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149章

难得糊涂的爱 第149章

    李秀木搬入四合院以后,李书龙指定村里几个“好媳妇”轮流照顾他,李各庄村利民福利基金负责给几个“好媳妇”发补助,补助金额相当于开元集团公司二星级员工的工资。这些“好媳妇”细心照顾李秀木,其中“好媳妇”孔梅最得老人的欢心,最后李书龙就让孔梅专职服侍李秀木。

    单云娘对孔梅说:“表妹,做保姆不丢人,别的不要多想,你照顾李秀木是大爱,会得到村里人的尊重的。

    “表姐,我公公和婆婆在世的时候曾得到不少五爷的资助,不为别的,只为对我们家这份恩情我也得照顾好五爷。”孔梅说。

    李书武对妻子孔梅说:“五爷年纪大了牙口不好,羊肉要炖烂糊点,白酒要控制五爷,不要让他多喝,每顿最多给二两。”

    “我记住了。”孔梅说。

    因为喝酒的事情,李秀木有点不高兴,他对李书武说:“书武,饭我不在乎孬好,喝酒你们不能控制我,喝多少我自己有数。”

    李书文说:“行,五爷,每天我让小二家再给你加一两,一天半斤酒就不少了。”

    “嗯,这还差不多。”李秀木高兴地说。

    这天李书武抱着一箱茅台酒回来,他对孔梅说:“中午多做几个菜,李董要来家里吃饭。”

    “行,我一会就去买鱼买肉。”孔梅说。

    “光买鱼就行了,李董给了我一只杀好的羊,在车上,你与我抬下来。”李书武说。

    上午孔梅早早地炖好羊肉,李天昊、李书龙、李书文带着礼物来到李秀木的四合院,村支书李书龙说:“五爷,我们给您‘温锅’。”

    “好,谢谢,那咱们爷们不客气,都留下喝酒。”李秀木笑着说。

    “中,五爷。”李书龙说。

    温锅是民间流传的一项习俗,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旧时普通人家多不富裕,盖完新房后,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来“温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送来些食物、礼品,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同时,这种习俗还能增进亲朋感情,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使迁居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各地温锅习俗不同,长丰县来者主要是亲友、邻居,所带礼品花样较多,有送钱的,有送鸡鱼肉酒等食物的,还有送匾联、镜子、炊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几乎无所不包。娘家门上送来的礼物主要是炊具,如锅、勺子等,还要送一对公鸡、两条大鲤鱼、两斤豆腐、两斤豆芽。这些礼物都象征喜庆吉利:鸡是大吉大利;鱼是年年有余粮;豆腐与“都富”谐音,意为发家致富;豆芽有生根发芽、生长的意思。但也有忌讳,绝不能送钟,谐音“送终”,很不吉利。

    李天昊为李秀木送来一台智能电脑,这台电脑可以声控,方便李秀木老人使用。

    众人刚刚坐好,董淑翠陪着董其昌也来给李秀木“温锅”,李秀木高兴地拉着董其昌的手坐在上位,二老在毛主席挂像下面满脸春风。

    董其昌说:“五哥,我不请自到,向你讨要一杯水酒喝。”

    李秀木说:“表弟来我欢迎都来不及,没有讨要不讨要一说,应该是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董老,李老现在能够享受什么待遇?”李天昊问董其昌。

    董其昌说:“按规定应该享受离休待遇,但是老哥不要,安心做一个农民,他去水利局工作还是我做通他的工作以后才答应的,改革开放以后,他提前退居二线,不久回到村里。”

    “后来国家有没有给李老补助?”李天昊又问董其昌。

    董其昌说:“有,但是秀木表哥没有要,他说他一个人有退休工资足矣,不能为国家添麻烦造成不必要的开支,浪费是可耻的,要把来之不易的经费用在国家建设上。”

    “如果李老不推拒,那么他现在应该有多少退休费?”李天昊再问董其昌。

    董其昌说:“比我自多不少。”

    “董书记,像李老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军人现在多少钱?”李天昊问董淑翠。

    董淑翠说:“这个我不清楚,但是我爷爷离休费一万五千元左右,加上津贴、补贴等实际月工资两万一千元多一点。”

    “我与李秀木是同庚姑表兄弟,他比我早参加工作三年,他是军人,我是地方干部,李秀木父亲李铁匠也就是我姑父,是红军,打日本人的时候他让我五个表哥都参军,抗日战争时期姑父与大表哥李秀金和三表哥李秀铜牺牲,解封战争二表哥李秀银牺牲,抗美援朝四表哥李秀铁牺牲,五表哥自己也在战场上受伤落下终身残疾,一家七口人六人参军,五人是烈士,这在长丰县乃至枝江市也是绝无仅有。”董其昌说。

    “表弟,现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看到祖国民主而强大,还有什么比现在更好的呢?比起父亲和哥哥们我知足和高兴,往事休提,咱们喝酒。”李秀木说。

    “好,五爷,我来给你们倒茅台酒。”李书武说。

    “还是那个味。”李秀木喝了一口酒说。

    “五爷,您喝过?”李书武文李秀木。

    “六十年前我授衔时喝过,那还是洪学智副部长一起喝的。”李秀木说。

    “李老,当时您是什么军衔?”李天昊问李秀木。

    “大校。”李秀木说。

    “李老,您能说说回乡的事情吗?”李天昊又问李秀木。

    “可以,1957年8月,我和甘祖昌将军从xJ回来,他回了Jx省莲花县洋桥乡,我就回到咱们村,1958年进入县在水利局工作,1980年从水利局退休,一直生活在村里。村里人对我很好,不但给我父兄等人修建了衣冠冢,还帮我修缮老房子,我感谢父老乡亲们。”李秀木说。

    “五爷,对村里您有什么意见?”李书龙问李秀木。

    “村里对我一切都好,意见没有,倒是有个建议。”李秀木是。

    “五爷请讲。”李书龙说。

    “孩子们上学不方便,能不能在村里建设一所学校?”李秀木问李书龙。

    “这得教育局批。”李书龙说。

    “那你们就向教育局申请。”李秀木说。

    “我们已经申请了。”李书龙说。

    “书龙,如何申请在村里建设小学学校?”李秀木问李书龙。

    李书龙说:“五爷,需要有一块土地,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然后才能够进行申请。也必须跟当地的政府教育机关申请,满足开办学校的一些基本要求,就可以达成。

    具体是在开办小学之前,必须获得当地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这通常需要提交详细的学校计划和教学大纲,以满足教育部门的要求。

    小学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地,可以是一栋建筑物或一栋建筑群。场地需要满足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教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教师是小学教育的核心,需要招募有丰富教学经验、良好教育背景和良好师德的教师。同时,需要根据学生数量和课程设置合理配置教师数量和学科专业背景。

    小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标准和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制定。同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安排适当的学科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需要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如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软件等,以满足教学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村长,村办小学与村委会关系是怎样的?”李天昊问李书龙。

    李书龙说:“正常情况下,学校与村委会不是隶属关系,村办小学属于当地教委管理。但农村情况比较复杂,县和镇府有困难,根本就没有给村里办学校,而咱们村自己请老师办的学校,就另当别论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多老师不愿意待在农村学校,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为了把优秀教师留在乡村学校,国家给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和工作补助,并且乡村教师晋升职称时可以走‘绿色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减缓了乡村教师进城的步伐,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教师不断流向城市现状。”李天昊说。

    “教育部已经部署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城乡学校的基本均衡主要是实现了城乡学校的硬件均衡,农村学校有了和城市学校一样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体育设施等,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均衡,必将在‘教师’这一软资源上做文章。

    事实证明,‘三轮竞聘制’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并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强制‘教师轮岗’政策就成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常规操作。

    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六年,让县域内所有的教师、校长流动起来,通过强制‘教师轮岗’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轮岗’政策一定会强制实施。大家想一下,如果不强制实施,一些优质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不愿让优秀教师外出交流,而是派遣成绩较为普通的教师参与,高质量师资根本无法流动起来,就必然走‘县管校聘’的老路。

    有的试点地区这样实施‘教师轮岗’:优质学校派出6~8人的团队,直接接管一所薄弱学校或乡村学校,移植优质学校的先进理念、管理思路和教学方法,以3年一个周期实现改变薄弱学校或乡村学校。

    实施‘教师轮岗’政策,不管最终能不能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都不得不‘双向流动’,大量的农村教师就不得不进城跟岗学习,提高自己。

    新生人口的减少,大量农村学校消失,老师们‘被迫’进城。农村学校老师多、学生少,城区学校学生多、老师少,为了优化城乡教师配置,乡村教师不得不进城,这将成为常态。‘城市挤、乡镇弱、农村空’是当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现状,随着新生人口下降,大量的乡村学校将会彻底消失,未来很可能只在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所中心小学,所有初中生都不得不到县城上学。

    农村有条件的家庭已经在县城买房,‘县城有房’也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结婚的硬条件,当年轻人不愿意生活在农村,他们进城之后,让本来就生源极少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农村没有学校了,还需要那么多乡村教师吗?当学生都涌进县城,乡村教师‘被迫’进城就成了必然。实施‘教师轮岗’政策,再加上农村学校生源骤减,学校消失,大量乡村教师就不得不进城,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制度所能改变的。”李书龙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学校的招生人数也逐渐减少,导致学校的经费来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设备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了改善学校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那我们申请建设学校就成了必然。”李天昊说。

    “建设学校的目的是改善学校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学校,改善学校的设施设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新建一所村建设学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提高教学质量。本次建设经费预计需要1200万元,其中,拨款600万元,学校自筹600万元。

    建设效益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二是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学校,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三是改善学校的设施设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一所优秀的村建设学校,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李书龙说。

    “李书记,村办小学能够自主招生吗?”董淑翠问李书龙。

    李书龙说:“义务教育是指小学和初中,学生可以在服务范围招生,而且是必须招生,个别其他地方的学生也可以找几个的,当然抛开服务范围招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