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道南宋 > 第236章 有点东西,吏生局限

逆道南宋 第236章 有点东西,吏生局限

    “去!召集城中那些大户,就说我吕家牵头,要灭了码头帮!成家这些看热闹的混账,如果他们敢拒绝不参与,日后休怪我吕家遇事翻脸!”

    吕管家担心地说道:“老爷,如此一来,码头帮会不会铤而走险,先闯入我们吕家下黑手?”

    吕策悚然一惊,点点头说道:“没错,虽然我料他们也不敢以民戮官,但是那个姓曹的外来户的确是个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不可不防。

    那就先去把城外各庄子里的人马能叫的都回来,先守住本家要紧。记得让他们多备弓箭,如果那姓曹的敢来闹事,任他本事再高也射成马蜂窝!”

    “是,老爷英明。”

    英不英明这种事情,虽然需要从结果和旁观者去给出最终判断。

    但每个掌权者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总是觉得自己是英明神武的。

    比如赵斌,就感觉自己太英明了。

    仅派出了曹进齐和孙单带着几十号人,就扰乱了整个真符县的局势。

    还将吕家为首的地方豪强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了县城之中,而暂时忽略了城外发生的剧烈人口流失现象…

    ‘曹大侠,有点水平啊。’

    赵斌默默给曹进齐点了个赞,然后看着远处沿河滩而来的‘流民’,心情大好。

    据王六派人来报,他们已经运了超过两千人从真符县渡江北来。

    当然,赵斌不会傻到公然劫持人口。

    他先是安排李大嘴和赵稳伪装成替天行道和真符县豪绅有仇的绿林豪侠,将那些农庄的守卫和监控力量一个个打散。

    并将抢夺到的零星粮食和钱财分给被奴役的底层百姓们。

    最后鼓动他们前往有着为名做主的民间义社和大善人出没的石泉县寻找活路。

    然后安排王六和胡军伪装成做刚好路过渡船,把从真符县拐来的人口运到了石泉县城外沿江各处,任凭他们自行寻找归属。

    因为有了之前的造势和铺垫,有一部分不再信任官府的百姓直接去山中寻找山南弓社,以期如传闻中那样被这个特殊的民间社团所庇护。

    还有一部分则依旧对名声在外的刘业刘青天和赵大善人抱有指望的,则以赶往县城求取新的活路。

    让人意外的是,明明经历过官绅迫害的这些百姓,居然还是选择后者的居多,几乎占了七成以上。

    不得不说,华夏百姓真的是忍耐力超凡,但凡能有一点活得下去的希望都不愿选择铤而走险…

    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赵斌,此刻正笑眯眯地朝着刘业说道:“哎呀,恭喜刘兄啊。

    肯定是刘兄贤名在外,才引得四方来投,相信要不了多久咱石泉县就能变成中县了。

    有此政绩,加上之前的剿匪,恐怕刘兄离升官也不远了啊。”

    刘业却满心懵比。

    他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劲,脑袋里冒出一连窜的问好。

    好端端的怎么会莫名其妙出现那么多流民?

    还都是拖家带口的。

    哪来的?

    没听说最近附近有哪闹饥荒或者灾祸啊…

    刘业愁眉苦脸地朝着赵斌请教道:

    “赵兄,你消息灵通,可否告知附近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现在整个石泉县,谁不知道赵大善人是兴元府来的贵人之后,财力惊人。

    甚至认识来自西朝的天竺国师。

    就连刘业平日里见了赵斌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越发觉得这人背景和手段深不可测。

    赵斌刷地一下打开折扇摇了摇,半真半假地说道:

    “倒是有点小道消息。听说真符县最近在闹流寇,而且县城中内部也爆发了严重的内斗,可能那里的百姓害怕受到连累丢了性命,被迫迁徙吧。”

    “啊…原来是这样,可是…我们就这样接受临县来的逃户,真的好么?不会得罪同僚吗?”

    治下人口数量,一直代表着父母官为政的重要的政绩,甚至是最重要的。

    刘业当然希望在任期间内人口暴涨,在不影响本地百姓生计的情况下躺着把政绩和功劳赚了。

    但隔壁一下子减少了大量人口的真符县县令不得暴跳如雷?

    “刘兄,怎么会是逃户呢?”

    赵斌凑过去轻声说道:“我们石泉县地广人稀,很多地都空着,这些人填充进来可都是赋税和创造财富的劳动力啊…

    而且咱南边的白沙寺可是给天竺高僧准备的,据说就连朝廷都在关注这位神僧。刘兄,这可是你飞黄腾达的机会…”

    刘业一愣,随后惊疑不定地问道:“难,难道建好了白沙寺,我还有额外大功?”

    “当然。虽然现在白沙大师是西朝国师,但他可是方外之人,并不妨碍他将来继续被朝廷接纳和册封啊。

    咱大宋的佛教起源于天竺,拥有无数虔诚信徒,你想想一个天竺来的高僧是不是会受到各路达官贵人甚至官家的推崇。

    就算他到时候不提及你的好,但只要这白沙寺是你在任时建的,我到时候再命人立碑开寺,顺便把你这父母官的名号加进去,还怕不能因此流芳百世啊…”

    一听飞黄腾达、流芳百世,刘业来劲了。

    脸上的晦暗瞬间一扫而空,激动地拉着赵斌的手惊呼道:

    “当真!?赵兄当真愿意将我的名字一起立碑流传后世?”

    “还能有假?你我是兄弟,这种好事情怎么能少了你的份?而且没你的全力支持,我哪能给白沙大师修建起寺庙来?”

    赵斌此话说得合情合理,同时也真有着为刘业谋划的意思在里面。

    毕竟他非常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立足官场为自己做掩护。

    刘业此人不算笨,但也不算很聪明,天性胆小怕事的同时又有着几分讲义气的市井任侠气息。

    又好控制又有点江湖义气,还不容易闹出幺蛾子来,这样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选择。

    至少目前为止,赵斌想不出有谁比刘业更适合作为自己的官方代理人。

    唯一的问题就是出身不足,

    南宋吏员补官明文规定只能止步正八品,也就是一个上县的县令,或者州府的司曹参军级别。

    且只能作为地方选官存在,一辈子都无法转为京官。

    大宋的官有三个阶层。

    分别是州府下面的地方选官,归州府主官管辖。

    这样的官如果出任一县主官,就只能称为县令。

    第二是京官,官籍由朝廷机构掌控,这样的官员出任一县,才配叫知县。

    两者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区别极大,后文会有说明。

    最后一个高端阶层称为朝官,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成。

    但在封建皇权集中的时代,一切规矩因人而定,在规定之外有的是方法打破掣肘。

    比如,只要名望积累到足够被大人物们关注到,说不定朝廷就降下特奏恩科,甚至直接赏赐一个同进士出身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