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海枭 第149章 不守之城
热门推荐:
重生之退伍从政
天庭警察局
盗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抗清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
斗罗:穿成唐三亲妹双武魂成神了
避孕失败!沈小姐带崽独美,厉总慌了
和离再高嫁,将门毒妃她超飒
玄学大佬下山,成团宠很合理吧
第149章 不守之城
林海拿出舆图来,张勇和海野左兵卫都凑过来看。
海野左兵卫不认识汉字,只能看个热闹,张勇却看到上面清楚地标注着沥海所城以及周围的烽堠、关隘,还有临近的卫所、巡司等。
“这是七十年前的舆图了,你们可以先看个大概。”林海手中的舆图是从《筹海图编》里撕下来的,这书的总编是抗倭名臣胡宗宪,实际由其幕僚郑若曾主要执笔,谭纶、戚继光等都曾参与其中。
“图中的烽堠、关隘分布,以及可能前来支援的卫所、巡检司等我还会再去海防道核实,毕竟这舆图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林海说着又点了点图中的沥海所城:“不过这沥海所城我是亲自去过的,依我之见,此城要攻下来难度并不大。”
海野左兵卫问道:“林桑这话从何说起?”
“首先这城太大了,区区一个千户所城,城墙竟有三里多长。”林海说这话是有对比的,毕竟泉南游击驻扎的厦门城也才城周二里,而沥海所却并无镇戍营兵常驻。
大城虽然可以贮存更多物资应对围城,但需要防御的战线也更长,以沥海所的兵力要守御三里多长的城池,显然是有些捉襟见肘。
“城中有多少驻军?”海野左兵卫接着又问道,他一个倭人,对明朝的兵制自然是一无所知。
“所谓千户所,按大明的制度应该有一千出头的正军,实际在册的可能只有半数,其中有战力的应该多数被抽调到临观把总手下了。”
林海说着又道:“如今正当春汛,临观把总派拨的一哨营兵正在沥海所驻防,虽然人数不多,但战力应当不弱。为了增加胜算,我会尽量把那一千五百担生丝抵达沥海所的时间拖到春汛之后,等这一哨营兵离开后你们再去攻城。”
“除开驻军之外,城中居民有多少?”海野左兵卫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深知守城战中普通百姓也能发挥大用。
“这个我还没有详细的数字。”林海道,“从我上次去城中看到的情况来说,至少是有好几千人的。所以这一战最好是能打一个出其不意,千万不能让城中有了准备,否则以你们的实力,要攻下这座城只怕并不容易。”
海野左兵卫闻言点头道:“百姓只在城上驻守时有用,一旦城破那就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所以破城的速度就成了此战的关键”
“你说得没错,还不光如此。”林海又用手指在舆图上点着,“三江所、黄家堰巡检司、三江巡检司、西海塘台、四汇隘、施湖隘,这几处都有驻军,而且和沥海所近在咫尺,你们若是不能第一时间破城,可能将会面临内外夹攻的局面。”
“三江所的兵力应该和沥海所差不多。”这时张勇在一旁插话道,“不知那两个巡检司和关隘还有西海塘台各有多少兵?”
“两个巡检司各有一百兵,两处关隘共一百兵,西海塘台一百出头,这几处的兵额合计有四百多,实际有多少暂时还不知。”
林海所说的数字也是从《筹海图编》中看到的,如今已是明末,他估计实数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
这里面最可能出兵支援的首推西海塘台,所谓台是辖台的简称,属于沿海烽堠中级别较高的,级别比辖台低的叫望墩,或者简称墩。辖台的额兵从十人到百人不等,望墩则一般只有五名守军,除了瞭望传信之外几乎没有战守能力。
这些沿海烽堠都是由临近的卫所出人,西海塘台的守军其实就是沥海所旗军,其家人一般都在沥海所城内,因此最有可能会来支援。
其次出兵可能性较大的是四汇隘和施湖隘,这种沿海关隘其实就是在海边的大型流沙、滩地上立下一个简易营寨,用于反登陆的,卫所对临近的关隘有指挥权,但其中的守军却并非卫所旗军,而是佥派的乡兵民壮。
出兵可能性最小的则是那两个巡检司,巡检司兵也是佥派的民兵,虽然习惯上被称为弓兵,但实际没几个人会射箭,而且巡检司直属于兵部,听命于州县堂官,和卫所之间八竿子都打不着。
至于曹娥江对岸的三江所,其实出兵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浙江卫所已经糜烂多年,三江所还是隶属于绍兴卫的,这种内地卫比起沿海的备倭卫更加不堪。
以上情况林海也大致说了一遍,只听张勇道:“如此说来,我们最好是不要从海上进军,以免被沿海烽堠发现,让城中有了准备。”
“正是如此。”林海点头道,“沥海所城的防卫以及外围的预警系统全是冲着海上的,我们若是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最好是从陆上进军,而且用于破城的兵力不能太多,也不能携带攻城器具,甚至连长兵器都不要带……”
“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海野左兵卫在一旁道。
“不一定,海野兄,你不要把城中的明军想象为倭国的武士,他们的战力比起你们的足轻都差得多,大概就比一般的农民略强而已。”林海接着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明军玩忽职守的程度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我甚至怀疑在没有预警的时候,面向陆地一侧的城墙上都未必有人值守。”
“是这样吗?”海野左兵卫闻言有些诧异,倭国毕竟还处于贵族时代,当兵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远不是形如农奴的卫所世兵可比。
此外,封建领主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防卫自然是做足了功夫,像大明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庞大帝国,其基层防御之松懈远不是海野左兵卫所能想象的。
“很有可能,不然你以为当年的倭寇是如何在大明肆意妄为的?”林海说着话锋一转道,“当然,沥海所城平日的哨守情况究竟如何,我还会派人再去实地探查一下,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以到时候再商议。”
海野左兵卫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林海的说法,他出身于信浓国,本来对嘉靖大倭寇并不太了解,但后来到了长崎后,也曾听闻了不少历史传说。
“沥海所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八尺,大概也就比大型海船的舷墙略高一点而已,用钩索攀登完全是可以的。城外的壕墙已被推倒,壕沟也已基本被填平,只留了三尺宽,直接跳过去就是……”
关于沥海所的壕沟,这是林海上次去的时候亲眼所见的,当时他还曾问过吴孟仁,后者告诉他这是军户们自己干的,为了多点地方种菜。至于为啥原本六丈宽的壕沟还留了三尺,那是为了方便给菜地浇水……
不过林海上次去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城墙外是否有民居或者大树,这还需要再实地踩一下点,若是有的话,那这就属于戚大帅所说的不守之城了。
“所以如何破城其实并不是这次行动的难点,真正难的是破城之后如何快速找到那一千五百担生丝,同时还要尽快把这批生丝运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沥海所城“城周一里”,这应是明初的情况。嘉靖年间《临山卫志》、乾隆年间《两浙海塘通志》均记载为“三里三十步”,可见明末时应该就是这么大。关于城墙高度,《临山卫志》为“一丈八尺”,《两浙海塘通志》为“二丈二尺”,疑为清代增修之故。另沥海所壕沟被平为蔬地也出自《临山卫志》,具体可参见第58章注释。
林海拿出舆图来,张勇和海野左兵卫都凑过来看。
海野左兵卫不认识汉字,只能看个热闹,张勇却看到上面清楚地标注着沥海所城以及周围的烽堠、关隘,还有临近的卫所、巡司等。
“这是七十年前的舆图了,你们可以先看个大概。”林海手中的舆图是从《筹海图编》里撕下来的,这书的总编是抗倭名臣胡宗宪,实际由其幕僚郑若曾主要执笔,谭纶、戚继光等都曾参与其中。
“图中的烽堠、关隘分布,以及可能前来支援的卫所、巡检司等我还会再去海防道核实,毕竟这舆图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林海说着又点了点图中的沥海所城:“不过这沥海所城我是亲自去过的,依我之见,此城要攻下来难度并不大。”
海野左兵卫问道:“林桑这话从何说起?”
“首先这城太大了,区区一个千户所城,城墙竟有三里多长。”林海说这话是有对比的,毕竟泉南游击驻扎的厦门城也才城周二里,而沥海所却并无镇戍营兵常驻。
大城虽然可以贮存更多物资应对围城,但需要防御的战线也更长,以沥海所的兵力要守御三里多长的城池,显然是有些捉襟见肘。
“城中有多少驻军?”海野左兵卫接着又问道,他一个倭人,对明朝的兵制自然是一无所知。
“所谓千户所,按大明的制度应该有一千出头的正军,实际在册的可能只有半数,其中有战力的应该多数被抽调到临观把总手下了。”
林海说着又道:“如今正当春汛,临观把总派拨的一哨营兵正在沥海所驻防,虽然人数不多,但战力应当不弱。为了增加胜算,我会尽量把那一千五百担生丝抵达沥海所的时间拖到春汛之后,等这一哨营兵离开后你们再去攻城。”
“除开驻军之外,城中居民有多少?”海野左兵卫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深知守城战中普通百姓也能发挥大用。
“这个我还没有详细的数字。”林海道,“从我上次去城中看到的情况来说,至少是有好几千人的。所以这一战最好是能打一个出其不意,千万不能让城中有了准备,否则以你们的实力,要攻下这座城只怕并不容易。”
海野左兵卫闻言点头道:“百姓只在城上驻守时有用,一旦城破那就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所以破城的速度就成了此战的关键”
“你说得没错,还不光如此。”林海又用手指在舆图上点着,“三江所、黄家堰巡检司、三江巡检司、西海塘台、四汇隘、施湖隘,这几处都有驻军,而且和沥海所近在咫尺,你们若是不能第一时间破城,可能将会面临内外夹攻的局面。”
“三江所的兵力应该和沥海所差不多。”这时张勇在一旁插话道,“不知那两个巡检司和关隘还有西海塘台各有多少兵?”
“两个巡检司各有一百兵,两处关隘共一百兵,西海塘台一百出头,这几处的兵额合计有四百多,实际有多少暂时还不知。”
林海所说的数字也是从《筹海图编》中看到的,如今已是明末,他估计实数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
这里面最可能出兵支援的首推西海塘台,所谓台是辖台的简称,属于沿海烽堠中级别较高的,级别比辖台低的叫望墩,或者简称墩。辖台的额兵从十人到百人不等,望墩则一般只有五名守军,除了瞭望传信之外几乎没有战守能力。
这些沿海烽堠都是由临近的卫所出人,西海塘台的守军其实就是沥海所旗军,其家人一般都在沥海所城内,因此最有可能会来支援。
其次出兵可能性较大的是四汇隘和施湖隘,这种沿海关隘其实就是在海边的大型流沙、滩地上立下一个简易营寨,用于反登陆的,卫所对临近的关隘有指挥权,但其中的守军却并非卫所旗军,而是佥派的乡兵民壮。
出兵可能性最小的则是那两个巡检司,巡检司兵也是佥派的民兵,虽然习惯上被称为弓兵,但实际没几个人会射箭,而且巡检司直属于兵部,听命于州县堂官,和卫所之间八竿子都打不着。
至于曹娥江对岸的三江所,其实出兵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浙江卫所已经糜烂多年,三江所还是隶属于绍兴卫的,这种内地卫比起沿海的备倭卫更加不堪。
以上情况林海也大致说了一遍,只听张勇道:“如此说来,我们最好是不要从海上进军,以免被沿海烽堠发现,让城中有了准备。”
“正是如此。”林海点头道,“沥海所城的防卫以及外围的预警系统全是冲着海上的,我们若是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最好是从陆上进军,而且用于破城的兵力不能太多,也不能携带攻城器具,甚至连长兵器都不要带……”
“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海野左兵卫在一旁道。
“不一定,海野兄,你不要把城中的明军想象为倭国的武士,他们的战力比起你们的足轻都差得多,大概就比一般的农民略强而已。”林海接着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明军玩忽职守的程度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我甚至怀疑在没有预警的时候,面向陆地一侧的城墙上都未必有人值守。”
“是这样吗?”海野左兵卫闻言有些诧异,倭国毕竟还处于贵族时代,当兵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远不是形如农奴的卫所世兵可比。
此外,封建领主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防卫自然是做足了功夫,像大明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庞大帝国,其基层防御之松懈远不是海野左兵卫所能想象的。
“很有可能,不然你以为当年的倭寇是如何在大明肆意妄为的?”林海说着话锋一转道,“当然,沥海所城平日的哨守情况究竟如何,我还会派人再去实地探查一下,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以到时候再商议。”
海野左兵卫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林海的说法,他出身于信浓国,本来对嘉靖大倭寇并不太了解,但后来到了长崎后,也曾听闻了不少历史传说。
“沥海所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八尺,大概也就比大型海船的舷墙略高一点而已,用钩索攀登完全是可以的。城外的壕墙已被推倒,壕沟也已基本被填平,只留了三尺宽,直接跳过去就是……”
关于沥海所的壕沟,这是林海上次去的时候亲眼所见的,当时他还曾问过吴孟仁,后者告诉他这是军户们自己干的,为了多点地方种菜。至于为啥原本六丈宽的壕沟还留了三尺,那是为了方便给菜地浇水……
不过林海上次去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城墙外是否有民居或者大树,这还需要再实地踩一下点,若是有的话,那这就属于戚大帅所说的不守之城了。
“所以如何破城其实并不是这次行动的难点,真正难的是破城之后如何快速找到那一千五百担生丝,同时还要尽快把这批生丝运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沥海所城“城周一里”,这应是明初的情况。嘉靖年间《临山卫志》、乾隆年间《两浙海塘通志》均记载为“三里三十步”,可见明末时应该就是这么大。关于城墙高度,《临山卫志》为“一丈八尺”,《两浙海塘通志》为“二丈二尺”,疑为清代增修之故。另沥海所壕沟被平为蔬地也出自《临山卫志》,具体可参见第58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