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252章 羊群效应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252章 羊群效应

    王月悯回头看着杨思义,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杨思义对着王月悯拱了拱手,开口笑道:“方才多谢王姑娘了,要不是王姑娘你那一番话,还有明记出的那一百万两白银,今日的事情绝不可能这么顺利。”

    “都是东家交待的事情,月悯只不过是一个替人跑腿的二掌柜而已。”王月悯微微笑道。

    “王姑娘谦虚了,你绝对功不可没,当然也替我向杨.你东家表达由衷的感谢。”杨思义开口道。

    “月悯会的。”王月悯点了点头,顿了顿接着开口道。“明记答应存入贵行的一百万两白银,会在七日内筹措好送到。”

    杨思义送走王月悯后,便是带着今日的战果,去向太子朱标汇报了情况,尤其着重提了明记的王月悯出手帮忙一事。

    朱标在听了杨思义的汇报后,点了点头,开口道。

    “接下来,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杨思义小心瞥了朱标一眼,发现朱标表情并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王月悯和明记会出手一事,太子朱标早就已经知道了。

    难怪朱标对于今日大明银行的开业大典会如此有信心,这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

    杨思义在朱标身上看到了很多朱元璋的影子。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清清楚楚被杨宪写在奏折里的,朱标不过是按章行事罢了。

    “下一步工作?”杨思义回过神来,开口问道。

    朱标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着杨思义,开口说道:“没错,按照杨卿的说法,想要让百姓们完全放心将手中的全部余钱存入银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需要宣传,需要引导,你今天谈妥的这些京城富商们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明天开始大明日报每天都会宣传,哪个富商又向咱们的大明银行存钱了,存了多少。”

    “普通百姓们一看,那些有钱人都存钱了,而且还存那么多,他们也就会跟着存钱。”

    “杨卿在奏折里管这个叫做羊群效应。”

    “羊,羊群效应?”杨思义疑惑道。

    朱标看着杨思义一脸疑惑的神情,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连他也是前不久才从杨宪的奏折里知道这个名词,杨思义不清楚再正常不过。

    朱标开口解释道:“杨卿和我讲了一个他当年在远征漠北时看到的一个有趣的事情,他说在一群羊的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领头的羊纵身一跃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就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的一幕就有趣了,当时杨卿将栅栏移走后,后面的羊走到原本放栅栏的位置时,仍会像前面的羊一样跳跃着过去。”

    “杨卿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羊群效应。”

    杨思义并非是愚笨之人,不然也不会被朱元璋委以重任,要知道大明银行的主官,虽说只是一个三品官,可这个位置却十分重要。

    杨思义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太子殿下,你是想说,那些带头存钱的富商就是那只头羊,而其余的百姓则是后面那群羊。”

    朱标点了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杨卿说人们经常受到有影响力的人影响,从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就是咱们平日里所说的随大流。”

    “竟然能够从日常的这种小事中总结出如此深刻的道理,杨国公真是有经世之才。”杨思义由衷佩服道。

    朱标跟着说道:“谁说不是呢。”

    “就拿这个报纸来说,杨卿同样开创了历史先河,之前历朝历代这么多英杰都没能想到这点。”

    “以往历朝历代,包括本朝在内只有给各地官员看的朝廷邸报。没人注意到,朝廷需要一张自己的喉舌,一张能够直接向全天下百姓发声的喉舌。”

    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没有之前杨宪发明的报纸,那么今日宣传工作就不可能那么顺利开展。

    难道全靠全城一两张的告示吗?

    按照杨宪之前的建议,朝廷同样单独成立了一个报社,用来专门编辑各种报纸。

    当然如今只有朝廷内部邸报以及给所有大明百姓看的大明日报两种。

    很快一张张报纸从报社的印刷厂出来,然后送往京城,送往全国各个角落。

    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大明日报的头版头内容都是有关大明银行的各种介绍,以及围绕大明日报展开的各种新闻。

    比如今天京城某某富商,存了多少钱到大明银行。

    明天某某官员又把多少钱存入大明银行。

    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轰炸,要的就是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大明银行有多么多么好,有多么多么安全放心。

    京城的百姓们看到高官富商们,都把钱存入大明银行,顿时也放心下来。

    一个个纷纷将钱存入大明银行里。

    大明银行业为了回馈这些普通百姓,也顺势搞了一个存钱送粮油米面的活动,多存多送。

    百姓们见此就更加踊跃了。

    少的三五两,多的几十两、上百两,也有一些大户直接存上千两的。

    毕竟是京城的百姓,首善之地。

    一个个条件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加上人数这么多,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朱标预估起码会有五十万两白银。

    半月后。

    该存钱的人,差不多也都已经存了。

    杨思义亲自到东宫向朱标,汇报好消息:“太子殿下!”

    “大明银行成立半月时间,一共收到存款655万两白银!”

    杨思义神情激动道:“其中京城富商一共贡献了其中580万两,这些都是大额存款。其余以百姓们为主的小额存款一共75万两白银。”

    在朱标的示意下,那些官员们也有往大明银行里存钱的。

    不过他们存钱的数额都非常少,有些少的比百姓还夸张。

    如今整个大明,目前怕也就只有官员们不敢将自己家里的钱往银行里存了。

    当然这只是现在,等到日后他们玩明白了之后,才会发现,银行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全国各地的大明银行分行,也在这一轮轮信息轰炸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