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食堂学徒工开始逆袭 第211章 易中海衣锦还乡
周三这天临下班时,李爱华召开一食堂全体员工会议。
他把何雨柱回来当一食堂主任的消息,直接告知全体人员。
在这样一个动荡时刻,所有人都在四处打探消息,人心惶惶,倒不如给员工吃上一颗定心丸。
想调走的,自己去找门路。愿意留下的,也好早日定下心来。
结果会议上的氛围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人们的关注点不在谁回来当食堂主任上面,大家一致关心的是,李爱华不再担任一食堂主任了。
所有人都表现出依依不舍。
这些年,在大浪潮的大背景下,李爱华尽最大的能力保护了他们,给了他们一片安宁之地。
而且食堂的管理,并没有随大环境而变化,还是那么井井有条地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这些年,包括新人的培养,学徒工一步一步成长为能掌勺的厨师,李爱华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即使市里面多年没有组织过厨师技能考核,李爱华自己在内部也有一个考核体系,当学徒工达到了掌勺的标准之后,就按照流程安排他们上灶掌勺。
当外面的一些团队想要冲击一食堂的时候,李爱华总是利用个人的能力,把这些冲击阻挡在外。
所以,大家跟着他觉得安宁,安全,放心。
现在,一下子要离开他的领导,大家觉得不舍。
李爱华的心情也随着大家的情绪波动起来,自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他就一直在一食堂工作,与这些员工们共同奋斗了十多年。
他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但人生没有不散的延席。聚散乃人生之常事,在新的时代来临之后,他要离开的不仅是一食堂,也许会彻底离开红星轧钢厂。
这样想着,他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他对员工许诺:“我虽然离开了一食堂,但是仍然在轧钢厂。大家有任何的难事,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都可以去找我,我一定尽力而为,帮助大家!”
“另外,也许下周我就离开了,可能离开的人不止我一个。所以,这个周六的时候,我个人掏腰包,请大家聚餐。”
“这一次,我不掌勺。我只认出钱,由我的徒弟们各做自己的拿手好菜。除了我的四个徒弟,刘岚和马华也是在我的手底下成长起来的厨师,所以,你们也参加烧菜。”
“周六,我们不醉不归!”
“轰!”
一食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即使马上要离开了,李爱华依然是这般暖心,他心中有大家,大家心中也记挂着他!
散会后,马华迟迟没有离开,他找到李爱华,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时,他吞吞吐吐地问能不能跟着李爱华到后勤去工作?
李爱华和他推心置腹地谈到,反正自己还在厂里,马华有任何的事情依然可以去找他。另外,如果未来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地,他一定会带着马华去!
这是他的心里话,如果开连锁餐厅,一定有一间给马华当大厨。
马华听了他的话,脸上绽开笑容:“主任,我虽然没有拜您为师,但在我心中,您不仅是我师傅,更是我兄长,比亲兄长还要亲!”
周六,何雨柱已经从养猪场回到四合院。李爱华让马华去请他过来一起聚餐,刘岚已经去三分厂食堂上班,下班后也过来了。
说聚餐,倒不如说是散伙饭。因为饭后,李爱华和自己的五个徒弟都要离开一食堂了。
因为一食堂还是他这个后勤主任的管辖范围,所以,他也希望何雨柱把工作做好,免得要他费心。他在聚餐时,动员留在一食堂工作的员工们,支持何雨柱的工作,继续把一食堂做成全厂所有食堂的标杆。
吃完晚饭,回到四合院时,李爱华感受到四合院里喜气洋洋的氛围。
走进前院,碰到三大妈搀扶着喝醉酒的三大爷。
李爱华推着摩托车进来,问三大妈:“三大爷在哪儿喝酒来着?”
三大妈神秘地告诉他:“是贾家人请喝酒。”
贾家请喝酒,有没有听错?
李爱华问:“请了谁?为什么请客?”
三大爷阎埠贵抢着说话,舌头不利索:“老易和……和……老刘,我们仨儿。那……秦淮茹调……调回三车间了!”
李爱华问三大妈:“谁说的?什么时候的事?”
三大妈脸上带着笑:“老易回厂了,担任厂里的技术顾问。刚刚喝酒的时候,老易说的。具体那话,我学不来。是他把秦淮茹弄回三车间的,他说人到头来还得靠技术吃饭,让秦淮茹一定要学好钳工技术。”
还没到岗,就把帮淮茹的工作问题给调整了,看来,易中海这次是「衣锦还乡」啊!
易大妈瞒着他,他果然就当秦淮茹是真心实意要给他养老,这还没回厂呢,第一个就解决秦淮茹的工作问题!
李爱华告别了三大爷夫妇俩,走进中院,贾家摆的桌席还没有撤去,就在屋檐下。
刘海中和易中海还坐在桌前讲话呢,见李爱华进来。
易大妈热情打招呼:“李主任,过来坐坐!”
刘海中现在是养猪场主任,养猪场还是后勤主任的管辖范围。李爱华心想,怎么总也摆不脱四合院这帮人呢?
他推着摩托车走过去,贾张氏这次也很客气端过凳子,请他坐下。
他问道:“易大爷,您身体感觉怎么样?”
易中海神清气爽:“谢谢你的关心,这次病中感谢各位邻居们的鼎力相助,才有我易某人的今天。”
“邻居们这次出了力,特别是贾家和刘家。当然也是您福大命大,您如今地位不一样了,以后多为我们大院谋福利。”李爱华不得不和他虚与委蛇。
易中海毫不谦虚地回答:“应该的,眼下就有一桩好事儿,要请你帮忙。”
“您说?”李爱华完全不知是什么事情,只能顺着往下说。
“老刘,还是你说吧!”易中海此刻在刘海中面前摆起了官威。
刘海中丝毫不计较,他望向李爱华笑着说:“是这样的,我们家小儿子刘光福,他以前是紧跟许大茂的,但人家许大茂要调走。那他在保卫科估计不好待了。”
“他跟我说,在这个大院里,他就想跟着许大茂和你李爱华。既然许大茂调走了,那他就只能跟着你李爱华了。”
李爱华脑筋都快转不过来了,怎么信息量这么大呀?
大茂哥的调动已经办好了?这么快?
刘光福想跟着我干?我没听说呀?
易中海清清嗓音,打起了官腔:“老刘跟我说了这事儿,我觉得行。跟着你李爱华,我觉得靠谱。”
李爱华问:“没听光福说起过呀?”
刘海中叹了一口气:“光福说怕你不愿意接受,所以,我就找老易开了口。老易答应去杨厂长那里做工作,我希望你能接受我们家光福。”
接受,当然接受!
易中海找了杨厂长,那刘光福既是刘海中的儿子,又是易中海推荐的,杨厂长还亲自过问。
这要是在后勤里工作,到时派他出去办事儿,谁还敢不买账啊!
哈哈,感谢你们给我送来一员良将啊。他自己真没想过要让刘光福跟着来后勤工作。
李爱华澹澹一笑:“我当光福是弟弟,没问题。易大爷帮忙在厂里说好了,我这边直接罩着他。”
刘海中开心得哈哈大笑:“谢谢你!你看,你要是早点回来,我们爷俩也能喝一杯。”
“年龄大了,还是少喝酒的好!”李爱华打了一声招呼,就准备离开了。
刘海中却又拉着他坐下,正要说什么,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走进了中院。
他往这边一瞄,看见了李爱华,立即笑了。
眼睛眯成一条缝:“兄弟,哥哥这儿有好消息,回后院我告诉你!”
李爱华早就想走了,正好借机告辞:“两位大爷慢慢喝,两位大妈慢慢聊,我先走了。”
说完,不等他们答话,就起身推着摩托车走向许大茂。
“大茂哥,我们一起回后院吧!”
两人拐进月亮门,许大茂前后看看没人,便开心得大笑几声。
“兄弟,感谢你的提醒,我的调动已经办好了!”
“恭喜大茂哥!怎么这么快?”李爱华觉得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办好调动手续啊。
“我找了电影公司一位丁经理,人电影公司已经给厂里发了商调函。
我实在不想在轧钢厂待下去了,丁经理这边就帮忙出了个主意,先向轧钢厂借调。
下周起,我就直接去电影院上班了。
调动手续后面慢慢再办,本来人家想让我去电影公司上班,但我不想再沾这些东西,直接去电影院上班,凭技术吃饭,多自在!”
“恭喜大茂哥!”李爱华真心佩服许大茂的办事能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整得明明白白。
“你到我家来,我有事儿给你说。”
进了许大茂家,秦京茹迎上来。
两人刚一坐下,许大茂就说了:“杨厂长回来,提的口号是「要大力抓生产、抓质量、抓技术」。这十年间,厂里生产体系几乎瘫痪,技术上后继无人。所以,易中海任技术顾问,在杨厂长心中,份量很重!”
他把何雨柱回来当一食堂主任的消息,直接告知全体人员。
在这样一个动荡时刻,所有人都在四处打探消息,人心惶惶,倒不如给员工吃上一颗定心丸。
想调走的,自己去找门路。愿意留下的,也好早日定下心来。
结果会议上的氛围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人们的关注点不在谁回来当食堂主任上面,大家一致关心的是,李爱华不再担任一食堂主任了。
所有人都表现出依依不舍。
这些年,在大浪潮的大背景下,李爱华尽最大的能力保护了他们,给了他们一片安宁之地。
而且食堂的管理,并没有随大环境而变化,还是那么井井有条地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这些年,包括新人的培养,学徒工一步一步成长为能掌勺的厨师,李爱华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即使市里面多年没有组织过厨师技能考核,李爱华自己在内部也有一个考核体系,当学徒工达到了掌勺的标准之后,就按照流程安排他们上灶掌勺。
当外面的一些团队想要冲击一食堂的时候,李爱华总是利用个人的能力,把这些冲击阻挡在外。
所以,大家跟着他觉得安宁,安全,放心。
现在,一下子要离开他的领导,大家觉得不舍。
李爱华的心情也随着大家的情绪波动起来,自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他就一直在一食堂工作,与这些员工们共同奋斗了十多年。
他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但人生没有不散的延席。聚散乃人生之常事,在新的时代来临之后,他要离开的不仅是一食堂,也许会彻底离开红星轧钢厂。
这样想着,他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他对员工许诺:“我虽然离开了一食堂,但是仍然在轧钢厂。大家有任何的难事,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都可以去找我,我一定尽力而为,帮助大家!”
“另外,也许下周我就离开了,可能离开的人不止我一个。所以,这个周六的时候,我个人掏腰包,请大家聚餐。”
“这一次,我不掌勺。我只认出钱,由我的徒弟们各做自己的拿手好菜。除了我的四个徒弟,刘岚和马华也是在我的手底下成长起来的厨师,所以,你们也参加烧菜。”
“周六,我们不醉不归!”
“轰!”
一食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即使马上要离开了,李爱华依然是这般暖心,他心中有大家,大家心中也记挂着他!
散会后,马华迟迟没有离开,他找到李爱华,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时,他吞吞吐吐地问能不能跟着李爱华到后勤去工作?
李爱华和他推心置腹地谈到,反正自己还在厂里,马华有任何的事情依然可以去找他。另外,如果未来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地,他一定会带着马华去!
这是他的心里话,如果开连锁餐厅,一定有一间给马华当大厨。
马华听了他的话,脸上绽开笑容:“主任,我虽然没有拜您为师,但在我心中,您不仅是我师傅,更是我兄长,比亲兄长还要亲!”
周六,何雨柱已经从养猪场回到四合院。李爱华让马华去请他过来一起聚餐,刘岚已经去三分厂食堂上班,下班后也过来了。
说聚餐,倒不如说是散伙饭。因为饭后,李爱华和自己的五个徒弟都要离开一食堂了。
因为一食堂还是他这个后勤主任的管辖范围,所以,他也希望何雨柱把工作做好,免得要他费心。他在聚餐时,动员留在一食堂工作的员工们,支持何雨柱的工作,继续把一食堂做成全厂所有食堂的标杆。
吃完晚饭,回到四合院时,李爱华感受到四合院里喜气洋洋的氛围。
走进前院,碰到三大妈搀扶着喝醉酒的三大爷。
李爱华推着摩托车进来,问三大妈:“三大爷在哪儿喝酒来着?”
三大妈神秘地告诉他:“是贾家人请喝酒。”
贾家请喝酒,有没有听错?
李爱华问:“请了谁?为什么请客?”
三大爷阎埠贵抢着说话,舌头不利索:“老易和……和……老刘,我们仨儿。那……秦淮茹调……调回三车间了!”
李爱华问三大妈:“谁说的?什么时候的事?”
三大妈脸上带着笑:“老易回厂了,担任厂里的技术顾问。刚刚喝酒的时候,老易说的。具体那话,我学不来。是他把秦淮茹弄回三车间的,他说人到头来还得靠技术吃饭,让秦淮茹一定要学好钳工技术。”
还没到岗,就把帮淮茹的工作问题给调整了,看来,易中海这次是「衣锦还乡」啊!
易大妈瞒着他,他果然就当秦淮茹是真心实意要给他养老,这还没回厂呢,第一个就解决秦淮茹的工作问题!
李爱华告别了三大爷夫妇俩,走进中院,贾家摆的桌席还没有撤去,就在屋檐下。
刘海中和易中海还坐在桌前讲话呢,见李爱华进来。
易大妈热情打招呼:“李主任,过来坐坐!”
刘海中现在是养猪场主任,养猪场还是后勤主任的管辖范围。李爱华心想,怎么总也摆不脱四合院这帮人呢?
他推着摩托车走过去,贾张氏这次也很客气端过凳子,请他坐下。
他问道:“易大爷,您身体感觉怎么样?”
易中海神清气爽:“谢谢你的关心,这次病中感谢各位邻居们的鼎力相助,才有我易某人的今天。”
“邻居们这次出了力,特别是贾家和刘家。当然也是您福大命大,您如今地位不一样了,以后多为我们大院谋福利。”李爱华不得不和他虚与委蛇。
易中海毫不谦虚地回答:“应该的,眼下就有一桩好事儿,要请你帮忙。”
“您说?”李爱华完全不知是什么事情,只能顺着往下说。
“老刘,还是你说吧!”易中海此刻在刘海中面前摆起了官威。
刘海中丝毫不计较,他望向李爱华笑着说:“是这样的,我们家小儿子刘光福,他以前是紧跟许大茂的,但人家许大茂要调走。那他在保卫科估计不好待了。”
“他跟我说,在这个大院里,他就想跟着许大茂和你李爱华。既然许大茂调走了,那他就只能跟着你李爱华了。”
李爱华脑筋都快转不过来了,怎么信息量这么大呀?
大茂哥的调动已经办好了?这么快?
刘光福想跟着我干?我没听说呀?
易中海清清嗓音,打起了官腔:“老刘跟我说了这事儿,我觉得行。跟着你李爱华,我觉得靠谱。”
李爱华问:“没听光福说起过呀?”
刘海中叹了一口气:“光福说怕你不愿意接受,所以,我就找老易开了口。老易答应去杨厂长那里做工作,我希望你能接受我们家光福。”
接受,当然接受!
易中海找了杨厂长,那刘光福既是刘海中的儿子,又是易中海推荐的,杨厂长还亲自过问。
这要是在后勤里工作,到时派他出去办事儿,谁还敢不买账啊!
哈哈,感谢你们给我送来一员良将啊。他自己真没想过要让刘光福跟着来后勤工作。
李爱华澹澹一笑:“我当光福是弟弟,没问题。易大爷帮忙在厂里说好了,我这边直接罩着他。”
刘海中开心得哈哈大笑:“谢谢你!你看,你要是早点回来,我们爷俩也能喝一杯。”
“年龄大了,还是少喝酒的好!”李爱华打了一声招呼,就准备离开了。
刘海中却又拉着他坐下,正要说什么,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走进了中院。
他往这边一瞄,看见了李爱华,立即笑了。
眼睛眯成一条缝:“兄弟,哥哥这儿有好消息,回后院我告诉你!”
李爱华早就想走了,正好借机告辞:“两位大爷慢慢喝,两位大妈慢慢聊,我先走了。”
说完,不等他们答话,就起身推着摩托车走向许大茂。
“大茂哥,我们一起回后院吧!”
两人拐进月亮门,许大茂前后看看没人,便开心得大笑几声。
“兄弟,感谢你的提醒,我的调动已经办好了!”
“恭喜大茂哥!怎么这么快?”李爱华觉得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办好调动手续啊。
“我找了电影公司一位丁经理,人电影公司已经给厂里发了商调函。
我实在不想在轧钢厂待下去了,丁经理这边就帮忙出了个主意,先向轧钢厂借调。
下周起,我就直接去电影院上班了。
调动手续后面慢慢再办,本来人家想让我去电影公司上班,但我不想再沾这些东西,直接去电影院上班,凭技术吃饭,多自在!”
“恭喜大茂哥!”李爱华真心佩服许大茂的办事能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整得明明白白。
“你到我家来,我有事儿给你说。”
进了许大茂家,秦京茹迎上来。
两人刚一坐下,许大茂就说了:“杨厂长回来,提的口号是「要大力抓生产、抓质量、抓技术」。这十年间,厂里生产体系几乎瘫痪,技术上后继无人。所以,易中海任技术顾问,在杨厂长心中,份量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