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都往事【工作笔记】 第173章 徜徉伦敦
热门推荐:
女战神和女武神
给蜜姐开本娱乐文,你写我老公呢
高武:王族大小姐竟是我女朋友!
我割肉剔骨断亲,全家悔到肠断
祸害都市,醉卧美人膝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贤者生活
我教忍者玩火影
这一世,咫尺天涯
大秦:古代修仙
这次伦敦培训时间非常短,前后仅有一个星期左右,学习只能是点到为止,而参观也完全是走马观花。
培训的老师中,有三位是之前在古城举办的内控和操作风险培训班上的老师,是老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讲师。
那还是几个月之前,总行在古城举办了系统内的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培训班,梓涵负责筹办。
本着厉行节俭的方针,培训班在文艺路培训中心举办。
这样就简单很多。梓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接待提前到来的三位外教,也就是这次在伦敦给他们上课的三位老师。
三位老师向总行法规部提出:是否方便提前过来几天,他们希望参观一下古城的名胜古迹。
倩总给梓涵打电话说后,他欣然同意。不过,他向总行提出:这里接待的外语水平恐怕够呛。这个不要紧,总行派了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叫楼晓的女孩子过来做翻译。
兵马俑、碑林是参观重点,这些旅游景点都可以请到专业的英文翻译。
但是,古城墙、大雁塔就找不到任何专业翻译。
在大雁塔参观时,几位老外问:这座塔是做什么用途的?梓涵让楼晓说,这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取回的真经供奉于此,楼晓一脸懵逼,恐怕这么复杂的桥段还不知道怎么翻译,就对老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僧人去印度学法归来,将学习的书籍存放在了这里,皇帝为此修建了这座塔。
这听起来有些像是不靠谱的胡诌,但是他也没有能力纠正,他能听懂一两句英文就不错了,如果让他做翻译解说一番?还是饶了他吧。
晚上,梓涵请三位老外去皇城宾馆对面的酒吧。他要了一打啤酒,边喝边吹牛,几个老外他们聊什么,梓涵不太清楚,不过,梓涵用蹩脚英文加两手比划,还算是“相谈甚欢”。
没过多久,他们竟然又在伦敦见面了,几个老外装出比较兴奋的样子,又是拥抱握手,又是合影留念,梓涵以为,上次的接待起码给我准备同样的礼物吧?没有,奶奶的,他还请几位喝啤酒呢,英国人真是不懂得“礼尚往来”,除了“o meet you again”就是“thank you so much”,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课。
如果没有翻译,梓涵几乎听不懂,英国人的英语与美国人的英语发音不同,而那么多专业的词汇,更是让人听上去头疼。
这几天上课、下课他们都是坐地铁,从住的地方走一段路到地铁站,再坐到bank,这应该是伦敦的金融中心,因为周围都是各大银行,还有英格兰银行,也就是英国的央行。
华都银行伦敦分行位置十分醒目,是当年购置资产的得意之作,据说购置时价格便宜,目前,资产总值已经高出原购置价的数倍。
只是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参观浏览的地方,附近的圣保罗大教堂,参观需要买门票,让梓涵等几个人望而却步。
伦敦的地铁非常便利,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他们熟悉了地铁的布局,就可以按图索骥,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参观。但是,中午休息时间实在是过于短暂,如果下午下了课再去,几乎所有的展览馆都关门了。
为了参观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梓涵只好提前逃课,下午再晚回来一个小时。但即使这样,他也基本上是跑着参观,因为里面太大了,如果没有两天细细品味,那是绝对不够的。
可惜他们的学习培训时间根本就不允许。
大英博物馆是必看项目,但是梓涵觉得,这里都没有国家美术馆精彩,他对于文物的关注程度远远没有对美术作品那样痴迷。在美术馆,他看见那么多之前仅仅在课本和画册上看到的大师作品真迹,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舍弃中午伦敦分行提供的工作餐——可口的盒饭,他就只能去快餐店买一套汉堡充饥,而汉堡套餐的价格是惊人的贵,当时英镑与人民币比价是1:11.5,套餐的价格是13英镑!
伦敦眼、特拉法尔加广场、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些景点,梓涵都是利用中午偷跑出来参观的。
伦敦分行组织大家参观了丘吉尔庄园和温莎城堡。对于这些古迹,由于没有详细的解说和事先做参观攻略,他们走马观花,懵懵懂懂就草草结束了。
虽然,梓涵买了这里的宣传册,可是因为都是英文,他仅仅翻看一下里面的照片,对于内容几乎没有看就永远地束之高阁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诗与剑桥的景致如此贴切,使多少游历于此的人们流连忘返。
剑桥,我轻轻的来了。
这座闻名世界的大学,这座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镇,令梓涵神往。
坐着小船在River cam泛舟而行,穿过一座座小桥,那座着名的数学桥,据说是牛顿设计的,还有格蕾桥和叹息桥,这些就是“剑桥(cambridge)”的由来。
剑桥大学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凝注了几百年前建筑大师的心血,站在King’s college前面的大草坪前,望着River cam穿过小镇,似乎可以感受到剑桥学子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这里,是剑桥的象征,是世界上无数学子向往的顶尖学府之一。
梓涵只能在小镇的集市上买一件印有Uy of cambridge徽标的t恤,也算是到此一游。
梓涵记忆中,似乎钱钟书先生也就读于此,但经过同行人的纠正,才知道钱先生就读于牛津。恰巧摊位上也有Uy of oxford徽标的t恤衫,虽然每件价格都是15英镑,国内这种质地的t恤绝对超不过50元,他也只好咬咬牙买了。
这次出来,他带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还准备了一个小箱子,本来准备采购一大批“洋货”,回去时候可以“到此一游”炫耀一番。怎奈这里的物价奇高,几乎所有的物品价格与美国相当,但英镑的汇率要高出美元几乎30%,所以,即使去伦敦的bicester Village的outlet购物,他也没有买太多的东西,即使价格很便宜,他也实在觉得价格昂贵,没有必要做冤大头。
倒是廖凡比较潇洒,他根本就不想去outlet购物,而是给梓涵一份采购单据,让梓涵看着买一些丝巾、领带,说是回去送同事。廖凡独自一人跑到the National Gallery仔细参观了一上午,然后去harrods商场给他心爱的夫人买了一条价值400英镑的丝巾!据说他还在那里喝了下午茶,佯装英国本土公民,享受了一次美好的下午时光。
培训的老师中,有三位是之前在古城举办的内控和操作风险培训班上的老师,是老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讲师。
那还是几个月之前,总行在古城举办了系统内的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培训班,梓涵负责筹办。
本着厉行节俭的方针,培训班在文艺路培训中心举办。
这样就简单很多。梓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接待提前到来的三位外教,也就是这次在伦敦给他们上课的三位老师。
三位老师向总行法规部提出:是否方便提前过来几天,他们希望参观一下古城的名胜古迹。
倩总给梓涵打电话说后,他欣然同意。不过,他向总行提出:这里接待的外语水平恐怕够呛。这个不要紧,总行派了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叫楼晓的女孩子过来做翻译。
兵马俑、碑林是参观重点,这些旅游景点都可以请到专业的英文翻译。
但是,古城墙、大雁塔就找不到任何专业翻译。
在大雁塔参观时,几位老外问:这座塔是做什么用途的?梓涵让楼晓说,这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取回的真经供奉于此,楼晓一脸懵逼,恐怕这么复杂的桥段还不知道怎么翻译,就对老外说,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僧人去印度学法归来,将学习的书籍存放在了这里,皇帝为此修建了这座塔。
这听起来有些像是不靠谱的胡诌,但是他也没有能力纠正,他能听懂一两句英文就不错了,如果让他做翻译解说一番?还是饶了他吧。
晚上,梓涵请三位老外去皇城宾馆对面的酒吧。他要了一打啤酒,边喝边吹牛,几个老外他们聊什么,梓涵不太清楚,不过,梓涵用蹩脚英文加两手比划,还算是“相谈甚欢”。
没过多久,他们竟然又在伦敦见面了,几个老外装出比较兴奋的样子,又是拥抱握手,又是合影留念,梓涵以为,上次的接待起码给我准备同样的礼物吧?没有,奶奶的,他还请几位喝啤酒呢,英国人真是不懂得“礼尚往来”,除了“o meet you again”就是“thank you so much”,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课。
如果没有翻译,梓涵几乎听不懂,英国人的英语与美国人的英语发音不同,而那么多专业的词汇,更是让人听上去头疼。
这几天上课、下课他们都是坐地铁,从住的地方走一段路到地铁站,再坐到bank,这应该是伦敦的金融中心,因为周围都是各大银行,还有英格兰银行,也就是英国的央行。
华都银行伦敦分行位置十分醒目,是当年购置资产的得意之作,据说购置时价格便宜,目前,资产总值已经高出原购置价的数倍。
只是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参观浏览的地方,附近的圣保罗大教堂,参观需要买门票,让梓涵等几个人望而却步。
伦敦的地铁非常便利,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他们熟悉了地铁的布局,就可以按图索骥,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参观。但是,中午休息时间实在是过于短暂,如果下午下了课再去,几乎所有的展览馆都关门了。
为了参观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梓涵只好提前逃课,下午再晚回来一个小时。但即使这样,他也基本上是跑着参观,因为里面太大了,如果没有两天细细品味,那是绝对不够的。
可惜他们的学习培训时间根本就不允许。
大英博物馆是必看项目,但是梓涵觉得,这里都没有国家美术馆精彩,他对于文物的关注程度远远没有对美术作品那样痴迷。在美术馆,他看见那么多之前仅仅在课本和画册上看到的大师作品真迹,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舍弃中午伦敦分行提供的工作餐——可口的盒饭,他就只能去快餐店买一套汉堡充饥,而汉堡套餐的价格是惊人的贵,当时英镑与人民币比价是1:11.5,套餐的价格是13英镑!
伦敦眼、特拉法尔加广场、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些景点,梓涵都是利用中午偷跑出来参观的。
伦敦分行组织大家参观了丘吉尔庄园和温莎城堡。对于这些古迹,由于没有详细的解说和事先做参观攻略,他们走马观花,懵懵懂懂就草草结束了。
虽然,梓涵买了这里的宣传册,可是因为都是英文,他仅仅翻看一下里面的照片,对于内容几乎没有看就永远地束之高阁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诗与剑桥的景致如此贴切,使多少游历于此的人们流连忘返。
剑桥,我轻轻的来了。
这座闻名世界的大学,这座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镇,令梓涵神往。
坐着小船在River cam泛舟而行,穿过一座座小桥,那座着名的数学桥,据说是牛顿设计的,还有格蕾桥和叹息桥,这些就是“剑桥(cambridge)”的由来。
剑桥大学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凝注了几百年前建筑大师的心血,站在King’s college前面的大草坪前,望着River cam穿过小镇,似乎可以感受到剑桥学子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这里,是剑桥的象征,是世界上无数学子向往的顶尖学府之一。
梓涵只能在小镇的集市上买一件印有Uy of cambridge徽标的t恤,也算是到此一游。
梓涵记忆中,似乎钱钟书先生也就读于此,但经过同行人的纠正,才知道钱先生就读于牛津。恰巧摊位上也有Uy of oxford徽标的t恤衫,虽然每件价格都是15英镑,国内这种质地的t恤绝对超不过50元,他也只好咬咬牙买了。
这次出来,他带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还准备了一个小箱子,本来准备采购一大批“洋货”,回去时候可以“到此一游”炫耀一番。怎奈这里的物价奇高,几乎所有的物品价格与美国相当,但英镑的汇率要高出美元几乎30%,所以,即使去伦敦的bicester Village的outlet购物,他也没有买太多的东西,即使价格很便宜,他也实在觉得价格昂贵,没有必要做冤大头。
倒是廖凡比较潇洒,他根本就不想去outlet购物,而是给梓涵一份采购单据,让梓涵看着买一些丝巾、领带,说是回去送同事。廖凡独自一人跑到the National Gallery仔细参观了一上午,然后去harrods商场给他心爱的夫人买了一条价值400英镑的丝巾!据说他还在那里喝了下午茶,佯装英国本土公民,享受了一次美好的下午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