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冷傲邪王权倾朝野 第319章 代替太女
纵然知道出事了,但一直见不到人,温绝殇也猜不出到底出了何事。
“你继续打听消息,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见到招扬。”
容泽:“是。”
温绝殇第一次主动要见贤王,小厮们不敢懈怠,精心为温绝殇挑选衣物,甚至拿出早前贤王派人送来的白玉簪子。
“公子,这根玉簪与您这身衣裳极为相配,好看极了!”为其梳妆的小厮忍不住惊艳道。
他们公子也生得太好看了,随便换身衣裳就跟仙人似的。
温绝殇看到小厮手里拿的白玉簪子,不由皱了皱眉,“不用这簪子,换成其他的。”
“不用?”小厮惊讶。
公子要去见贤王殿下,怎么能不佩戴贤王殿下送的簪子,若是让贤王看到公子佩戴她送的簪子,指不定有多欢喜。
“公子,这支玉簪真的很配您,既然公子要去见贤王殿下,何不让贤王殿下知道公子心里其实也是念着她的。”小厮自顾建议说道。
他们公子也真是可怜,与贤王定下婚约已有一年之久,却迟迟不见贤王定下婚期迎娶进门,反倒让他们公子无辜遭受了许多嘲笑。
话音刚落,就见温绝殇眸色一冷,“你胡说什么!”
他何时心里念着贤王了?
容泽脸色一惊,急忙一把抢过小厮手中木梳,赶人道:“你出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
小厮愣住,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脸茫然且不安的退出屋内。
“公子,那小厮是前些日子新来的,不是很懂院里的规矩,晚些时候小的就把他调到别处去,公子莫要生气了。”容泽眉眼担忧道。
整个院里,就属他知道自家公子心里想的是谁,那小厮不知道内情,想撮合公子与贤王殿下的关系,也属正常。
温绝殇看着桌上的玉簪子,神情疏离冷淡,“你稍后把这簪子收起来,待寻个机会再将簪子送还给贤王。”
既然心不在她那儿,还是别留着她东西为好。
“是。”容泽点头应下。
说起来,这玉簪子还是院外小厮在公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替公子收下的。
温绝殇目光从簪子上挪开,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佩,思绪飘向了远方。
不知那人如今身在何处,在做何事,为何班师回朝却不回京,反而找人代替了她。
擅自离京事关重大,一旦被女皇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温绝殇握住玉佩的手不自觉紧了紧,不知为何,他心里有种直觉,能让那人冒死离开的,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容泽手巧,不多时便为温绝殇束好了发,“公子,好了。”
温绝殇回过神来,看也不看镜中的自己,声音温润道:“嗯,走吧。”
两人还未走出院子,就迎面撞上前去贤王府通报的小厮。
“公子,贤王府的下人说,贤王殿下一早接到了圣上口谕,让王爷去城外迎接吕国使团了,此刻没在府上。”
温绝殇愣住,诧异道:“迎接使团?”
以往,迎接他国使团的任务不都是太女殿下亲自接待吗?
怎会换成了贤王?
小厮:“是的公子,贤王府的人还让公子明日再去。”
温绝殇眉头紧蹙,他此次本就是因为吕国使团进京才找去贤王,明日再去便就没有了意义。
忽然想到什么,温绝殇温润的眸子里划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深意。
“母亲可下朝了?”他问。
容泽点点头,“大人已在府上了。”
“随我去找母亲。”他有些事想亲自问问母亲。
东宫。
女皇口谕下达贤王府时,太女夏侯知若正睡得天昏地暗,一觉醒来,得知贤王代替自己去了城门口,气得砸碎了不少瓷器。
“太女殿下息怒。”一众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知为何,近日来,太女情绪暴躁,易动怒,稍微不合她心意之处,便要打杀下人。
此时的东宫,人人自危。
夏侯知若面容憔悴,怒目看着地上的一群宫女小厮,阴沉道:“息怒?贤王都骑到本宫头上来了,本太女如何息怒!”
凭什么让贤王来代替她,她才是凤临的太女,未来的储君。
贤王算什么东西!
这时,一名宫女硬着头皮闯了进来,“太女殿下,门外诸位大人求见。”
“带到书房去。”夏侯知若压下心中怒火。
“是。”宫女应声退下。
书房。
众位大臣:“臣等拜见太女殿下。”
夏侯知若径直走到主位落座,目光扫视众人一圈,抬了抬手,“诸位大人请起。”
“谢太女殿下。”
“诸位大人都来说说,母皇今日此举究竟寓意何为,难道是真想废了本宫不成?”
一个贱婢生的皇女,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母皇的眼。
众大臣闻言,纷纷脸色巨变,“太女殿下慎言!”
揣测陛下废太女的话,她们可不敢说。
“慎言?你们自己都看看,如今的朝堂上,都成什么样了。”夏侯知若怒气瞬间上来,气恨这些人胆小。
自宸王掌管朝廷所有兵权后,朝堂上几乎都快成了宸王一家独大的场面,哪还有她这位太女什么话语权。
她是太女啊!
试问历朝历代,又有哪位太女同她这般窝囊,被一个亲王压着,连半分权利也没有。
众大臣内心惶恐,都知道太女对宸王掌管兵权之事一直耿耿于怀。
不仅太女,就连她们这些朝臣都认为陛下此举不妥。
“太子殿下,今日之事微臣以为,太女殿下应当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怨天怨地去怪人家贤王。”这时一位不怕死的年轻学士站出来道。
“你说什么?”夏侯知若脸色唰的一下黑如锅底。
年轻学士一点也不怕夏侯知若凌厉的眼神,挺直腰杆,毫不顾忌道。
“若不是太女殿下近日来无心朝事,整日只知道在东宫买醉,宠幸男宠侍妾,陛下又怎会在这种时候让贤王代替太女殿下,还不是殿下自己的原因?”
众朝臣听到这话,无不对这位年轻的学士投去一个钦佩的目光。
直道:真勇!
“你继续打听消息,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见到招扬。”
容泽:“是。”
温绝殇第一次主动要见贤王,小厮们不敢懈怠,精心为温绝殇挑选衣物,甚至拿出早前贤王派人送来的白玉簪子。
“公子,这根玉簪与您这身衣裳极为相配,好看极了!”为其梳妆的小厮忍不住惊艳道。
他们公子也生得太好看了,随便换身衣裳就跟仙人似的。
温绝殇看到小厮手里拿的白玉簪子,不由皱了皱眉,“不用这簪子,换成其他的。”
“不用?”小厮惊讶。
公子要去见贤王殿下,怎么能不佩戴贤王殿下送的簪子,若是让贤王看到公子佩戴她送的簪子,指不定有多欢喜。
“公子,这支玉簪真的很配您,既然公子要去见贤王殿下,何不让贤王殿下知道公子心里其实也是念着她的。”小厮自顾建议说道。
他们公子也真是可怜,与贤王定下婚约已有一年之久,却迟迟不见贤王定下婚期迎娶进门,反倒让他们公子无辜遭受了许多嘲笑。
话音刚落,就见温绝殇眸色一冷,“你胡说什么!”
他何时心里念着贤王了?
容泽脸色一惊,急忙一把抢过小厮手中木梳,赶人道:“你出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
小厮愣住,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脸茫然且不安的退出屋内。
“公子,那小厮是前些日子新来的,不是很懂院里的规矩,晚些时候小的就把他调到别处去,公子莫要生气了。”容泽眉眼担忧道。
整个院里,就属他知道自家公子心里想的是谁,那小厮不知道内情,想撮合公子与贤王殿下的关系,也属正常。
温绝殇看着桌上的玉簪子,神情疏离冷淡,“你稍后把这簪子收起来,待寻个机会再将簪子送还给贤王。”
既然心不在她那儿,还是别留着她东西为好。
“是。”容泽点头应下。
说起来,这玉簪子还是院外小厮在公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替公子收下的。
温绝殇目光从簪子上挪开,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佩,思绪飘向了远方。
不知那人如今身在何处,在做何事,为何班师回朝却不回京,反而找人代替了她。
擅自离京事关重大,一旦被女皇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温绝殇握住玉佩的手不自觉紧了紧,不知为何,他心里有种直觉,能让那人冒死离开的,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容泽手巧,不多时便为温绝殇束好了发,“公子,好了。”
温绝殇回过神来,看也不看镜中的自己,声音温润道:“嗯,走吧。”
两人还未走出院子,就迎面撞上前去贤王府通报的小厮。
“公子,贤王府的下人说,贤王殿下一早接到了圣上口谕,让王爷去城外迎接吕国使团了,此刻没在府上。”
温绝殇愣住,诧异道:“迎接使团?”
以往,迎接他国使团的任务不都是太女殿下亲自接待吗?
怎会换成了贤王?
小厮:“是的公子,贤王府的人还让公子明日再去。”
温绝殇眉头紧蹙,他此次本就是因为吕国使团进京才找去贤王,明日再去便就没有了意义。
忽然想到什么,温绝殇温润的眸子里划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深意。
“母亲可下朝了?”他问。
容泽点点头,“大人已在府上了。”
“随我去找母亲。”他有些事想亲自问问母亲。
东宫。
女皇口谕下达贤王府时,太女夏侯知若正睡得天昏地暗,一觉醒来,得知贤王代替自己去了城门口,气得砸碎了不少瓷器。
“太女殿下息怒。”一众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知为何,近日来,太女情绪暴躁,易动怒,稍微不合她心意之处,便要打杀下人。
此时的东宫,人人自危。
夏侯知若面容憔悴,怒目看着地上的一群宫女小厮,阴沉道:“息怒?贤王都骑到本宫头上来了,本太女如何息怒!”
凭什么让贤王来代替她,她才是凤临的太女,未来的储君。
贤王算什么东西!
这时,一名宫女硬着头皮闯了进来,“太女殿下,门外诸位大人求见。”
“带到书房去。”夏侯知若压下心中怒火。
“是。”宫女应声退下。
书房。
众位大臣:“臣等拜见太女殿下。”
夏侯知若径直走到主位落座,目光扫视众人一圈,抬了抬手,“诸位大人请起。”
“谢太女殿下。”
“诸位大人都来说说,母皇今日此举究竟寓意何为,难道是真想废了本宫不成?”
一个贱婢生的皇女,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母皇的眼。
众大臣闻言,纷纷脸色巨变,“太女殿下慎言!”
揣测陛下废太女的话,她们可不敢说。
“慎言?你们自己都看看,如今的朝堂上,都成什么样了。”夏侯知若怒气瞬间上来,气恨这些人胆小。
自宸王掌管朝廷所有兵权后,朝堂上几乎都快成了宸王一家独大的场面,哪还有她这位太女什么话语权。
她是太女啊!
试问历朝历代,又有哪位太女同她这般窝囊,被一个亲王压着,连半分权利也没有。
众大臣内心惶恐,都知道太女对宸王掌管兵权之事一直耿耿于怀。
不仅太女,就连她们这些朝臣都认为陛下此举不妥。
“太子殿下,今日之事微臣以为,太女殿下应当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怨天怨地去怪人家贤王。”这时一位不怕死的年轻学士站出来道。
“你说什么?”夏侯知若脸色唰的一下黑如锅底。
年轻学士一点也不怕夏侯知若凌厉的眼神,挺直腰杆,毫不顾忌道。
“若不是太女殿下近日来无心朝事,整日只知道在东宫买醉,宠幸男宠侍妾,陛下又怎会在这种时候让贤王代替太女殿下,还不是殿下自己的原因?”
众朝臣听到这话,无不对这位年轻的学士投去一个钦佩的目光。
直道: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