下来的。
巡查御史组抵达了新加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搞什么查案之类的……而是大张旗鼓的在饭店下榻后,通过报纸公布了举报联络方式……
根据督察院的多年经验,这种大规模巡察的行动靠自己查……那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毕竟他们都是从京畿下来的,虽然手握对地方官员的生杀大权,但问题是对地方情况也不熟悉啊,想要在地方查案哪有这么容易啊。
而根据多年的摸索和经验,最终也得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当地官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让各种举报材料,证据自己送上门来了,再根据这些举报材料进行调查。
想要从外部攻破一座堡垒很难,但是如果堡垒自己内部爆炸,那么打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而情况也的确这么发展的,巡察御史们把举报联系方式公布出去后,不用几天就收到了大量的匿名举报信。
其中不少都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群寄来的,但是也有极少量虽然匿名,但是一看材料就知道,出手之人好歹也是个中级官员。
至于高级官员,这个时间节点往往都是按兵不动,看一看风向。
这既然有了举报的各种材料证据,巡察御史们也就开始了工作……他们的工作简单而高效,根本不和你玩什么详细查案之类的。
他们简单粗暴的根据举报信,然后把被举报对象一律带走谈话,然后由专业审讯人员进行所谓的‘谈话’。
那些审讯高手一个个都是心理学高手,哪怕谈话对象什么都不说,但是依旧可以通过蛛丝马迹获得一些信息,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情况进行突破。
比如被举报的马六甲省工商厅的一个厅长,被举报说买官卖官……按照正常途径的话,估计都得慢慢暗中调查,然后寻找证据,最后才会进行逮捕。
但是巡察御史可不会这么干,他们直接去到工商厅,当着无数人的面把这个从三品的厅长带走进行所谓的谈话。
然后又约谈了几个他的下属,甚至亲戚……各种威胁利诱,比如说给予举报有功的奖励,免除个人处罚。比如说夸大恐吓,说对抗普通御史可能扛过去也就扛过去了,但是对抗钦差……那简直是自寻死路,惹毛了我,回头我就给你表演一个抄家灭族……
而事实证明,虽然有人能够扛得住头顶钦差名头的巡察御史的威胁利诱,但是总会有人抵抗不住……
一旦有人抵抗不住,那么口子也就被打开了。
如同蚁穴溃提一样,一个小口子出现了,紧接着就会有无数个口子被打开,不用多久,整个贪官犯罪团伙的外层防御就会彻底被粉碎……然后这些贪官污吏们就会相互举报,争取立功表现……
所以,对头顶钦差名头,权力巨大的巡察御史而言,真心要抓贪官其实没啥困难……只要他们愿意,随便逮住一个官员然后按照上述程序来一套,基本都能顺藤摸瓜揪出一大堆的贪官。
只是这种事也不能随便干……得要注意影响,同时也要配合上头的布局。
要不然你随随便便就把一个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一网打尽了,这当地的行政工作还怎么展开?老百姓怎么看?
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你杀一个,老百姓会很高兴……觉得帝国高层正在下大力气整顿吏治,虽然有贪官污吏,但是帝国整体还是好的,生活还是有奔头的!
但是你一股脑都杀完了……人家老百姓一看,妈呀,怪不得老子这么穷,原来都是天底下的官员都他妈是贪官……
这帝国,不要也罢!
所以,御史真要这么搞,不用竞争对手折腾你,上头的大佬直接就一巴掌把你给扇到太平洋海沟里去了。
因为大佬不搞你,陛下就得把大佬埋进太平洋海沟里……
你把贪官都杀光了,这帝国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