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娇女嫁糙汉 > 第212章 民心所向

娇女嫁糙汉 第212章 民心所向

    这一次的流民,翁源县县衙和各大富户都鼎力相助,所以这一次的流民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有了第一批,就有第二批,北面这边安置流民已经有了一套基础流程。

    所有的流民记录在册,有特长的可以看看有没有工坊能招他们,没有特长的就分地,秦家那边会集中发些救济粮。

    当然,他们许多人都是身无长物,各地的村民也会提供些许帮助。

    村子里收不了的,就往煤炭山上送,还有各个军田,那儿也差人呢。

    至于军籍,现在这都顾不上了,北地这边现在被秦家牢牢握在手中,他们只盼着北地越来越好,也不在乎把军田分于民手,大不了等日子太平了,再想办法收回来就是了。

    秦知译每日,在北地的各个城池之间往返,安排相关事宜,忙碌的不成样子。

    连带着他手底下的亲卫,也是十分忙碌。

    他有时候觉得十分奇怪,这战事四起,按理说各个地方都是差人的时候,怎么没见着别的地方增加人口,而北地这边每日都有许多人过来呢。

    他想不通,根本想不通。

    他哪里知道,这都是别处给他送过来的。

    阜城的一个小村庄里,一队兵士们正在往百姓家里闯。

    “你家一共九口人,一共应该交一石粮食。

    且家里成丁的男子有四人,按照新律,应有两人服兵役。”

    这会儿正值寒冬,农人都在家里猫冬省粮,他们近日不用劳作,所以肚子里也没有多少粮食。

    面对突然闯入的兵士,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求饶。

    “大人,我们家上个月刚交了粮食,至于兵役,家里是缴了银子抵了的。”

    老者的话,并没有让兵士们退走,反而有些激怒了他们,“上月交的,怎么能算到这月来呢?

    我说交粮就交粮,我说交钱就交钱,你的耳朵听不见吗?需不需要我帮你把耳朵割了?”

    老者被吓得直后退,可又不得不鼓起勇气面对,毕竟他们要的可是家里的命根子啊。

    “大人,家里真的没有富裕的粮食了,我们都是喝些薄粥吊命啊,若是还要征粮,你们就把我带走吧,我这把老骨头,还是能炖一锅的。”

    那些兵士们,这些日子经历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直接道:“交粮,我们带两个人走,不交粮,那就全带走。”

    说完,那人还对着着老者家的大妮子身上打量,那眼神,十分猥琐。

    老者的两个儿子,从人群里走出来,道:“大人,我们兄弟俩很愿意为了咱们王爷效力,不过今年家里已经交过三次税粮了,家里实在是没粮了,还望大人理解一二。”

    那领头的兵直接把说话的汉子掀翻在地,“要么交粮,要么全都带走,实在不行,就拿人头来抵。”

    见他们态度强硬,老者无奈去了地窖里头,把藏起来的粮食又搬出来。

    很明显,麻袋里的粮食比要交的税粮多,可老者想把多的粮食拿回来时,那些兵士们拔刀示威,老者只有任由他们搬走粮食,低头落泪。

    老者还有一个小儿子,年纪最小,也最血气方刚,刚才就想冲上去和他们打一架,被老妇人死死地拉住了,这会儿那些兵匪走了,他又一次道:“爹娘,我们跑吧,这一次是大哥二哥,还有仅剩的粮食,那下一次呢?

    是送小妹去吗?还是送我两个大侄女儿去?

    我们没有粮食了,再留下就是等死的份。”

    其实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说起离开,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困难。

    路上怎么走,往哪里走,能走到目的地吗?就是能走到又怎么活下去呢?

    这些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也是因为那些种种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才停留在原地没有作为。

    现在好了,家里人被带走两个,还带着那么多粮食,家里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这一幕,不仅在这个老者家里上演,在许多的村落里,都是如此。

    各方势力想要扩张,那么就得征兵,征了兵,就得征粮。

    可家里劳动力的丧失,本来就会使粮食减产,那粮食怎么来?只有从百姓的嘴里省,然后卖儿卖女,或者村子里的老人,相约着上山挂脖子。

    还有许多地方,有上山落草为寇的,这些都是让百姓活不下去的因素。

    这个地方活不下去,那么他们就会去寻找能活下去的地方。

    所以,许多地方的人口急剧下降,而北边的人口飞速增长。

    短时间来看,对北边不利,可只要能度过这段时间,那么后期对北边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本来北边就是地广人稀,现在人口增加了,以后就能把耕地都耕种出来,说不定他们以后能自给自足,根本不用像其他城市要粮了。

    李盼儿最近也很忙,她不知道是秦知译从什么地方看到了她的优点,好像最近这段时间她总是被秦知译使唤。

    若是其他也就罢了,可大多都是安置流民和生意上的事情,她也不得不做。

    只是每当她和秦知译谈事之时,总会有异样的目光盯着她,她很不自在。

    她不知道,每次她去找秦知译或者她和秦知译分开,都有人去找秦母汇报,秦母从中判定来人是不是能和秦知译有后续的发展,可以说秦母是盼秦知译成亲盼的走火入魔了。

    秦知译都是知道的,可他拿他娘毫无办法,只有任由她瞎胡闹。

    秦母也不管秦知译和李盼儿是不是真有什么,她觉得既然秦知译和李盼儿能一起做事,那就证明他们俩合得来,既然合得来,就可以成亲啊,不然她这儿子还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不过秦母对李盼儿不太了解,她才总是让人去观察李盼儿和秦知译,她还让人去打听李盼儿的为人,要是没有什么意外,她就打算行动了。

    秦知译也不会想到,他的一时放任,会让他娘产生误会。

    等他知道时,秦母已经邀请李盼儿上门吃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