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11章 苏轼提问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11章 苏轼提问

    【两个老人又是一阵嘘寒问暖,一听小小说她现在去不了学校补课,在自己补习,赶紧扶着她去书房。

    她奶奶说去给把汤炖上,外婆也说她等下给小小炒两个菜再走,两个人把水果零食都在大书桌上放好,外婆看到杯子里有咖啡了也还拿了盒牛奶过来,保证小小伸手就能拿到,这才关上门她们自己去忙活了。】

    天幕之下,看见这幕的人简直目瞪口呆,没见过还能有这种读书方式的,之前那黑乎乎放奶放糖的水也就算了,现在是西瓜、点心还有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都一袋袋子拿过来了,这也太宠了吧。

    无论是清贫点的读书人或是家里富裕的,都觉得这样太不尊重知识了,他们无论是有钱没钱,在学堂私塾对上先生那可都是恭恭敬敬,哪有这样做学问的?

    刘彻很羡慕,他觉得自己以前念书没有主播待遇好,能不能以后批奏折有这待遇啊?

    沈括和苏轼只想快点继续。

    【小小调整好坐姿,又重新把桌面配合零食理了一下,这才说:“抱歉,有点事情耽误了,我们继续下一位、第五位幸运观众请发言。”】

    苏轼慢悠悠从椅子上站起来,也拱手行礼,问道:“敢问主播,那首《沁园春·长沙》绝妙好词,作者可其他诗词能介绍一二?”

    【“《沁园春》作者啊……”这个问题勾起小小也想起他了。

    从小就是听他的故事长大,看有他的电影,学他的诗词,家里书柜上还有他的文章。

    她家乡下老家墙上贴着很多壁画,奶奶每年都会换一批,海报上的旧艺人每个都很好看,但不换的,是总有一张他的彩画和一群他们站在红红城墙上的画,永远贴在乡下老宅的大堂。

    小小神情第一次这么自豪道:“这是我们教员的词,他写诗写词写文章都可好了,我从小到大都会背他的诗词,我找给你欣赏欣赏。”

    她记得书架上就有选集,直接站起来打开柜子,果然就找到了,坐下来给大家分享。

    这面墙的柜子都是小小自己爱看的书和他爸妈给买的课外书,底下还有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呢,另一面墙都是他爸妈的专业书,好些还是他们大学毕业也要硬背回来的,舍不得丢。】

    难得能跟着镜头近距离看看书架,大家都很期待,然后就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字。知道收视率爆点在哪儿的系统还主动给定格了几秒。

    三个名着的作者心一跳,也没想到自己的书会出现在上面,虽然有些人还没开始写,但名字在那儿呢,而且还有儿童版和精装版。精装版好理解,看那封皮和字就就知道一定是装帧顶好的,儿童版是什么情况?

    有作者想想那些现代诗歌和文章,莫不是儿童版就把他们已经够白话的内容还弄得浅显易懂吗?

    嬴政看着上面的《韩非子》有些心痒,他又不是没读过韩非的书,那才多少字啊,上面这书都有快两指厚,那纸多薄,写的字多小,他真的很好奇里面的内容。不过看到那本《吕氏春秋》时,他眼皮一跳。

    李斯也和他陛下一样,首先就看到了最上面那个醒目的韩非子。他心一跳,去看别的,发现什么他的书都没有,他老师《荀子》的都有,诸子百家的其他名人也是有不少。

    《老子》、《庄子》、《墨子》、《道德经》、《周易》、《孙子兵法》、《山海经》……有名人传记,有注释古书,都是现代爱古文化的家长喜欢让孩子看的,小小爸妈倒是不逼,但是家长会上别人家长说了他们就也跟着买了点放着。

    诸子百家的人也不在乎她到底看没看,重要的是自己家的学说上榜最重要。看来看去,除了儒、墨、道、法、兵,连杂家都有,他们一些显学之外的门派是真没看到自己的书。

    阴阳家的年轻人失望不已:“师兄,连《吕氏春秋》和《离骚》都有,怎么没有我们的‘阴阳说学’?”

    两鬓斑白的长者平静道:“这么多的书呢,说不定我阴阳家邹子的学说在其他架子上摆着。”

    刘彻把目光从最上面的百家学说挪开,都看过的东西他也不是那么好奇,也从第二排各种《三国演义》之类的东西上下滑,他更好奇那些花花绿绿,还有编号的好多册的小书是什么,还有《海底两万里》、《基督山伯爵》、《金银岛》之类的。

    他真的好奇海底两万里都有什么,也很好奇谁家伯爵叫基督山,这名字忒怪了,还有金银岛,难不成岛上都是金银?

    编撰《战国策》的人很欣喜若狂,没想到他们编撰的书还能出现在神女的书架上,被这么珍视地放在琉璃柜里。

    同样,看见《唐诗三百首》的唐朝人也很高兴。

    李世民欣慰道:“虽然不如最上面的百家学说装的好,但想来我大唐诗道大兴,这三百首,应当都是最好的。”

    长孙无忌摸了摸胡子,悠悠道:“那上面的百家学说不甚好拿,未免太新,《唐诗三百首》一看就是随手翻阅的呢。”

    大家一听,真的好有道理啊,最上面的《吕氏春秋》那些,可不是新的跟没动过一样吗,在看看咱们的唐诗,一看就是被神女多翻的!

    除了一本宋词,宋的人也没看见有他们谁的文集和其他书,一时之间都很失望。

    有些人也安慰自己说不定有词收录其中呢,上面诸子百家的先秦贤人有书自有其道理,自己哪里比得过人家;也有些人气愤不已,觉得孔孟之书都没上见到,居然有荀子的,简直是不伦不类!

    宋以前念书的都是贵族、世家子弟,什么学派都会有途径了解其他学说的内容;宋时科举内容也还进士科和其他科的,学风也还开放,大家看书都挺多,也不是完全只看儒家学说的内容;而后面的明清,考试定了形制,普通人家的学子是真的除了考试以外的书都没见过,只有帮人抄书的时候能看到一些,这时候见了那些先秦名人,一个个都瞪大眼睛,恨不得钻进去把书看看。

    去年也在南京办过科举,但还没有规定科举内容的朱元璋仔细看,抓紧时间把上面的书名看完了,也没有看见一本《尚书》《春秋》之类的书,理学的书更是什么都没看见。

    他觉得他也要把主播那些听过没看过的书找出来翻一翻了。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小小翻开他的诗词集。

    有人读到第一句“钟山风雨起苍黄”时就觉得不对,看完了整首诗,这才发现这位作者可不只是文人。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刘彻虽然不想背刺祖宗,但也觉得这人写的真好,内容好,诗更好。作为一个文采还不错的皇帝,他承认这诗比赋念起来上口,定好的字数格律想写好难度也更高。他蠢蠢欲动,也想写几首这种律诗了。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豪迈气象倒和我父亲有几分相似。”曹丕和曹植两个高才青年不约而同想到,看到后面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就更是欢喜。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苏轼仿佛念了几遍,年迈的身躯叹口气,庆幸自己问主播要了诗人的其他诗词,也遗憾不能和诗人见上一面。

    “换了人间,到底是换了什么人间?”这放到宋朝人写,毫无疑问算是反诗,但苏轼把诗人这么多诗看下来,不觉得诗人是和黄巢一类的人。雄心抱负有、辽阔豪迈有,孤独寂寥也有,但那自信昂扬的气魄,绝不是什么反贼能有的。

    ‘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意气,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宏伟抱负,

    对词颇有一番自己见地的李清照觉得作者比起词人,还是诗人更多一些,辽阔的诗意比苏轼还要好些。不过那首《卜算子-咏梅》着实写的不错,《采桑子·重阳》也很好……

    大家都觉得诗人都写的很好,不过也有人看到后面一首生气。

    觉得自己肯定就是秦皇的嬴政和不知道汉武谁但维护子孙的刘彻:哪里就文采输了,要相信国家最高级的宫廷教育好吗!

    不知道太宗也维护子孙的李世民和给他上号的儿子李治:我们大唐皇帝\/我阿耶那里就不懂离骚了,他们世家子弟念书都绕不开屈子好吗!

    绝对自己是宋太祖赵匡胤:我也不是很想自己这种地方被放着和太宗皇帝比……

    朱元璋冷哼一声,确实只识弯弓射大雕,不过成吉思汗也配称一代天骄?

    再继续看,记性好的早就看出点门道了。

    李世民回想了这些诗词的名称,还有里面的内容,觉得诗人定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

    百万雄师、战地黄花,战士指南粤,远征红军、雪里行军……

    他叹气一声:“想必诗人家国,定然也是乱世吧,希望以他之能,重整山河,不要叫黎明百姓受苦了……”

    有人也注意到了这些乱象,不过他角度比较清奇。

    “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这张辉瓒是谁啊,这也太惨了吧,进了这么好的一首词里,这不是人尽皆知他做俘虏了?”才登基还没有遭到文官大臣们毒打的朱厚照摸摸下巴,觉得这种把人活捉了再把名字写进诗词里真是绝妙操作。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朱元璋默念着这首七律,第一想法是写的真好,第二是原来那个袁先生的文章诗句取自这里,而后再看诗文,左看右看都不得劲。

    他知道这首诗写的极好,让他想起了做红巾军时和弟兄们抗元的日子,只是看来看去,已经是皇帝的他却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尤其是那个‘敢叫日月换新天’,还有前面‘占领南京’的标题,让他不由再想,莫不是他明以后的朝廷?

    清朝人也和他一样的想法,想是不是汉人又整军起来打他们了,不然怎么来的那么多人军队。

    文字狱虽然没孙子搞得厉害,但也很在意这个事情的康熙是差点一口提不上来,完全没想到东坡先生点个诗人,结果写的都是反诗!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可算是戳了不少人他们行军会有行商等人员在里面,但就和船只上不会有女人一样,军队里也不会有女人,现在那首诗居然是还是在夸女兵?真是不知所谓!

    一些人对这首诗开始痛骂,也有人看着这首诗眼睛都亮了几分。她们看到的不是女人去当兵的不应该,而是光明正大,不以狎昵眼光把女子写进诗里的姿态。

    “中华儿女”,都是这片土地的人,不分男女,她们都有自己的志向。

    想起自己姐姐的李世民又是叹一口气,想必他阿姐,定然看了这首诗也要夸赞一二……

    武则天笑了,是啊,可不就是‘不爱红妆’吗。她自己登基后也是穿方便的男装处理政务,以往满头珠翠都撤下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看看奏章呢。

    (他的文章太多了,单拿一首都写不完,以后会再挑几首出来做网课语文解析的。《七律·忆重庆谈判》、还有《西江月·秋收起义》想了想还是没放,都能写一章,以后等小小被某些越来越多的弹幕恶心到了可以再来讲,欢迎诗词达人来段评补充诗句。

    然后感激看我文章还评论的小伙伴,让我不是单机写作。第一次写原创,还是历史题材,应该日更,有不对的欢迎大家捉虫。

    以及主角的态度立场很坚定的哦,就算是古人,除了她祖上诸葛亮(是的,毕竟是姓诸葛嘛,虽然肯定不是直系,但也叫祖宗的)或者杜甫那种公认有才华为国为民的人,还有李白苏轼这种顶流文人,她看其他人都是“哦,就是你啊”这种态度,超级讨厌宋、清很合理,对明也不见得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