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铁血兵戈 > 第三十三章 于员外的愤怒

铁血兵戈 第三十三章 于员外的愤怒

    ?    第三十三章于员外的愤怒

    于承惠回到关庄镇的时候,肚子里全部都是火气和怨气,他曾经是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等等事宜,职责是很重的,但因为得罪了宦官,无法在朝廷呆下去了,被迫辞官归家,名义上是年纪大了,难以胜任官职,其实于承惠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做事情的时候。

    于承惠见过很多的事情,更是知道朝廷存在的弊端,他是正牌的进士出身,在朝廷之中,还是有着一些影响的,可惜生性固执的于承惠,不愿意与宦官有丝毫的交集,这样的态度,自然是无法长期在朝中做官的。

    回到关庄镇之后,于承惠很快现,几年的时间过去,地方上存在的问题更大,老百姓的赋税太重,本来就无法承受,加之黄巢造反,各地节度使都想方设法的增加赋税,美其名曰剿匪,致使老百姓到了崩溃的边缘,其实这些赋税,都被节度使拿来扩充个人的实力了,朝廷没有得到,也根本没有办法制止。

    老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肯定是要想出路的,这恐怕是黄巢屡次遭遇到围剿与沉重打击,但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实力,继续和官军对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不跟随黄巢造反,还能够干什么,总不至于等死。

    尽管没有了官职,但于承惠还是改不了耿直的脾气,回到家乡之后,他曾经为老百姓赋税太重的事情,与地方上的县令争执,甚至直接给朝中的丞相写信,但这样的争执和反映没有任何的作用,只是县衙的吏员到关庄镇征收赋税的时候,态度稍微好一些,不至于来硬的,毕竟于承惠的身份摆在那里,谁知道什么时候,皇上想起于承惠了,人家再次进入朝廷去,得罪了可划不来。

    山寨土匪骚扰百姓,于承惠专门找到了庆源县县衙和武陵县县衙,毕竟土匪聚集的山寨,处于两县交界的地方,与两个县都有关系,为了能够切实解决问题,于承惠甚至直接找到了巴州刺史,官军倒是来了,可不是来剿匪的,到了关庄镇,大吃大喝,还要劫掠一番,派出去侦查的军士,总是说一切都是正常的,没有见到什么土匪,驻扎几天之后,大队人马倒是开出去了,清早出门,午时不到就回来了,说是大败山寨,还抓了几个土匪。

    于承惠看到这些所谓的土匪之后,气的脸色青,这些被抓的人,哪里是什么土匪,分明就是大山脚下的老百姓,可惜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这些当兵的,可不会在乎于承惠是什么态度,坚持说打败了土匪,纯粹的睁眼说瞎话。于承惠很快绝望了,索性和山寨的土匪联系,要求他们不要骚扰关庄镇,关庄镇每年给予山寨一些粮食和钱财。

    这次到县衙去,于承惠也是为关庄镇的老百姓说情的,老百姓实在交不上赋税了,可惜县令还是没有松口,说是今年的形势特别的紧张,上面的要求很是严格,赋税是一定要足额征收的。听到县令如此的表态,于承惠甚至没有力气与县令争执了。

    “刘都尉,关庄镇的于员外,影响不小的,某建议去拜访一下。”

    “哪个于员外啊。”

    “朝廷原礼部员外郎于承惠,去年下半年才回到关庄镇的。”

    “侯二,你一直在山寨,和于员外怎么如此熟悉,知道这些情况,还要某去拜访。”

    “去年年底的时候,于员外和山寨达成了协议,山寨不骚扰关庄镇,关庄镇每年给山寨一些钱粮,相安无事,某以为于员外这样的处理方式,还是很不错的,拉拢了和百姓的关系,在地方上也是有着一定威信的,故而建议刘都尉去拜访于员外。”

    刘迪看了一眼侯二,慢悠悠的开口了。

    “既然是朝廷官吏,就算是辞官了,身份也是不一般的,怎么能够和土匪沆脏一气,这等的事情,某倒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还真要去见见这个于员外。”

    侯二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事情不好,他本来是好心,感觉到于承惠这个人是非常不错的,有能力有水平,借此推荐给刘迪,让刘迪结交一下,今后能够相互照应,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功劳,想不到刘迪是这等的看法,看来自己想着能够当刘迪的参谋,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刘迪出身不一般,心高气傲,看问题有些片面,更存在固执的一面。

    大队人马来到关庄镇,刘迪思索再三,决定去拜访于承惠。

    于承惠与山寨有口头协议的事情,刘迪的看法很不好,曾经身为朝廷官员,而且是六品的官员,怎么能够与土匪有交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这岂不是给朝廷和官吏抹黑,何况黄巢造反,已经有一些官吏,为了能够保全自身的利益和性命,直接投降了,朝廷对这样的事情,非常的恼火。

    刘迪来拜访,于承惠的态度很是热情,毕竟人家是襄阳节度使刘巨容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刘巨容在朝廷里面,也是有着一些影响和势力的。

    刘迪进门之后,于承惠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他毕竟在朝廷为官几年,能够感受和捕捉到对方的态度。

    “某奉命到关庄镇来剿匪,还希望得到于员外的支持。”

    刘迪说出来这句话,于承惠楞了一下。

    “刘都尉率领大军前来剿匪,某当然是要支持的,某是关庄镇人,希望本镇的老百姓能够过上平静的日子,附近有土匪,搅的镇子里不能够安宁,老百姓本就吃不饱穿不暖,若是还有土匪的劫掠,就更是活不下去了。”

    “如此就好,某就放心了。”

    刘迪高高在上的态度,还有语气之强硬,令于承惠非常的不舒服,不过人家是带着军队来剿匪的,能够剿灭山寨,得到好处的是关庄镇的所有百姓,早就想过这层关系的于承惠,选择了忍耐,不计较刘迪的态度和语气。

    接下来的寒暄,气氛显得冷淡了很多,于承惠不会主动找话说。

    其实于承惠是知道刘巨容的,能够到襄阳节度使的位置上面去,还是不简单的,只不过这个刘巨容,生性过于的圆滑,对上对下都有一套应对的办法,但身处漩涡之中,圆滑也是一种自保的办法,无可非议,于承惠本来以为,刘迪是刘巨容的儿子,至少是能够学到很多的,想不到这个刘迪,年少气盛,自以为了不起,真真的比不上刘巨容。

    场面冷淡下来,刘迪不满意了,他本来是带着训斥的目的来的,考虑到了于承惠的身份,说话还是很注意,颇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提醒于承惠要注意,身为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是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

    按说于承惠听懂了意思,应该是感觉到羞愧的,至少自我检讨一番,客气一下,想不到读书人就是穷酸要面子,明明做错了,却还是有理,甚至不允许他人说说。

    于承惠还没有送客意思的时候,刘迪站起来了。

    “某还要去剿灭土匪,就不打扰了,某此次来剿匪,不给百姓增加负担,惟愿彻底剿灭土匪,还百姓一个安宁,某不想行动暴  ...

    露,免得山寨有所准备,若是土匪四散而逃,最终受害的还是本地的百姓,还请于员外理解。”

    这样的话就说的有些过分了。

    于承惠的脸色青,被噎的险些说不出话来。

    刘迪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于承惠终于开口回答了。

    “虎父无犬子,某真的是佩服,但愿刘都尉凯旋而归,某等着庆贺。”

    刘迪猛地转身,盯着于承惠,脸上的神色很不好看,他本来就认为自身的能力是很不错的,并非是依靠父辈的力量才能够出任都尉一职,况且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虎视眈眈,对于他受到父亲格外的关注不满意,一直都想着能够越他,故而对于这类的话题,刘迪非常敏感,想不到于承惠专门说出来,这岂不是讥讽他没有真正的本事吗。

    “某自然是要彻底剿灭山寨的土匪,某可不会与山寨有什么纠葛,想那黄巢造反,朝中有些官吏,卖身求荣,某是最看不惯的,这也是朝廷所不容的。。。”

    于承惠的身体开始哆嗦起来,脸色阴沉,说不出话来,刘迪说到这里,含义就不一般了,远不是前面的含沙射影那么简单了,于承惠和山寨达成口头协议的事情,可大可小,要是官府一定要追究责任,完全可以将他关押到大牢里面去的。面对刘迪这样的愣头青,于承惠没有必要拿着鸡蛋碰石头。

    看见于承惠这样的神情,刘迪内心透露出来满足的感觉,也不说话,扭头离开。

    刘迪离开好一会,于承惠才一屁股坐下来。

    他感受到了刘迪的强硬和无礼,更加感觉到了危机,这种危机并非是自身可能遭遇到波折,而是刘迪剿灭山寨的行动,不一定能够成功,官军强悍不假,但若是以如此的高姿态去行动,漫不经心,以为手到擒来,未免会马失前蹄,遭遇失败。

    去提醒刘迪是没有必要的,人家也不一定能够听得进去,不过于承惠需要做好一些准备,若是官军真的失利了,不能够将怒气泄到关庄镇,不能够让关庄镇的百姓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