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575章 南江速度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第575章 南江速度

    从去年回国以来,到现在的十月份。

    他没有出现在实验室,反而一直被活跃在学术讲座、颁奖现场等社会活动中。

    但只有在实验室才是一名科学家的战场。

    他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个消息对梅兴国来说也很意外。

    他之前一直对陆时羡提出的计划存在一定的疑虑,但也只能尽力去争取,不然连机会都没有。

    因为原本省部共建模式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地方省属高校。

    这一次,里面高校的对象变为了燕大。

    这在过去都属于前所未有的先例。

    但报告打上去,让他没想到的是陆时羡的名字如此好用,经过专题协商和专家论证以后,后续的审批环节一路绿灯。

    要知道,很多地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之路艰难无比,花费一二十年没有结果也是常事。

    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看来小陆那一次上燕京的收获不小啊。”梅兴国在心中暗暗思索。

    至于,一座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能为南江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是对于南江来说,相关学科建设水平能够迅速提升。

    其实燕大参与进来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毕竟属地在南江,能够进一步加强燕大和南江之间的沟通交流。

    而且可以预见,实验室和南江各省属高校的合作也不会少。

    其次对南江科研实力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实验室会围绕南江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区域特色,同步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

    最后积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会带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为南江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与科研团队。

    从而最后达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至于前期的花费和投入,和后期的成果与回报相比起来完全值得。

    尽管这个周期看上去的确不会很短。

    但梅兴国魄力十足。

    就在批复下达的当天,他就进行了批示,要求南江全省各部门要全力配合省部共建植物病理和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建设。

    陆时羡也快马加鞭,飞往南江参与实验室的选址和设计。

    对于这个东西,他其实并不会太懂,但有专业的人懂。

    他过来也只是为了见识和关心一下,顺便表达自己的一些设计诉求。

    毕竟他即将成为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几乎在建设方案敲定下来的数个小时之后。

    位于南江市里的盘山区就收到了通知,并火速成立了征地专班。

    盘山区虽然是省会南江市的一个区,但平时因为地方比较偏远,大部分地方都是还未开发的山区。

    基本可以说是一个郊区,因此经济水平一直上不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现在这泼天的富贵居然到了他们的头上,数亿的投资平白落到了盘山区。

    不过这也是陆时羡和南江省专家反复讨论得出的结果。

    南江省的要求是不能离市区太远,最好是能直接在市区,方便辐射经济发展。

    而陆时羡的诉求是植物病理和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说到底还是生物实验室,更何况他还是研究的植物病理。

    说到底这玩意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植物和病毒。

    如果后续涉及到一些防护等级较高的生物实验,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极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基于此,陆时羡建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并按照bSL-p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

    p3实验室作为保护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对人类、动物、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传染致命疾病的情况。

    以及对动物、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实验通常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南江方面完全认同并赞可了陆时羡的想法,一个是从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角度来看,生物实验室的确不适合建设在人群喧闹处,另一个是建设实验室的经费本来就花费巨大,从山区征地能够帮助他们节省下大量的财政资金。

    很快,采购以及招投标程序也走完了。

    这个效率对比起以前的市政工程来说,几乎算是光速了。

    来自华国建设一局集团建设公司的施工团队在第一时间抵达了地图上已经被圈定的地方。

    挖机、推土机、重装卡车等施工车辆轰鸣阵阵,原本还看上去树木密布的荒山转眼就变了模样。

    南江速度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个事情并未在网络上进行保密,但也没特意宣传。

    但总有有心人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发现了这件事。

    无论是华国科技部门的对省部共建实验室的获批公示,还是采购、招标网上发布的成交公告,无一不预示着什么。

    但省部共建实验室虽然难得,但在2019年,这么多年累计下来,也有十五六所,也不算特别稀奇的事情。

    只是很快有人发现了华点,因为这次参与实验室共建的高校居然是燕大。

    这个情况极其特殊,因此引出了南江当地不少吃瓜群众。

    此时,已经杀到盘山区建设现场的华国科技报见习记者黄一鸣,作为刚入职不久的新人,此时见到眼前这一幕有些为之咋舌。

    因为在周围群山林立的情况下,看到整座山被推整成平地的感觉是无比震撼的。

    “离了大谱啊!南江这是和燕大这是联合起来偷偷摸摸搞大事啊,我一直以为这里只有酱香白酒。”

    站在他旁边的是带他的师傅,资深记者周鹏。

    “恐怕没这么简单。“周鹏只是呵呵一笑:“凡事要透过表象看实质。你见过南江和燕大之前有什么交集吗?\"

    “还有为什么是燕大?而不是本应该成为主角的南江大学?”

    “这些问题你都思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