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117章 混乱柑橘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117章 混乱柑橘

    成立是联合,没了是解体。

    它似乎不是大家印象中,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或者朝廷,因为从秦到清,都没有一个联合、解体的说法。

    不少人都开始对这个国家起了兴趣,这些原本就都是一个个地方的国家,是如何能够达成统一,联合到了一起,又是如何分离的。

    之前那视频里提到的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这又是指什么。

    尽管知道科学上的事情,是能帮助大家更多的,可是关于后世的国际情形,总有人好奇想知道。

    七号幸运观众谢寻梁虽然有个好姓,但和那个大名鼎鼎的谢家关系不大。

    他就好奇,发达国家这种称呼,是什么意思。

    【虽然还没做到卷子,但已经来问政治课了是吗。

    小小:“发达国家的定义……让我来找一下。”】

    搜出来定义文字并不很长,但是看得人就更疑惑。

    “经济发展水准较高,应该指的是商业发展程度吧,但是那个社会发展水准又是怎么衡量?”

    “人民生活水准……指的是能让人都过上好日子吗?”

    “工业化水准、生活品质,这倒是好理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之前有讲过这个,一个国家一定时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最后按人口平均一下。”

    “怎么在后世,他们还够不上吗?”

    “他们人那么多,这平均下来哪里够呀。”

    但是看看上面的发达国家名单,普遍都是在北半球,亚洲国家都没几个,还一个比一个小,更多的都集中在欧洲。

    北美就俩大国,全是。

    把名单和地图对上,不少人都在奇怪,怎么除了北美那俩,其他发达国家都一个比一个小。

    尤其是亚洲的这几个,那个新加坡都快看不到了。

    不对劲,真的很不对劲。

    能让人都吃上饭,读上书的国家,在大家看来已经是个不可思议的神奇国度了。

    而且人那么多,疆域面积比不少朝代都要广。

    这样的后世,居然都不能排得上发达国家,那被这么称呼的那些个国家,都是什么样的?

    八号幸运观众魏禹是贞观朝人,对后世国家没什么兴趣,这两天迷上造玻璃的人之一。

    虽然有主播提供的技术,但是因为原料问题,目前材料溶解后在凝固的玻璃,怎么都没那么漂亮。

    别的材料好说,唯独纯碱,他想再问问主播,正好看见了那历史卷子上面说新制碱法,就想问问这个是什么。

    历朝历代的手艺人们:谢谢大唐的魏禹,这也正是他们想知道的。

    【侯氏制碱法的话,离不开近代史。

    小小:“晚上吧,刚好和那个时代一起说了。第九位幸运观众。”】

    范知绮是淮南人,最近沉迷给植物做嫁接,梦想是也种上一棵能有几十种不同果子的树。

    主播第一天讲完嫁接,她就试了不少,不过最近发现,橘子和柚子嫁接在一起的那一棵树,长势貌似是最好的。

    因为看上去有点像,果子也差不多,感觉很契合啊。

    【“毕竟是柑橘家族呢。”小小说着,找出一张橘子们的家谱出来。

    图最上面是香橼、柚子、宽皮橘,颜色漂亮,还标着名字。

    然后往下看,它们就开始互相拉线杂交,生出了一个大大的树状图。】

    “橘子和柚子杂交出橙子,我一直以为橙子就是橙子呢!”

    种植橘子树的地方,一般也是都有柚子和橙子,大家这么多年都早习惯了不同叫法,也不知道原来这些以前都是一家。

    “你别说,他们的确都是圆的,要剥皮。”这是试图总结规律的人。

    也有人感叹:“ 橙子还能和橘子生芦柑, 和香橼生柠檬,和柚子生……”

    一个橙子都能有那么多品种,真是能生啊,生的每一个看上去都那么好吃。

    李木匠摸摸下巴:“这么说,他们其实都是一种东西,三个祖宗的孩子再互相联姻?”

    张木匠身体一抖:“说什么呢,就算是真联姻了,那也是有隔着好几代了吧,不是说近亲结婚不好吗?”

    李木匠振振有词:“张师傅,都是基因变异,搞不好在人身上就是那么丑,但在这些果子身上就是让他们变的更酸或者更甜。只不过我们更在乎,果子又不在乎。”

    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张木匠陷入沉思。

    但抱歉,果然还是果子杂交就够了,它们不在意后代,但是人在意。

    近亲结婚什么的,不可以。

    因为孩子问题已经和表姐分开的刘彻身体一抖,脑子开始疯狂转动知识。

    关系太近了就是基因容易变,这些个橘子橙子都这么熟了,还能生出这一堆不一样的后代。

    人还是需要基因稳定一点的,这种都太超纲了,让刘彻努力遗忘的心理阴影又上来了。

    这张表看的范知绮十分欢喜,好多她没见过的,赶明就也在想办法弄来一些香橼也种上。

    她的新目标,是未来可以一棵树上,会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的柑橘家族成员!

    十号幸运观众白冷腆给家里传信报平安, 十一号苗涔瑜是武周朝大夫,把自己新琢磨的病症和方子发上来,报上自己的地址,等着有同行出来一起讨论。

    同样是武周朝的方浣晨是徽州人,经营着磨坊,最近试着做豆腐,还做出了不少新的东西,来天幕打广告的。

    北宋初年的唐迦没有什么想问的,但是发了一段郑重地朝主播道谢的话。

    他家人不少,也有堂兄弟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聋哑人,现在主播给大家放手语和盲文教学课程,对他们的生活,真的帮助很大。

    他只是替家人道谢,身无长物,也没什么能回报主播的东西,就是木雕手艺还行。

    可以的话,他们想送主播一个木雕,东西地昨天主播说会开手语课后,家族里手艺最好的长辈连夜雕的。

    不是很贵重,但是想表达一下家人们对她的感激之情,不知道主播方不方便收下。

    看着主播还有点茫然无措的表情,不少人都觉得有些可乐。

    她在尽自己的能做到的努力去帮助人,不过似乎自己都没意识到。

    哪怕一些人不是很想承认,但王侯将相在她眼里,就是没什么特权。李泰想找她买点便宜货都被拒绝,山里的农人她却愿意送上治病的精盐。

    生活的地方和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她的言语行为和暗藏的思想让王公贵族们挫败,也让平民百姓们喜欢。

    主播自己形容的封建社会,在底层,远比她了解的压迫还要重。

    几个朝代里人数最多的,没受到过什么正眼相待的平头百姓,是真的在她这里感受到了尊重。

    只提一个词来举例,主播嘴里,他们从不是什么黔首、贱民、庶民,她叫的,一直都是‘人民’。

    【收东西也是要花小小的点数,她什么都不缺,但是这种别人的好意,似乎也不是很好拒绝。

    跟系统确认了东西原本价值不贵,只是个普通木雕,小小开启了打赏通道。

    一片好心,那就收下吧,不然别人也总是记挂着。

    木雕看着也就手机那么高,仿照坐观音的姿势坐在转椅上,左脚90度垂直,右脚曲起,左手下按着一本书,右手搭在拱起的膝盖上拿着手机。

    虽然把她的脸雕的稍微丰满了一些,不过时代审美不同嘛,小小也觉得挺可爱的。

    “谢谢,我很喜欢!”

    选择了收礼物就不能再说些让人不开心的话了,小小捧着雕像认真看了一遍,然后放在书桌上。

    四舍五入,也算是第一个手办了,还是自己的款欸!】

    看主播把本来他们家要供起来雕像摆在自己书桌前,有些识货的人看见了,忍不住咂舌。

    木雕手艺不论,这料子可没那么差,放个几百年不成问题。

    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是很感激主播了。

    一直想和主播换东西不成功的李泰低头,他人小,但是已经懂的不少了。

    和那个唐迦比起来,他这种为了自己享乐的,的确是不能让主播另眼相看。

    得动动脑子,找到其他能和主播沟通上的方法……

    赵匡胤舒服多了,唐姓会雕刻的,他知道是哪一家。

    看啊,他赵匡胤的大宋,这种知恩图报的正常人还是很多的,和后面赵光义子孙的宋可不一样。

    主播,请记住你对宋现在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宋人!

    和赵匡胤一样想法的宋人不少,大部分都是哲宗朝的,因为这时候的宋人可比刚开国那会儿,对宋的归属感要强烈的多。

    哲宗朝的袁典熙没什么想问的,但是也有很多话想说。

    茶的材料题里,有让概括中国茶文化特点的题。

    袁典熙有认真看主播写的答案,怡情文化,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统一,这些答案是没错,但他觉得太浅薄了。

    大宋茶文化很兴盛,属于市井的茶馆文化发达,无论山镇或水乡,凡有人群处,必有茶馆。

    【他是在很认真地讲北宋茶文化,虽然小小内心选择奶茶,但是也很认真地在看。

    毕竟他们都很努力地在说白话文,而且谁都最后会补充问一句她听没听懂,欢迎她提问。

    这种老师的做派,虽然小小有点慌,但还是会尊重地看完的。

    连曹植发的文章,她下播了都有偷偷抄的!】

    宋以前的人,听的两眼发懵,你们的茶,和我们的茶,好像不太一样啊?

    不啊,卷子上的题说的是茶文化,又不是你们宋的茶文化,凭什么茶的解释权就是你这宋人说的那样啊?

    你们喜欢点茶,我们唐人还觉得煎茶就最棒了呢!

    明清人也有话说,清茶挺好,他们觉得至少口味上可比点茶好喝多了,没看见主播家里也都是喝清茶的吗!

    十五号幸运观众葛寒衣也是宋人,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出生的时候在冬天,家里也没多余的布给她做衣服,一家人都穿单衣过冬呢。

    之前放完英吉利的故事后,尽管造不出来蒸汽机,但是大宋不少布坊,已经开始召集工匠改造纺纱机了。

    而葛寒衣也想问问主播,他们后世过冬都是穿什么,人人都能暖暖地过冬了吗。

    这问题也算是问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对穷苦人来说,夏天好过,冬天,那可是要命的。

    大户人家有各种取暖的工具,能穿各种皮子,而普通人连柴都不一定够,只能把芦花或者柳絮这类东西收集起来,衣服和被子里有什么塞什么,连纸都曾经是他们的衣服。

    后世不愁吃喝了,但树也不怎么能砍,那御寒他们怎么办?

    【冬天的衣服啊……

    站起来奔向书卧室,小小提醒系统不要拍到她卧室具体样子,然后关上房门,推开衣柜。

    每天都不能让爸妈知道她在说话,不然以为她学习压力大到自言自语了呢。

    秋衣这些都是正常材料,她翻出一件外婆手织的小领毛衣。

    “这种针织毛线,一般是用羊毛织的,保暖效果很不错。”

    刚好角落的袋子里还有以前初中玩得毛线团,围脖织了一半就丢在那里呢,好几年都没再续上,她都忘了怎么织了。

    掏出里面的毛线团,把线拉扯几下展示一下韧度。

    “织的方式你们肯定比我厉害,总之,材料是羊毛,有些也会掺杂一些其他材料。”】

    主播的毛线很粗,但不是麻绳那种结实的粗,很软,用用力又能把它们扯住。

    没什么毛纺织经验的人都边看边思索。

    羊毛很短,羊身上很有味道,羊毛里头总有油脂、砂土和各种小虫子,和主播手上那种颜色洁白的毛线差别大了去了。

    他们怎么把羊毛弄的这么干净,还搓成这么长线的?

    【她有拿出两件蓬蓬的大衣,左边是羽绒服,右边是棉服。

    “这个是平时主要防风保暖的衣服,左边里面填充的事鸭绒,右边里面填充的是棉花,都很保暖。”】

    鸭绒大家知道,往衣服里填,这不臭吗?

    还有,主播,棉花是什么呀?

    【小小也想起来鸭绒难收集,而棉花,好像是外来物种来着。

    她把衣服塞回去,回了书房又坐下来找起来棉花的资料。

    “等我一下,我在给你找找。”

    棉花的话,好像是印度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