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270章 粮仓
热门推荐:
被病娇财阀抢婚后,校花悔哭
凡人:我一剑斩魂,修三千大道
职业天榜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吃热芭软饭,开局花光她的小金库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玄幻:开局一身无敌大招
徒儿你无敌了,出狱报仇去吧
仙道?死道!
带着盗笔烫男人们去穿越
因此每次下雨之后,庄子上的水渠里的水源就充裕了起来。
这下好了,因为一场春雨,地里的庄稼就不用担心干旱了。
省下浇地的工夫之后,李复就赶紧让人张罗着,要开始建粮仓了。
不仅仅是粮仓,趁着这会儿工夫,李复和组织了人手,要扩建庄子上的水渠。
水渠不仅能更好的存水,像去年庄子上修的这些水渠,也是方便了庄户们的灌溉。
水利体系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弄好的,去年开始修建,一来资金不充裕,二来修的也仓促,这么大的个庄子呢,陆陆续续要修很长时间,这都是要趁着庄户们有空闲的时候,才能腾出人手来。
春耕结束之后,闲下来的人就多了,不仅仅是李复庄子上的人,甚至从外面找人来,都方便的很。
去年留在庄子上的一些棚子屋子什么的,都还没拆,就算是来了,也有地方住。
李复也打算修建一片临时住人的地方,省得外面的工匠大老远的来了没地方住。
现在两个作坊已经有了人,也有了要做的事情,再拿着作坊当住人的地方已经不合适了。
现在作坊里都是些紧要东西,外面的人已经不能往作坊里去了。
没几天的工夫,李复的庄子上聚集了上百青壮,一部分去修建粮仓,一部分去修建临时住的屋子。
临时住的屋子用不着修的那么精致,用的都是土坯砖。
李复在离着庄子远的地方专门找了一块地,让盖房子的人全都从那里挖土取土。
加上干草和泥,用四方的模子,把和好的泥巴塞进模子里,而后脱模,晾干之后就能用泥砖来盖屋子了。
百姓们在乡野间住的屋子,大多都是这种泥砖盖的房子,房顶上铺的也是干草而不是瓦片。
现在庄子上的庄户们,住的还是这种房子呢,整个庄子上最好的一处宅子,就是李复家的大宅,那大宅虽然快二十来年了,但是当初买回来修建的时候,就修的很精致。
那毕竟也是李家的三公子在外面养的外室,就算是不能带回家,但是老李家不缺钱。
“老周,现在庄子上的粮仓已经开工了,我交给你一件事。”李复说道:“从现在开始,收购粮食,要价钱合适,去年前年的陈粮就行。”
若是粮仓里的粮食是救命的粮食,也就无所谓新粮陈粮了,放进粮仓,能存放很长一段时间。
当初在朝堂上,李世民跟群臣议论起封赏的事情,当年义安王以永丰仓投效大唐。
那永丰仓可是隋朝的四大粮仓之一,如此论起来,义安王是以天下储蓄四分之一来投效大唐的,因此才被李渊封为义安王。
隋朝的粮食都能存好几年呢,要不是后续都被取出来消耗掉了,里面的粮食还能继续存放。
李世民在封赏的时候,没有义安王什么事。
毕竟,他带着永丰仓投效的功劳,在武德年的时候,太上皇李渊已经给过封赏了。
如今再拿着这回事来说,就够不上了。
如今的永丰仓里,装的已经不是隋朝的粮食,而是唐朝武德年的粮食了。
“郎君,咱们要收购多少粮食?”老周问道。
“就尽量收吧,庄子上目前的计划是建造六个粮仓。”李复说道。
老周思考了一下,琢磨了一会儿年后买的那些材料。
以郎君规划的来说,那六个粮仓,规模可不小.......
“郎君,咱们建造这么多粮仓,若是真屯粮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咱们的动作大了的话,朝廷那边,可能会过不去。”老周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就算是郎君自己想要酿酒,那一个粮仓也就够了。
六个......
永丰仓才多少粮仓?
自家郎君是一点都不怕陛下怀疑他图谋不轨吗?
所以,老周也是给李复提了个醒,要是真要大批量的收购粮食的话,最好跟陛下那边汇报一声,也免得让朝中疑心。
“好,我知道了,粮仓先修着,粮食也先收着,至于陛下那里,我会写奏章送去宫中,下次去长安的时候,入宫面圣再跟陛下说此事。”
李复这两天还没打算回长安城呢。
“郎君,还有一件事,您派出去找茶叶的人,送了回信,信件就在桌子上。”老周说道。
李复闻言,扫了一眼面前的书桌,见到书桌上有一封信,便拿了起来。
粗糙的信纸,外面有火漆封口,李复查验了火漆完整之后,便将其拆开。
在徽州那边,已经找到了茶山,按照先前预想的那般,也在当地招揽了不少人,但是如果想要在当地建造茶庄的话,还是需要长安城这边拨调一批款项过去,等到三月份下旬的时候,头一批春茶就能采摘下来,若是三月下旬之前,能将茶庄建起来,那么,采摘好的茶叶,就能直接按照李复给的法子,炒制成成品。
春季里温度适中,南方那边雨水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似的春茶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不但香气宜人,而且富有保健作用。
主要是维生素含量高啊。
大唐到了冬天,想要见点绿叶菜都难,宫中有暖房,就只有皇帝皇后才能吃上绿叶菜,大冬天的,补充维生素都是个事儿。
所以喝点茶,也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茶水有香气,提神,口感好,重要的是还能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
李复看着手中的信,他琢磨着,不行自己就亲自到徽州一带走一趟。
今年如果新茶能够进入长安的话,那对于泾阳王宅来说,又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如今庄子上大刀阔斧的,又是建粮仓又是收粮食,还要整修水渠,李复自己心里算了一笔账,年前的那十三万贯,根本不够看的,就算是加上李世民年后赏赐的两万贯,都捉襟见肘。
而长安城和庄子上的两处宅子,还得过日子呢。
变蛋的买卖虽然稳定,但是收入算是细水长流。
这下好了,因为一场春雨,地里的庄稼就不用担心干旱了。
省下浇地的工夫之后,李复就赶紧让人张罗着,要开始建粮仓了。
不仅仅是粮仓,趁着这会儿工夫,李复和组织了人手,要扩建庄子上的水渠。
水渠不仅能更好的存水,像去年庄子上修的这些水渠,也是方便了庄户们的灌溉。
水利体系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弄好的,去年开始修建,一来资金不充裕,二来修的也仓促,这么大的个庄子呢,陆陆续续要修很长时间,这都是要趁着庄户们有空闲的时候,才能腾出人手来。
春耕结束之后,闲下来的人就多了,不仅仅是李复庄子上的人,甚至从外面找人来,都方便的很。
去年留在庄子上的一些棚子屋子什么的,都还没拆,就算是来了,也有地方住。
李复也打算修建一片临时住人的地方,省得外面的工匠大老远的来了没地方住。
现在两个作坊已经有了人,也有了要做的事情,再拿着作坊当住人的地方已经不合适了。
现在作坊里都是些紧要东西,外面的人已经不能往作坊里去了。
没几天的工夫,李复的庄子上聚集了上百青壮,一部分去修建粮仓,一部分去修建临时住的屋子。
临时住的屋子用不着修的那么精致,用的都是土坯砖。
李复在离着庄子远的地方专门找了一块地,让盖房子的人全都从那里挖土取土。
加上干草和泥,用四方的模子,把和好的泥巴塞进模子里,而后脱模,晾干之后就能用泥砖来盖屋子了。
百姓们在乡野间住的屋子,大多都是这种泥砖盖的房子,房顶上铺的也是干草而不是瓦片。
现在庄子上的庄户们,住的还是这种房子呢,整个庄子上最好的一处宅子,就是李复家的大宅,那大宅虽然快二十来年了,但是当初买回来修建的时候,就修的很精致。
那毕竟也是李家的三公子在外面养的外室,就算是不能带回家,但是老李家不缺钱。
“老周,现在庄子上的粮仓已经开工了,我交给你一件事。”李复说道:“从现在开始,收购粮食,要价钱合适,去年前年的陈粮就行。”
若是粮仓里的粮食是救命的粮食,也就无所谓新粮陈粮了,放进粮仓,能存放很长一段时间。
当初在朝堂上,李世民跟群臣议论起封赏的事情,当年义安王以永丰仓投效大唐。
那永丰仓可是隋朝的四大粮仓之一,如此论起来,义安王是以天下储蓄四分之一来投效大唐的,因此才被李渊封为义安王。
隋朝的粮食都能存好几年呢,要不是后续都被取出来消耗掉了,里面的粮食还能继续存放。
李世民在封赏的时候,没有义安王什么事。
毕竟,他带着永丰仓投效的功劳,在武德年的时候,太上皇李渊已经给过封赏了。
如今再拿着这回事来说,就够不上了。
如今的永丰仓里,装的已经不是隋朝的粮食,而是唐朝武德年的粮食了。
“郎君,咱们要收购多少粮食?”老周问道。
“就尽量收吧,庄子上目前的计划是建造六个粮仓。”李复说道。
老周思考了一下,琢磨了一会儿年后买的那些材料。
以郎君规划的来说,那六个粮仓,规模可不小.......
“郎君,咱们建造这么多粮仓,若是真屯粮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咱们的动作大了的话,朝廷那边,可能会过不去。”老周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就算是郎君自己想要酿酒,那一个粮仓也就够了。
六个......
永丰仓才多少粮仓?
自家郎君是一点都不怕陛下怀疑他图谋不轨吗?
所以,老周也是给李复提了个醒,要是真要大批量的收购粮食的话,最好跟陛下那边汇报一声,也免得让朝中疑心。
“好,我知道了,粮仓先修着,粮食也先收着,至于陛下那里,我会写奏章送去宫中,下次去长安的时候,入宫面圣再跟陛下说此事。”
李复这两天还没打算回长安城呢。
“郎君,还有一件事,您派出去找茶叶的人,送了回信,信件就在桌子上。”老周说道。
李复闻言,扫了一眼面前的书桌,见到书桌上有一封信,便拿了起来。
粗糙的信纸,外面有火漆封口,李复查验了火漆完整之后,便将其拆开。
在徽州那边,已经找到了茶山,按照先前预想的那般,也在当地招揽了不少人,但是如果想要在当地建造茶庄的话,还是需要长安城这边拨调一批款项过去,等到三月份下旬的时候,头一批春茶就能采摘下来,若是三月下旬之前,能将茶庄建起来,那么,采摘好的茶叶,就能直接按照李复给的法子,炒制成成品。
春季里温度适中,南方那边雨水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似的春茶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不但香气宜人,而且富有保健作用。
主要是维生素含量高啊。
大唐到了冬天,想要见点绿叶菜都难,宫中有暖房,就只有皇帝皇后才能吃上绿叶菜,大冬天的,补充维生素都是个事儿。
所以喝点茶,也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茶水有香气,提神,口感好,重要的是还能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
李复看着手中的信,他琢磨着,不行自己就亲自到徽州一带走一趟。
今年如果新茶能够进入长安的话,那对于泾阳王宅来说,又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如今庄子上大刀阔斧的,又是建粮仓又是收粮食,还要整修水渠,李复自己心里算了一笔账,年前的那十三万贯,根本不够看的,就算是加上李世民年后赏赐的两万贯,都捉襟见肘。
而长安城和庄子上的两处宅子,还得过日子呢。
变蛋的买卖虽然稳定,但是收入算是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