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高利贷
热门推荐: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七零,最野军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
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
急!病娇师妹她【馋】我身子!!
吞天墓
海外风云之枭雄路途
重生,与君再相识!
花喜鹊
我一太监,绑定多子多福系统?
? 胡大成扛着锄头走进了院子,家里的女人和大闺女正在做饭,在院子里玩的小儿子看到爹回来了,就撒欢似的跑了上来。
“爹……您回来了……”
忙碌了一天的胡大成,看到了小儿子,所有的疲惫都没了,他笑着摸了下儿子的脑袋,把锄头放下,然后进了屋子。
大闺女正在灶台生火,看到爹回来了,也笑着冲她打招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现在是越长越周正,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不断的有媒人上门了。
胡大成简单的洗簌了一下,就进屋坐在了炕头上,等着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今年的年景非常好,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
今年家里的日子不错,新朝分给了他家两袋子粮食,再加上两个孩子进了新朝办的学堂,那里中午还管一顿饱饭,所以家里今年的余粮照比往年宽裕了不少,省着点吃秋收前粮食也能将将巴巴的够了。
这些年的年景一直不好,不但连年大旱,还有铺天盖地的蝗灾,那几年的日子就别提多憋屈了。老爹、老娘、大哥一家子,以及他家的两个孩子,都被活活的饿死了。
自从新朝坐了天下,日子也终于有了盼头,村里的地主降了地租,等到秋天收了粮食,明年的日子肯定会更好。所以如今的胡大成,天天活得非常舒心。
家里的女人和大闺女刚把晚饭摆上,就听到院子外面有人喊他。听到这个声音,胡大成心里顿时一紧,这是村里地主家的管家。
胡大成连忙下了地,还没等他出门呢,就见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走进了屋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满脸凶横的壮汉。
“刘管家,您怎么来了……”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呢,刘管家就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阴阳怪气的说道:“老胡,前几年你在东家那里佘的米,什么时候还啊。这都多少年了,前前后后佘了几次,现在连本带利的加在一起可有不少,你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胡大成连忙陪着笑道:“刘管家,不是我不还啊,前几年的年景你也知道,一年到头也掉不下来几滴雨,地里的庄稼根本打不出多少粮食。现在年景好了,等今年秋天打下了粮食,我保证会把粮食还上。”
刘管家冷笑了一声,然后说道:“老刘,这可是你说的,今年秋天若是再还不上,那可就别怪东家不仗义了。”
“您放心,今年秋天我保准把东家的粮食还上。”
刘管家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行了,别把话说得那么满,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说完就想离开,但是在转身的功夫,一眼扫到了胡大成家的大闺女。刘管家眼睛顿时一亮,笑着对胡大成问道:“老胡,你家的这个丫头可越来越俊了。”
胡大成连忙几步走过去,挡在闺女的身前,陪着笑道:“就是一个乡下丫头……”
刘管家没等胡大成说完,转身就往外走,临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然后笑呵呵的离开了。
天黑到时候,刘管家领着几个家丁回到了刘家大院。今天他带着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走了走,到哪一家说的都是在胡大成家那一番话。
前几年年景不好,为了不让一家人饿死,村子里为刘家种地的佃户,几乎都在刘家佘过粮食,当时都打了借条,利息高得吓人,这些年利滚利下来,早就不是当初借的那点粮食了。
当时村子里的佃户根本不识字,也不知道借条上写得是什么,而且一大家人都嗷嗷待哺,那还管得了那么多。
刘家这几年只是象征性的催一催,也没怎么去提这件事。其实各地的地主就希望村里的佃户多上几年,佃户们几辈子都还不上才好呢。
这样一来,中原各地的地主,就可以随意拿捏他们治下的佃户。等到年景好的时候,还能以这个事情为借口,每年秋收的时候多收一些地租,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灾情最严重的那几年,中原各地不但是地主家的佃户欠下了一屁股的高利贷,就连一些富农、小地主家都败落了不少。
很多自耕农、富农中农和小地主也因为扛不过去这个灾年,向当地的士绅地主家借贷。因为连年大旱、蝗灾,最后还不上高利贷,只能把家里几辈子积攒下的田地低价抵给了那些士绅大地主。
刘家是村子里的大户,祖上几代曾出过几个进士,最高做过一任知府,所以刘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这几代刘家没有出过进士,但也都是举人、秀才出身,如今刘家的家主刘仁恭,就是举人老爷。
而且刘家这一代也挺出息,刘仁恭的大儿子前几年中了进士,虽然只是末等的几名,但不论怎么说也是个进士,现在正外放做一任知县。
刘仁恭今年已经五十几岁了,虽然两鬓斑白,但也是气派不凡,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自从儿子中了进士,府县的老爷们对他明显客气了不少,平日里在当地也算是德高望重,这也使得刘仁恭越发的春风得意。
刘管家来到内院的书房,准备向老爷禀报今天的情况。刘仁恭正在写字,看到管家来了,就放下笔,接过丫鬟的丝巾擦了擦手。
“今天你把村子每家每户都走到了吧?”
刘管家点了点头,笑着道:“老爷,今天我是一家也没落下。这帮泥腿子都说了,今年秋收的时候还粮食,呵呵……我也把你交代的话跟他们说了。”
刘仁恭听了管家的话,点了点头坐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管家笑了下道:“老爷,我们用不着跟这帮泥腿子客气,他们管家里借得那些粮食,这几年连本带利的加在一起,他们几辈子都还不上。他们还以为秋收打下粮食,就能还上呢,真是白日做梦。照我说,干脆现在就去收粮,让他们活活的饿死算了。”
刘仁恭摇了摇头,指着管家笑着道:“你啊,还是沉不住气。再让他们乐呵几天,等秋天他们打下了粮食,我们再去把粮食都拉回来,呵呵……让他们知道,不要以为地租降了,我们就治不了他们。”(未完待续。)
“爹……您回来了……”
忙碌了一天的胡大成,看到了小儿子,所有的疲惫都没了,他笑着摸了下儿子的脑袋,把锄头放下,然后进了屋子。
大闺女正在灶台生火,看到爹回来了,也笑着冲她打招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现在是越长越周正,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不断的有媒人上门了。
胡大成简单的洗簌了一下,就进屋坐在了炕头上,等着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今年的年景非常好,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
今年家里的日子不错,新朝分给了他家两袋子粮食,再加上两个孩子进了新朝办的学堂,那里中午还管一顿饱饭,所以家里今年的余粮照比往年宽裕了不少,省着点吃秋收前粮食也能将将巴巴的够了。
这些年的年景一直不好,不但连年大旱,还有铺天盖地的蝗灾,那几年的日子就别提多憋屈了。老爹、老娘、大哥一家子,以及他家的两个孩子,都被活活的饿死了。
自从新朝坐了天下,日子也终于有了盼头,村里的地主降了地租,等到秋天收了粮食,明年的日子肯定会更好。所以如今的胡大成,天天活得非常舒心。
家里的女人和大闺女刚把晚饭摆上,就听到院子外面有人喊他。听到这个声音,胡大成心里顿时一紧,这是村里地主家的管家。
胡大成连忙下了地,还没等他出门呢,就见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走进了屋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满脸凶横的壮汉。
“刘管家,您怎么来了……”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呢,刘管家就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阴阳怪气的说道:“老胡,前几年你在东家那里佘的米,什么时候还啊。这都多少年了,前前后后佘了几次,现在连本带利的加在一起可有不少,你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胡大成连忙陪着笑道:“刘管家,不是我不还啊,前几年的年景你也知道,一年到头也掉不下来几滴雨,地里的庄稼根本打不出多少粮食。现在年景好了,等今年秋天打下了粮食,我保证会把粮食还上。”
刘管家冷笑了一声,然后说道:“老刘,这可是你说的,今年秋天若是再还不上,那可就别怪东家不仗义了。”
“您放心,今年秋天我保准把东家的粮食还上。”
刘管家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行了,别把话说得那么满,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说完就想离开,但是在转身的功夫,一眼扫到了胡大成家的大闺女。刘管家眼睛顿时一亮,笑着对胡大成问道:“老胡,你家的这个丫头可越来越俊了。”
胡大成连忙几步走过去,挡在闺女的身前,陪着笑道:“就是一个乡下丫头……”
刘管家没等胡大成说完,转身就往外走,临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然后笑呵呵的离开了。
天黑到时候,刘管家领着几个家丁回到了刘家大院。今天他带着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走了走,到哪一家说的都是在胡大成家那一番话。
前几年年景不好,为了不让一家人饿死,村子里为刘家种地的佃户,几乎都在刘家佘过粮食,当时都打了借条,利息高得吓人,这些年利滚利下来,早就不是当初借的那点粮食了。
当时村子里的佃户根本不识字,也不知道借条上写得是什么,而且一大家人都嗷嗷待哺,那还管得了那么多。
刘家这几年只是象征性的催一催,也没怎么去提这件事。其实各地的地主就希望村里的佃户多上几年,佃户们几辈子都还不上才好呢。
这样一来,中原各地的地主,就可以随意拿捏他们治下的佃户。等到年景好的时候,还能以这个事情为借口,每年秋收的时候多收一些地租,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灾情最严重的那几年,中原各地不但是地主家的佃户欠下了一屁股的高利贷,就连一些富农、小地主家都败落了不少。
很多自耕农、富农中农和小地主也因为扛不过去这个灾年,向当地的士绅地主家借贷。因为连年大旱、蝗灾,最后还不上高利贷,只能把家里几辈子积攒下的田地低价抵给了那些士绅大地主。
刘家是村子里的大户,祖上几代曾出过几个进士,最高做过一任知府,所以刘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这几代刘家没有出过进士,但也都是举人、秀才出身,如今刘家的家主刘仁恭,就是举人老爷。
而且刘家这一代也挺出息,刘仁恭的大儿子前几年中了进士,虽然只是末等的几名,但不论怎么说也是个进士,现在正外放做一任知县。
刘仁恭今年已经五十几岁了,虽然两鬓斑白,但也是气派不凡,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自从儿子中了进士,府县的老爷们对他明显客气了不少,平日里在当地也算是德高望重,这也使得刘仁恭越发的春风得意。
刘管家来到内院的书房,准备向老爷禀报今天的情况。刘仁恭正在写字,看到管家来了,就放下笔,接过丫鬟的丝巾擦了擦手。
“今天你把村子每家每户都走到了吧?”
刘管家点了点头,笑着道:“老爷,今天我是一家也没落下。这帮泥腿子都说了,今年秋收的时候还粮食,呵呵……我也把你交代的话跟他们说了。”
刘仁恭听了管家的话,点了点头坐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管家笑了下道:“老爷,我们用不着跟这帮泥腿子客气,他们管家里借得那些粮食,这几年连本带利的加在一起,他们几辈子都还不上。他们还以为秋收打下粮食,就能还上呢,真是白日做梦。照我说,干脆现在就去收粮,让他们活活的饿死算了。”
刘仁恭摇了摇头,指着管家笑着道:“你啊,还是沉不住气。再让他们乐呵几天,等秋天他们打下了粮食,我们再去把粮食都拉回来,呵呵……让他们知道,不要以为地租降了,我们就治不了他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