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203章 仁德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203章 仁德

    泾阳县庄子上的庄户们,置换房屋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因为他们也知道,主家是为了让他们过更好的日子,而且,房屋置换之后,他们现在住的新房子,比原先的老旧房屋要好太多了。

    不管是下雨下雪,都不用担心房屋倒塌的事故发生。

    从房屋建造的时候,就是他们亲自参与进去的,质量什么的,是完全有保障的,所以让他们搬迁,哪怕是要再补贴一部分的工钱料钱,他们也愿意掏这个钱。

    而长安城这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现在长安城的房价地价,今时不同往日。

    想要剩下的这十几户搬迁,可能要费一番功夫。

    不过,李复给出的两个条件,也不会让他们吃亏。

    如何选择,就看他们个人的安排了。

    “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去谈。”姜确应声:“可以先去那边看看情况,如果选择房屋置换的,倒是可以跟庄子上,一样的模式,大不了就先给他们把房子盖起来。”

    “建造民房的话,人多,并不是一件麻烦事,可能一个来月,就能盖起好些。”

    泾阳王府有钱有人,加上他跟阎立德直接将规划图纸给弄出来,明年一开春,春耕结束之后直接动工,人多,做什么都是很快的。

    李复点头,赞同姜确的说法。

    “反正到最后哪怕他们固执的不愿意接受任何置换,就依旧守着他们的宅子在那里生活下去,也无妨,强拆,暴力拆迁这种丧良心,断子绝孙,损阴德,生孩子没屁眼的事儿,咱们可不能做。”

    身为李唐皇室中的一员,天下是老李家在坐,百姓们,都是大唐的百姓。

    皇帝要爱民如子。

    身为宗室,更是要追随皇帝的步伐。

    天下稳,他们这些皇室成员,才能有好日子过。

    只可惜,道理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

    比如说义安王,长乐王,为了保住自己的那点利益,竟然造反?

    甚至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都不懂。

    李二凤削减封王的赏赐,这才多大点动静?爵位还在,俸禄还在,偷摸的做点小买卖挣点钱,只要不越过那道红线,别去走私盐铁什么的,朝廷必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底还是没赶上好时候。

    那时候长乐王在凉州走私,要是放在现在,倒腾点茶叶到关外去,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就是着急带来的后果。

    好多机缘,只有活着,才能遇到。

    “殿下仁爱,体恤百姓,亦是大唐之福。”

    姜确夸赞着。

    越是身居高位,有一个仁德的心,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越好。

    因为他们掌握更多的权力,更多的资源,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事情。

    如果说泾阳王身为一个郡王,为富不仁,就那十几户人家,他下令让手底下的人强行找上门去,让他们腾地方,那泾阳王府多的是办法留地不留人。

    哪怕是最后事情捅到陛下那里,一个郡王,也有办法推脱,最简单的无非就是让手底下的人顶罪。

    其次就是,太上皇和陛下都厚爱泾阳王,又怎么会舍得重重的处罚他呢?

    所以到最后,倒霉的只不过是失去了房屋土地的百姓而已。

    “行了,你也别给我戴高帽了。”李复笑道:“今天咱们就去现场看一看,让人丈量一下那里的土地,你拿到图纸,心中有数就好,等到时候,这事儿,你跟阎立德一块合计,他现在在庄子上修他自己的宅子,等入了冬,也不知道他是否还继续动工,还是回长安城,反正,你可以在长安城等着他回来,要是不嫌折腾,去庄子上找他也行。”

    姜确认真点头。

    也行。

    庄子上,他还是要去的。

    阎立德竟然在庄子上给他自己修宅子,他一个朝廷官员,匠作监少匠,他要去庄子上住吗?

    怎么可能。

    他阎立德又不是泾阳王府的属官。

    至于说将来岁数大了想去庄子上养老。

    这才哪儿到哪儿?

    都是正值壮年的年纪。

    两人在书房里的商谈倒是没有持续多久,紧接着,李复让人找来老周,让老周准备马车,准备好文房四宝。

    “也通知马周和王玄策,让他们随行。”李复说道。

    “是。”老周应声。

    李复来长安城,马周和王玄策也跟来了。

    马周来长安,还要去见一见常何,毕竟是老朋友了,可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至于王玄策,来到长安城之后,对什么都好奇,这两天府上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做,就放他出去在长安城四处闲逛,让他尽快熟悉长安城,反正熟悉了,也是有好处的。

    马周和王玄策接到消息,便在王府大门外,在马车旁等候了。

    李复和姜确两人乘坐马车,马周和王玄策两人则是骑马,伍良业驾车,随行的还有十来个护卫。

    声势也不算小了。

    姜确掀开车窗帘,朝着外面看了看。

    “殿下这次带出来的护卫,看上去,个个也都是好手啊。”

    “出门在外,声势浩大一些,不是坏事,太上皇也说了,我好歹也是个郡王,也要讲讲排场,不然单枪匹马的走出去,谁认识我是大唐的泾阳王?”

    “知道了我的身份,蠢蠢欲动的,看到这架势,他得冷静冷静。”

    这年头没有油锯,只有足够多的护卫,携带兵器,才能让人看了之后,心如止水。

    皇宫,两仪殿。

    李世民看了桌案上放着的奏章。

    “我让在长安城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对于当今的局势,写出奏表,可以建议,也可以批评,可以是一件事情,也可以是大政方针。”

    “看了这么多,有用的,甚少啊。”

    “陛下,在京的四品以上的官员,有一半是武将,陛下在朝堂上,让武将也写,也着实是有些为难他们了。”房玄龄说道:“有一些武将,如同英国公,代国公他们,的确是有一定的见地,但是大多数,战场上厮杀出来得功,封官,对于朝政方针,要说看法嘛,或许深刻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