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279章 一朝被蛇咬
“真要是这么小了,还不如自己做个拳头呢。”李幼良愤愤说道。
“郡王,您这话,我可没听见啊。”
李幼良闻言,哈哈一笑。
“你是想要引诱本王说出不该说的话,好去陛下那里禀报吧?”李幼良盯着眼前的人。
“不不不,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能做对不起郡王的事,再说了,我也没有这个胆子啊。”
李幼良心中还是烦闷。
“要不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老子会受这个气?做事放明白点,别把老子惹急了。”
“啊?您说什么?”
“没听见?算了。”李幼良大手一挥。
“不是全没听见,主要是,同样的话,别人也说过。”
“哦?谁啊?”
“义安王。”
黄河渡口,一艘大船已经停在港口,远远的就能看到。
李复骑在马背上,看着前面的景象,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一路走过来,他要防范的,还是长安城里的那些人,只要登了船,比陆地上......
李复心里刚想着说,比在陆地上安全。
但是又想到,若是这船,或者船上的人有问题,那可比在陆地上凶险多了。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离开长安城,但是上一回离开长安去晋阳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可是大不一样的。
“伍良夜。”李复对着身边唤了一声。
“属下在。”伍良夜打马上前。
“你带几个人,先过去看看那船,还有船上的人,都问询一遍,要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赶紧脱身回来禀报。”
“是。”伍良夜应声。
随后,他点了好几个人,骑着马就奔着渡口去了。
李复下令让队伍先停下,等候伍良夜的消息。
李复在朝堂上只是说起了革新对大唐带来的好处,并没有直接指着削减封王的事情说自己支持这件事。
但是,还是有人因此而记恨李复。
所谓革新,无非就是把这件事也算进去了。
船是老赵提前找人安排好的,一船的人,在这里等了两天,只为了等李复他们过来。
伍良夜带着人率先上了船,问询了船上所有人,也检查了船上各个地方。
检查完没问题之后,他派遣一人回到李复身边禀报。
“郎君,船上已经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人拱手说道。
“恩,好,那咱们就出发,登船。”
李复一声令下,队伍又缓缓的行进,一直到了渡口边。
所有人开始搬箱子,将带来的东西全都转移到船上去。
那二十箱财物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李复带来的人亲自轮班看守着。
李复这次出来,把伍良夜他们六个全都带上了,六个人三班倒,带着宅子里的护卫看守着他们的这些东西。
而李复就住在隔壁,小桃住在李复的对面,李复房间的另一侧,也是住着护卫,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就能及时保护李复。
也不得不说,因此上元节的那一次刺杀,让李复心里有了一些阴影,出门在外,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然荣华富贵如同转眼云烟,到最后都成了一捧黄土,那他不白忙活了吗?
所有人都上了船之后,船便开始启程,顺着黄河一路向东。
走水路,船是日夜不停的,最后就算是转到陆地上,从长安城到徽州,不紧不慢的,走了不到十天。
李复可还没忘记,自己打的名头是什么。
剿匪呢,剩下的这点路,一边走一边在落脚的地方稍微打听两句,附近是否太平。
若是不太平的话,等到返程的时候,调兵干点名头上的正经事。
李复离开长安城之后,消息很快也就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很多人没觉得李复调派那么多护卫护着他来长安有什么问题,直到他们知道李复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长安,而且,没有回泾阳县。
他们好奇,就开始打听李复到底去哪儿了。
但是外界没有人知道李复的行程和目的。
短时间内,李复的行踪竟然成了个谜。
直到有人在李世民面前问起。
李世民正在因为长乐王的问题头疼不已,一看来人打听李复的消息,李世民面色不善的看着对面。
“泾阳王并不在朝中,他在外面做什么,朝廷也不会多插手去管一个闲散的郡王,你打听这个作甚?”
那人被李世民的目光盯得背后有些发毛,心下一转,便找借口说:“是因为臣听闻,泾阳王在其庄子上大兴土木,修建粮仓,泾阳王如此大张旗鼓,想要私自屯粮,臣唯恐泾阳王有不轨。”
李世民听到这话都笑了。
“泾阳王有不轨?”李世民笑道:“一个郡王的头衔,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闲职,要权没权,要兵没兵,庄子在长安周围,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你说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陛下,但是泾阳王手底下的产业,朝中诸多大臣,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臣认为臣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臣一心为了朝廷。”那人信誓旦旦的拱手说道。
“泾阳王庄子上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这些事情,朕都知道,你们知道的事情,朕知道,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朕也知道,甚至,你们想要做什么事情,朕还知道。”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十分轻松,有一种看透一切的从容感。
还有一句,你们心里想的什么,朕还是知道。
“还请陛下明示。”那人梗着脖子不死心。
“旁人的私事,你们就不用管了,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李世民身边的内侍走到那人身前,对着那人做了个“请”的动作。
这还没有什么动静呢,消息都打听到皇帝跟前了。
这帮人,还真是越来越嚣张了。
但是最近朝堂上,裴寂没有站出来唱反调,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算算时间,李复应该已经到达徽州了。
人到了地方之后,就算是消息瞒不住被人知道了,也无伤大雅了。
毕竟他要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行踪肯定是捂不住的。
“郡王,您这话,我可没听见啊。”
李幼良闻言,哈哈一笑。
“你是想要引诱本王说出不该说的话,好去陛下那里禀报吧?”李幼良盯着眼前的人。
“不不不,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能做对不起郡王的事,再说了,我也没有这个胆子啊。”
李幼良心中还是烦闷。
“要不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老子会受这个气?做事放明白点,别把老子惹急了。”
“啊?您说什么?”
“没听见?算了。”李幼良大手一挥。
“不是全没听见,主要是,同样的话,别人也说过。”
“哦?谁啊?”
“义安王。”
黄河渡口,一艘大船已经停在港口,远远的就能看到。
李复骑在马背上,看着前面的景象,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一路走过来,他要防范的,还是长安城里的那些人,只要登了船,比陆地上......
李复心里刚想着说,比在陆地上安全。
但是又想到,若是这船,或者船上的人有问题,那可比在陆地上凶险多了。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离开长安城,但是上一回离开长安去晋阳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可是大不一样的。
“伍良夜。”李复对着身边唤了一声。
“属下在。”伍良夜打马上前。
“你带几个人,先过去看看那船,还有船上的人,都问询一遍,要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赶紧脱身回来禀报。”
“是。”伍良夜应声。
随后,他点了好几个人,骑着马就奔着渡口去了。
李复下令让队伍先停下,等候伍良夜的消息。
李复在朝堂上只是说起了革新对大唐带来的好处,并没有直接指着削减封王的事情说自己支持这件事。
但是,还是有人因此而记恨李复。
所谓革新,无非就是把这件事也算进去了。
船是老赵提前找人安排好的,一船的人,在这里等了两天,只为了等李复他们过来。
伍良夜带着人率先上了船,问询了船上所有人,也检查了船上各个地方。
检查完没问题之后,他派遣一人回到李复身边禀报。
“郎君,船上已经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人拱手说道。
“恩,好,那咱们就出发,登船。”
李复一声令下,队伍又缓缓的行进,一直到了渡口边。
所有人开始搬箱子,将带来的东西全都转移到船上去。
那二十箱财物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李复带来的人亲自轮班看守着。
李复这次出来,把伍良夜他们六个全都带上了,六个人三班倒,带着宅子里的护卫看守着他们的这些东西。
而李复就住在隔壁,小桃住在李复的对面,李复房间的另一侧,也是住着护卫,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就能及时保护李复。
也不得不说,因此上元节的那一次刺杀,让李复心里有了一些阴影,出门在外,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然荣华富贵如同转眼云烟,到最后都成了一捧黄土,那他不白忙活了吗?
所有人都上了船之后,船便开始启程,顺着黄河一路向东。
走水路,船是日夜不停的,最后就算是转到陆地上,从长安城到徽州,不紧不慢的,走了不到十天。
李复可还没忘记,自己打的名头是什么。
剿匪呢,剩下的这点路,一边走一边在落脚的地方稍微打听两句,附近是否太平。
若是不太平的话,等到返程的时候,调兵干点名头上的正经事。
李复离开长安城之后,消息很快也就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很多人没觉得李复调派那么多护卫护着他来长安有什么问题,直到他们知道李复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长安,而且,没有回泾阳县。
他们好奇,就开始打听李复到底去哪儿了。
但是外界没有人知道李复的行程和目的。
短时间内,李复的行踪竟然成了个谜。
直到有人在李世民面前问起。
李世民正在因为长乐王的问题头疼不已,一看来人打听李复的消息,李世民面色不善的看着对面。
“泾阳王并不在朝中,他在外面做什么,朝廷也不会多插手去管一个闲散的郡王,你打听这个作甚?”
那人被李世民的目光盯得背后有些发毛,心下一转,便找借口说:“是因为臣听闻,泾阳王在其庄子上大兴土木,修建粮仓,泾阳王如此大张旗鼓,想要私自屯粮,臣唯恐泾阳王有不轨。”
李世民听到这话都笑了。
“泾阳王有不轨?”李世民笑道:“一个郡王的头衔,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闲职,要权没权,要兵没兵,庄子在长安周围,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你说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陛下,但是泾阳王手底下的产业,朝中诸多大臣,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臣认为臣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臣一心为了朝廷。”那人信誓旦旦的拱手说道。
“泾阳王庄子上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这些事情,朕都知道,你们知道的事情,朕知道,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朕也知道,甚至,你们想要做什么事情,朕还知道。”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十分轻松,有一种看透一切的从容感。
还有一句,你们心里想的什么,朕还是知道。
“还请陛下明示。”那人梗着脖子不死心。
“旁人的私事,你们就不用管了,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李世民身边的内侍走到那人身前,对着那人做了个“请”的动作。
这还没有什么动静呢,消息都打听到皇帝跟前了。
这帮人,还真是越来越嚣张了。
但是最近朝堂上,裴寂没有站出来唱反调,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算算时间,李复应该已经到达徽州了。
人到了地方之后,就算是消息瞒不住被人知道了,也无伤大雅了。
毕竟他要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行踪肯定是捂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