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10章

难得糊涂的爱 第10章

    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噪音,不觉一觉到天明。雄鸡高唱天下白,柴犬和吠福门开。山村人民多勤奋,追星赶月奔小康。

    叶雨欣睡了一个自然醒,精神饱满的起来,自由高兴地呼吸着乡村新鲜气息,泥土与野花的清香令人陶醉,城市女孩憧憬着美丽乡村,对乡村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

    吃早饭的时候,叶雨欣薇薇喝着米粥,她觉得异常甜美,这是她在城里品尝不到的原生态美食。

    “雨欣,再来一碗要不要?”林文静问。

    “要,嫂子。”叶雨欣柔声答道。

    “来,尝尝我们自己腌的小菜。”林文静说。

    “清脆,清香,咸淡适宜。”叶雨欣赞不绝口道。

    徐母见叶雨欣吃得津津有味,笑着对叶雨欣说:“中午包包子,保准你也喜欢。”

    “娘,包什么馅的?”邢家耀问。

    “猪肉馅的。”徐母说。

    “娘,多包一些,我可以解解馋。”邢家耀说。

    “行,娘多蒸几笼屉。”徐母说。

    “家耀,笼屉是什么?”叶雨欣问。

    “笼屉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属于炊具。以竹、木、铁皮等制成,主要用来蒸制食物。笼屉的由来已久,其雏形是古代的甑。至于笼屉匠的出现在何年何月,以无从考究。

    据传,蒸笼在旧社会曾作为饭馆门口的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食客们只要一看门口悬挂笼屉层数的幌子,就知道饭店的档次,就好比当今大酒店门口标牌的三星级五星级一样,可见笼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邢家耀说。

    “你再细细地给我讲解一下笼屉,这样可以丰富我的知识,让我新农村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以后大有裨益。”叶雨欣说。

    邢家耀说:“雨欣,笼屉其主体材料为木料和竹席,日子长了难免损坏,而寻常百姓又不舍的扔掉,于是,笼屉匠除了加工笼屉还兼营笼屉维修的副业,笼屉匠通常带着半成品笼屉材料和工具,游走在乡间农村。

    早年沿街挑担修理笼屉、扎箍风箱的,也是一个行当一套行头,一头挑着长长的竹篾、一片片圆圆的竹席,用窄窄的木片烤弯了的笼屉框,修理笼屉;一头挑着一套木匠家什,一包毛茸茸的鸡毛和团团丝线,用来修理风箱。

    当年家家自己做饭一日三餐锅碗瓢盆,笼屉风箱样样也不能缺,天长日久总有损坏需要修理的时候,这修理匠也是生意相当的好,修理笼屉和扎箍风箱也形成了一种行当。

    修理笼屉用的都是现成的材料,笼屉盖坏了,师父便会一圈一圈的打开箍住竹席的木箍,用准备好的竹席篾,左一行右一行的把破洞补起来,多余的席篾用剪刀剪去,重新装上木箍,木箍上一些断开的绳头,匠人们也会用竹篾像穿针引线一样缝来串去,笼屉盖就完好如初,一些缺少篦子埕的笼屉就手削上一根竹片,按尺寸镶嵌上,在紧上一道木箍,看着就结实多了,当然家里缺一截笼屉,顺手量量,一个既和体又崭新的笼屉也就不用上街买了。

    随着木质笼屉逐渐消失,笼屉匠也和其他匠人一样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生活反复淘洗旧日色彩的同时,一些留恋木质笼屉蒸出的馒头挺实、不塌水,有粮食容于自然的纯正味道的人们,仍在使用旧式笼屉,正因为此,才使秉承父辈言传身教的笼屉匠在手工业的夹缝里艰辛的生存下来。

    现如今,笼屉的加工材料有了极大的变化,有了纯铝制的笼屉,这类笼屉结实耐用,深受街头卖包子馒头的店家喜爱。还有铝包竹笼屉,这类笼屉也很结实,同样用它蒸出来的包子、馒头和用纯竹编笼屉一样香甜。其次还有钢制笼屉,这类笼屉的特点也是耐用,同时要比铝制笼屉美观,它的外圈看上去发亮。如今的笼屉匠很少再修笼屉了,很多笼屉都不值得再去修理了。”

    早饭过后,叶雨欣对徐山妹说:“姐,带我去养殖场参观学习。”

    “行。”徐山妹说。

    徐母看着穿着运动服亭亭玉立的叶雨欣,高兴地说:“记得早些回来吃午饭。”

    “知道了,阿姨。”叶雨欣答道。

    来到养殖场,叶雨欣高兴地像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她们忘忧一切,内心只有快乐与幸福。

    徐山妹指着近万米围墙和勾花围栏对叶雨欣说:“这些是我们兄弟姐妹经过数年建成的,那个时候家耀才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背石头肩背都磨破了,他是在苦中长大的。”

    “这个我没有听家耀说过,他只说你们家的养殖场是哥哥嫂子和姐姐建设的,用养殖的钱供养他上大学,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叶雨欣说。

    在养殖场种植园,看着碧绿的黄瓜与瓜秧上的黄花,看着殷红的西红柿,叶雨欣忍不住伸出娇嫩的玉手去触摸它们。

    “小心秧蔓的刺,会刺到你们的手的。”徐山妹说。

    “姐,这些蔬菜好诱人啊。”叶雨欣欣喜地说。

    “中午吃大包子就着黄瓜,再用西红柿做鸡蛋汤喝。”徐山妹说。

    “姐,现在咱们摘黄瓜和西红柿怎么样?”叶雨欣问。

    “行。”徐山妹说。

    功夫不大,姐妹二人摘了一篮子黄瓜与西红柿,然后又去摘了一鞋青椒。叶雨欣热的脸蛋红嘟嘟的,像娇艳的红苹果,劳动着的女孩最美丽,走出温室迎接阳光的照耀,自然的熏陶,流露出她最美的一面。

    骄阳下微风拂面,秀发飞舞,彩裙飘飘,别样的女孩别样的美。虽然汗湿罗裙,但是她们乐在其中,青春飞扬。

    “雨欣,去办公室喝茶去。”徐山妹说。

    “好,姐,我们去喝茶。”叶雨欣说。

    姐妹并行,袅袅婷婷来到徐山妹的办公室,徐山妹泡莲子茶给叶雨欣喝。

    莲子茶的味道是比较苦的,所以常常有人会拿冰糖熬莲子茶来改善茶的味道,但是徐山妹泡的莲子茶不加冰糖,令人品后苦尽甘来。由于莲子可以入心经,故可起到养心安神和镇静养气等功效,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学习畜牧医药专业的叶雨欣,参观了养殖场疾控中心。

    叶雨欣问徐山妹:“姐,养殖场由哪几个部门组成?”

    徐山妹说:“咱们的养殖场有总经理室、会计室以及进货、一线生产、疾控、销售、接待等四五个部门。”

    站在养殖场接待大厅内,叶雨欣透过落地窗又问:“姐,养跑山猪的这个山叫什么名字?”

    “这个山叫做‘翠屏山’,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而得名,总面积300多公顷,植被分布有140个科,约350种,常见植物分布有88科,263种,翠屏山势巍峨,树木苍翠,是桃江县近郊第二大青山,也是我们养殖场的基地。”徐山妹说。

    “虽说养殖周期长,但“跑山猪”的利润比普通生猪高了三倍左右。”叶雨欣说。

    “雨欣,我们要不要下去看看?”徐山妹问。

    “要下去看看。”叶雨欣对徐山妹说。

    叶雨欣见到于德兴时,他正在寻找好几天没有“回家”的母猪,沿着崎岖的山路河道不断搜寻,终于发现了踪迹。

    于德兴告诉叶雨欣,怀孕的母猪大多会在山林间生产,呆在山上哺育小猪,待小猪断奶后,才会带着小猪“回家”。

    徐家坳村地处大山腹地,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多年前徐家强返乡创业,成立了翠屏山养殖基地,养殖的跑山猪是本地家猪与野猪的杂交品种,主要以野生动植物为食,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是在山林里活动,吃得多长得少,出栏时间至少要一年。为了确保跑山猪品质,养殖基地一直秉承着“不用药物、不喂饲料、不与家猪接种”三不原则。

    “我们的猪生长在翠屏山脚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野果野菜野树根,经常跑到河里面翻石头找螃蟹吃,每天的运动量在三四公里以,它的肉非常紧实,脂肪含量非常低,非常符合我们现在人绿色健康的饮食观念。”于德兴说。

    “由于跑山猪以瘦肉为主,脂肪含量低、香味浓郁、肉质鲜美,深受市场喜爱。为了适应时代现实需要,目前急需做好的就是冷链运输和网络销售问题。”徐山妹说。

    “猪销售情况目前就销售去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也积累了一部分的客源,也有很多回头客,下一步我们准备筹划冷链运输,为做好下一步在网络销售做铺垫。”林文静说。

    “嫂子,你怎么来了?”叶雨欣问。

    “该吃饭了,娘让我给三舅送饭,顺便拉你们回去吃饭。”林文静说。

    养殖基地养殖的跑山猪从最初的五百头发展到了如今的两三万头,虽然说养殖周期长,但“跑山猪”的利润比普通生猪高了三倍左右。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渐凸显。

    如今,跑山猪的养殖不但解决了大山深处土地撂荒,还解决了未外出务工的村民就近就业,使得跑山猪养殖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带动越来越明显,真正将绿水青山打造成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养殖跑山猪前景也非常可观,利润也还是可以,所以周边村民和外边的各个县市,他们也慕名而来养殖基地学跑山猪养殖技术,现在也有几个村在养了,他们养好给翠屏山养殖场去销售,养殖场养这么多年也有一定的经验,外来学的养殖场也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他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