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来了! > 第74章 憋着

大明,我来了! 第74章 憋着

    朱祁镇揉着耳朵,往一边挪了挪,确保这距离老太太够不到他,又开口道:“皇祖母,您孙媳妇马上生产了,太医说是个男娃,不如您老先把名字给取了?”

    老太太一听,顿时又喜上眉梢,给重嫡孙起名字,非她莫属啊,谁敢和老太太争?

    老太太皱着眉头:“你看,咱们燕藩的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取的名字也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取的,”

    朱祁镇顿时心里一紧,您可千万别取“深”字,历史上那货虽然有点功绩,可他后期炼丹修道、崇信万贵妃干了不少荒唐事。

    老太太皱眉好半天,一拍桌子道:“有了!”

    朱祁镇眼皮跳的厉害,问道:“啥?”

    “你看啊,从你祖父开始到你,是按照火→土→金→的顺序来取的名字,到了你儿子这,名字中应该带水,”说着,老太太伸手在旁边的茶盏里蘸了蘸水,在石桌上写到:沥。

    “呼,还好不是朱见深。”朱祁镇放下心来,又问道:“祖母,这个沥字怎么解?”

    老太太白了他一眼:“沥通历,象征着我的重嫡孙长大后能顶天立地,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同时,“沥”字带有水的柔情,为他增添了一份温柔淡然、处事不惊的气魄。”

    “怎么样,如何?”老太太得意的笑道。

    朱祁镇真想吐舌头,可无奈老太太在这件事上有绝对的话语权,于是竖起大拇指笑道:“还得是您老,这名字取的好!比那些大学士强多了。”

    老太太刚笑了两声,突然问道:“怎么,那些文臣在你这歪嘴了?”

    朱祁镇笑道:“昨儿个小朝会,几个学士提了那么一嘴,孙儿也没放在心上。”

    “砰!”老太太打翻了桌上的茶盏,怒道:“你啊你啊,你难道看不出他们的心思?”

    朱祁镇一时没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怎么了?

    “哼,这帮人,沾了毛比猴还精,我的重嫡孙还没出生,他们就惦记上了,也亏他们想的长远。”老太太冷笑道。

    “祖母,他们也是好意……”朱祁镇道。

    “什么好意,我看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哈,他们当了你爹的老师,又当了你的老师,如今还想做三朝帝师,真是狼子野心,其心可诛!”老太太怒道。

    朱祁镇闻言,也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想昨天小朝会上,这些学士们热切的眼神,朱祁镇眼中慢慢有了寒意。

    我的儿子是嫡长子,未来就是东宫之主,日后教他读书,就是帝师。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最高的梦想就是教皇帝读书,成了帝师,飞黄腾达就在眨眼之间,到那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执天下。

    “好深的算计!”朱祁镇冷哼一声。

    “我早就告诫过你,不要轻信这些文人,你就是不听,”老太太说着,脸上怒意不减,“你儿子还没出生,这些人就惦记上了,他们把你儿子当成了他们未来的依仗,当成了他们日后大权在握的筹码了!”

    老太太继续道:“孙儿啊,日后,你宁可多信任一些武人,也不要轻信文人,武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而这些文人,表面忠厚,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其实内里的心肝肺都坏透了。”

    说罢,老太太起身:“这事儿你不用管了,我老太太自有计较。”

    朱祁镇想了想道:“您老打算如何办?”

    “哎,”老太太叹息一声,“好长时间没去前朝了,明儿啊,我过去溜达溜达!”

    说完,老太太出了凉亭,又转身关切的说道:“秋天了,少吃些凉的。”

    朱祁镇谢过,目送老太太离开。

    老太太走后,朱祁镇坐在凉亭内,心里仍在回味着刚才老太太的那些话。

    直到太阳西下,朱祁镇才起身,去了坤宁宫。

    一进坤宁宫,朱祁镇就被一股香味吸引,他揉了揉鼻子,走了近去:“皇后,今儿又做了面饼?”

    夏子心挺着大肚子,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不必行礼,”朱祁镇走过去,赶走宫女,自己扶着妻子坐下。

    “皇上用膳了吗?”夏子心笑着问道。

    “御膳房的饭菜味同嚼蜡,朕没什么胃口。”朱祁镇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

    夫妻同心,夏子心知道丈夫心里肯定装着事情,也不问,而是示意宫人将刚刚烙好的豆沙馅的面饼端了过来。

    朱祁镇鼻子动动,拿起一个,不顾烫的就咬了一口。

    “恩,麦香扑鼻,豆沙馅软糯香甜,不错!”朱祁镇几口就将一个巴掌大的馅饼吃了进去。

    一连吃了三个,朱祁镇这才停下,看了看妻子因为怀孕更加圆润的身段:“今晚,朕就在你这歇息了。”

    不料夏子心却道:“皇上,臣妾还不能侍寝,要不您还是……”

    朱祁镇却贱兮兮的凑了过来,一边抚摸着妻子高高隆起的腹部,一边低声道:“下面不行,上面……”

    “哎呀,皇上,你都是从哪学的这些……羞死人了,臣妾今晚不方便,您还是如吴妹妹那里吧。”

    朱祁镇无语了,看着妻子半天,只好将腹部的那团火强压了下去,然后又陪着妻子说了半天话,这才悻悻的出了坤宁宫。

    “算了,还是忍忍吧,”朱祁镇哀叹一声,带着侯宝回了乾清宫。

    看着御案之上还未批阅完的几份奏疏,朱祁镇拿起来,看了半天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门口的杨老三。

    “老三,今晚你当值?”朱祁镇问道。

    “回皇上,今晚正是臣当值。”杨老三道。

    朱祁镇走到门口,看了看左右,对着杨老三勾了勾手指:“一会换上便装,随朕出宫。”

    杨老三面露难色:“皇上,这个时辰宫门已经落锁了。”

    “你去想办法。”朱祁镇不管他,径直朝寝宫而去。

    半个时辰后,一辆轻便马车从东华门的小门驶出,朝东长安街而去。

    “皇上,咱们去哪?”马车外,杨老三问道。

    “现在京城哪里最热闹?”朱祁镇问。

    “这……”杨老三有些欲言又止。

    要说晚上这偌大的京城哪里最热闹,自然要属勾栏胡同了,再有就是酒肆饭庄了。

    可他杨老三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把皇上往勾栏胡同那里引,这要是传出去,那帮文臣非得生吃活剥可他不可,更别说后宫的老太太了。

    “皇上,臣知道长安街上有几家酒楼,菜做的地道,那还有清弹唱曲的。”杨老三说道。

    “朕用过晚膳了,清弹唱曲朕没兴趣!”朱祁镇道。

    “其它的臣就不知道了。”杨老三低声道。

    好半天,朱祁镇又从马车内探出脑袋道:“知道泰和楼吗?”

    杨老三点点头。

    “去泰和楼!”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