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551章 媒体热议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第551章 媒体热议

    该奖的热门获奖预测人员之一是埃里克·雅克布森。

    雅克布森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成就非常杰出,特别是在有机合成的催化反应的贡献,尤其是对Jacobsen环氧化的研究而名声大振。

    这位绝对是堪称巨佬级别的人物,他曾经获得过的奖项可能用一张纸都写不下。

    除了诺奖以外,他几乎已经将能拿的奖都拿过了。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他会在今年获奖的原因。

    第二位则是科学家乔安妮·斯塔布。

    她是一位女性,来自米国麻省理工学院。

    她的主要研究贡献在于发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可通过自由基机制将核糖核苷酸转化为脱氧核苷酸,而这些脱氧核糖核苷酸则成为后来dNA合成和修复的基础。

    第三位则是老生常谈的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

    这位大佬的人生同样堪称传奇,被誉为锂离子电池之父。

    但他如今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却几乎年年在诺奖颁奖台上陪跑,这也说明了获得诺奖的艰程度。

    很多人对他获奖的呼声很高,因为锂离子电池确实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如果再过几年,他不一定还有资格能够参与提名。

    有太多的人不希望他带着遗憾离去。

    陆时羡在网页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甚至排名比去年还要靠前一些。

    他凭借在植物免疫领域对于关键蛋白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获奖候选人的第八名。

    排在前面的几位大佬自然都是竞争力十足,排在他后面的也不是省油的灯。

    被夹在中间,陆时羡的压力着实不小。

    其实还有很多候选人都没有被列举出来,而且都有资格获奖。

    候选的获奖成果包括分子动力学、量子化学计算。

    “今年是理论化学本命年,这两个成果获奖的机会都很大。”陆时羡心中想到。

    以及细胞蛋白质折叠机制的发现,这也是最有可能获奖的生物化学成果之一。

    还有光遗传学,这个方向最近的发展非常迅速,被誉为前途最为光明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

    至于医学和生理学奖,有两个人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陈烈品果然如同预料一样,又登上了今年的医学奖和生理学奖预测名单。”

    陈教授就不用介绍了,陆时羡觉得就算再来一次,他获奖几率也不会增加,因为自己的存在对这个领域没有产生影响。

    但他心里还是还是希望他能够有所收获的。毕竟这是属于华人的荣耀。

    发现免疫抑制分子的艾利森不用多说,凭借该项成果,他已经将医学与生理学方面的奖项都拿遍了,唯一差的只是诺奖了。

    还有一个名字是来自岛国小川诚二。

    “小日子最近过的相当不错啊!每年都能有人进入到热门预测名单里。”

    不过陆时羡对此也没有多余的话说,毕竟他发明的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确实造福了许多人,在神经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极其关键的信息。

    当然,他如果获奖就大概率会和发明pEt技术(正电子扫描)的费尔普斯一起出现。

    来自《医学通讯》期刊这样评价他们的研究工作:“毫无疑问,他们在FmRI和pEt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拓展了人类对脑功能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小川诚二极有可能接过17年石黑一雄的接力棒,拿下岛国在诺奖上的八连胜。”

    之所以强调这这句话,那是因为岛国巴掌点大,野心却不小。

    自2001年开始,提出未来五十年要拿三十个诺奖。

    这个计划就连当时拿下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也评论:“这真是一个傻冒计划,要知道此前一百年里,只有9位岛国人获得过诺奖。”

    包括国际上也是一片冷嘲热讽。

    但接下来,令人感到迷幻的事情来了。

    岛国接下来跟吃了药一样猛,打了所有人的脸,后面的二十年里一共拿了十九个诺奖。

    过去的亚洲诺奖几乎成了岛国的自留地,只有看着他们拿奖的份。

    但今年的情况稍微有了一些变化,整个亚洲同时有了两位热门候选人。

    pNAS期刊对两人究竟谁会得奖做了一个预测:“陆就像一匹超级黑马在学界横空出世,创造出了平衡态理论以及司南模型解决了植物细胞数十年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并以二十多岁的成绩拿到诺奖提名,他的天才毋庸置疑。”

    “而小川诚二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大脑的成像技能研究,脑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器官,人类对大脑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借助无创研究工具,对于探究大脑奥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脑科学领域一直以来备受评委会青睐,来自岛国的小川诚二或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pNAS期刊全名是《米国国家科学院报》,这番点评不乏有拱火的意味。

    要知道两人的获奖提名都不是一个领域的。

    更何况其实每年活跃在预测名单上的华人其实并不少。

    单独将陆时羡提出来,由于国籍原因,很容易引发对两人的讨论。

    但这也有了一个好处,在国内媒体的宣传之下。

    原本很多对他第一印象不咋样的民众对他的感观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网络上们更是掀起了议论的热潮。

    “对不起,我承认之前有小黑子的成分,但这次我坚定的站在陆时羡这边。”

    “刚刚粗略了解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年轻人的优秀,才二十几岁就已经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承认别人的优秀有这么困难吗?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他是转基因的支持者就戴上名为偏见的有色眼镜。”

    与此同时,岛国媒体也同样热闹,只不过口径都相当一致,没有什么别的声音。

    “小川桑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陆时羡其实和小川诚二并不认识。

    但在某些无良媒体的渲染下,自己好像和他有了深仇大恨一样。

    事实上,两人甚至连竞争关系都没有。

    不过如果真的要分出一个胜负,陆时羡希望那个人是自己。

    不为别的,就为证明一件事情。

    他并没有更换国籍,生长于故土的华国人也能获得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