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华都往事【工作笔记】 > 第171章 酒文化

华都往事【工作笔记】 第171章 酒文化

    喝酒,在地市分行就是一种文化。

    去商洛分行检查,梓涵自己开车,带着部门的几个人前往。

    中午,他和商洛分行一把手老马喝酒。

    老马是酒场上的常青树,据说没有谁可以灌倒他。所以,鉴于此,梓涵不敢造次,就说自己晚上还要回去,酒桌上他没敢多喝。

    晚上,在中午的几杯酒还没有完全消化之后,返回古城时,他还开车捎带两位搭车回古城的女士,这他妈的确实有些“二”。

    在去安康检查的时候,行长秦立平在安排欢迎法规部检查组的同时,还要同时应酬安康市政府一些人,他两个包间“串台”,所以,梓涵也没有喝太多的酒。

    第二天,梓涵就离开了安康。

    在欢迎检查组的宴席上,法规部检查组的几位女同志滴酒不沾,但在后来一次宴席中,秦立平招待她们喝了安康本地的“米酒”。由于米酒又甘甜、又冰爽,不一会儿,几个人就醉卧酒场。

    第一次延安之行,梓涵是专程前去看望延兵的。

    到机场的时候,梓涵才给他打电话。没想到,延兵竟然去参加总行培训了。

    梓涵的这次延安之行,按照计划是前往榆林检查。

    这次前往榆林,法规部检查组其他人坐火车前往,梓涵就趁此机会,绕道去延安看望延兵,他打算下午再从延安坐长途车只身前往榆林。

    由于延兵不在家,其他几位副行长陪梓涵中午一起喝酒。

    延安的酒局很有特色,是玩骰子决定谁喝酒。

    梓涵玩了一圈就发现,这完全是一个阴谋,因为按照这里的规矩,无论怎样玩,都是客人喝酒,所以,几轮下来,把梓涵喝得几乎趴下,后来,在去榆林的长途车上,他睡了一觉算是缓解过来。

    晚上到了榆林,他准备入住电力宾馆,听前台说,如果是华都银行的,住宿费可以打八折,但是,需要榆林分行办公室给酒店前台确认才可以享受这一政策。

    梓涵想,如果给榆林分行办公室打电话,晚上肯定又是一场大酒等着自己,由于法规部的大部队还没有到达,梓涵只身一人,加上他中午就在延安喝了一顿,现在胃里还不舒服呢,所以他没敢打电话。

    夜晚,榆林老城区的夜市人头攒动,梓涵徜徉在这里,找到一家小馆子坐下,要了一瓶汽水先润润嗓子,然后要了炒面和醪糟鸡蛋。

    吃完回到酒店,他摊开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一直看到深夜。

    第二天上午,检查组的大部队才到达榆林,梓涵想,那个时候再通知分行,说他已经到了也不迟。

    睡到自然醒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昨天中午的宿醉,经过一夜的休整,他感觉好了很多,虽然不能说满血复活,也完全可以投入中午可能的欢迎检查组的酒局。大部队过来,他也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所以他信心满满。

    本来,他准备在酒店吃了早餐后再睡个回笼觉,没想到电话响了。原来,大部队的人马在火车上和榆林分行办公室人员说了:梓涵昨晚已经抵达榆林。所以,办公室主任给梓涵打电话,说马上过来接他去分行。

    好吧,既然睡不成,就赶紧办理了退房手续,因为今晚他还要飞回古城。

    一把手高晓礼和延兵一起参加了总行举办的“地市分行一把手合规内控培训班”,副行长汪伟达临时负责。

    之前,梓涵仅仅和榆林分行的高晓礼打过交道,其他人都不熟悉。

    在汪伟达的办公室,他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尬聊”。

    汪副行长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具备理工科学生的严谨和拘谨。倒是榆林分行办公室主任很是健谈,他先责怪梓涵到了也不打声招呼,又兴致勃勃介绍,他的车为了能够得到的车牌号,他是怎样找了车管所的朋友,等了很长时间,在这个号段开始放号的时候,又一举成功获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号牌。

    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对华都银行有着极其深厚情怀的好员工。

    梓涵想,当他每天上下班开着挂有“K ”的帕萨特,内心的自豪感一定爆棚,这富有意义的车牌,完全可以体现他对于华都银行浓郁的情怀。

    榆林,以煤炭和煤化工着称,所以,依托能源建设这一支柱,榆林分行的很多员工摆脱了以往的窘困境地,很多人成为了百万、千万,甚至是亿万富豪。

    听汪伟达介绍,榆林分行一位员工和几个同学投资一座煤矿,后来觉得上班没有意思,就将煤矿转手变现,拿了几个亿举家迁往魔都定居,过上了财务自由、无拘无束的日子。

    而榆林分行后院的停车场,也停满了“帕萨特”级别以上的好车,还有很多奥迪,而这些车都是员工自己的私家车。

    梓涵想到自己的小“富康”,确实有些自叹不如啊!

    榆林分行,也是一个发生过传奇故事的地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这个分行两个子弟身上的血案,依然在梓涵脑海残存。

    当年凯歌楼储蓄所发生了“1218”特大杀人抢劫案,一名华都银行子弟伙同社会无业人员抢劫储蓄所,工作人员刘晓东、黄志旺与歹徒搏斗而光荣牺牲,而其中一位烈士也是银行的子弟。

    当年的榆林属于省内的老少边穷地区,而现在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影子。从城区一座座星级酒店、高楼大厦可以看出,能源开发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也为这个分行带来了不菲的业绩,成为培养省行中层干部的摇篮。

    中午,检查组的人员下了火车就直奔分行,开过入场会议,就直接上了欢迎的酒局。

    榆林的酒局与延安又有所不同,敬酒的人说着敬酒词,一杯又一杯,对着桌上的主客狂轰乱炸。汪伟达虽是理工男,酒桌上却是妙语连珠:“来来来,一杯接风酒,喜悦上眉头。”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带头喝,三杯才上车……”

    好在法规部检查组的人不少,又基本上都是男士,所以梓涵没喝太多。因为梓涵晚上要走,汪伟达邀请他,说走之前一定要去尝尝正宗的榆林炖羊肉,中午只是“开胃小菜”。

    我勒个去,这种场景确实让梓涵有些后怕,好在晚上就走了,要不然非在这里喝个“胃穿孔”不可。

    这时的榆林机场与这座充满了财富的城市不太匹配,虽然起降都是小飞机,但这种比足球场大不了多少的机场,还有那简陋的候机楼实在是需要重建。

    回到古城已是夜色阑珊,晚上,他依然要复习司法考试资料,第二天还要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