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399章 前往翠微宫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399章 前往翠微宫

    看来崔家的事情,是告一段落了,但是这件事没完,还有人没有去李二凤面前乖乖递上请罪的奏章呢。

    所以,崔仁师回到庄子上是必然。

    其他人看到崔仁师这般举动,下一步,估摸着就是要打听消息了。

    找崔仁师。

    “好,我知道了,我和高明,马上动身前往翠微宫。”李复应声。

    虽然不知道李二凤让自己和太子到翠微宫去具体是为了什么,但是肯定也是绕不开这件事的。

    崔家的事情,在崔仁师那里结束了,但是李二凤,或许要跟自己和太子说这件事。

    李复去了一趟后宅,将自己和太子要前往翠微宫的事情跟自家夫人说了说。

    虽然他和太子离开了,但是家里这边,李恪李泰还有李丽质还在呢,这几天,宅子里就要有劳这位当家主母了。

    “夫君且去就是了,家中无须操心,我估摸着,就算是去了,也不过是一来一回两天的功夫,这夏天还长着呢。”李韶笑道。

    “行,事情来的匆忙,阿恪和青雀还在外面,等他们回来,你解释解释。”

    李复说完,看向了一边老老实实的依偎在自家夫人身边的李丽质。

    “小长乐,王叔要和你太子哥哥去见你阿耶了,你有什么话想要王叔带过去吗?”

    长乐公主仔细想了想。

    “虽然经常写信给阿耶和母亲,但是王叔还是替我问候一下阿耶和母亲吧,长乐在这边很是挂念他们,不知道他们在翠微宫过的怎么样,翠微宫那里有没有新鲜的瓜果冰饮,吃的是否合胃口。”

    想到这么多天在王叔家里,日日有玩乐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吃的,长乐觉得,自己享用了这么多,而阿耶和母亲不知道是否享用过这些好东西,心里陡然间生出一股愧疚。

    “王叔可以不可以给阿耶和母亲带一些吃的过去?”长乐问道:“王叔府上的吃食和冰饮都很好,长乐想要让阿耶和母亲也尝尝。”

    “好,没问题。”李复笑道:“我这就让老赵去准备。”

    时间紧迫,今日就要出发,李复吩咐老赵让厨房多准备些东西一并带去翠微宫。

    厨房里不敢耽误,把现有的东西,全都放在了冰鉴的正当中,外面用厚厚的棉被裹上,单独装一辆马车,保准到了翠微宫的时候,冰鉴里的东西还是新鲜的。

    宅子门口,李韶带着李丽质,身后站着老赵等仆从,送别李复。

    “最多两天,就回来了。”李复笑道:“回去吧,大热天的。”

    李韶点点头,但还是目送着马车队伍缓缓离开。

    放着冰鉴的马车,伍良业和白云泉两人亲自守着。

    李复和李承乾到达翠微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到了地方,不敢耽搁,直接去含风殿见李世民,顺带着让人将冰鉴搬到含风殿去。

    这可是李二凤的好闺女的孝心。

    别的什么都不说也不要紧,但是这冰鉴,得先让李二凤看见。

    这玩意儿,一路上保温也是不容易。

    但凡路上走的慢,或者是没有在马车车厢里加这么多的保温手段,那冰鉴里的东西,非变质不可。

    到时候吃的皇帝皇后一晚上直出恭,那李复的安生日子,也就到头了。

    含风殿里,因为有侍卫快马加鞭赶过来送消息,知道李复和太子下午启程往这边走,李世民就没有那么早休息,依旧在含风殿里,奏章都看完了,就闲着没事看看孩子们的家书。

    家书看过几遍之后,又去翻阅书籍,总之是给自己找了点事做。

    “陛下,太子殿下和泾阳王殿下已经到山脚下了。”王德低声说道。

    “恩,知道了。”李世民应声。

    马上就要见到高明了。

    虽然才一阵子不见他,但也是越发的想念啊。

    李复和李承乾两人来到含风殿外,一路畅行无阻,就进了殿中。

    外面好几个仆从吭哧吭哧的抬着冰鉴往殿内走。

    李世民起身,目光先是打量了自己的儿子一番,见自己的好大儿身体无恙,这才将好奇的目光投放到后面的冰鉴上。

    “臣弟拜见二哥。”

    “儿臣拜见父皇。”

    两人在李世民面前行礼。

    “免礼免礼。”李世民面带笑容。

    最近这两天,他心情好的很。

    “匆匆赶过来,辛苦了。”李世民笑道:“怎么还带着冰鉴过来了?翠微宫这里什么都不缺。”

    “二哥,这是长乐托臣弟带给二哥和嫂嫂的。”李复说道:“天气炎热,长乐在宅子里日子过的舒坦,但是想到他的阿耶和母亲在翠微宫,不知道有没有吃好睡好,就很担心,知道臣弟和高明要来这边,就连忙搜罗了好些个她喜欢吃的东西,让臣弟一并带过来,送到二哥和嫂嫂手里。”

    李世民越听,眸光中的笑意就越甚。

    不愧是朕的小公主,孝心可嘉,孝心可嘉啊。

    李世民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了。

    听到最后,李世民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路上,可不容易,本来能慢悠悠的过来,但是因为带了这两方冰鉴,可是得快马加鞭的往这边赶,就算是冰鉴里放着冰块,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李复说道:“若是里面的冰化了,东西就不能吃了。”

    李复说着,示意仆从赶紧将冰鉴打开。

    方才在马车上的时候,还裹着棉被呢,但是送到皇帝跟前,总不能连棉被都送来。

    “无妨无妨,既是长乐的心意.......”

    “阿耶,还是先请个太医过来吧,王叔说的对,要是里面的冰块化了,东西坏了,那就真不能吃了,虽然长乐的心意可贵,但是阿耶和母亲的身体,也更要紧不是。”

    “若是长乐知道了,阿耶和母亲因为吃这些吃坏了肚子,长乐也会自责的。”李承乾连忙劝解。

    “恩,言之有理。”李世民点头应声:“不能辜负了长乐的一番好意,也不能让她担心。”

    李承乾也真怕自己的阿耶这个性情中人,为了不辜负妹妹的心意,不管怎么着都说好吃,然后回去默默的蹲茅房。

    仆从打开冰鉴,冰鉴四周的冰块,已经化了半数有余,但依旧有不少冰块,漂浮在冰水当中。

    而正中间,有水囊,有密封严实的竹筒,一眼看上去,花样不少。

    太医在殿外候着,李世民招了招手,王德会意,让内侍将太医带进殿中。

    “这些都是长乐公主托泾阳王从泾阳县庄子上带来的吃食,放在冰鉴里用冰镇着,你看看,这些食物,可有变质?”

    李世民说话间,内侍已经端着托盘走过来,托盘上还放着两个金碗。

    太医拱手应声。

    内侍从冰鉴中取出一个水囊,拧开,将里面的东西倒进了碗里。

    洁白的牛乳,混着细碎的水果块,还有一些冰碴,倒入碗中,散着淡淡的甜香。

    李复看到冰鉴里的冰块还没有完全融化,水囊里的牛乳还带着冰碴子,心里就有数了。

    就这样,坏不了。

    太医取了碗,闻了闻,而后端起碗一饮而尽。

    凉意顺着喉头向下延续,有种难言的畅快感。

    这小半碗,一点都不够啊。

    但是这可是陛下的东西......

    “回陛下,这牛乳,不曾变质。”

    李世民嘴角微扬。

    “恩。”

    “再看看其他吧。”李复说道。

    太医心中一喜。

    查验过其他吃的喝的,都没有问题。

    “如此,也不枉我与王叔一路奔波了。”李承乾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王德,将冰鉴里的食物分成三份,咱们这里留一份,剩下的两份,送到皇后那里去。”李世民吩咐着:“这是长乐的一番心意。”

    “是。”王德躬身应声。

    “好了,这里也没有其他什么事了,都先下去吧。”

    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挥了挥手。

    接下来就是要聊正经事的时候了。

    待殿内人退下之后,李世民这才开了话头。

    “昨日,朕见看了崔仁师送上来的奏章。”

    “崔仁师是个聪明人啊,可惜,崔家的聪明人可不多。”李世民幽幽地说着:“那个崔君实,朕罢免了他的官职,话虽然没说死,但是往后崔君实一脉,再受朝廷启用,是不能够了。”

    “崔仁师认罪的态度倒是让人欣慰。”李复笑道。

    “但是,总觉得,他们不会就这么老实的。”李承乾补了一句。

    “老实不老实且不说,至少,得消停上很长一段时间了。”李世民开怀一笑:“江南十二处码头,管着三分之一的漕运生意。”

    “另外,博陵崔氏的盐铁权,也有进展了。”

    “你舅舅已经去办这件事了。”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这件事,提出来可是有三四年了。”

    “过程波折,毫无进展。”

    “这次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往前走一大步。”

    “不仅仅是博陵崔氏。”

    “阿耶,一个崔仁师,恐怕还代表不了整个博陵崔氏。”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欣慰的点点头。

    “是,他是不能代表,但是所谓世家,入朝为官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崔仁师可是刑部侍郎,除非,崔家舍得。”

    “舍去一个崔仁师,首先,他们不舍得,其次,就算是舍去了,谁来代替崔仁师?”

    “六部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实权官的位置,他们怎么舍得。”

    “况且,朕若是拿着这件事拿捏崔家,他们也无可奈何。”

    “江南的漕运,只是一个添头,到时候朕会让百骑司的人,去江南,好好收拾收拾那里的漕运,加上之前泾阳王府整顿起来的商队,将来这些,不管是对泾阳王府还是对朝廷,都大有裨益。”李世民缓缓说道。

    李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漕运?漕运好啊。

    漕运可太好了。

    十二处码头,那都是钱啊。

    “除却码头,还有另外一样添头。”李世民的眸光中满是兴奋。

    “王德。”

    “奴婢在。”

    “去将今天崔家派人送来的东西呈上来。”

    “是。”王德应声。

    李复和李承乾两人相视一眼,还有什么宝贝?能让他高兴成这样?

    脸上嘚瑟的表情都要掩盖不住了。

    王德带着两名内侍,小心翼翼的捧着锦盒,来到殿内。

    “打开看看。”李世民笑道。

    长卷缓缓展开,李复一头雾水。

    一副......字?

    李复上前,打眼一瞧。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是丑字吧,怎么这么扁?”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卧槽兰亭集序!”李复惊讶的瞪大了双眼。

    而站在李复身后的李世民,脸上的嫌弃都要溢出来了。

    “没错,就是兰亭集序。”李世民的声音中难掩兴奋。

    借着这件事,把这宝贝从崔家给掏出来了。

    而李复还在仔细打量。

    好干净的兰亭集序!

    “这是,崔家献给二哥的?”李复问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

    “没错,崔家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崔仁师来请罪,心中有愧。”李世民面色如常。

    李复不由得对着李世民伸出了大拇指。

    “崔家还真是上道啊。”

    李复哪儿知道,李世民就明摆着跟崔仁师说,他自己最近喜欢书法,尤其是研究行书呢。

    都明着说了,崔仁师能怎样?

    “足够表现他们的诚意了。”李世民笑道:“所以说,查案的事情,朕又放崔仁师回去了。”

    “明天,还会有好戏看的。”

    “看完了明天的这场戏,你们俩再回庄子上也不迟。”

    李复挑了挑眉。

    合着,让自己和太子快马加鞭的过来,是搁这儿显摆,崔家给他进贡了这好玩意儿啊。

    不过,这么干净的兰亭集序,李复也算是开了眼了。

    听说,这玩意儿,将来是要带到昭陵里去的。

    但是,这玩意儿要是带到昭陵里去,那后来上面的牛皮癣怎么来的?

    李二凤的坟被掘了?

    李复再次抬头看向眼前活着的“苦主”,心里一阵疑惑。

    “明天?怎么,崔仁师查出什么了?”李承乾好奇问道。

    李世民摇头。

    “倒是没有查出什么,但是崔家的动静不小,传到其他人耳朵里,他们总该有所行动,连博陵崔家都服软了,他们,还能负隅顽抗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