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 第242章 河西通浅渠,宋戴始交恶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242章 河西通浅渠,宋戴始交恶

    天子闻讯,一改往常残暴,决定不再追究。

    东市众人很快发现,大周已悄然进入休憩期。

    至于北方某国真实身份,不少人心领神会,反正绝非晋国与卫国。

    西周末年,大河下游流域地势较低,海水时常倒灌至低洼处,由此形成大片泽卤之地。

    是以下游往北,仅有周天子所封三家诸侯国。

    聂国距大河北岸不足百里,处姬宫湦前世之山东茌平以西。

    周康王姬钊在位时,曾封齐丁公吕汲之子吕衡于聂地,就此建立子爵聂国。

    吕衡虽获封地,却被周康王任命为卫国大夫。

    原因很简单,聂国地处刑、齐与卫三国之间,周康王将其作为牵制诸侯手段。

    吕衡前往卫国司职,是以聂国并未正式立国。

    很长一段时间,聂国均为齐国附庸,并未形成完整社稷体系。

    吕衡后裔,多居于卫国。

    后刑国一度占据聂国,齐国以照拂同宗附庸为名,派兵攻打刑国。

    刑国不敌齐国,只能选择撤回太行山东麓。

    齐国夺回聂国后,挑选吕衡后裔,助其建立聂国社稷。

    聂国虽勉强得以立国,却依旧无诸侯之实,反倒像半独立于齐国之城邑。

    此前齐燕两国为争夺大河以北,就曾以聂国为桥头堡。

    齐国发展之重心,仍在岱山以东之都邑临淄。

    而今周齐交好,齐使刚被周天子召见,彼此相谈甚欢,是以聂国不可能建北方大市。

    另外两家诸侯国,便是新封不久之莫国,外加长期与中原断绝往来之燕国。

    莫侯余臣向来庸碌,如今更是惨遭山戎虐待,早已奄奄一息。

    意图兴建北方大市之诸侯国,便呼之欲出。

    东市众人不禁冷嘲热讽。

    苦寒战乱之地,却想兴建北方大市,实乃痴人说梦也。

    ……

    五月底,大雨频频。

    诸国允诺之贡品,陆续经渭水进入王城,不断充实大周府库。

    汉丹航道已初具雏形。

    鼍龙肉干与楚国木炭大批量运抵,关中木炭逐渐被楚国木炭取代。

    眼见大涝将至,姬宫湦接连颁布三道王命诏书。

    其一,地势较低之农庄,提前降低鱼塘水量,及时检修与加固堤坝。

    若鱼虾接近长成,可提前进行捕捞,腾空鱼塘参与蓄洪。

    各郡县将利用驿站,大批量供应木炭与硝盐,帮助农庄腌制与熏烤鱼虾。

    其二,利用家中陶缸,多加存储干净饮水。

    但凡大涝之后,水源必会掺杂污秽之物,倘若直接饮用,极其容易染上瘟疫。

    为防范瘟疫滋生,尽量饮用烧开之水。即便牲畜羽禽,亦需照此照料。

    其三,抢收临近水流之稻麦,再利用木炭进行烘干。

    若忧心抢收导致难以食用,可事先上报县乡属寮,往后大周府库将会尽数收购。

    均按两铢钱一斤,亦可兑换成同等重量之常粮。

    大周府库购入抢收之稻麦,未来将全部用于养马,不会再对外贩售。

    三道王命诏书,均用俗字通语撰写,着各郡县乡闾属寮广泛宣扬,使新国人能快速辨明利害,从而积极参与防涝。

    王城商贾亦闻声而动。

    东市、东郭工业区、西郭畜禽场等,均在积极疏浚沟渠。

    河西大渠则赶在六月前,提早完成浅渠挖掘。

    浅渠具体走向,与前世史书所载郑国渠相差无几。

    西起北山瓠口,东至北洛水,延绵二百余里。

    河西大渠亦仿效郑国渠,利用漫灌方式冲刷泽卤之地。

    前世郑国渠从开凿至竣工,共历时十载,累计动用民夫十余万人。

    姬宫湦身处西周末年,降雨量数倍于战国时期。

    河西形成泽卤之地,盖因雨水难以外排,导致盐碱不断沉积。

    通过挖掘浅渠,汇聚丰沛雨水,软化与冲刷渠道,可以极大缩减工期。

    南郭商号累计征召上万青壮,利用铁制工具,耗时近三个月,便使浅渠实现初步贯通。

    换算到前世,浅渠深约半米,宽为五米,平均每名青壮挖掘长度为十米,约合十二点五方土,三个月时间并不算仓促。

    待到大涝结束,便可以逐步疏浚松软河道。

    与此同时,网格化支渠亦能渐次开挖,不断提升雨水漫灌效率。

    等河西超级农庄初具雏形,前期将栽种牧草,规模化养殖牲畜,进一步降低盐碱度,加快后期开垦农田进度。

    ……

    姬宫湦全心备战大涝时,角人六指传来喜讯。

    在高额收益驱使下,戴国很快出现一大批奴隶商贾。

    五月中旬末,角人六指便耗尽十万两真金,购得宋国奴隶两千余人。

    名曰宋国奴隶,实则不少曾为宋国郭外野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戴国奴隶商贾偷偷掳掠,进而沦为宋国奴隶。

    剩下小部分,则是心甘情愿离开宋国求活。

    角人六指接收后,曾佯装看管不严,导致数十名野人逃脱。

    宋国很快收到消息。

    一番询问之下,发现均是戴国奴隶商贾所为。

    宋公白果真大怒,遣使向戴侯歆递交国书,要求戴国严查此事。

    戴侯歆自然不敢违反。

    这时,角人六指利用戴国奴隶商贾,重金买通戴国大夫,联合反对戴侯歆之举。

    宋戴两国均为殷商传祀。

    宋国乃大宗主祀,且是公爵诸侯国,是以常将戴国视为附庸。

    戴国虽为小宗分祀,却是周天子亲自分封侯爵诸侯国。

    而今天下局势早已革新。

    陈公燮肃清淮上诸侯,实现与宋国接壤。

    齐侯购、鲁侯称、卫侯和、晋侯仇等,同为侯爵诸侯,已然雄踞一方。

    翼伯喧为伯爵诸侯,虽是最近分封,疆域却远超宋国与戴国。

    楚君熊仪仅只是子爵诸侯,如今已成南方唯一大国。

    三监之乱依旧历历在目,宋国并无雄起壮大之心,亦不敢有开疆拓土之志。

    嚣地曾为戴国百姓所居,而今翼伯喧正派兵逐步蚕食。

    戴国虽心中不服,却找不到正当名义反击。

    翼伯喧早已颁布君命,嚣地乃无主之地,天子已准许翼国取之。

    戴国倘若继续以宋国附庸自居,不久将会沦为翼国东出之膏腴。

    一番添枝加叶,戴侯歆很快便败下阵来。

    在多位大夫怂恿下,亲自拟写国书,向宋公白表明戴国态度。

    戴国如今无力配合宋国。

    若宋国当场查出,戴国奴隶商贾掳掠宋人。

    便请宋国将其等缉拿,尔后遣送回戴国,交由戴国亲自惩处。

    假如戴国奴隶商贾并无不法之举,还望宋国能够保护其等安全。

    宋公白收到戴侯歆国书,瞬间从仁义之君,化身为暴怒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