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282章 夸赞2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282章 夸赞2

    不过,对于宫中来说,过年也闲散不下,宴会,赏赐,李世民的行程紧,宫中的宫人要做更多的事情。

    “臣弟拜见二哥。”李复随意拱了拱手:“二哥这是忙完了?”

    “早呢,下午还是一样的。”李世民叹息一声,随后继续说道:“我听说,你来了很长时间了,在偏殿等着,怎么不进来呢?”

    “二哥与群臣商议要紧事,臣弟进来作甚。”李复笑了笑。

    内侍搬来了软垫,李复坐在了离着李世民不远的地方。

    “进来听一听,学一学,有什么不妥当的,提一提。”李世民说道:“你也是朝中之人,身份上,又是皇室宗亲,是我的兄弟,是太子的叔叔,也是太子的老师,将来,承乾还要指望你呢。”

    如此一来,李世民是希望李复能够多学一些东西的,不要这么懒。

    为了将来考虑,为了太子考虑。

    如果李复将来入朝参政,不仅能帮自己,还能帮太子。

    太子身边,需要有强力的帮手才行。

    尤其是现在太子已经参政。

    李复身为太子太傅,按理说应该是在太子的身边,为他谋划的。

    “将来,承乾指望我?”李复指了指自己,笑了。

    “二哥,你可是承乾的亲爹,你得成为他的指望才行,而且,将来承乾长大了,走到你的位置上,他就不能指望任何人。”李复用看似玩世不恭的态度说着。

    只要李二凤这个当爹的不出什么幺蛾子,李承乾就稳的很。

    好好的孩子,不要逼得他太过分。

    “你是太子少傅,也是承乾的王叔,指望你有什么不对吗?”李世民笑道:“我觉得,你很好,而且,承乾现在,也很好。”

    “承乾他现在当然很好。”李复笑道:“反正比小时候好多了,读书好,又擅于骑射,十三岁的孩子上朝参政,已经是天赋异禀了。”

    “古往今来,有几个太子能做到承乾这个地步的?掰着手指头能数得过来吧?”

    李世民虽然想谦虚几句,但是还是觉得李复说的,有些道理。

    “这些话你可莫要当着他的面说,小小年纪,听多了夸赞,总是会骄傲的。”

    李复一听,瞪大了眼睛。

    “不是,二哥,你是孩子的亲爹吗?”

    “哪能这样说?”

    “孩子认认真真做事,夸赞两句怎么了?小孩子的心思你不知道吗?你又不是没有当过小孩子,承乾这么努力,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不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吗?”

    “他做的好,你不夸他?你怕他骄傲?”

    “他骄傲怎么了?他骄傲也是他应得的,也是因为他做的好!”

    两仪殿外,李承乾站在门口,本来想推门进去来着,但是听到殿内自己的父亲和王叔正在说自己的事情,也就停下了动作。

    “他是太子,应当戒骄戒躁。”李世民反驳:“照你这么说的话,我一直夸赞他,万一他骄傲自满了呢?岂不是往后就不会进步了?”

    “啊对对对,他是太子,是太子就不是你儿子了?你就不当爹了?”李复反问:“我夸了他好几年了,只看到了他高兴,高兴之余,做事情更努力了,没见他懒散过。”

    “你要不要先夸赞他试试?你都不夸他,不肯定他,不赞扬他,你又知道了,他会因此而骄傲自满?”

    “年底了,你对朝中的大臣们,肯定了个遍,不要对承乾太严苛。”

    从前年到去年,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态度,明面上好不容易有些改变,李世民也在改变自己,怎么到了这会儿,好像又要回到以前的那个李世民了。

    本性这么难改的吗?

    “只是在背后因为儿子的优秀而偷偷高兴,那有什么用?

    什么在背后有多么的用心教育儿子,什么苦衷都没有被人看见。

    不是,你倒是让人家看见啊。

    怎么父子之间,有点关爱,都还偷偷摸摸的呢?

    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

    父母爱子,世间亲情,再正常不过了。

    李承乾站在门口,听着殿内自家王叔对着父亲一阵输出。

    虽然被说的是自己的亲爹,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赞同王叔的话。

    嘴角,不自觉的就上扬起来了.......

    旁边的内侍躬着身子,也不敢去看太子殿下。

    李世民被李复的话一噎。

    “我倒不是那个意思.......”

    “那什么,先不说这件事了,我让人去叫承乾过来,咱们在这里,吃顿饭。”

    “在这儿?”李复一愣:“两仪殿?”

    “恩,用完了午饭,下午我还要继续处理事情,今天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出个结果来,就能安心过这个年了。”李世民感慨一句:“下午,承乾也在这里听政,你.......”

    “我去拜会太上皇,之后就回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年。”李复赶忙说道:“过完年,去我老丈人家走动一圈,然后就回庄子上。”

    “十五不在长安过了?这可是一年难得没有宵禁的日子。”李世民说道。

    李复认真的摇摇头。

    “上元节,我夫人在庄子上呢,我出去瞎溜达什么?而且,上元节什么的,长安城,唉,算了吧。”

    李世民看李复这般模样,似乎也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现在的长安城,不比以往了。”李世民解释了一句。

    以前是刚刚登基,一切都没有稳定下来。

    现在,草原都被荡平了,长安城里,谁敢造次?

    都说,调动军队,需要鱼符。

    但是李世民往军中一站,他用鱼符吗?

    军中的将领,哪个不认识李世民,哪怕是军中的校尉,哪个没有见过他李世民?

    玄武门领着秦王府的人,那叫夺嫡。

    可是往军中一站,刷脸,带兵入宫。

    那就是造反了。

    造反的事,他李世民不干。

    他造什么反?半个天下他打下来的,造哪门子的反?

    就这,秦王府的将领到宫中,假意传旨宫中禁卫不得有动静,禁卫都没动。

    不然当年三方火拼,禁卫怎么就一点没动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