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烈明 > 第十八章 全力相助

烈明 第十八章 全力相助

    ?    杨嗣昌还未出京,京师朝堂之上却已经有了动荡。一切源于熊文灿与左良玉的一败再败,河南巡抚李仙风也调集豫军增援,与熊、左二人合兵一处,没想到却是三战三败,一时间湖北风声鹤唳,就连襄阳也是一日数惊。为此,崇祯不得不催促杨嗣昌尽快出京指挥剿贼大军平乱。

    此时,洪承畴已经入京,即刻被拜为蓟辽总督、兼管宣大兵事,总理对关外满清作战。崇祯皇帝对其也是满怀希望,命其统帅大同总兵唐通所部出关,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部会师,驻扎锦州一线。而后,新调任的宣府总兵杨国柱、蓟州总兵白广恩、前廷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密云总兵姚勋等各路兵马将先后抵达辽东,以为后援。而原辽东总兵吴襄被就地免职,解往京师言其冒领军功之罪。

    吴襄的被免职,也是杨嗣昌一党对于吴三桂和高启潜背叛的一种报复。

    还有当日曾经在朝堂上公开对抗杨嗣昌的杨廷麟以及兵部郎中赵光抃、黄道周等人都遭到了贬谪,这也是杨嗣昌秋后算账的一种表现。折腾到六月初,总算将一切敢于反对的声音压了下去,杨嗣昌这才统帅新招募的一万士卒以及京营的两万军队誓师出征,加上沿途汇集而来的北直隶各部兵马,以及征调的山东刘泽清所部,总兵力达到六万余人,声势身为浩大。

    但卢象昇和朱平安都知道。这六万人马的战力较之从前的宣大所部,可是差了许多。其中也只有原宣大也就是卢象昇的天雄军旧部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三人统帅的六千人马属于真正的精锐,其余的战力都稀松平常。刘泽清虽有勇名,却是外强中干,出了名的势头不对抽身便撤。

    卢象昇忍不住连连叹息,杨嗣昌睚眦必报的秉性依然如此,只怕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三人和所部将士也逃脱不了炮灰的命运,只可惜当年骁勇震动天下的三府子弟兵天雄军从此要全军覆没了。

    而作为卢象昇的亲兵队正,杨德凯尽管也是从四品的武官。但兵部却始终没有给一个官位,只能是蹉跎岁月。卢象昇返乡在即。便将杨德凯和他麾下的百余名亲兵托付给了朱平安。

    还有杨廷麟,听闻他被贬至江西,卢象昇的更是大为忧虑。他深知杨廷麟是个宁折不弯的脾气,此次因为自己受了牵连。被贬谪到蛮荒之地任职,再想复起恐怕至少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而太子东宫一系的人马却在这次的事情中,奇怪的保持了沉默,仿佛打算对杨廷麟的离京不闻不问。

    卢象昇很是纳闷,特意找到杨廷麟询问。但杨廷麟却是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于是,卢象昇为了杨廷麟只能求助于朱平安,希望他能上疏恳求皇帝,将杨廷麟带到山东去,总算离京师近一点。也免得与家人千里相隔。

    朱平安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杨廷麟虽然喜好跟自己作对,但却实打实是个实干型的人才。见识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如果按照历史贬谪到江西,那恐怕将来还是逃不脱一个兵败殉国的命运,倒不如现在便牢牢的抓在手心里,也能趁势和卢象昇保持密切的联系。

    朱平安思来想去,这件事情。求周奎和周延儒都是不行的,这两人一个只知赚钱。一个是即将复起的阁老,眼见着就要大展拳脚,未必肯再和之前一样礼贤下士。倒不如直接去找王承恩,反正这是皇帝的命令,一切以办好山东的差使为要务,有需要便去找王承恩,由他负责解决。

    事情异乎寻常的顺利,王承恩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那杨廷麟既是朱大人相中的,自然是没错的,更何况,他之前还曾为大人出头,大人有所表示也是应该的!”

    这一句话却让朱平安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杨廷麟从和自己结识的那一天开始,便对自己横竖看不顺眼,怎么却为自己出头,这话从何说起。

    王承恩慢条斯理的放下茶杯,“哦,是这么一回事。杨廷麟因为大人的事情,前一段日子和太子殿下起了争执,其中的恩怨咱家自不必说,大人应该是能想到的。杨廷麟却是坚持认为大人文武全才,将来必有作为,因此劝太子殿下……!”

    王承恩冲着朱平安眨眨眼睛,“朱大人明白咱家的意思吧?”

    朱平安如何能不明白。心中不禁一阵暖意浮现。这杨廷麟虽说见了面便与自己抬杠,但此人却是对自己颇为了解,想不到居然为了自己和太子的这些事情,竟然站到自己一边开口谏言,想来被贬谪之后,东宫一系人马偃旗息鼓便是为了这个原因。看来,这杨廷麟倒是真不枉自己如此看重,付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还有那朱慈烺,现在看来,至少便是没有这帝王的胸怀,珠玉在前,竟然视而不见,还为了个人的原因将其拒之门外,这样的储君能有什么作为!

    王承恩继续说道:“除了这杨廷麟,咱家还替朱大人做了一回主。另有一个人,咱家也打算派到山东去,大人不妨酌情使用。”

    朱平安心头一凛,猜测这是王承恩继续在向自己的势力中掺沙子,加强监视,但如今偏偏又拒绝不得,只得答应下来,“公公但请吩咐!”

    “前兵部郎中赵光抃!此次与杨廷麟一同被贬,咱家安置一个合适的官职,也让他同去山东吧!”

    “赵光抃?”朱平安却是愣住了。这王承恩不是打算在山东安置自己的眼线吗?却怎么安插了这样一个人。

    赵光抃,天启五年进士出身,历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太仆寺少卿和兵部郎中,其人性情耿直,公正无私,喜好兵事,才气雄豪,但出语无忌,光明磊落。上次对付杨嗣昌的时候,他跟座师贺逢圣一同出手相助,却纯粹是为了公义,而没有一丁点为周延儒、为自己谋划的打算。只是也受了牵连,此次被贬至广东。

    像这样一个人,显然并不是王承恩这些内官能够驾驭的了的,王承恩却怎么会提议将他派到山东呢?

    “崇祯十年,赵光抃任兵部郎中,随后前往蓟辽巡查边务,行程数千里,为我大明官吏中绝无仅有者,其人精通军务,更对边镇军情了如指掌,尽得北方敌我形势与战守机宜。此人,可大用!”王承恩斩钉截铁的说道。

    看着朱平安一脸迷茫的样子,王承恩不禁笑了起来,“朱大人不必多虑。朱大人你担的是千斤的重担,咱家自然要为你配备干员从旁协助,至于那些监察事宜,都有郭追以锦衣卫身份在做,但大人也请尽管放心,咱家和他都不会胡言乱语!”

    朱平安更加糊涂了。

    “万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咱家做的这些事情自然也有其因,时机到了,大人自然明白,不必过于纠结!”王承恩缓缓劝慰道。

    朱平安只得点头称是。眼前的王承恩娓娓道来,虽然其所说所言就像是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迷雾,但以朱平安的直觉看来,这位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对自己却着实没有一点敌意。更是做了这么多对自己有益的布置和安排,朱平安只能暂时将疑问压在心底。

    “对了”,王承恩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那个叫做陈圆圆的女子如今就在你的府上吧?”

    这一句话险些将朱平安的三魂七魄给吓出来,险一险就跳将起来。看着面前笑意融融的王承恩,朱平安忽然觉得自己在他眼中竟像是没有秘密一般,后背瞬间是一愣冷汗透出来。

    “少年人嘛,见色心喜这是难免的!”王承恩忽然收起了笑容,“不过,眼看着你与木家千金就要成婚,这可是皇上钦点的婚事,大人如此做,未免有些不合适!”

    “这个,公公容禀。这其中似乎有些误会,下官并不是贪图那陈圆圆的美色,真要是如此,也不会等到如今。下官只是与那吴三桂素有过节,加上当日饮酒过量,脑子一热,这才做下这件事情。如今也是头痛的很,正不知如何安置那陈姑娘呢!”朱平安只好如是回答。

    听朱平安这么一说,王承恩这才放下心来。早先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王承恩还很担忧,深恐朱平安沉湎于美色,耽误大事不说,也会伤了老友木严梓父女的心,但听朱平安这么一说,王承恩便知道他这不是在说谎话。

    “把人交给咱家吧!”王承恩仔细想了想,“吴三桂并没有将陈圆圆被劫走的事情告知顺天府衙门,想来也是觉得没面子。加上如今他已奉旨离开京城回辽东,但不日其父吴襄便会入京,这并不代表他们父子能够咽下这口气,不去私下寻找做这件事情的人和陈圆圆的下落。陈圆圆流落在外边不是稳妥之计,还是交给咱家来安排吧!”

    朱平安感激的躬身行礼,“多谢公公照拂之恩!”但随即便听出了王承恩的话外之意,“公公是说,那吴襄入京之后也不会受到责罚?”

    王承恩点点头,“杨嗣昌记恨高启潜、吴三桂背叛是一回事。但皇上却未必在意这些,皇上在意的是,一门两总兵,再加上一个祖大寿,这辽镇岂不是成了他们的一家天下?所以,借这个名义将吴襄贬官召回京城,如果咱家所料不错,定罪万万是不会的,不过是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让其在京师养老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