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大明王朝四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大明王朝四

    汉末乱世以后就一直在打仗,生产力低又人均穷的三国,刘备叹气一声,说:“后世的风气,很是奢靡……”

    生活条件好,追求点不一样的也很正常。

    只是上一幕还是淳安县的农人反抗战马踏苗,下一刻就是朝廷的官员在丝竹声里给外商讲解人上人日子怎么过,官和民两者截然不同的生活,被这电视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视还尚且是表演的,在他们这些真正的古代王朝人看来,那些挡在马前的农人都还活着,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外商定了50万匹丝绸,定价750万两银子。

    订单让在场几个浙江权势最大的人都很满意,而方才在百姓面前官威十足的马宁远,此刻正在门外对着小太监卑躬屈膝,要向胡宗宪报告有‘反民’。

    看门的小太监却对有人造反也不屑一顾,天大的事也要等里面看完丝绸再说……]

    “一个小太监,有什么权力能拦着知府禀报公事!”

    在才有大明没几年的时空,跋扈的小太监看的朱元璋又开始火大了。

    朱标也脸色沉重:“江南织造局一个看门的小太监,也能对着一州知府毫不客气。可想而知这群织造局里的太监,平日就是嚣张惯了。”

    太监这个群体,能使唤的动他们的,只有宫里的人。他们在这里,就是皇帝权力延伸的表现。

    看杭州知府对小太监客气的模样,就知道地方官员对他们,对他们背后的主人是怎样的态度。

    但是这不对劲。

    所有的皇帝都在想,为什么嘉靖需要在地方还安插宫里的太监作为话事人。

    他在御前财政会议上看得出并不是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都能廷杖打死钦天监的官员,官员也随他调动安排,怎么会还需要手下的太监去地方上?

    大明这个地方奇怪的权力等级,给秦到宋的官员都有些看不懂了。

    为国君、皇帝在地方办事,那是官员的活,就没见过宫廷里的太监还能到地方,比地方官还高高在上。

    [拒绝外商买大明人的胡宗宪见到了马宁远,也终于知道了淳安县的事。

    夜幕下的总督府门口,士兵举着火把在周围站好,而在胡宗宪等人的面前,是跪着的淳安县‘反民’。]

    “造反的百姓?天底下居然还有跪着造反的百姓,荒唐!”

    哪怕是作为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头子,从小世家子弟出身就没过过普通人生活的李世民,都觉得眼前这一幕荒谬至极。

    官员有轿子有车马,百姓只有一双脚。这群人走到这里,什么也没干,只是安静的跪在门前,那个姓何的官员就要把他们抓了再说,派头大的他都觉得气焰嚣张。

    他的大唐,这样的官也是有,并且数量可能也不小。比起反民,这种制造反民的地方官才是罪魁祸首。

    作为皇帝,他都觉得目前为止淳安县百姓做的一切都没问题,人家只是想好好种个地而已,一开始就是这个改稻为桑的国策有大问题。

    这个政策一开始就是上面的大官想出来,也只说了大概,什么具体的落实改法都没有,就被皇帝拍板让下面落实,结果弄出这一堆事端。

    就是这种时候,汉文帝在大家心中的含金量总是会不断上升。

    他越来越觉得后世那种方式更好,官员和各种真专家一起先制定讨论,在实地调研,就是确定了方案会发各种条例文件,还不会直接大面积铺开,而是先试点。

    除了这个,还有针对地方的监督也很重要。

    提笔在纸上先记下来,他有太多的事情后面要和臣子们一起讨论。

    而普通百姓看着跪在总督府门前的那些人,也替他们,替自己感受到了绝望。

    “他们跪着什么都没干,官府没有查证,没有盘问,他们做官的上来就是要把人全都抓了,到底凭什么?”

    “做官的,不都是这样,他们什么时候在乎过我们?”

    何茂才那样不问缘由直接拿人的官太多,胡宗宪那样眼里还会在乎他们的官太少,后世那样的官更是根本没有。

    [从后门进总督府衙门,胡、郑、何、马几个浙江大员,加上太监杨金水和新来的谭纶聚在一起开小会。

    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但是却没多农人愿意改稻为桑,郑泌昌就下令把能灌溉九个稻田的新安江堰口堵上,逼稻农改种桑。

    但也依然没人愿意改,这才有了马宁远今天带兵踏苗的事。

    马宁远说了戚继光带走士兵的事,明里暗里都是指责谭纶这个清流的人搞破坏。

    然而胡宗宪却说是他下的调令,在场的人都惊愕抬首。

    胡宗宪没在意他们的反应,继续道:“以官府的名义向米行上的米市,借贷一百万石粮食,现在借贷了多少啊?”

    本该负责这个事情的浙江布政使郑泌昌迟疑了一下,才回道:“很少,都说缺粮。”]

    大家明白了,为什么作为负责改稻为桑的胡宗宪,却给戚继光下令阻止踏苗。

    市面上不管真假,都说没有多的粮食,外省更是压根不给调粮,就是改了桑田种下桑苗产的丝也换不够口粮。

    连百姓的活下去的饭碗都保不住,秋后浙江必定出大乱子。到时候的反民,可不会是现在跪在总督府门口的那些了。

    刘彻赞叹道:“是个聪明人,也会说话。”

    这胡宗宪话里头也是赞同改稻为桑的,但是赞同不代表能做,根本问题就是没粮食,这事就是不能做。

    没有粮食,农民就没有饭吃,为了吃饭,就只能把仅有的田卖出去,

    改稻为桑能出多少丝绸,给朝廷挣多少银子,他们这些浙江的官不一定能有多少好处。

    但是真出了造反的乱子,不管是朝廷还是反民,没人会放过他们,大家都得死。

    因为天灾和赋税而吃不饱饭过不下去的造反,和单纯人为因素塑造的造反,仇恨程度差别太大了。

    要了三十万丝绸就会有三十万反民的话,高收益背后的风险也过于高了,没有皇帝真想体会一下自己王朝出了个陈胜吴广是什么情形。

    就算是镇压起义经验丰富的大宋,这种收益和风险也会多考虑考虑。

    也有接触过一些官员的人感叹道:“不怕上头怪罪,也不怕下面百姓辱骂,胡大人,是个好官啊。”

    尽管他不是后世那种公职人员,但作为一个浙江省权力最大的人,他能够对得起肩上的责任,不会盲目为了执行政策而让浙江百姓过不下去,这些就足够他被看剧的百姓们记住,并为之称赞了。

    胡宗宪的态度,让杨金水很不满,看到这里,大宋热闹的茶楼里有人不解道:“他是太监,浙江官场的事和他无关,只管丝绸。

    但胡宗宪不是都说会往上递奏疏让邻省调粮了吗,先弄来粮食,后面再改呀,杨金水生气什么?”

    旁边一桌有人回道:“之前那个郑泌昌不就说了市面上没有粮食,邻省也不借。

    万一今年遇上个什么天灾收成不好,哪家不得吃粮,粮食借了他们,自己这边不就要出反民了,这就是有调令也不会借啊,万一还真就是没粮食呢。”

    剧里的胡宗宪无论是长相气质还是办事风格,都是明清不少学子想象中自己未来的模样,他们也看的格外认真。

    但是清朝人有点疑惑,胡宗宪是这么高风亮节的人吗?

    正德时空和嘉靖时空,胡宗宪本人已经懵了,他完全没办法把自己和电视上那个正气凛然,为人务实又极具士大夫风骨的人联系起来。

    他开始自我怀疑,难不成他未来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以至于后世人也是这么看待他的。

    他以后都忙到没时间睡觉了,要不要现在就开始戒酒,改改生活作风,往未来的自己靠齐啊?

    [镜头一转就到了京城严府,严世蕃拿着奏疏,骂胡宗宪冠冕堂皇、危言耸听,觉得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留后路。]

    大明永乐朝的书院里,有学子道:“他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算他不把浙江百姓和大明社稷当一回事,人家胡大人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有错吗,非把浙江逼的全反了才好吗?”

    他身边的一个同窗赶紧拉拉他的袖子,小声道:“不是那么回事。他的恩师是严嵩,他们都是严党的人,但是那个谭纶是裕王的人,现在还有了皇孙,是皇储。

    严世蕃是在在骂胡大人想背叛他们严党,投诚裕王。不然你看那个严世蕃,为什么在说退路,他是在和储君作对。”

    学生纳闷:“他就不能不和储君作对吗?”

    同窗深深看了他一眼,吸一口气,不说话了。

    和不和储君对着干,这可不是严世蕃自己能做决定的。

    严家这时候除了严世蕃和严嵩,还有通政司通政使的罗龙文在。

    看见他的官职,很熟悉大明内阁制度到底什么情况的朱厚照和朱厚熜就胸一闷,知道了严世蕃手里的奏疏是哪里来的。

    这奏疏就是都没上到皇帝手里,直接到了严党手里被拿给了严世蕃。

    北宋,苏轼正低头嗦粉呢,忽然被弟弟叫抬头。

    他一抬头,就看见严嵩书房里挂着的对联,上面的字都认识,组合起来诗也很眼熟。

    对,可太眼熟了,这个就不是他的诗吗!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严嵩对联上的,就是‘劝农曾入杏花村’。

    但苏轼这首诗写的就是地方县吏盘剥百姓,现在被电视里大明朝明显毫不在意百姓的奸臣挂在家里,这种反差太大的影视表现手法让苏轼人都麻了。

    怎么办,头一次感觉自己的诗好像脏了,这粉都嗦不下去了。

    于是他端起碗,喝口羊骨汤,缓解缓解郁闷的心情。

    唐朝,李治觉得这严党的内部关系也挺有趣。

    罗龙文和亲儿子严世蕃两个人一起发力,要把在外的严嵩学生胡宗宪打成叛徒,但是严嵩人老心不老,一眼看出胡宗宪目的压根不是投诚清流,而是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躲严世蕃,直接和严嵩师生对话。

    胡宗宪不想让浙江乱了,但是外人眼里他的行为就是背叛严党。

    严嵩的想法具体不清楚,但李治看的出来,他也并不满意自己儿子想把桑田全给丝绸大户改的方案。

    而严世蕃和罗龙文都一口咬定没有别的方法,只有让那些丝绸大户改,才能一年多出几百万两银子。

    至于百姓的田,总之就是得卖。

    做皇帝的李治盘完逻辑,这会儿已经开始生气了。

    给丝绸大户改,一年是多了几百万两银子,但是没地又没的打工的农人,下场要么造反,要么就是做卖身为奴或者做佃农租种土地。

    前者那是造皇帝的反;后者那是壮大地方势力,这地多的以后就只会更多,税能收上来他都不信。

    无论哪种后果,都是挖朝廷,挖皇帝的根基,以国策为名帮助地方搞土地兼并,他能开心的起来才有鬼。

    还有一点这几个人没说,那就是这样改,才能让他们也分到更多的钱,甚至说不好浙江当地的丝绸大户就有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亲戚。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能替代丝绸大户主导的方案了?

    这可未必。

    只是让他们少赚点,可比浙江百姓都有造反更让他们难受。

    毕竟江山不是他们的,造反也造不到他们的头上。

    他冷笑道:“这严党,可真是贪啊。”

    武皇后没说话,心里却认为严党贪归贪,未必只是他们要钱,而是整个严党都要钱。

    严嵩或许想稳妥点,大家都少拿点,先把改稻为桑往好的方向上做了再说,可底下其他人却不一定愿意少拿。

    跟着镜头看清楚这些官的目的,李治也对嘉靖没了期待。

    百姓官员可能也和里面的大臣一样,觉得无论如何皇帝还是圣明的,同为皇帝的他可不会这么觉得。

    都是他的臣子,他能不知道这都是什么货色吗,无非是他不在意自己子民的死活,让严党干少了自己经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