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110章 气象
哪吒的动画片是轻松愉快,老少咸宜的;只播过两集的电视剧也没那么苦大仇深;各种纪录片叙事宏大又细节。
唯独今天晚上的这部电影,没人看完是能笑着的。
看不懂的孩子,也能通过悲凉的音乐,感受到这个片子,片子里人生活的沉重。
看的懵懂、半懂,甚至全懂的人,更是没法让嘴角扬起。
太多的人,看到那个勤劳肯干的青年,最后却是那个样子,莫名的悲伤漫上心头。
一开始的他,分明是那么勤劳实诚,靠着自己力气吃饭的一个人,为什么却没有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反而会变得那么潦倒呢?
武周的农人范鹏看到了主播承诺给自己放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他的心却空落落的,他好像有很多的话想要说,有什么的都说不出来。
还有一些人,则是对老车夫的话念念不忘。
‘咱们卖汗,咱们的女人,卖肉。’
说这话的老汉,无疑是最底层的平头百姓。
风俗行业的确是古已有之,可太平年间,活在皇城根下的平民,也没有平民家的姑娘都要去从事这种行当的道理。
因为激进思想被抓的曹先生,无处不在的特务,蛮横的军队,破烂的大杂院和漂亮的洋医院……
那个年景,到底是都发生了什么,怎么如此的混乱?
【作文用了40分钟就写完了,后面的时间小小自己也跟着看了起来。
这部作品原着她只看过一部分,还是初中看的,早就没有什么印象,所以那天范鹏想让她说说的时候,她完全说不出来。
现在到了高中,再看这部书改编的电影,感受比初中多多了,可也还是在被家庭保护的未成年人范围内,和诸朝的人感受都大不相同。
喝口水,缓解一下自己堵塞的心情,她开始抽幸运观众。
1.秦:顾渠
2.秦:宋梁
3.汉:魏监
4.汉:刘用
5.汉:曹苓
6.汉:马季
7.魏:曹真
8.吴:季付
9.唐:李渊
10.唐:李淳风
11.周:沈长贵
12.宋:周玉英
13.宋:苏颂
14.宋:沈锦
15.明:孙六娘
16.明:周小庆
17.明:李庆喜
18.明:行嗔
19.清:金丹张
20.清:俞池】
一号幸运观众顾渠是少府里头的匠人,最近也跟着墨家人一起学着造各种机器,这几天的时间,也速度很快地做出来了一台播种的,只是没有办法让它省力的动起来。
大晚上没想到自己能被抽中,他赶紧把问题一说,看看能不能有解决的方法。
【也看不到他的图,就算看到了不是机械专业也不会的小小想了一下,搜了一下‘古代农业机械’几个字,看看能不能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耧车的话,我不清楚,你们自己看看这个资料吧,不过风谷机,这种类似的手摇脱谷机器,现在有些地方都还会有人使用呢。
差点忘了,还有曲辕犁,我来找找……”】
一个播种,一个收获,最后那个犁地,的确是很有用。
顾渠欣喜异常,没想到大晚上还能有这种收获,拜谢过后赶紧拿木片和刻刀来,把这两个的确能有用的东西记下。
介绍耧车的资料里还有详细写它的使用方法,虽然还要搭配牛和人,不过算下来,提升的效率也是切实的。
就是刘彻和赵过看见资料里的自己,有种抄自己作业微妙爽感。
嗯,今天是谢谢大秦的一天,顺便也谢谢大唐,那个曲辕犁看着就很好用。
刘彻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想来主播世界的那个自己也是慧眼识珠,相中了赵过,虽然现在赵过才来几天,什么工作都在起步阶段,但这不就有现成的成果了吗!
虽然现在的自己忙着搞育种工作,完全没发明这个东西,也没推行代田法,但是谢谢主播世界的自己,抄作业后省出的力气,完全可以分给育种上了。
就是看着那些古老的农业用具,干干净净的放在那些室内空间里,供人参观,他有点心疼这些器具。
转念一想,以前到汉,淘汰的农具不知道有多少,要庆幸农业与时俱进,让农耕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小才是。
而即使这些工具是西汉就有了的,但就和榨油酿酒一样,历朝历代,只有少数人知道。
家里一点田地或者租田种的小农家庭,大家不知道、没见过,更没能力去弄到这些工具。有一些村子倒是会有一台脱谷机,农忙收获时候抬出来,大家一起用。
一些有想法的工匠赶紧照着画图记下来,就算不能做出来卖了,也可以自己看看能不能还有改进的空间。
唐朝人看着后世的曲辕犁,也有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这不就是我们正在用的江东犁吗!
犁架变小、重量变轻,的确是操纵灵活省力了,看后世的评价,还在夸我们大唐的劳动人民呢。
明清时期,一些的确也有使用这种犁和脱粒机的人也没想到,他们习惯了的工具,居然还有这么久的历史。
虽然和上面的最开始的还是有了变化,不过原理不变,这么多年大家还是这么在用。
也有些人想,这个工具,以前到现在都变化不大,在人力上的确是达到极限,是不是再进一步,就只能是主播她们那些会自己动的大家伙了?
二号幸运观众宋梁也是少府的人,还认识顾渠,和他是同事,不过顾渠是被安排划给了墨家,他是被划给了阴阳家,研究怎么磨更光滑的镜片呢。
之前主播给了烧玻璃的方法,目前又有两个方式在烧制实验中,他们只能奢侈的拿水晶来磨。
3.汉:魏监也是西汉太史令的人,和落下闳是同事。
现在有了主播辟谣,他们观星主要负责天文历法就行,不用担心别的天象会对朝局有什么影响,他本人也开始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主播的地理。
他就对那些题里的一些东西很感兴趣,比如那个副热带高压。
【“这个要费点时间,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们说简单点。”
翻出课本上的全球大气环流图,把课本上的定义展示给他们看。
“它是由全球大气三圈环流形成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在多少纬度。
因为太阳在赤道地区辐射较强,地转偏向力就会让这里上升的气流不断偏移……
气压带和风带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南移或是北移。在我国,副高在30度左右的位置。这个算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大气环流了,每年它的走向,就决定了我国的降水走向……”】
赶紧画图的魏监由它联想到了之前主播说过的季风。
“夏季,北半球太平洋形成高压,亚欧大陆形成低压,所以才有了东南季风。
这么看来,这地理也是一个综合学科,单说一个从海上吹来的风还不够,还和地球本身的转动也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主播的解释,还有课本上的图和她自己尽量画的图。
李淳风跟着一笔笔记下,琢磨到:从春天到夏天,副热带高压这条东西走向的带子慢慢的往北推进,于是这个带子南边是雨季,随着高压不断的往北移动,雨季就往北推进。
如果它没有按时推进,那是不是都是受了外力影响?
关系到气象,也在认真听课的刘彻很是难受。
“所以有雨来的早晚,雨量的多少,不止是看那个季风,还要看这个副高的运动,因为它每年也都不固定。
就这,还要看副高带来的海上暖气流和北边冷空气的交汇。”
作为一个每两年就要处理各种自然灾害的皇帝,他希望可以年年天气正常些的梦想破灭了,这些东西压根就不会理会人的请求。
之前讲麦子的那个视频说的一点也不离谱了。
这个反复无常的气候,适合的是这些人类离不开的农作物生长,不一定是适合人类生活。
更要命的是这个副高只是简称,影响他们最大的是西太平洋副高,还有其他别的副高。如果这些不受人类控制东西都不按常理走,经常出现意外怎么办?
对上那张大气环流图,一些喜欢多想的人头脑风暴停不下来,越想越觉得这个地球真是危机重重,哪里都有躲不掉的灾害。
危险,太危险了,主播,你们后世什么时候移民外星,外面的星球是不是就没这些危险的东西了?
西汉的刘用是个庄稼汉,因为这个关系到降雨,所以他听得也很认真。
他问道:“所以每年夏天的雨,都是靠这个副高来吹动季风的吗?”
【“嗯,的确是是受它的主要影响最多。
冬天了,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大,迫使副高退出东亚大陆。
到春末夏初,北方冷空气向北退,副高开始北上,与北方冷空气在华中地区相遇,暖湿气流交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有了云和雨。
夏季,副高继续北上,最北端可达燕山-太行山至秦岭以北地区,使华北、西北东部一带多雨。”
她边说着,边找出各种气压和降水地图给大家看。】
东汉的曹苓有个想法,“既然天气的原理已经这么清楚了,那么可不可以人为干预这些气流,让它们去缺水少雨的地方呢?”
她的问话一发出来,不少人也都顺着这么想了。
既然都是这些什么冷空气、暖湿空气交汇才能下雨什么的,有没有其他手段来想办法干预呢?
【“理论上的确是可以的,但是在能把天气往大家理想的方向干预之前,是需要大量试验。”
每年极端天气的时候,这个话题也会被拿出来在同学们中间讨论,大家也都有过各种奇思妙想,但很可惜,最后发现他们想的都太简单了。
“天气系统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整套全球系统,尝试人为手段干预的话,有没有结果不一定,有了结果也不一定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而且干预是需要大量研究和试验的,这中间需要花费的资金就是个天价,失败后如果有什么坏的影响,还需要承担各种国际责任……”
很早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往台风里扔氢弹,但是这种试验是真的不好做。
毕竟周围一圈国家呢,最后出什么事情都不好说。】
不少人大概听懂了。
这种研究就算听上去很美好,也可以尝试,但实践起来就是不划算。
各种试验的成本加起来,比最后去救灾还要高。
而且最怕的就是干预了一项,结果后面引发了一连串不可控的后果,得不偿失。
东汉的马季是一名农事官员,最近朝廷格外重视农桑,他们这些官员也要开始学不少东西。
他年纪不小,这些年见过太多的事情了,最多的还是干旱和洪涝时候,农人们无助哭泣的脸庞。
打心底里,他是希望能有这样改变天气的东西,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让农人不用再那么绝望地只能求天赏饭吃。
“主播,关于天气的改变,你们有做过尝试吗,结果真的不可吗?”
【“我们国家没有。 目前已知的,是上世纪50年代,阿美那边启动了持续21年的‘狂飙计划’。
‘狂飙计划’是通过加热空气,让气流上升从而形成新的气流。通过人为干预形成的新气流,或许可以对整个台风系统形成干扰。
在实施“狂飙计划”的21年里,科学家追踪超过15个飓风,并对4个飓风进行试验。
多次实验过程中散布的碘化银来耗散其能量,但取得的实验数据很不确实。
一次实验中发现,飓风“黛比”的最大风速减弱了约 30%,这和飓风的自然衰减相近,难以归因于人工施加的影响。
于是试验被叫停。”
小小停住了,没有说其他科学家的各种猜想。
比如往台风里丢氢弹,飞机往飓风里洒木炭,洋面上散布几十吨可生物降解的油这种些。】
一直有意关注后世国际形势的人皱起眉头:怎么又是那个阿美。
这个阿美已经反复在各种新闻和试卷上出现过了,航空有它,战争有它,这种怎么看都耗资不菲的气象实验还有它。
刘彻下定决心,下次自己要是中了,一定要好好问问这个阿美。
唯独今天晚上的这部电影,没人看完是能笑着的。
看不懂的孩子,也能通过悲凉的音乐,感受到这个片子,片子里人生活的沉重。
看的懵懂、半懂,甚至全懂的人,更是没法让嘴角扬起。
太多的人,看到那个勤劳肯干的青年,最后却是那个样子,莫名的悲伤漫上心头。
一开始的他,分明是那么勤劳实诚,靠着自己力气吃饭的一个人,为什么却没有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反而会变得那么潦倒呢?
武周的农人范鹏看到了主播承诺给自己放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他的心却空落落的,他好像有很多的话想要说,有什么的都说不出来。
还有一些人,则是对老车夫的话念念不忘。
‘咱们卖汗,咱们的女人,卖肉。’
说这话的老汉,无疑是最底层的平头百姓。
风俗行业的确是古已有之,可太平年间,活在皇城根下的平民,也没有平民家的姑娘都要去从事这种行当的道理。
因为激进思想被抓的曹先生,无处不在的特务,蛮横的军队,破烂的大杂院和漂亮的洋医院……
那个年景,到底是都发生了什么,怎么如此的混乱?
【作文用了40分钟就写完了,后面的时间小小自己也跟着看了起来。
这部作品原着她只看过一部分,还是初中看的,早就没有什么印象,所以那天范鹏想让她说说的时候,她完全说不出来。
现在到了高中,再看这部书改编的电影,感受比初中多多了,可也还是在被家庭保护的未成年人范围内,和诸朝的人感受都大不相同。
喝口水,缓解一下自己堵塞的心情,她开始抽幸运观众。
1.秦:顾渠
2.秦:宋梁
3.汉:魏监
4.汉:刘用
5.汉:曹苓
6.汉:马季
7.魏:曹真
8.吴:季付
9.唐:李渊
10.唐:李淳风
11.周:沈长贵
12.宋:周玉英
13.宋:苏颂
14.宋:沈锦
15.明:孙六娘
16.明:周小庆
17.明:李庆喜
18.明:行嗔
19.清:金丹张
20.清:俞池】
一号幸运观众顾渠是少府里头的匠人,最近也跟着墨家人一起学着造各种机器,这几天的时间,也速度很快地做出来了一台播种的,只是没有办法让它省力的动起来。
大晚上没想到自己能被抽中,他赶紧把问题一说,看看能不能有解决的方法。
【也看不到他的图,就算看到了不是机械专业也不会的小小想了一下,搜了一下‘古代农业机械’几个字,看看能不能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耧车的话,我不清楚,你们自己看看这个资料吧,不过风谷机,这种类似的手摇脱谷机器,现在有些地方都还会有人使用呢。
差点忘了,还有曲辕犁,我来找找……”】
一个播种,一个收获,最后那个犁地,的确是很有用。
顾渠欣喜异常,没想到大晚上还能有这种收获,拜谢过后赶紧拿木片和刻刀来,把这两个的确能有用的东西记下。
介绍耧车的资料里还有详细写它的使用方法,虽然还要搭配牛和人,不过算下来,提升的效率也是切实的。
就是刘彻和赵过看见资料里的自己,有种抄自己作业微妙爽感。
嗯,今天是谢谢大秦的一天,顺便也谢谢大唐,那个曲辕犁看着就很好用。
刘彻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想来主播世界的那个自己也是慧眼识珠,相中了赵过,虽然现在赵过才来几天,什么工作都在起步阶段,但这不就有现成的成果了吗!
虽然现在的自己忙着搞育种工作,完全没发明这个东西,也没推行代田法,但是谢谢主播世界的自己,抄作业后省出的力气,完全可以分给育种上了。
就是看着那些古老的农业用具,干干净净的放在那些室内空间里,供人参观,他有点心疼这些器具。
转念一想,以前到汉,淘汰的农具不知道有多少,要庆幸农业与时俱进,让农耕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小才是。
而即使这些工具是西汉就有了的,但就和榨油酿酒一样,历朝历代,只有少数人知道。
家里一点田地或者租田种的小农家庭,大家不知道、没见过,更没能力去弄到这些工具。有一些村子倒是会有一台脱谷机,农忙收获时候抬出来,大家一起用。
一些有想法的工匠赶紧照着画图记下来,就算不能做出来卖了,也可以自己看看能不能还有改进的空间。
唐朝人看着后世的曲辕犁,也有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这不就是我们正在用的江东犁吗!
犁架变小、重量变轻,的确是操纵灵活省力了,看后世的评价,还在夸我们大唐的劳动人民呢。
明清时期,一些的确也有使用这种犁和脱粒机的人也没想到,他们习惯了的工具,居然还有这么久的历史。
虽然和上面的最开始的还是有了变化,不过原理不变,这么多年大家还是这么在用。
也有些人想,这个工具,以前到现在都变化不大,在人力上的确是达到极限,是不是再进一步,就只能是主播她们那些会自己动的大家伙了?
二号幸运观众宋梁也是少府的人,还认识顾渠,和他是同事,不过顾渠是被安排划给了墨家,他是被划给了阴阳家,研究怎么磨更光滑的镜片呢。
之前主播给了烧玻璃的方法,目前又有两个方式在烧制实验中,他们只能奢侈的拿水晶来磨。
3.汉:魏监也是西汉太史令的人,和落下闳是同事。
现在有了主播辟谣,他们观星主要负责天文历法就行,不用担心别的天象会对朝局有什么影响,他本人也开始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主播的地理。
他就对那些题里的一些东西很感兴趣,比如那个副热带高压。
【“这个要费点时间,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们说简单点。”
翻出课本上的全球大气环流图,把课本上的定义展示给他们看。
“它是由全球大气三圈环流形成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在多少纬度。
因为太阳在赤道地区辐射较强,地转偏向力就会让这里上升的气流不断偏移……
气压带和风带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南移或是北移。在我国,副高在30度左右的位置。这个算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大气环流了,每年它的走向,就决定了我国的降水走向……”】
赶紧画图的魏监由它联想到了之前主播说过的季风。
“夏季,北半球太平洋形成高压,亚欧大陆形成低压,所以才有了东南季风。
这么看来,这地理也是一个综合学科,单说一个从海上吹来的风还不够,还和地球本身的转动也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主播的解释,还有课本上的图和她自己尽量画的图。
李淳风跟着一笔笔记下,琢磨到:从春天到夏天,副热带高压这条东西走向的带子慢慢的往北推进,于是这个带子南边是雨季,随着高压不断的往北移动,雨季就往北推进。
如果它没有按时推进,那是不是都是受了外力影响?
关系到气象,也在认真听课的刘彻很是难受。
“所以有雨来的早晚,雨量的多少,不止是看那个季风,还要看这个副高的运动,因为它每年也都不固定。
就这,还要看副高带来的海上暖气流和北边冷空气的交汇。”
作为一个每两年就要处理各种自然灾害的皇帝,他希望可以年年天气正常些的梦想破灭了,这些东西压根就不会理会人的请求。
之前讲麦子的那个视频说的一点也不离谱了。
这个反复无常的气候,适合的是这些人类离不开的农作物生长,不一定是适合人类生活。
更要命的是这个副高只是简称,影响他们最大的是西太平洋副高,还有其他别的副高。如果这些不受人类控制东西都不按常理走,经常出现意外怎么办?
对上那张大气环流图,一些喜欢多想的人头脑风暴停不下来,越想越觉得这个地球真是危机重重,哪里都有躲不掉的灾害。
危险,太危险了,主播,你们后世什么时候移民外星,外面的星球是不是就没这些危险的东西了?
西汉的刘用是个庄稼汉,因为这个关系到降雨,所以他听得也很认真。
他问道:“所以每年夏天的雨,都是靠这个副高来吹动季风的吗?”
【“嗯,的确是是受它的主要影响最多。
冬天了,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大,迫使副高退出东亚大陆。
到春末夏初,北方冷空气向北退,副高开始北上,与北方冷空气在华中地区相遇,暖湿气流交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有了云和雨。
夏季,副高继续北上,最北端可达燕山-太行山至秦岭以北地区,使华北、西北东部一带多雨。”
她边说着,边找出各种气压和降水地图给大家看。】
东汉的曹苓有个想法,“既然天气的原理已经这么清楚了,那么可不可以人为干预这些气流,让它们去缺水少雨的地方呢?”
她的问话一发出来,不少人也都顺着这么想了。
既然都是这些什么冷空气、暖湿空气交汇才能下雨什么的,有没有其他手段来想办法干预呢?
【“理论上的确是可以的,但是在能把天气往大家理想的方向干预之前,是需要大量试验。”
每年极端天气的时候,这个话题也会被拿出来在同学们中间讨论,大家也都有过各种奇思妙想,但很可惜,最后发现他们想的都太简单了。
“天气系统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整套全球系统,尝试人为手段干预的话,有没有结果不一定,有了结果也不一定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而且干预是需要大量研究和试验的,这中间需要花费的资金就是个天价,失败后如果有什么坏的影响,还需要承担各种国际责任……”
很早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往台风里扔氢弹,但是这种试验是真的不好做。
毕竟周围一圈国家呢,最后出什么事情都不好说。】
不少人大概听懂了。
这种研究就算听上去很美好,也可以尝试,但实践起来就是不划算。
各种试验的成本加起来,比最后去救灾还要高。
而且最怕的就是干预了一项,结果后面引发了一连串不可控的后果,得不偿失。
东汉的马季是一名农事官员,最近朝廷格外重视农桑,他们这些官员也要开始学不少东西。
他年纪不小,这些年见过太多的事情了,最多的还是干旱和洪涝时候,农人们无助哭泣的脸庞。
打心底里,他是希望能有这样改变天气的东西,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让农人不用再那么绝望地只能求天赏饭吃。
“主播,关于天气的改变,你们有做过尝试吗,结果真的不可吗?”
【“我们国家没有。 目前已知的,是上世纪50年代,阿美那边启动了持续21年的‘狂飙计划’。
‘狂飙计划’是通过加热空气,让气流上升从而形成新的气流。通过人为干预形成的新气流,或许可以对整个台风系统形成干扰。
在实施“狂飙计划”的21年里,科学家追踪超过15个飓风,并对4个飓风进行试验。
多次实验过程中散布的碘化银来耗散其能量,但取得的实验数据很不确实。
一次实验中发现,飓风“黛比”的最大风速减弱了约 30%,这和飓风的自然衰减相近,难以归因于人工施加的影响。
于是试验被叫停。”
小小停住了,没有说其他科学家的各种猜想。
比如往台风里丢氢弹,飞机往飓风里洒木炭,洋面上散布几十吨可生物降解的油这种些。】
一直有意关注后世国际形势的人皱起眉头:怎么又是那个阿美。
这个阿美已经反复在各种新闻和试卷上出现过了,航空有它,战争有它,这种怎么看都耗资不菲的气象实验还有它。
刘彻下定决心,下次自己要是中了,一定要好好问问这个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