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737章 欣欣向荣的大秦
秦二世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像是定海神针一般,给这几个老年人和中年人来了一副强心剂,让他们不再对改革将要发生诸多未知的变化感到担忧。
如果要变革,那就意味着未来将是不确定的。冯去疾这个极其注重实际利益、实际效果的人对于改革的事情并非是苦心阻挠,而是害怕扶苏带着一帮热血年轻人不撞南墙不回头。
“工业?”冯去疾捋须再问。
“是的,我会在大秦发展工业。女从手工业,男从工业。工业再分轻工业和重工业。”
年轻的皇帝谈论这些事时,如数家珍一般,平淡的语气里满是从容。
“以后的大秦,只要一个人参与工作,就可以养活自己,甚至能够养活一家人。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生产诸多富余。”
“而生产出来的富余,将成为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
“冯相担忧允许商业发展,会破坏社会信任。朕也有这样的担忧。而朝中能够为天下民生经济大事的人,只有二位丞相。”
扶苏悠悠地说着。
冯去疾望了一眼在一边安坐沉默的王绾。
王绾仍旧面露难色。
“商业,绝对要在国家的管控之下。朕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商业能够发展起来。”
“所谓士农工商的次序,日后也许工农并位也尚未可知,工比农地位更高也未可知。但是商者一定是社会地位最末者。”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想着要把五钱的东西包装一下卖出十钱,势必早就社会上虚浮的风气。那个时候的人,还会有心思生产吗?还有心思务农种地吗,恐怕都在琢磨到底要怎么包装,要怎么作伪去了。”
王绾听着,终于拧着的眉头舒展了,额头上的皱纹也消失了很多道。
“陛下能够明白,经商会给国家带来的祸患,仅此一点,臣就相信陛下绝对不会下达贻害国家的政令。”
冯去疾惊讶地侧转身看过去。
你要知道,王绾这个人德高望重。他一回来,冯去疾麾下原先许多附庸臣子,都跑回去找王绾了。
而过去王绾辅佐秦始皇行政之时,没有缺点过错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王绾几乎从来不曾吹嘘赞誉秦始皇。
哪怕是在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之后,王绾也不曾夸赞过秦始皇。
但是今天,王绾居然就因为皇帝这么说了几句话,就几句话,却对秦二世给出这样的评价。
冯去疾还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右相,就凭陛下这几句话,您就认定陛下未来治国理政绝对不会有错,是否草率了些。”
王绾笑呵呵地看过来,“草率?”
王绾摇着头,十分坚定地说,“陛下能够明白,经商之害,并且坚持会把从商者的地位放在最低,那么我想未来陛下无论怎么改革,我秦国都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王绾声若洪钟。
章邯、蒙恬、冯劫、李信、赵佗这些后辈都不由自主地看过去。
他们一面仰望着年轻的皇帝,一面又看向王绾。
“虽然我不知道,陛下到底打算怎么开展工业。但是我听说,陛下在为太子之时,把整个恒阳宫一半的财货俸禄,都拿去支持墨家学派,以鼓励他们发明。”
“陛下甚至在太学为墨阁专门修葺了一座三层高的楼塔,在里面养了非常多的能工巧匠,说是要发展科技。”
“不知陛下,臣听闻的情况是否属实?”
扶苏自然点头,“王相所听说的,都是符合真实情况的。朕确实一直在尽力打造全新的墨门,为此废弃了齐墨一支。”
“朕着力让墨门大致分为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专攻理论,为的就是完善世界大同的理念。”
“朕想趁着墨子离开我们还没有太久,墨子的精神尚且还在中华这片大地上有余热的时候,让他这位尊者的精神能够继续发扬下来。”
“兼爱,非攻。尚贤使能。这都是大秦未来努力的目标。”
“而墨门的另一支,则要向工业技术这方面发展,也就是说,要注重科技发明,让大秦的工业技术、军事装备、生活器物,全部都处在世界领先的地步。”
“墨门,过去墨家融入我秦国,成为我秦国的一部分。而今,我们将再次发扬墨门的精神,而墨门,也将让我秦国再次伟大。”
秦二世,野心勃勃。
一直致力于要将中西方两千两文明精华全部注入到大秦心脏的扶苏,他选择以墨门为突破口。
臣子们听了,一个个都很惊讶。
过去,把墨门思想作为秦国的治国之魂那只是扶苏一个人肚子里尚未成熟的想法。
但是现在,他成为了皇帝。
皇帝的意志,就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法令,将成为所有的子民所要遵从的旨意。
九位大臣听了,一个个都感到惊讶。
是的,他们有人以为扶苏会去选择黄老之学,有人笃行扶苏还是使用法家那一套,有人认为扶苏要对天下施加文教,那将是使用儒家那一套。
所有人都没想过,扶苏会选择墨家。
当答案揭晓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愕然。
是啊,谁也没有想到,伟大的大秦帝国建立后。大秦帝国的第二代掌舵人,会选择所有人都不在乎的墨家。
而尉缭,他在听到扶苏的这个决定之后,忽然间觉得自己眼眶变得湿润起来。
尉缭努力把头往上扬起,接连三次,防止某些液体从眼眶里流出来。
蒙恬的内心也受到极大的震撼。
皇帝居然选择了墨家。
二世是那么棒的谋略家,那么机智果敢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法家,以他的谋略,设置一些制度,大秦帝国起码可以延续百年。
但是他选择了最理想的一条道路——墨家。
李信素来只读兵书,兵书读罢觉得都是废话,还得是靠实战来自己总结经验。
对于儒家、道家、法家,他只是听过一些皮毛罢了。
而墨家,他更是知之甚少。
关于墨家,他只记得很少的内容。皇帝口中的墨子,是一个曾经亲自下地帮助农民种地,卷着草席带着弟子到处给民众制作更好用的农具的人。
而墨门的理想,比较缥缈。
当时他刚学到墨门,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坝上议论这个墨子这个人,说他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要让老人爱孙子就像是和男人爱女人一样。
在他眼中,陌生人之间也要做到熟识的人之间的爱。
就是如此缥缈不切实际的想法。
李信惊讶地望着秦二世,随后左看右看,怎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只有赵佗,他的内心被猛地击打了一番。
曾几何时,他的偶像是秦始皇,是大将蒙恬。但是不知不觉间,赵佗发现,秦二世扶苏才是他的终极偶像。
原来,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不是皇帝说着玩的。
大臣们都开始像李信一样,面面相觑。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是历史上相当有趣的一环。
历史上,最后的人皇——帝辛曾经就想要展开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国家。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得罪了太多人,并且执行的过程不注意方式方法,最终招致失败。
而时隔八百多年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就算是,扶苏已经把既得利益者用分封的方式让他们自己主动离开。
就算是,扶苏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和权力让臣子们都愿意追随他。
就算是扶苏不是个嗜欲之人,不会做出那些贪婪压榨民众、奢侈享乐之事。
可是,这些臣子们还是为扶苏的构想感到惧怕。
因为扶苏提到的墨门,不得不让先秦这帮大臣们重新面临一千多年前,尧舜争议的话题——爱。
庄子说,黄帝治天下,天下太平。
为什么黄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下就很好。原因在哪里?
庄子说,因为那个时期的人,都是傻乎乎的,也就是处于混沌的状态,就是民淳,民钝,民纯。
没有人爱别人,也对应的没有人恨别人。
既然不会去爱一个人,那么也就不会去仇恨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不爱也不恨,天下太平。
也就是说,在五千年前,人没有着相,在生爱恨这一对相生相伴的分别欲之前,人处在混沌的状态。
可是到了尧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尧帝提倡仁,鼓励爱,这就造成了祸的开始。
一旦爱某些人,就意味着你恨另一些人。
一旦和某些人亲近,就意味着和另一些人疏远。人与人之间就有了隔阂,就有了距离,天下已经有毛病了。
所谓的天下的毛病,说到底还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这也就是人堕落的开始吧,人堕落进入到了色欲的世界,开始着相,开始漏。
而尧舜禅让的历史,本来就是一个虚伪的故事。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舜夺取了尧的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到了舜,因为尧打开了这个阀门,提倡了爱。
舜不但提倡隔阂,还引进竞争机制,搞人才选拔,竞争上岗。
为了什么呢,公平!
而只要竞争,就会产生必然的结果。
有人上了,有人没上。而且上去的人,只会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下来的人则是大多数。
于是大家都争着往上爬,把别人往下面踩。
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斗争,有了矛盾。
到了大禹的时代,竞争变成斗争,斗争变成战争。
天下大乱,战事频繁,刀光剑影。
你杀过来,我杀过去。
再到了春秋战国,好家伙,原先的战争不过是贵族的推车车游戏,后来就变成了大规模的屠人之场。
随后百家争鸣,各门各派的人,就开始在这个人类已经集体堕落的世界里寻找出路,试图找到解脱之道。
然而与此同时,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带领众多比丘、比丘尼涅槃也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的时间。
等到这个真正的智慧传到中国的时候,似乎已经很晚了。
不过即便在当时春秋战国的时候传回来,也无济于事。以当时中土的情况,乔达摩悉达多的智慧恐怕会被坏人利用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又或者被完全地焚烧。
但是即便后来中国的情况变好了,也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被统治者利用,为坏人抹黑。
这件事,也不过是再次印证了当初孔子前去拜访老子,和他谈论了诸多事情后,老子感慨的那一句话。
“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
已经打开了的阀门,你怎么关闭它。
大家都已经落入了这个大坑,谁能爬出去。
没有人!
对尧舜禹,世人总是对他们有着太多的好感。可是谁又知道,当他们想要倡导爱的时候,却放出来了恨。
当尧舜禹想要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更好、更宝贵的东西时,却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一切的洪水猛兽。
从此,人变得可怜,被困在了七情六欲之中,被困在爱憎之中,被困在欲和求不得之间。
然而,大河之水已经流出来了。
爱恨色欲的阀门已经被打开了。
人只能顺着这个往下‘漏’的势态,能做多少做多少。
而能够从天地禁锢之间解脱的人,能够从这条不断向下流的大河之中逃出去的,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老子、乔达摩悉达多。
而其他人呢,轮回,再轮回。
这就是所谓的天地秘密。
也根本不算是秘密,只是现在的人都被繁华的世界给迷惑了,不再去从上古的先贤教诲之中聆听真正的智慧,因此也不知道真相。
真相不是被发明的,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不是被试探出来的,不是被测验出来的,是被重新发现的!
秦二世能够做什么呢?
他知道一切又能够做什么呢?
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
不能啊!
他能做的只有提高物质生产力,让人掌握更高的科技,借助科技的力量去观测世界,去发现更多真相,让未来的人从错误的认知之中走出来。
他能做的只有把那些尘封的历史真相打开给世人看,他能做的只有把那些真正的好东西介绍给大家。
但是人怎么选择,扶苏根本做不了主。
因为都在这条往下流淌的河水里,而河水是不能够倒流的。
还能怎么办!
闸已经开了,谁能让洪水倒流?!
爱被发现的时候,恨也已经被发掘了。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但不是说,大河之水流出来了,就没有解决之法了。
洪水猛兽被放出来了,不是说就没办法处理了。
还有方法可以改变局面。
那就是让这条河流改道,让河流走向一条正确的方向,让河流不至于一直向下流!
这就是人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改道就是说,人要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度,这样才能让河流不至于一直往下流。
而这就是易经对于人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扶苏想要普传文教的根源所在。
因为易经就是中国人面对‘大河之水无法倒流’这个现实做出的解法。
易经给出了人该如何在人世间为人处世。
易经给出了‘度。’
爱要有度限,恨也有度限。
放出来了的怪兽,只能自己把它关起来。
大秦的臣子们,他们囿于时空,囿于观念,是无法理解扶苏的所思所想的。
扶苏恐怕是这个时空里最为孤独的人,他探寻真理,发现了真相。
结果迎接他的,却是无尽的孤独。
孤寂的寒冬,总是让他发抖,因为无人同他说话。
即便如此,他也只能默默享受,期待着也许有一天,有人能够踩着真理的阶梯,来和他一起作伴,这样他就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
好在,虽然臣子们不理解扶苏。
但是在这样的智者面前,没有人会去藐视他。
在真正的仁者面前,也没有人会去想要背弃他。
不能说大秦的臣子们都被扶苏感化了,男人不是女人那样爱感动哭唧唧的生物。
而这些经过竞争才站到扶苏面前的世间强者,更是有着一颗有别于常人的心。
他们被一种莫可名状的东西给折服了。
章台宫里,众臣沉寂良久。
男人,谈一切事情都能够做到面不改色或者义正言辞,但是提到爱这个事情,大家都不好意思再议论了。
现实最忠实的信徒冯去疾主动询问,“墨子说,要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陛下决意发展工业,让民自己供养自己,可是农业呢?”
“农业?”扶苏回到现实中来,猛地也觉得自己不算孤独。
虽然大家不理解自己,可是大家在努力理解自己,并且尊重自己,这就足够了。
谁让,当初是他自己发现这个世界有问题,所以想要去得到智慧,去解开心中的疑惑呢。
是他自己走了这么一条路,几遍孤独,也不能够怪任何人。
“朕会发明出很多机器,未来两个人就能够种五十亩的地。”
臣子们再度面面相觑。
“这怎么可能呢?!”冯去疾还以为自己耳朵坏了。
“有朕在,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众臣:“……”
冯去疾双手揣在袖子里,正襟危坐,无奈叹气道,“好吧。”
——
【PS:这本书马上要完结了。
本书每一章,每一句,都是经过我揣摩写出来的。也许有人看着很枯燥,但是字字皆是心血。
我不希望,也不期待你们理解我个人。因为作者我只是个小屌丝,根本不足为道。这本书写完,我就溜了,从此写爽文过日子去了。
我真正希望的是,你们中能够有人通过我的这本书,愿意重新去了解伟大先贤们的思想,愿意选择用阅读去了解更多历史的真相,人生的真相。
易经、佛经、道教经典、儒家经典,都是好东西。希望祖宗们留下来的精粹,能够不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如果要变革,那就意味着未来将是不确定的。冯去疾这个极其注重实际利益、实际效果的人对于改革的事情并非是苦心阻挠,而是害怕扶苏带着一帮热血年轻人不撞南墙不回头。
“工业?”冯去疾捋须再问。
“是的,我会在大秦发展工业。女从手工业,男从工业。工业再分轻工业和重工业。”
年轻的皇帝谈论这些事时,如数家珍一般,平淡的语气里满是从容。
“以后的大秦,只要一个人参与工作,就可以养活自己,甚至能够养活一家人。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生产诸多富余。”
“而生产出来的富余,将成为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
“冯相担忧允许商业发展,会破坏社会信任。朕也有这样的担忧。而朝中能够为天下民生经济大事的人,只有二位丞相。”
扶苏悠悠地说着。
冯去疾望了一眼在一边安坐沉默的王绾。
王绾仍旧面露难色。
“商业,绝对要在国家的管控之下。朕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商业能够发展起来。”
“所谓士农工商的次序,日后也许工农并位也尚未可知,工比农地位更高也未可知。但是商者一定是社会地位最末者。”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想着要把五钱的东西包装一下卖出十钱,势必早就社会上虚浮的风气。那个时候的人,还会有心思生产吗?还有心思务农种地吗,恐怕都在琢磨到底要怎么包装,要怎么作伪去了。”
王绾听着,终于拧着的眉头舒展了,额头上的皱纹也消失了很多道。
“陛下能够明白,经商会给国家带来的祸患,仅此一点,臣就相信陛下绝对不会下达贻害国家的政令。”
冯去疾惊讶地侧转身看过去。
你要知道,王绾这个人德高望重。他一回来,冯去疾麾下原先许多附庸臣子,都跑回去找王绾了。
而过去王绾辅佐秦始皇行政之时,没有缺点过错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王绾几乎从来不曾吹嘘赞誉秦始皇。
哪怕是在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之后,王绾也不曾夸赞过秦始皇。
但是今天,王绾居然就因为皇帝这么说了几句话,就几句话,却对秦二世给出这样的评价。
冯去疾还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右相,就凭陛下这几句话,您就认定陛下未来治国理政绝对不会有错,是否草率了些。”
王绾笑呵呵地看过来,“草率?”
王绾摇着头,十分坚定地说,“陛下能够明白,经商之害,并且坚持会把从商者的地位放在最低,那么我想未来陛下无论怎么改革,我秦国都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王绾声若洪钟。
章邯、蒙恬、冯劫、李信、赵佗这些后辈都不由自主地看过去。
他们一面仰望着年轻的皇帝,一面又看向王绾。
“虽然我不知道,陛下到底打算怎么开展工业。但是我听说,陛下在为太子之时,把整个恒阳宫一半的财货俸禄,都拿去支持墨家学派,以鼓励他们发明。”
“陛下甚至在太学为墨阁专门修葺了一座三层高的楼塔,在里面养了非常多的能工巧匠,说是要发展科技。”
“不知陛下,臣听闻的情况是否属实?”
扶苏自然点头,“王相所听说的,都是符合真实情况的。朕确实一直在尽力打造全新的墨门,为此废弃了齐墨一支。”
“朕着力让墨门大致分为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专攻理论,为的就是完善世界大同的理念。”
“朕想趁着墨子离开我们还没有太久,墨子的精神尚且还在中华这片大地上有余热的时候,让他这位尊者的精神能够继续发扬下来。”
“兼爱,非攻。尚贤使能。这都是大秦未来努力的目标。”
“而墨门的另一支,则要向工业技术这方面发展,也就是说,要注重科技发明,让大秦的工业技术、军事装备、生活器物,全部都处在世界领先的地步。”
“墨门,过去墨家融入我秦国,成为我秦国的一部分。而今,我们将再次发扬墨门的精神,而墨门,也将让我秦国再次伟大。”
秦二世,野心勃勃。
一直致力于要将中西方两千两文明精华全部注入到大秦心脏的扶苏,他选择以墨门为突破口。
臣子们听了,一个个都很惊讶。
过去,把墨门思想作为秦国的治国之魂那只是扶苏一个人肚子里尚未成熟的想法。
但是现在,他成为了皇帝。
皇帝的意志,就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法令,将成为所有的子民所要遵从的旨意。
九位大臣听了,一个个都感到惊讶。
是的,他们有人以为扶苏会去选择黄老之学,有人笃行扶苏还是使用法家那一套,有人认为扶苏要对天下施加文教,那将是使用儒家那一套。
所有人都没想过,扶苏会选择墨家。
当答案揭晓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愕然。
是啊,谁也没有想到,伟大的大秦帝国建立后。大秦帝国的第二代掌舵人,会选择所有人都不在乎的墨家。
而尉缭,他在听到扶苏的这个决定之后,忽然间觉得自己眼眶变得湿润起来。
尉缭努力把头往上扬起,接连三次,防止某些液体从眼眶里流出来。
蒙恬的内心也受到极大的震撼。
皇帝居然选择了墨家。
二世是那么棒的谋略家,那么机智果敢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法家,以他的谋略,设置一些制度,大秦帝国起码可以延续百年。
但是他选择了最理想的一条道路——墨家。
李信素来只读兵书,兵书读罢觉得都是废话,还得是靠实战来自己总结经验。
对于儒家、道家、法家,他只是听过一些皮毛罢了。
而墨家,他更是知之甚少。
关于墨家,他只记得很少的内容。皇帝口中的墨子,是一个曾经亲自下地帮助农民种地,卷着草席带着弟子到处给民众制作更好用的农具的人。
而墨门的理想,比较缥缈。
当时他刚学到墨门,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坝上议论这个墨子这个人,说他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要让老人爱孙子就像是和男人爱女人一样。
在他眼中,陌生人之间也要做到熟识的人之间的爱。
就是如此缥缈不切实际的想法。
李信惊讶地望着秦二世,随后左看右看,怎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只有赵佗,他的内心被猛地击打了一番。
曾几何时,他的偶像是秦始皇,是大将蒙恬。但是不知不觉间,赵佗发现,秦二世扶苏才是他的终极偶像。
原来,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不是皇帝说着玩的。
大臣们都开始像李信一样,面面相觑。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是历史上相当有趣的一环。
历史上,最后的人皇——帝辛曾经就想要展开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国家。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得罪了太多人,并且执行的过程不注意方式方法,最终招致失败。
而时隔八百多年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就算是,扶苏已经把既得利益者用分封的方式让他们自己主动离开。
就算是,扶苏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和权力让臣子们都愿意追随他。
就算是扶苏不是个嗜欲之人,不会做出那些贪婪压榨民众、奢侈享乐之事。
可是,这些臣子们还是为扶苏的构想感到惧怕。
因为扶苏提到的墨门,不得不让先秦这帮大臣们重新面临一千多年前,尧舜争议的话题——爱。
庄子说,黄帝治天下,天下太平。
为什么黄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下就很好。原因在哪里?
庄子说,因为那个时期的人,都是傻乎乎的,也就是处于混沌的状态,就是民淳,民钝,民纯。
没有人爱别人,也对应的没有人恨别人。
既然不会去爱一个人,那么也就不会去仇恨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不爱也不恨,天下太平。
也就是说,在五千年前,人没有着相,在生爱恨这一对相生相伴的分别欲之前,人处在混沌的状态。
可是到了尧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尧帝提倡仁,鼓励爱,这就造成了祸的开始。
一旦爱某些人,就意味着你恨另一些人。
一旦和某些人亲近,就意味着和另一些人疏远。人与人之间就有了隔阂,就有了距离,天下已经有毛病了。
所谓的天下的毛病,说到底还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这也就是人堕落的开始吧,人堕落进入到了色欲的世界,开始着相,开始漏。
而尧舜禅让的历史,本来就是一个虚伪的故事。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舜夺取了尧的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到了舜,因为尧打开了这个阀门,提倡了爱。
舜不但提倡隔阂,还引进竞争机制,搞人才选拔,竞争上岗。
为了什么呢,公平!
而只要竞争,就会产生必然的结果。
有人上了,有人没上。而且上去的人,只会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下来的人则是大多数。
于是大家都争着往上爬,把别人往下面踩。
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斗争,有了矛盾。
到了大禹的时代,竞争变成斗争,斗争变成战争。
天下大乱,战事频繁,刀光剑影。
你杀过来,我杀过去。
再到了春秋战国,好家伙,原先的战争不过是贵族的推车车游戏,后来就变成了大规模的屠人之场。
随后百家争鸣,各门各派的人,就开始在这个人类已经集体堕落的世界里寻找出路,试图找到解脱之道。
然而与此同时,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带领众多比丘、比丘尼涅槃也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的时间。
等到这个真正的智慧传到中国的时候,似乎已经很晚了。
不过即便在当时春秋战国的时候传回来,也无济于事。以当时中土的情况,乔达摩悉达多的智慧恐怕会被坏人利用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又或者被完全地焚烧。
但是即便后来中国的情况变好了,也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被统治者利用,为坏人抹黑。
这件事,也不过是再次印证了当初孔子前去拜访老子,和他谈论了诸多事情后,老子感慨的那一句话。
“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
已经打开了的阀门,你怎么关闭它。
大家都已经落入了这个大坑,谁能爬出去。
没有人!
对尧舜禹,世人总是对他们有着太多的好感。可是谁又知道,当他们想要倡导爱的时候,却放出来了恨。
当尧舜禹想要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更好、更宝贵的东西时,却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一切的洪水猛兽。
从此,人变得可怜,被困在了七情六欲之中,被困在爱憎之中,被困在欲和求不得之间。
然而,大河之水已经流出来了。
爱恨色欲的阀门已经被打开了。
人只能顺着这个往下‘漏’的势态,能做多少做多少。
而能够从天地禁锢之间解脱的人,能够从这条不断向下流的大河之中逃出去的,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老子、乔达摩悉达多。
而其他人呢,轮回,再轮回。
这就是所谓的天地秘密。
也根本不算是秘密,只是现在的人都被繁华的世界给迷惑了,不再去从上古的先贤教诲之中聆听真正的智慧,因此也不知道真相。
真相不是被发明的,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不是被试探出来的,不是被测验出来的,是被重新发现的!
秦二世能够做什么呢?
他知道一切又能够做什么呢?
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
不能啊!
他能做的只有提高物质生产力,让人掌握更高的科技,借助科技的力量去观测世界,去发现更多真相,让未来的人从错误的认知之中走出来。
他能做的只有把那些尘封的历史真相打开给世人看,他能做的只有把那些真正的好东西介绍给大家。
但是人怎么选择,扶苏根本做不了主。
因为都在这条往下流淌的河水里,而河水是不能够倒流的。
还能怎么办!
闸已经开了,谁能让洪水倒流?!
爱被发现的时候,恨也已经被发掘了。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但不是说,大河之水流出来了,就没有解决之法了。
洪水猛兽被放出来了,不是说就没办法处理了。
还有方法可以改变局面。
那就是让这条河流改道,让河流走向一条正确的方向,让河流不至于一直向下流!
这就是人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改道就是说,人要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度,这样才能让河流不至于一直往下流。
而这就是易经对于人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扶苏想要普传文教的根源所在。
因为易经就是中国人面对‘大河之水无法倒流’这个现实做出的解法。
易经给出了人该如何在人世间为人处世。
易经给出了‘度。’
爱要有度限,恨也有度限。
放出来了的怪兽,只能自己把它关起来。
大秦的臣子们,他们囿于时空,囿于观念,是无法理解扶苏的所思所想的。
扶苏恐怕是这个时空里最为孤独的人,他探寻真理,发现了真相。
结果迎接他的,却是无尽的孤独。
孤寂的寒冬,总是让他发抖,因为无人同他说话。
即便如此,他也只能默默享受,期待着也许有一天,有人能够踩着真理的阶梯,来和他一起作伴,这样他就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
好在,虽然臣子们不理解扶苏。
但是在这样的智者面前,没有人会去藐视他。
在真正的仁者面前,也没有人会去想要背弃他。
不能说大秦的臣子们都被扶苏感化了,男人不是女人那样爱感动哭唧唧的生物。
而这些经过竞争才站到扶苏面前的世间强者,更是有着一颗有别于常人的心。
他们被一种莫可名状的东西给折服了。
章台宫里,众臣沉寂良久。
男人,谈一切事情都能够做到面不改色或者义正言辞,但是提到爱这个事情,大家都不好意思再议论了。
现实最忠实的信徒冯去疾主动询问,“墨子说,要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陛下决意发展工业,让民自己供养自己,可是农业呢?”
“农业?”扶苏回到现实中来,猛地也觉得自己不算孤独。
虽然大家不理解自己,可是大家在努力理解自己,并且尊重自己,这就足够了。
谁让,当初是他自己发现这个世界有问题,所以想要去得到智慧,去解开心中的疑惑呢。
是他自己走了这么一条路,几遍孤独,也不能够怪任何人。
“朕会发明出很多机器,未来两个人就能够种五十亩的地。”
臣子们再度面面相觑。
“这怎么可能呢?!”冯去疾还以为自己耳朵坏了。
“有朕在,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众臣:“……”
冯去疾双手揣在袖子里,正襟危坐,无奈叹气道,“好吧。”
——
【PS:这本书马上要完结了。
本书每一章,每一句,都是经过我揣摩写出来的。也许有人看着很枯燥,但是字字皆是心血。
我不希望,也不期待你们理解我个人。因为作者我只是个小屌丝,根本不足为道。这本书写完,我就溜了,从此写爽文过日子去了。
我真正希望的是,你们中能够有人通过我的这本书,愿意重新去了解伟大先贤们的思想,愿意选择用阅读去了解更多历史的真相,人生的真相。
易经、佛经、道教经典、儒家经典,都是好东西。希望祖宗们留下来的精粹,能够不在我们这一代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