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华娱从2004开始 > 第578章

华娱从2004开始 第578章

    孙丽起初没有往这方面想,现在听邓钞这么一说,顿时一阵错愕。

    半信半疑的应道:“不会吧?”

    “怎么可能不会?”邓钞语气笃定,愤愤的再道,“我之前就被人抢过角色,这事在圈内又不稀奇!”

    当年,张纪忠制片版本的《鹿鼎记》开拍,原定的男主角是邓钞,后来角色被黄小明抢了。

    孙丽听到邓钞这么说,瞬间也觉得有道理。

    只听邓钞紧接着说道:“还记得《恐怖游轮》这部影片吗?你又不是没有听说过,这部戏的女主角原本定的是周讯,后来韩董说是要把阵容做大,变成了由巩莉饰演女主角。”

    “现实的例子,就摆在我们面前。”

    “而这次,中影主导的《建国大业》,明明说好了票房大爆就按照市价支付演员片酬,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

    “中影做的不地道,圈内少不了风言风语,里面可都是人情。”

    “如果有人找到韩董,表示对王导的这部戏有想法”

    “你说,在中影之前做的不地道的前提下,以及韩董与那些人有着交情,韩董会不会出面?”

    “若是不出面,别人可就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了。”

    “我估摸着如果有人找他,他肯定会出面。”

    “凭借韩董与王导的交情,以及中影还是这部电影的投资方之一,你说演员阵容会不会发生变化?”

    孙丽听完邓钞的解释,更是觉得有道理。

    这番话,从各个角度剖析,说明确实有这个可能。

    并且,概率还极大。

    她忍不住心想,如果章紫怡找到韩三坪表示对《彗星来的这一夜》有想法。

    能有章紫怡的参与,不仅演员阵容更加强大,还能抹平章紫怡零片酬出演《建国大业》的人情。

    站在韩三坪的立场,是将她踢出局,还是拒绝章紫怡?

    孙丽只是稍微思忖,心底就有了答案。

    韩三坪,必然会踢她出局。

    能保住她的,唯有王树。

    可韩三坪要踢她出局,王树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孙丽一时间沉默了。

    王树一直不求回报的为她付出。

    这次,她若主动退一步,能够减轻王树的压力。

    想到这里,她咬了咬嘴唇,已然做出了决定。

    她不想一味的索取,如果王树两难,她愿意退一步。

    孙丽张了张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猜测,哪有那么严重?”

    邓钞无语:“王导可是奥斯卡大导演啊,他的戏没人不想参演。”

    “这次如果有机会,你说会不会有人抢?”

    “而且,我们现在还没与王导的一棵树公司签订合约。”

    “角色被抢,没有任何阻碍。”

    孙丽看着邓钞急切的样子,已然明白,这是对方担心角色被抢。

    然而,眼下的情况属于八字没有一撇,对方却这般担心。

    内心对这副样子有些看不上眼,明面上却是说道:“别杞人忧天了。”

    “再说了,就算被换角,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想那么多干什么?”

    这话很有道理,邓钞无言以对。

    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剧本你看明白了吗?”

    孙丽摇了摇头,回道:“没有。”

    “王导没给你讲解吗?”邓钞紧接着问。

    “讲了。”孙丽应声,“只不过我没有听明白,然后王导就说不明白算了,到时会按照他所说的演就行。”

    “.”邓钞明白了,这是王树嫌弃孙丽太笨,懒得多费口舌。

    好奇的问道:“王导怎么跟你讲的?”

    孙丽听言回忆了一下,然后将王树给她讲的东西七拼八凑的复述了一遍。

    邓钞听言,慢慢多了一些理解,旋即与孙丽探讨起剧本。

    另一边,王树去到韩三坪的饭局。

    饭局上,有中影的人,也有体制内的大佬。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特效片。

    其中一人说道:“前段时间,我们看了一部好莱坞特效片,确定引进国内。”

    王树听到这话,心说这部好莱坞特效片,不会是《阿凡达》吧?

    这部电影于2010年1月4日在内地上映,斩获13.28亿票房。《阿凡达》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全国只有5690个影院,却斩获了13.28亿的票房成绩,乃是极为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哪怕多年后,全国影院增加到多个的时候,全年能破10亿票房的电影也不多。

    而它,在全国院线只有5690个的时候,破了十亿票房,开启了电影票房新时代。

    论起剧情,《阿凡达》很一般。

    它的卖点,就是特效。

    而《环太平洋》,也是特效片。

    因此,王树并不想看到《阿凡达》在国内早于《环太平洋》上映。

    国外,就算想左右,也左右不了。

    国内,引进片上映的档期由中影决定,并不是没有操作的空间。

    所以,为了尽快将《环太平洋》制作完成,在电影开拍一个月后,王树就已经将一部分拍好的镜头交由特效公司进行后期制作。

    而且,特效公司还不只是工业光魔,还有basefx等等。

    basefx,是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bremble于2005年创立,是一家以视觉效果和动画工作室为主的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京城。

    其主要业务有开发和制作原创动画ip、为电影和电视提供视觉效果、视效预览和后期预览服务等。

    原时间线中。

    2010年basefx凭借在hbo迷伱剧集《太平洋战争》第1季第5集中的特效制作,获得第62届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

    2011年,又凭借为hbo制作的《海滨帝国》获得第63届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

    2012年5月底,basefx与工业光魔正式展开合作,进行电影《环太平洋》的大部分特效制作。

    也就是说,原时间线中,basefx参与了《环太平洋》的制作。

    现在是2009年,与2012年相差三年。

    别看仅仅只有短短三年时间,电影特效技术却是翻天覆地的迭代。

    就好明年苹果4进入国内市场,次年也就是2011年全国瞬间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此前,还是以功能机为主。

    而后智能机更是不停迭代发展,虽大体没有变化,但附带的功能与性能却是代代提升,直至进入瓶颈后才慢下来。

    所以,别看2009年与2012年仅仅相差三年。

    这三年,可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现在,王树手里用的还是诺基亚功能机,等到2012年他手里拿着的百分百是智能机。

    国内的电影特效技术,亦是如此。

    原时间线中。

    2011年,从工业光魔分离出来的物理特效公司肯纳光学宣布破产。

    2012年,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作过特效的rhythm&hues视觉特效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工期长、高投资”的业内现实让好莱坞的特效师日子日渐难过。

    再加上好莱坞特效公司相互竞争的愈发激烈,使得大量的分包业务、特效师人才开始向人力成本较低、市场还有待开发的亚洲转移。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逐渐成长为重要的特效制作基地之一。

    basefx,也是因此崛起。

    2012年5月,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的特效巨擘工业光魔向base伸出了橄榄枝。

    双方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联盟协议,协议里规定,base通过工业光魔承接好莱坞主要制片公司的项目,工业光魔则通过base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

    此后,双方展开全面合作,工业光魔为base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base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有过说明:“在我看来,这就像师父带关门弟子的感觉。工业光魔除了派总监到京城和我们一起工作,每天都要和我们开视频会议,审阅我们的作品,给予反馈和指导。我们也会派出特效师到旧金山的工业光魔总部去接受培训。”

    工业光魔通过帮助中方特效师取得长足进步,“定制”一个称心如意的中国徒弟,既能分担每年好莱坞的大量高制作项目,同时也通过base承接一些中国电影项目。

    而base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业内最顶尖的高手们取经,获取自身成长所需的给养。

    正是这样的模式,国内的特效技术一年一个样,半年一个样。

    可就算如此,2013年有业内大佬在被记者问及中国特效行业与好莱坞的差距时,依旧直言不讳的表示:“中国特效行业的水平和好莱坞比,还是有个十几二十几年的差距。但是中国团队有一个快速提升的优势,追赶得很快,个人觉得,个别优秀的公司会在3、5年内接近好莱坞的水平。当然,整个行业的提升需要的时间更久一些。”

    这话并没有错。

    2019年,《流浪地球》面世,证明少数优秀公司的特效技术已经接近好莱坞。

    是接近,而不是持平与赶超。

    因为好莱坞的特效技术同样一直都在更新迭代,并未停下。

    原时间线中,《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面对记者的提问,明确表示有很多方面不如好莱坞的技术。

    一些画面虽然同样能做,但是费时费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笨办法一点点的才能完成。

    反观好莱坞,因由有更先进的技术,能够快速完成。

    而更别说现在是2009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