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85章 首次冲突
“武德虽有九年,但是开始的时候,天下并未统一,连年征战,突厥屡次进犯。”
说着,李世民抬起头来,放下了手上的竹卷。
“今年八月,又重新和他们订立盟约,虽然不像以往那样,要给他们送物品,但是,草原人反复,国家依旧要枕戈以待,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国力尚弱,重中之重,乃是修生养息,积累国力,数年之后再说。
削减宫女,与此有关。
后宫的事情,虽然是皇后在掌管,但是,后宫的事情,有时候会惊动天下,惊动天下,就与朝政有关了。
现在太上皇不理朝政,当然是朕说了算。”
李世民不想与裴寂这厮多掰扯,谁知道这到底是太上皇的意思,还是底下的人,又去太上皇跟前上眼药了。
“我大唐统治天下,有一条,以孝治天下。”裴寂说道:“削减宫女,牵连到太上皇,天下人,会怎么议论呢?”
李世民的面色冷了下来,目光凛冽,看着裴寂。
“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的语气平缓,但是却内涵波涛汹涌。
一边的魏征眼神也在不住的打量两人,神色严肃。
魏征再怎么跟李世民耍嘴皮子,李世民也未曾用过这般语气说话,魏征也不是不知道好赖的人。
陛下,这是真的动怒了。
而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
至于天下人议论,宫中吃穿用度,取之于天下,宫中节约,天下人应当高兴。
为君者,应为万民之表率,宫中缩减开支,便是要做这个表率。
这时候裴寂站出来反对,他说是太上皇不愿意,实际如何,谁都不知道。
至于释放宫女,三千人,是从整个宫中释放,裁撤掉多余的冗杂人员,并不会影响到宫中正常的事务运转。
“天下人会说,朕对太上皇不孝吗?”
“臣,不敢是这个意思,只是臣听说太上皇对此有些议论。”
李世民垂下眼眸。
太上皇有些议论,那便是没有表态,可能,也只是随口一提,问了问这件事情。
而裴寂,便急不可耐的来自己这边,找事儿了。
倒是听说,最近太上皇在宫中,每日玩乐,倒也高兴,兴许是在麻将桌上提起来了......
“这样吧,你是武德老臣,你去和太上皇讲,讲讲朕的道理,朕也会亲自和太上皇说。”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还是打算亲自去见见李渊。
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裴寂,若是他讲不好,那后续,就有的说了。
“是,臣,这就去跟太上皇讲。”裴寂应声。
等到裴寂走了之后,李世民一把拍在了桌案上。
这不是单纯的反对削减内廷用度这般简单。
裴寂,代表的是武德老臣!
他们这是反对裁撤宫女吗?
这是在给他这个皇帝使绊子!
打仗,这些人拖后腿!
现如今要治理国家,从内廷开始,这些人还在拖后腿!
如今他想着要上行下效,这帮人,便跳出来了。
本来李世民就看裴寂不爽,自从继位之后,裴寂又三番五次的跳出来。
打着太上皇的名义为难他这个皇帝。
那是太上皇的意思吗?不,那是以裴寂为首的武德老臣的意思!
只是,以裴寂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利益,李世民现在还不能动。
根基尚且不稳,很多事,只能忍。
“做皇帝,就有做皇帝的道理。魏征,此事你怎么看?”李世民问道。
“宫女削不削减,确实是内府后宫的事情,朝臣,不容置喙。”魏征说道。
这会儿,他倒是圆滑起来了。
方才裴寂在这里滔滔不绝的时候,他这个能说会道的,却是一言不发。
“不。”李世民反驳:“朕今天就是要听你说。”
想起刚才魏征不吱声,李世民的心情更不好了。
“方才陛下说,削减宫女会惊动天下,这我倒是可以说一说了,一个君主最重要的事情,是对天下大势要有明确的判断,陛下说了,大唐现在国力不足,民力衰弱,这就是天下大势。
处理事情,要与这个大势有关,宫女的事情,若是能够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所忧虑的是,国力不足,这就再好不过了。”
“朕原来还不知道,宫中竟然有这么多宫女,看到了,就意识到国力不足,你这么一说,朕更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削减宫女的事情。
玄龄,你怎么看?”
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
“我以为,削减宫女的事情,这不算大事,是小事,还有更大的事情,急需陛下考虑。”房玄龄说道。
三千宫女,耗费比起这个来,可就算不得什么了。
“什么事?”李世民问道。
“晋阳起兵以来,我以为,太上皇封赏过多,武德以来,封王太多,武德前封赏过多,情有可原,为的是人心归顺,而武德后封王过多,这九年来,弊病就显露出来了,这其中就分实封虚封。
实封者,有实利可得,虚封,没有实利,只有个名头,因此,太上皇就不得不动用国库,来赏赐虚封,因此,国力大损。
陛下现在已登皇位,若是想要节省开支,就不得不考虑此事。”
当初李渊动不动就分府库,封王,弄的如今朝堂上冗官虚衔多不胜数,国库也因此被拖累。
如今新朝要治理国家,要抓权,也要抓钱。
削减宫女,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但是就是这么个开始,被武德老臣视为一个信号,这不,裴寂就来了。
李世民听闻此言,十分赞同。
“是这样......”
如此一来,跟武德老臣之间,怕是要起冲突了。
裁剪宫女的事情要做,至于房玄龄提出的问题,也要解决。
太上皇那边,是绕不开的。
即便是太上皇现在什么事情都不管了,但是,也不能被那些武德老臣裹挟在其中,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李世民心里已经盘算着,要怎么先摆平自己的父亲了。
只有太上皇那边无懈可击,他这边行动起来,才能简单一些。
否则,那些老臣必定还是要拿着不孝的罪名,来要挟他的。
说着,李世民抬起头来,放下了手上的竹卷。
“今年八月,又重新和他们订立盟约,虽然不像以往那样,要给他们送物品,但是,草原人反复,国家依旧要枕戈以待,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国力尚弱,重中之重,乃是修生养息,积累国力,数年之后再说。
削减宫女,与此有关。
后宫的事情,虽然是皇后在掌管,但是,后宫的事情,有时候会惊动天下,惊动天下,就与朝政有关了。
现在太上皇不理朝政,当然是朕说了算。”
李世民不想与裴寂这厮多掰扯,谁知道这到底是太上皇的意思,还是底下的人,又去太上皇跟前上眼药了。
“我大唐统治天下,有一条,以孝治天下。”裴寂说道:“削减宫女,牵连到太上皇,天下人,会怎么议论呢?”
李世民的面色冷了下来,目光凛冽,看着裴寂。
“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的语气平缓,但是却内涵波涛汹涌。
一边的魏征眼神也在不住的打量两人,神色严肃。
魏征再怎么跟李世民耍嘴皮子,李世民也未曾用过这般语气说话,魏征也不是不知道好赖的人。
陛下,这是真的动怒了。
而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
至于天下人议论,宫中吃穿用度,取之于天下,宫中节约,天下人应当高兴。
为君者,应为万民之表率,宫中缩减开支,便是要做这个表率。
这时候裴寂站出来反对,他说是太上皇不愿意,实际如何,谁都不知道。
至于释放宫女,三千人,是从整个宫中释放,裁撤掉多余的冗杂人员,并不会影响到宫中正常的事务运转。
“天下人会说,朕对太上皇不孝吗?”
“臣,不敢是这个意思,只是臣听说太上皇对此有些议论。”
李世民垂下眼眸。
太上皇有些议论,那便是没有表态,可能,也只是随口一提,问了问这件事情。
而裴寂,便急不可耐的来自己这边,找事儿了。
倒是听说,最近太上皇在宫中,每日玩乐,倒也高兴,兴许是在麻将桌上提起来了......
“这样吧,你是武德老臣,你去和太上皇讲,讲讲朕的道理,朕也会亲自和太上皇说。”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还是打算亲自去见见李渊。
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裴寂,若是他讲不好,那后续,就有的说了。
“是,臣,这就去跟太上皇讲。”裴寂应声。
等到裴寂走了之后,李世民一把拍在了桌案上。
这不是单纯的反对削减内廷用度这般简单。
裴寂,代表的是武德老臣!
他们这是反对裁撤宫女吗?
这是在给他这个皇帝使绊子!
打仗,这些人拖后腿!
现如今要治理国家,从内廷开始,这些人还在拖后腿!
如今他想着要上行下效,这帮人,便跳出来了。
本来李世民就看裴寂不爽,自从继位之后,裴寂又三番五次的跳出来。
打着太上皇的名义为难他这个皇帝。
那是太上皇的意思吗?不,那是以裴寂为首的武德老臣的意思!
只是,以裴寂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利益,李世民现在还不能动。
根基尚且不稳,很多事,只能忍。
“做皇帝,就有做皇帝的道理。魏征,此事你怎么看?”李世民问道。
“宫女削不削减,确实是内府后宫的事情,朝臣,不容置喙。”魏征说道。
这会儿,他倒是圆滑起来了。
方才裴寂在这里滔滔不绝的时候,他这个能说会道的,却是一言不发。
“不。”李世民反驳:“朕今天就是要听你说。”
想起刚才魏征不吱声,李世民的心情更不好了。
“方才陛下说,削减宫女会惊动天下,这我倒是可以说一说了,一个君主最重要的事情,是对天下大势要有明确的判断,陛下说了,大唐现在国力不足,民力衰弱,这就是天下大势。
处理事情,要与这个大势有关,宫女的事情,若是能够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所忧虑的是,国力不足,这就再好不过了。”
“朕原来还不知道,宫中竟然有这么多宫女,看到了,就意识到国力不足,你这么一说,朕更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削减宫女的事情。
玄龄,你怎么看?”
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
“我以为,削减宫女的事情,这不算大事,是小事,还有更大的事情,急需陛下考虑。”房玄龄说道。
三千宫女,耗费比起这个来,可就算不得什么了。
“什么事?”李世民问道。
“晋阳起兵以来,我以为,太上皇封赏过多,武德以来,封王太多,武德前封赏过多,情有可原,为的是人心归顺,而武德后封王过多,这九年来,弊病就显露出来了,这其中就分实封虚封。
实封者,有实利可得,虚封,没有实利,只有个名头,因此,太上皇就不得不动用国库,来赏赐虚封,因此,国力大损。
陛下现在已登皇位,若是想要节省开支,就不得不考虑此事。”
当初李渊动不动就分府库,封王,弄的如今朝堂上冗官虚衔多不胜数,国库也因此被拖累。
如今新朝要治理国家,要抓权,也要抓钱。
削减宫女,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但是就是这么个开始,被武德老臣视为一个信号,这不,裴寂就来了。
李世民听闻此言,十分赞同。
“是这样......”
如此一来,跟武德老臣之间,怕是要起冲突了。
裁剪宫女的事情要做,至于房玄龄提出的问题,也要解决。
太上皇那边,是绕不开的。
即便是太上皇现在什么事情都不管了,但是,也不能被那些武德老臣裹挟在其中,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李世民心里已经盘算着,要怎么先摆平自己的父亲了。
只有太上皇那边无懈可击,他这边行动起来,才能简单一些。
否则,那些老臣必定还是要拿着不孝的罪名,来要挟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