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128章 空文禁令
五号幸运观众何昶也是李治朝的,他一晚上都对清末的事情眉头紧锁。
“后世清朝廷到底在干什么,那个清怎么什么都知道,还放任鸦片荼毒百姓那么多年都不管一管?”
他除了学问习武,从小也有兴趣自己看点医术,清楚人的身体有什么极限,因此对那玩意的危害更是觉得可怖。
一开始作为药用无可厚非,但从雍正时候认知道危害开始禁烟,一直到道光才下定决心禁烟,中间还隔了这么多年,。
他不能理解,怎么那清满朝上下,就能对这东西的危害视之无物?
就算说他们高高在上,看不见下面小人物的悲惨,那大臣贵族也都抽上了,上瘾了,他们也还没觉得危险吗?
到底是为什么,能这么多年也不管?
【“外国洋商走私进来,但是他们自己因为身份有很多限制,所以很多时候是他们带过来,找清人做代理商去卖。
鸦片的泛滥让洋商们赚了大钱,也让本土代理商获得到巨额利润和回扣。
但这些他们不能独占,还要按级别向封疆大吏和朝臣贿赂,而这些官员又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孝敬最上面的那个,用来保证自己的前途。”
这些事情,小小觉得他们应该比自己都懂。
她不清楚这些平行时空王朝们的商人、官员、皇帝听见了会是什么想法,可她是真觉得有够魔幻的。
“制定禁烟政策的皇帝,同时也成了大烟走私最大的受惠者,上下一致的贪污腐败,助长了鸦片的泛滥,让禁烟法令成为一道空纸,也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埋下祸根。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官吏、跟役、书差,以及商贸军民吸食者十之五六,甚至妇女、僧尼、道士都在吸食,z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吸毒大国。
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王朝出现财政危机,大大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也就出现了我们刚刚提到的林则徐虎门销烟。”
自己也只能无力的叹口气,小小继续叫六号幸运观众。】
那些照片上,吸大烟的的确是什么人都有,十之五六都在吸,要付出的银钱,可想而知是多大一笔天文数字。
这方面的事情,做生意和做官的,的确都比主播懂,就算主播这里没拿什么数据资料,但熟悉流程的他们一听就知道保真。
做过生意的商人们都是苦笑,他们做生意的确也习惯了各种上下打点,哪怕街头摆个小摊,附近的差役和没事干的恶霸混混们也是需要打好关系的。
早在主播说本土代理商的时候,他们的经验就预感到还是要向上面交钱,没想到这钱还真的一层层上交,甚至交到了皇帝手里。
皇帝都一边禁一边拿走私买卖的钱,这能不让禁令形同虚设才怪。
何止是主播觉得讽刺,他们听了也同样如此。
本来还觉得这子孙好歹还让人禁烟,干了点正经事的康熙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气对身体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咬着牙,眼神在一堆儿子里面找,看看哪个是道光、乾隆的长辈。
儿子们纷纷乖顺低头:唯独今天,不希望被老爷子选中看做继承人。
只有咸安宫出来的老二,不躲不避,就和他爹对视,目光坦荡,看的康熙自己先挪开了眼神。
老二是认准了他以后不会做皇帝,所以这么有恃无恐,但曾经最想让他接班的康熙看他这样子,反倒自己心虚了。
武周朝的顾未琼一直记得,林则徐硝烟后,鸦片战争可是打输了的。
她揪着心,小心问道:“鸦片战争输了以后,清廷如何,还禁烟了吗?”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禁烟令就名存实亡了。”
尽管有过林则徐雷厉风行地虎门销烟,但很可惜,衰败的清廷只会让人的期待一降再降。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鸦片的看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然禁不了,禁了还会被洋人打,就干脆躺平了,决定不禁烟了,直接让他们光明正大买,自己对烟收税。
连林则徐这种坚定禁烟派,也提出通过种植罂粟来弥补财政空缺、并抵御外国鸦片的看法。”】
“他们怎么能,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
忍不住一拍桌子,修道多年的孙思邈罕见露出怒色。
他不是只会治病救人的大夫,也被杨坚召过去做国子监博士,只是不愿去而已。
国家财政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能是用阴损法子,搜刮自己子民的钱财。
前面的那些科普他记得很清楚,大烟最要命的不只是那些对身体伤害,戒不掉的成瘾性才是最要命的。
抽一次就戒不掉,只会越来越想沉浸在药物刺激的快乐里,直到倾家荡产,自己也没钱抽了或者因病死掉。
抽大烟的是自己本国的百姓,收上来的税和拿子民的买命钱有什么区别?
主播鸦片、大烟转换说,还说过这是毒。
这的确是毒,比他知道所有东西都要毒。
孙思邈也算是明白了,这清真是从祖宗开始,都不只是汉人,他们是就没把底下百姓真当做子民。
主播还没叫号,说明还没完。给自己灌一口凉白开,他倒要听听大清还能干什么!
【小小接下来让大家知道,大清能干的事情真的很多。
“于是清政府开始鼓励各省农民种植罂粟、制作鸦片。
到了19世纪60年代,几乎在清朝境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罂粟花开,而土制大烟通过改良品种和提升制作技术,从最初的‘低廉质差’发展成为‘质优价廉’,卖的比洋大烟还好。
到了19世纪末,清已经从鸦片的纯消费国家,发展成为生产、贩售、吸食为一体的毒品大国。
吸食人数从鸦片战争之前的两百万左右暴涨四五倍。
光绪三十一年,财政总收入约1.5亿两,这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两。
等到清政府意识到鸦片带来的税收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危害,它让国民越来越孱弱,身心都造成巨大危害,对社会影响也贻害无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就算他们和英国政府达成双方逐年禁烟的协议,内陆各省的财政收入也已经严重依赖鸦片,禁烟协议遭到官吏们集体反对,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
恶劣影响一直延续到整个民国时期,各路军阀都把大烟当做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民国时期z国成为世界头号鸦片产出大国,甚至还对外出口鸦片。
直到新z国成立。”】
李世民都忍不住骂道:“这清朝疯了吗!”
全国都让农人都种这玩意,让这些都成了各地财政支柱,那罂粟和鸦片的提取比例如何,都要用到多少的土地?
种这个有钱,朝廷也鼓励种,好的土地都用来种这个了,那粮食谁种?各地的人都抽上了鸦片,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国家又要怎么运行?
全民就种鸦片卖鸦片抽鸦片,政府抽税,其他什么不做了?
现在再来看那些抽大烟人的照片,他们居然不一定是自己沉迷堕落,还可能是被这个国家统治者拖下泥潭的。
他们要收鸦片税,也不在乎下面百姓染不染上毒瘾。
国家财政有钱,那固然是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办,但抽这笔这钱的目的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
就看这清朝皇帝的行为,还有官员们的贪腐风气,李世民也不觉得他们能利用这笔钱办好大事。
打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是抽鸦片的兵丁精神恍惚,孱弱无力了,这还不吸取教训,居然放任这毒物继续扩大影响。
荒唐!前所未有之荒唐!
朱元璋冷下眼,对这个取代明的下一个王朝充满敌视。
他作为一个普通人里出来的皇帝,也是最在意底层百姓的。
这东西的危害,远比他从前知道的任何东西都要恐怖,而清不仅闭关锁国的时候不严防死守,后面开国门也顺便把这个名义上的链子直接去掉了。
一想到这东西会流入多少百姓家,让多少家庭堕入深渊,他就怒火中烧。
前面听了那么多,对清他也只是厌恶不喜,但听完刚刚的一段,他是真的很想跟主播问清楚清到底哪里发家的,他现在提前给子孙解决掉这个毒瘤。
七号幸运观众穆埸是宋人,他仍旧是不明白,为什么乾隆会无视英国带过来的那些东西,法国大革命能有多可怕?
【对皇帝来说,还真的是很可怕。
这么想着,小小说:“过两天晚上吧,我资料找齐全了给你们讲讲。第八位幸运观众。”】
八号幸运观众方言然对清末的事固然担心,但是目前对他最重要的是父亲的病,他寻遍了能找到的大夫,大家都无能为力。
把脉案和父亲的病症一起发上天幕,他希望历朝的大夫如果有知道的,能不能隔着天幕告知治疗方式。
【这是小事,小小帮他开了个通道。
看他的详细的病情描述和脉案,还真有知道的大夫出来了。
等他们直播间聊完,小小才叫第九位幸运观众。】
看见是这小子,朱元璋和朱棣是反应都没有,他现在已经对老四的后代不抱什么期望了,上一个被他抱有期待的是朱厚熜,结果是个20年不上朝的道士。
而被两个直系祖宗嫌弃的朱厚熜自我感觉还行,他不清楚他堂哥这会儿是什么时候,但他觉得他堂哥应该是不会太浪费机会的。
“我大明传进来的西洋知识也不少,为什么到清用的还是明的黑火药配方?”
看见这条弹幕,朱厚熜满足了,他就知道他堂哥也没那么想让清廷好过。
就是问的不够狠,应该问问是不是清一直到亡国都不作为,净防着汉人。
【这个问题……
小小:“我给你们找一下四库全书的资料吧。”】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目前为止完全不知道这个四库全书的清朝人,看见这个名字已经预感到不好,看见这个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时,不安之感已经达到顶峰。
这小子是修书的时候干什么了?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种……]
朱棣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有关系。
《永乐大典》,听着就是他这时候会修的书,他也的的确确安排了人修书,应该成书后就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他的《永乐大典》怎么会有需要辑佚,这到底哪些部分,又怎么失传的?
主播电脑也能搜出来的纸质的图片文字,还有各种标注、红线。
看他收集这么多书,康熙已经预见到乾隆都会干什么了,也能预想到接下来无论朝廷想怎么拉拢人,那些读书人都不会再信任朝廷了。
[对征集到的书,首先看有没有‘违碍内容’。
对于所谓‘违碍’内容,乾隆主要关注的是‘有诋毁本朝之语’的‘明季末造野史’和‘国初人伪妄诗文’,即明末清初人所写,‘诋毁’女真及清廷的史书、诗文。
四库全书馆于1778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禁书标准:《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除字句狂谬,词语刺讥,必应销毁,及明季国初人诗文集内有触悖者,其全书即不应存留’。
在《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后,乾隆又颁布了一些补充条款,将清查范围范围扩展至当代着作、地方志书,乃至戏曲剧本及‘妄言祸福之书’,顺便又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据学者统计,在近20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还有一些被禁毁掉的书籍,连名录都不列,无人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
“后世清朝廷到底在干什么,那个清怎么什么都知道,还放任鸦片荼毒百姓那么多年都不管一管?”
他除了学问习武,从小也有兴趣自己看点医术,清楚人的身体有什么极限,因此对那玩意的危害更是觉得可怖。
一开始作为药用无可厚非,但从雍正时候认知道危害开始禁烟,一直到道光才下定决心禁烟,中间还隔了这么多年,。
他不能理解,怎么那清满朝上下,就能对这东西的危害视之无物?
就算说他们高高在上,看不见下面小人物的悲惨,那大臣贵族也都抽上了,上瘾了,他们也还没觉得危险吗?
到底是为什么,能这么多年也不管?
【“外国洋商走私进来,但是他们自己因为身份有很多限制,所以很多时候是他们带过来,找清人做代理商去卖。
鸦片的泛滥让洋商们赚了大钱,也让本土代理商获得到巨额利润和回扣。
但这些他们不能独占,还要按级别向封疆大吏和朝臣贿赂,而这些官员又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孝敬最上面的那个,用来保证自己的前途。”
这些事情,小小觉得他们应该比自己都懂。
她不清楚这些平行时空王朝们的商人、官员、皇帝听见了会是什么想法,可她是真觉得有够魔幻的。
“制定禁烟政策的皇帝,同时也成了大烟走私最大的受惠者,上下一致的贪污腐败,助长了鸦片的泛滥,让禁烟法令成为一道空纸,也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埋下祸根。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官吏、跟役、书差,以及商贸军民吸食者十之五六,甚至妇女、僧尼、道士都在吸食,z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吸毒大国。
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王朝出现财政危机,大大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也就出现了我们刚刚提到的林则徐虎门销烟。”
自己也只能无力的叹口气,小小继续叫六号幸运观众。】
那些照片上,吸大烟的的确是什么人都有,十之五六都在吸,要付出的银钱,可想而知是多大一笔天文数字。
这方面的事情,做生意和做官的,的确都比主播懂,就算主播这里没拿什么数据资料,但熟悉流程的他们一听就知道保真。
做过生意的商人们都是苦笑,他们做生意的确也习惯了各种上下打点,哪怕街头摆个小摊,附近的差役和没事干的恶霸混混们也是需要打好关系的。
早在主播说本土代理商的时候,他们的经验就预感到还是要向上面交钱,没想到这钱还真的一层层上交,甚至交到了皇帝手里。
皇帝都一边禁一边拿走私买卖的钱,这能不让禁令形同虚设才怪。
何止是主播觉得讽刺,他们听了也同样如此。
本来还觉得这子孙好歹还让人禁烟,干了点正经事的康熙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气对身体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咬着牙,眼神在一堆儿子里面找,看看哪个是道光、乾隆的长辈。
儿子们纷纷乖顺低头:唯独今天,不希望被老爷子选中看做继承人。
只有咸安宫出来的老二,不躲不避,就和他爹对视,目光坦荡,看的康熙自己先挪开了眼神。
老二是认准了他以后不会做皇帝,所以这么有恃无恐,但曾经最想让他接班的康熙看他这样子,反倒自己心虚了。
武周朝的顾未琼一直记得,林则徐硝烟后,鸦片战争可是打输了的。
她揪着心,小心问道:“鸦片战争输了以后,清廷如何,还禁烟了吗?”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禁烟令就名存实亡了。”
尽管有过林则徐雷厉风行地虎门销烟,但很可惜,衰败的清廷只会让人的期待一降再降。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鸦片的看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然禁不了,禁了还会被洋人打,就干脆躺平了,决定不禁烟了,直接让他们光明正大买,自己对烟收税。
连林则徐这种坚定禁烟派,也提出通过种植罂粟来弥补财政空缺、并抵御外国鸦片的看法。”】
“他们怎么能,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
忍不住一拍桌子,修道多年的孙思邈罕见露出怒色。
他不是只会治病救人的大夫,也被杨坚召过去做国子监博士,只是不愿去而已。
国家财政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能是用阴损法子,搜刮自己子民的钱财。
前面的那些科普他记得很清楚,大烟最要命的不只是那些对身体伤害,戒不掉的成瘾性才是最要命的。
抽一次就戒不掉,只会越来越想沉浸在药物刺激的快乐里,直到倾家荡产,自己也没钱抽了或者因病死掉。
抽大烟的是自己本国的百姓,收上来的税和拿子民的买命钱有什么区别?
主播鸦片、大烟转换说,还说过这是毒。
这的确是毒,比他知道所有东西都要毒。
孙思邈也算是明白了,这清真是从祖宗开始,都不只是汉人,他们是就没把底下百姓真当做子民。
主播还没叫号,说明还没完。给自己灌一口凉白开,他倒要听听大清还能干什么!
【小小接下来让大家知道,大清能干的事情真的很多。
“于是清政府开始鼓励各省农民种植罂粟、制作鸦片。
到了19世纪60年代,几乎在清朝境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罂粟花开,而土制大烟通过改良品种和提升制作技术,从最初的‘低廉质差’发展成为‘质优价廉’,卖的比洋大烟还好。
到了19世纪末,清已经从鸦片的纯消费国家,发展成为生产、贩售、吸食为一体的毒品大国。
吸食人数从鸦片战争之前的两百万左右暴涨四五倍。
光绪三十一年,财政总收入约1.5亿两,这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两。
等到清政府意识到鸦片带来的税收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危害,它让国民越来越孱弱,身心都造成巨大危害,对社会影响也贻害无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就算他们和英国政府达成双方逐年禁烟的协议,内陆各省的财政收入也已经严重依赖鸦片,禁烟协议遭到官吏们集体反对,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
恶劣影响一直延续到整个民国时期,各路军阀都把大烟当做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民国时期z国成为世界头号鸦片产出大国,甚至还对外出口鸦片。
直到新z国成立。”】
李世民都忍不住骂道:“这清朝疯了吗!”
全国都让农人都种这玩意,让这些都成了各地财政支柱,那罂粟和鸦片的提取比例如何,都要用到多少的土地?
种这个有钱,朝廷也鼓励种,好的土地都用来种这个了,那粮食谁种?各地的人都抽上了鸦片,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国家又要怎么运行?
全民就种鸦片卖鸦片抽鸦片,政府抽税,其他什么不做了?
现在再来看那些抽大烟人的照片,他们居然不一定是自己沉迷堕落,还可能是被这个国家统治者拖下泥潭的。
他们要收鸦片税,也不在乎下面百姓染不染上毒瘾。
国家财政有钱,那固然是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办,但抽这笔这钱的目的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
就看这清朝皇帝的行为,还有官员们的贪腐风气,李世民也不觉得他们能利用这笔钱办好大事。
打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是抽鸦片的兵丁精神恍惚,孱弱无力了,这还不吸取教训,居然放任这毒物继续扩大影响。
荒唐!前所未有之荒唐!
朱元璋冷下眼,对这个取代明的下一个王朝充满敌视。
他作为一个普通人里出来的皇帝,也是最在意底层百姓的。
这东西的危害,远比他从前知道的任何东西都要恐怖,而清不仅闭关锁国的时候不严防死守,后面开国门也顺便把这个名义上的链子直接去掉了。
一想到这东西会流入多少百姓家,让多少家庭堕入深渊,他就怒火中烧。
前面听了那么多,对清他也只是厌恶不喜,但听完刚刚的一段,他是真的很想跟主播问清楚清到底哪里发家的,他现在提前给子孙解决掉这个毒瘤。
七号幸运观众穆埸是宋人,他仍旧是不明白,为什么乾隆会无视英国带过来的那些东西,法国大革命能有多可怕?
【对皇帝来说,还真的是很可怕。
这么想着,小小说:“过两天晚上吧,我资料找齐全了给你们讲讲。第八位幸运观众。”】
八号幸运观众方言然对清末的事固然担心,但是目前对他最重要的是父亲的病,他寻遍了能找到的大夫,大家都无能为力。
把脉案和父亲的病症一起发上天幕,他希望历朝的大夫如果有知道的,能不能隔着天幕告知治疗方式。
【这是小事,小小帮他开了个通道。
看他的详细的病情描述和脉案,还真有知道的大夫出来了。
等他们直播间聊完,小小才叫第九位幸运观众。】
看见是这小子,朱元璋和朱棣是反应都没有,他现在已经对老四的后代不抱什么期望了,上一个被他抱有期待的是朱厚熜,结果是个20年不上朝的道士。
而被两个直系祖宗嫌弃的朱厚熜自我感觉还行,他不清楚他堂哥这会儿是什么时候,但他觉得他堂哥应该是不会太浪费机会的。
“我大明传进来的西洋知识也不少,为什么到清用的还是明的黑火药配方?”
看见这条弹幕,朱厚熜满足了,他就知道他堂哥也没那么想让清廷好过。
就是问的不够狠,应该问问是不是清一直到亡国都不作为,净防着汉人。
【这个问题……
小小:“我给你们找一下四库全书的资料吧。”】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目前为止完全不知道这个四库全书的清朝人,看见这个名字已经预感到不好,看见这个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时,不安之感已经达到顶峰。
这小子是修书的时候干什么了?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种……]
朱棣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有关系。
《永乐大典》,听着就是他这时候会修的书,他也的的确确安排了人修书,应该成书后就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他的《永乐大典》怎么会有需要辑佚,这到底哪些部分,又怎么失传的?
主播电脑也能搜出来的纸质的图片文字,还有各种标注、红线。
看他收集这么多书,康熙已经预见到乾隆都会干什么了,也能预想到接下来无论朝廷想怎么拉拢人,那些读书人都不会再信任朝廷了。
[对征集到的书,首先看有没有‘违碍内容’。
对于所谓‘违碍’内容,乾隆主要关注的是‘有诋毁本朝之语’的‘明季末造野史’和‘国初人伪妄诗文’,即明末清初人所写,‘诋毁’女真及清廷的史书、诗文。
四库全书馆于1778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禁书标准:《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除字句狂谬,词语刺讥,必应销毁,及明季国初人诗文集内有触悖者,其全书即不应存留’。
在《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后,乾隆又颁布了一些补充条款,将清查范围范围扩展至当代着作、地方志书,乃至戏曲剧本及‘妄言祸福之书’,顺便又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据学者统计,在近20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还有一些被禁毁掉的书籍,连名录都不列,无人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