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晚明海枭 > 第175章 攻略宜兰

晚明海枭 第175章 攻略宜兰

    第175章 攻略宜兰

    “谈判还算顺利,教会在菲律宾的势力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强大。”米格尔对林海说道,他这次去马尼拉,接触到了很多当地的上流人士,因此对西菲殖民当局的情况比过去更加了解。

    “哦?你可以展开说一说。”林海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条约毕竟只是纸面的东西,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能在未来对马尼拉当局施加更多的影响,多明我会就是他攥在手里的一张王牌。

    “首先,菲律宾各省的地方事务几乎全被教会所把持,一开始他们主要是把持了教育领域,到如今地方上承担文书工作的几乎全是教士的管家或奴仆,包括预算审查、田地分配、征税、选举、警务、卫生等全都是由教士决定。”

    米格尔说着又道:“其次,教会在菲律宾控制了大量的田庄,同时他们也有类似濠镜仁慈堂那样的慈善机关,每年给海商放款高达几十万比索,利率更是高得吓人,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教会控制了菲律宾的经济命脉。”林海闻言插了一句,海贸对金融的依赖性很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东方的小海商很多都是集资出海,大海商则是充当权贵的白手套,其实这也可以看作一种融资手法,比如许心素背后就有很多家福建士绅,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人都是他的股东。

    在西方,VOC和EIC都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合资公司,成立初期就有很多出资方。而像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天主教国家,他们的教会实际上就充当了金融机构的职能,只不过西班牙殖民地的教会势力相比葡萄牙更加强大而已。

    这也是林海要在财务司下面设立银行的初衷之一,未来的会友公司并不打算亲自经营所有的航线,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他将会鼓励治下的人民开展私营贸易。

    “你说的没错,除了贷款之外,还有不少教团和教士直接参与海外贸易。此外,教会还向西班牙王室索取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又向菲律宾各地多达五十万的土人天主教徒征收每年三里尔的教会税,所以教会的财力要远比总督府强大得多。”

    米格尔说着又道,“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墨西哥有一个神圣查询法庭,负责惩罚所有的异端和反抗教会的西班牙人,这个法庭从逮捕到审判都是秘密进行的,并且派有一位专员驻扎在马尼拉,直接听命于马尼拉大主教。菲律宾总督除了离任审查之外,最为惧怕的就是这个。”

    “看来我们真是在手里捏了一张好牌啊。”林海闻言在心里直叫好家伙,这不就是西班牙版的厂卫吗?米格尔之前说马尼拉大主教足以和菲律宾总督分庭抗礼,看来是一点也不假。

    菲律宾总督本身是兼任大法官的,但他这个法庭某种程度上只是类似于刑部或大理寺,但教会手上还有个锦衣卫北镇抚司。

    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在未来会愈演愈烈,再过几十年,马尼拉大主教就将压倒总督,成为菲律宾殖民当局实际上的掌门人。而到了西班牙殖民末期,菲律宾总督更是沦为了大主教的橡皮图章,当总督出缺之时,大主教甚至可以连这块图章都不要,直接代行总督职权。

    寻找基督徒是西、葡海外扩张的主要动因之一,但同时又给这两国的殖民事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最终输给荷、英这样的新教国家是一点都不冤。

    林海在条约上签了字,随后宣布释放了四位多明我会的神父,以及除瓦尔德斯之外的所有西班牙籍俘虏,一共是两百多人。

    至于那一千多名菲律宾土著,虽然他们都加入了天主教,但很显然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这里面有两百多名无玷圣母号上的水手已经加入了会友公司,剩下的八百多人还要继续在基隆修筑要塞。

    要塞的设计工作已经由何良焘操刀完成,目前规划了一座棱堡和一座圆堡,其中圆堡在山上,棱堡则在山下。基本是按照当初米格尔的设想,山下的棱堡用来屯兵,山上的圆堡实际就是个炮台,用来封锁进入基隆港的航道。

    两处堡垒都是以石料修筑,其实就防炮效果来说,中国古代流行了七千年的夯土城墙对动能的吸收效果更好,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发展出火炮攻城的战术,甚至搞出了乌尔班巨炮那样的玩意,而在元明时期的中国火炮主要是用于野战。

    欧洲的那种石质城墙在火炮面前太过脆弱,而且还很薄,拜占庭的城墙也不过三米厚,这在欧洲已经算是最厚的城墙了。后来的棱堡也多是夯土修筑,而且还有防炮土坡,要用火炮攻克难度就大多了。

    不过基隆是著名的雨港,林海只能选择用石料筑城,好在社寮岛本身就是个岩石岛,石材到处都是。

    目前,山下要塞的一期工程快要修完了,地基是西班牙人已经打好了的,周长四百米,下宽上窄,里面修建有营房。

    堡垒的四个角各有一座三角形棱堡,计划每座棱堡上面安设一门18磅加农炮,一门12磅长炮,以及两门8磅炮和两门4磅炮。目前这些都还在纸面上,并未实际部署。

    二期工程是主要塞之外的三座三角堡,和主要塞之间的距离是五百到六百步之间,这些还有山上的圆堡都还没有开始修建。

    林海亲自来到建筑工地上,召集两百多名西班牙籍俘虏,宣布将要释放他们。马尼拉方面派来了一条大巴郎盖桨帆船,要接他们回家。

    一众俘虏如蒙大赦,这些日子他们算是体会到了那些菲律宾土人在家乡所遭受的苛政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已经有好几个西班牙人死在了皮鞭之下。

    不过和这些西班牙士兵不同,以马丁内斯为首的四位神父却并不愿回到马尼拉,他们强烈要求留在基隆。

    “马丁内斯神父,福建那边修教堂的事我还没去谈,你们四位不妨先回到马尼拉再说。”林海还在惦记甲米地船厂的大匠,想要早点把他们送回去。

    “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们都愿意留在这里,等待您的好消息。”马丁内斯面带微笑地回道,“此外,甲米地船厂大匠的事您无需着急,我派回马尼拉的毛列神父已经物色到好几位合适的人,只要教堂的事落实,他们很快就能来到圣萨尔瓦多。”

    “伱应该说基隆,而不是圣萨尔瓦多。另外,你们要留在这里也行,但必须在我的人监视之下。”林海看马丁内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就没再勉强,他也不差这几碗饭。

    第二天,林海收到巡哨船只传来的消息,说是那条巴郎盖船出了基隆港后很快就沉没了。

    这下他算是明白马丁内斯等人为何不愿意回马尼拉了,同时也不由感叹政治果然是太过肮脏,为了消除后患,这些西班牙士兵被他们的总督和教会联手坑了。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不赎回俘虏,但很显然那将会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塔沃拉总督需要把多明我会也拉下水,以确保他离任之后不会在基隆失陷这件事上翻车。

    经此一事,林海明白了自己还不是合格的政客,他再次提醒自己,在这个时代混必须要无所不用其极。若无修罗手段,何谈菩萨心肠?

    这件事也在无意间影响了林海对噶玛兰人的政策,他原本打算让武朗在宜兰建立统治,就像在台北地区所做的那样。

    但现在他决定把噶玛兰人的村社全部迁到台北的丘陵地带,对于拒不服从的村社将会清缴到底,战俘全部充作奴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宜兰获得更多的田地,同时还可以俘虏大批奴工,从海外购买奴工实在太过缓慢,一条载重三百吨的大船也就能运送三百人而已,毕竟这些奴工在路上也要消耗粮食。

    会友公司目前有两千多名奴工,这是远远不够的,光是工程局一家就已经把人手耗光了,营造司的其他几个部门完全都轮不到,大规模开采台北地区的矿产更是遥不可及。

    当然,新的政策也会有代价,对噶玛兰人的清缴工作将会旷日持久,林海打算借此来训练新兵,既能让他们见血,同时也不会出现较大伤亡。

    再就是漏网之鱼是难免的,总会有些敌对村社隐蔽地生存下来,这将会对后续入驻宜兰的移民造成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

    噶玛兰人的性情比起台北地区的凯达格兰人更加凶悍,历史上他们曾与西方殖民者爆发较大规模的冲突。

    不过拜金包里社和大鸡笼社强大的贸易网络所赐,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会说巴赛语,这在宝岛东海岸是一种通用的贸易语言,直到花莲地区都有很多土人会说。

    林海把陆军部第三局和第四局都派去了宜兰,配合武朗的土著军队开展行动。这两个局都是在淡水成立的,百总分别是阮进和疤脸,兵源都是万华的早期移民,军官则是来自原舟山营或警备司。

    一个月过去,武朗如疾风骤雨一般带着他的军队造访了沿海的二十多个噶玛兰村社,愿意迁往台北地区并接受铁之王统治的村社大概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遭到了陆军部的清缴,一千多人沦为了会友公司的奴工。

    这里面有不少是老弱妇孺,林海把老人和妇女安排到了舰船局和兵仗局,负责搓制缆绳以及连缀甲片,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不高。

    小孩子则被安排到了海军部,在船上充当火药猴,这个工作只有小孩能干,负责从弹药库向大炮运送火药。

    九月底,西北季风已经彻底统治了东海,第一批来自崇明和舟山的移民抵达东番,林海也从基隆返回了淡水。

    这次过来的一共有十五条大沙船,总计一千多户人家,男女老幼一共五千多人。从崇明到淡水,顺风只需五六天时间,所以路上基本没有出现人员死亡。

    负责率领移民船队的是石壁的亲信张大牛,得到的答案是崇明每天有一百多户应募,舟山则在四五十户的样子。

    要照这个速度,沈廷扬所说的一万户大概三个月时间就能招满,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早期报名的家庭肯定较多,后面有移民意愿的就会越来越少了。

    眼下台北地区已经无法播种了,随着这批移民的到来,水利工程的修建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奴工人手不足,工程局采用了雇工的方式来开展这项工作。

    新移民们绝大多数都向财务司下属的四海银行借了款,他们都是一贫如洗的失地农民,所以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早日还清贷款的机会。

    除此之外,营造司其他几个部门也在招收工匠,尤其是火器局和兵仗局,锻打甲片、枪管、炮管,还有鸟铳和火炮的钻膛,这几样工作都是消耗人力的大户。

    火器局的第一座水力镗床也已经建好了,这在欧洲已经是成熟技术,有了濠镜的人才输入之后,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这年代的水力机械故障率较高,而且初期建设较为耗费人力,因此会友公司目前还是以人力和畜力作为主要的动力源。

    “还是到处都缺人啊。”珠娘时常对林海感叹,她在公司的职务是淡水民政院的副总裁,总裁暂时还是由林海亲自担任,之所以没叫总督,是因为民政院并不管军事,叫总督有点名不副实。

    其实明朝也有总裁这个差遣,不过那是用于称呼会试主考官,或者是一些官修书籍的总编。

    “没办法,公司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林海对珠娘笑道,“不过如果人再多一些,我们都养不活了,从福建进口粮食的数量差不多已经到极限,好在万华的晚稻马上就要成熟,农忙季节又要到了。”

    十月,台北地区的秋收季节来临,福建方面却传来了郑芝龙攻陷铜山所的消息。

    感谢书友扬帆起航打赏15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