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206章

难得糊涂的爱 第206章

    翌日,梁玉红与苗志旺和沈文强敲定意向,晚上戴家兴召开两委二次扩大会议,与会者一致通过在东岭塘东岸建设果蔬深加工厂,加工厂命名为嘉惠加工厂,徐志凯任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戴家兴任总调度长,刘福明任甲方代理人,苗志旺任乙方代理人,梁玉红任工程预决算经理。

    加工厂建设开始,徐志凯命令施工队先把水塘护坡做好,然后建设厂房、污水处理站、冷库和办公楼已经生活区。

    钢结构厂房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从下挖6米建地基,再到向上竖起9米钢架,耗时两个月,三个车间各长100米,宽24米,檐口滴水高度8.76米,带10吨行车,7200平米三跨,单跨面积2400平方米。

    加工厂的污水处理站相比市政污水处理厂,它更加环保、节能,而且占用面积小,更加适合加工厂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站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简单,它采用的是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成分进行微生物分解,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将污水处理后的水质直接用于浇灌植物等用途。

    按照A2\/0+mbR+深化处理设备工艺建造的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1700吨\/日,实际出水水质达到《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沼气集产气量2000立方米,能够达到生产沼气蒸汽锅炉的用量。

    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由制冷机制冷,利用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氨或氟里昂)作为冷却剂,使其在低压和机械控制的条件下蒸发,吸收贮藏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

    压缩式冷藏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管等组成。按照蒸发管装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将蒸发管安装在冷藏库房内,液态冷却剂经过蒸发管时,直接吸收库房内的热量而降温。间接冷却是由鼓风机将库房内的空气抽吸进空气冷却装置,空气被盘旋于冷却装置内的蒸发管吸热后,再送入库内而降温。空气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迅速,库内温度较均匀,同时能将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带出库外。

    储藏量一万多吨的大型冷库是一种专业用于存储和保鲜食品的设施,由先进大型冷藏库和冷冻库组成,具有高效的制冷系统和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

    万吨冷库为各种食品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储存环境。冷库内部有多个隔间,用于存储不同种类的食品,如肉类、鱼类、蔬菜、水果等。冷库内部有多种温度控制设备,如冷风机、冷水机和冰箱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

    冷库的建造和运营需要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冷库内部的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冷库的制冷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能够提供高效的制冷效果。

    总的来说,大型冷库是一种专业的食品储存设施,它们可以为各种食品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储存环境。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超市来说,大型冷库是一种重要的储存方式,可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提高食品的供应链效率。

    办公楼与生活区同期完工,临水的办公楼是重钢结构楼房,四层高的办公楼带楼顶花园,花园面积达到千平方米。生活区由6套连栋轻钢别墅组成,可以入住300名员工,又有18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交付,前后耗时一年多。

    嘉惠加工厂竣工投产,第一个季度迎来“开门红”,净利润达到450万,按照合同规定,山里村可以支取150万元,徐志凯让村委会支取300万元,用于道路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

    戴家兴问两委成员:“你们知道俺们加工厂为什么效益好?”

    村委委员苗福田说:“咱们的山里泉功不可没。”

    “对,山里泉功不可没。还有吗?”戴家兴又问。

    党委委员沈聪说:“俺们村生产的原材料好。”

    “也对,还有呢?”戴家兴再问。

    苗志旺说:“俺们上下一心,乡亲们任劳任怨,干部不计个人得失,加上和新飞集团紧密合作,以及国家政策好。”

    “嗯,村主任说到正点子上了,你们要明白没有徐总的新飞集团帮扶,我们就是再奋斗十年也不一定有今天的成绩,俺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各项收入突破千万,突破千万以后咱们就房改,让家家户户住上楼房或别墅,家家有车。”戴家兴说。

    山里村房改提上日程以后,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选址在东岭塘西岸东南岭建造小区,小区计划入住三村十八组的万余人,计划建设周期为三年。

    东南岭名字叫岭,实则是一个土石小山,小山方圆百万平方米,山里村计划劈山建造小区,小区占地面积四十多万平方米。

    徐志凯对戴家兴说:“二哥,在建设小区之前咱们要修一条出山的路,这条出山的路的最大坡度为10%,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45%,有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当纵坡小于0.3%有特殊困难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平原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最低为0.34%;丘陵和山区应小于或等于3%,地形困难时,与广场相连的道路纵坡宜为0.5~2%,困难时最大纵坡不宜大于7%,冰雪覆盖、有墙寒冷地区不宜大于6%。

    公路最大纵坡限值应为3%至6%,受当地条件限制的最大纵坡限值可为7%,最大斜坡长度限制是指当汽车速度降至最低允许速度时,汽车将行驶的距离,最大坡长限制是指相对较大的纵坡对正常行驶的影响。

    公路最大纵坡与车速有关,分别为120公里\/3%、100公里\/4%、80公里\/5%、60公里\/6%、40公里\/7%、30公里\/8%和20公里\/9%,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5%,有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当纵坡小于0.3%有特殊困难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兄弟,你说的这些我不懂,你说怎么建就怎么建,我全力支持。”戴家兴说。

    “二哥,这么说吧,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也就是千米长之内路的海拔高低差不大于正负10米。”徐志凯说。

    “兄弟,我还是不明白。”戴家兴说。

    “二哥,就是千米之内拉线不能有超过十米的高坡或洼地,高了要挖,低了要垫。”徐志凯说。

    “这俺懂了,就是路要平,路基高挖低垫。”戴家兴说。

    “对,二哥。”徐志凯笑着说。

    “这个工程动用土方量是多少?”戴家兴问徐志凯。

    徐志凯说:“从咱们村修至县城北外环需要动土方千万立方米,工程造价80~120万元之间每公里,平均造价100万元每公里,加上桥梁和涵洞总造价约两千万元。”

    “干,多大困难也要干成,农村修路主要的筹资方式是政府补贴和农民自行筹资。政府补贴由中央、省级和县级财政投入,分别用于支持国家重点扶贫地区、革命老区和省内重点项目的农村公路建设。农民自行筹资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益、集体经济收入、社会捐赠和个人出资等途径。这种方式既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又有利于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戴家兴说。

    徐志凯说:“二哥,在具体的实施中,政府补贴和农民自筹资是相互结合的。政府补贴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公路的基础建设,如路基填筑、路面硬化等。而农民自筹资主要用于公路的配套设施和日常维护,如路灯、护栏、绿化等。这样的分工既能够减轻政府负担,也能够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政府补贴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的投入。中央财政主要用于支持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财政主要用于支持省内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县级财政主要用于支持县域内的农村公路建设。这样的层级设置,使得资金的投入更加科学和合理。

    农民自筹资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土地出让收益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来源,通过将闲置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或者建设项目,将所得收益用于修路工程。

    集体经济收入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靠经营管理集体产权或者利用集体资源而取得的收入,也可以用于修路资金。此外,社会捐赠和个人出资也是农民自筹资的重要方式。

    为了让农民真正受益于修路工程,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修路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等情况应该向社会公布,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同时,修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与验收等环节也应该遵循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戴家兴说:“为了实现公开透明,首先,修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并进行公开的程序和流程。第二,应该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负责对修路工程进行监督和核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第三,应该注重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参与,推动修路工程的公正透明。

    除了公开透明,修路工程与当地环境和农民需求的协调也不容忽视,修路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道路建设,还必须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只有在与当地环境和农民需求相协调的基础上,修路工程才能真正受益于农民群众。”

    徐志凯说:“公开透明是保障农民利益和推动修路工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开修路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等情况,可以增加社会的监督和参与。这样不仅能够防止腐败和浪费,还能够让百姓了解到修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公开信息对于决策者和农民来说都是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农村修路的目标和进展,为农村公路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章,确保修路资金的调配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程序和流程,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

    应该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负责对修路工程进行监督和核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参与,推动修路工程的公正透明。这样能够增加政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修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修路工程与当地环境和农民需求的协调,修路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道路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只有在与当地环境和农民需求相协调的基础上,修路工程才能真正受益于农民群众。这就意味着,在修路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污染。还要充分了解农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习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戴家兴说:“农村修路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资金来源和农民利益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以看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和与当地环境协调。只有在这些基础上,农村修路工程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受益和社会共享的目标。

    个人而言,我认为政府在农村修路中的角色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农民是修路工程的主要受益者,不能推卸责任,让农民承担过重的负担。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修路的基础建设得到充分支持。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修路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农民的权益。

    政府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修路工程,如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捐赠,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修路资金的来源,还能够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提高修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农村修路的资金来源和农民利益保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修路进程顺利进行,农民能够真正受益。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并对修路工程进行监督和支持。只有在共同努力下,农村修路工程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交通强国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