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道南宋 > 第463章 名家之基,竟是搞钱

逆道南宋 第463章 名家之基,竟是搞钱

    宋录是个极为细心之人,他既然敢陪着赵斌来天水军,当然不会遗漏掉张维这样人物的动向。

    当即回道:“之前应该在皂郊堡和蟠冢山一带监督军事,防备北方有变。不过后方发生了连续农庄被洗劫和涉及数千金国流民的事情后,估计他会很快赶回天水县解决这件事。”

    “嗯…想办法让他继续留在北边,不要回来参合此事,让孙猛和杨家能放开手脚。”

    “这…”

    宋录面露难色。

    张维可不是一般人物,而且他作为天水军守军手下也有一支专业的密探,用来刺探军情和防备细作。

    仅凭暗中手段很难干涉他的行为。

    赵斌见状,提醒道:“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吗?要懂得从人性和政治角度去思考别人的行为。张维是天水军守军,你觉得他最重视的事情是什么?”

    宋录低头想了想,迟疑道:“防备北方强敌来犯?”

    赵斌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宋录果然还是不擅长这些。

    不过人无完人嘛,既然他在这方面不行,大不了日后给他配个人精副手,作为补充。

    他耐着性子提醒道:“你觉得在大宋当好一个将领,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呃…懂军事,会打仗?”

    “不,是会赚钱。”

    “啊?”

    “你不信?”

    赵斌心有所感地叹了口气,说道:“无论是当初的韩世忠、岳飞等中兴名将,还是如今的张维,除了行军打仗的本事外,最擅长和重视的事情都是做生意赚钱。你可知道为什么?”

    他不等宋录作答,直接说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和手下的将官们不用去喝麾下士兵的兵血,保障他们的利益和生活所需。

    唯有如此,才能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听从他们的命令。

    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富余,并为士兵们提供更好的装备和给予战争之后的赏赐的话,就能激发他们拼命的勇气。

    让三军用命。

    只可惜啊,这大宋朝芸芸将门之中多少人从小就熟读兵书,可真正能做到不喝兵血让士兵效命甘心这一步的,又能有几人?

    更别说还能自掏腰包,替士卒们完善装备和给予丰厚赏赐了。”

    宋录感觉赵斌所说的奇葩道理,太特么荒谬了。

    可他仔细一想,发现还真就是现实。

    比如韩世忠,就控制了两淮的盐场和船运,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也得以在没有得到朝廷有力支持的情况下组建并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

    岳飞同样不遑多让,而且特别善于剿灭各类大型走私集团,从中收获颇丰。

    另外同为中兴四将的其他两位张俊和吴玠,同样也是捞私钱的好手。

    区别是后两者,尤其是贪名在外的张俊更喜欢将赚取的财富收敛到自己家中,而非军队之中。但也比那些喝兵血、吃空饷的将领不知道要强多少…

    包括现在的张维,也因为和关外一些藩族有着良好的关系,可以从过往天水军的商队身上赚取大量的好处。

    否则仅凭着宋廷那些贪官污吏层层盘剥发下来的那点粮饷,即使不喝兵血估计也无法满足手下军士所需。

    现实果然充满魔幻和讽刺。

    原来成为名将的第一个条件,特么的居然是会捞钱?

    宋录也算见多识广,听完赵斌普及的知识盲点后依旧有点三观震颤,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赵斌的意图。

    他想了想后,说道:“属下知道怎么做了。这就命人前去扮做豪商,与张维进行商贸磋商。”

    “何必假扮?”

    赵斌朝着一旁伺候的小武招了招手,小武心领神会,嘿嘿一笑上前道:

    “此前我们为了支援西和州,花费巨资和大量人力上下打点各方、疏通道路,以打通通往西和州的商道。

    如今礼寨和党项领渐渐步入正轨,通过和本地藩人交易也能极大缓解当地的物资需求,这商路作用大减。只是如果就此放弃,那就亏大发了…”

    宋录大喜过望,朝着小武一拱手说道:“我明白了,天水军和西和州相邻,赵正兄弟是想让商队转道北上改做边境贸易。

    找张维合作不仅能够保证安全,还能通过他联系北边的藩族商人赚回此前的投资,顺便还能拖住他…”

    “不错。此乃一石三鸟之计,嘿嘿,二哥,你看我说得可对。”

    “看把你能的。”

    赵斌心中非常满意小武的聪慧,不枉他一直坚持将这小子作为自己的得力心腹培养。

    但嘴上却毫不客气地教训,“说是说对了,但什么时候你能将爱炫耀聪明的臭毛病收敛起来,才能真正独当一面。”

    ‘还不是像你学的?’

    小武心中腹诽了一句后,苦着脸接受了批评。

    没办法,作为赵老大身边最亲近的人,背黑锅、被嘲讽乃是家常便饭。

    谁让他们平日里受到的关照和前途都远超旁人呢?

    为了日后的前程,忍着呗。

    得了小武的配合,宋录当即安排专业人士前往皂郊堡堵住张维,以防他赶回来坏事。

    想必只要以足够丰厚的利润作为条件,张维肯定会优先抓住这次机遇。

    毕竟只是几个杨家的农庄被洗劫,又不是有人公然造反作乱,堂堂天水守军未必就需要跑回来替杨家擦屁股不是?

    时间又过了两天。

    格外诡异而压抑的两天。

    张维果然没有回来,而是美滋滋地接待着送上门的汉中豪商,洽谈大生意。

    他不回来,杨家就成了天水县和长道县驻军的实际话事人。

    也没有了背黑锅的最佳人选。

    结果到了第三天,对某些个到处惹是生非的金国流民忍无可忍的两地豪绅,纷纷上门请求杨家出面,带兵武力驱赶聚拢在天水军境内的流民。

    杨家一直以来都在默默积攒好名声,哪肯带头做这种杀人放火的恶事?

    虽然金国人是敌国百姓,当地人肯定举双手反对。

    可朝廷呢?

    要是议和派那些言官以此做文章,说杨家暴虐无道、破坏两国和平试图以此混取军功?

    杨家还要不要混了?

    这下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家的杨渊、杨全两兄弟心中将张维骂了个狗血的同时,不得不亲自出面安抚百姓。

    不过这两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一锅不成又甩一锅。

    到了第三天,两人亲自登门找到了小武让他兑现当日的承诺,将这批金国流民带回金州。

    天水军和金州隔着六、七百里之遥,想要带走数千人,这一路上的风险和支出都是巨大的。

    小武当然不能做这个冤大头。

    双方开始扯皮。

    一个装可怜,说自己一时冲动动了善心导致昏头,真把人带回去估计会被赵大官人打死。

    另一方则冷笑着质疑赵大官人的信誉,说小武既然是他派出来的管事的,那允诺过的话就等于是赵文武允诺的,怎么可以出尔反尔砸自家口碑?

    到了最后,自知理亏的小武终于妥协,不过前提是杨家需要派兵将这些流民护送至兴元府地界,并且为每个流民提供五日口粮。

    每人五日口粮相比起杨家口碑并不算多。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隐患,杨家兄弟很快就说服官府向愿意去金州的流民放粮,并承诺会沿途护佑他们安全…

    天水军的流民问题,正在得以解决。

    另一边正谋划着报复杨家的孙猛,却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