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 第一百七十三章 璇玑
热门推荐: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抛却无端恨转长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玄学亲妈归来,反派儿子立正站好
避孕失败!沈小姐带崽独美,厉总慌了
强势锁婚:傅少罪妻她又怀孕了
媚妾
重生日本高校生
惨死重生,我当场改嫁渣男皇叔
? ps: 璇玑亦作“琁玑”、“璿玑”。
1、指北斗前四星。也叫魁。
《楚辞.王逸》:“谣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玑。”洪兴祖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玑,杓三星为玉衡。”
2、泛指北斗。
汉扬雄《甘泉赋》:“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 。”三国.魏曹丕《让禅表》:“下咨四岳,上观璿玑。”
一、璇玑
璇玑亦作“琁玑”、“璿玑”。
1、指北斗前四星。也叫魁。
《楚辞.王逸》:“谣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玑。”洪兴祖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玑,杓三星为玉衡。”
2、泛指北斗。
汉扬雄《甘泉赋》:“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 。”三国.魏曹丕《让禅表》:“下咨四岳:顶:点:小说 ,上观璿玑。”
3、指北极星。
《后汉书.天文志上》“天地设位,星辰之象备矣”刘昭注引《星经》:“琁玑者,谓北极星也。”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三灾荡璿玑,蛟龙翼微躬。”
4、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亦指整个测天仪器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土圭测影。璿玑审度。”唐柳宗元《乞巧文》:“轇轕璇玑。经纬星辰。能成文章。”
二、璇玑图
璇玑图,出自《月又生辑录》,创作于东晋。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甚是绝妙,广为流传。她为寻回真爱所作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璇玑图:相传是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苏惠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
1、典故
苏惠之夫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前秦苻坚左迁至甘肃敦煌,窦滔在这段时光中结识了了善于歌舞的小妾赵阳台,并纳赵阳台为妾。这令身为原配的苏惠与赵阳台关系顿时紧张,两人在窦滔面前相互诋毁,结果是窦滔对苏惠日渐不满。在苏惠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从甘肃动身时也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对丈夫携小妾动身的苏惠甚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惠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不久苏惠就对与丈夫断绝往来的事情悔不当初,独守空房苏惠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已写出几百篇诗章。苏惠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这就是璇玑图——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余首诗词。璇玑图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当《璇玑图》见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于是苏惠的家人将《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看到妻子诗文的窦滔感受到妻子苏氏的爱意,最终决定将赵阳台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回襄阳。两人恩爱如初。
此后璇玑图被诸多名家解读,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惠与《璇玑图》撰写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2、成因
“璇玑图”作者(古代)苏蕙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3、图谱
《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当前统计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堪称回文诗中之千古力作!
4、读法
《璇玑图》最早是八百四十字,后人感慨璇玑图之妙遂在璇玑图正中央加入“心”字,成为如今广泛流传的841字版本。璇玑图最早的五色已不可考,后人通过颜色区块的划分来解读《璇玑图》。因而有七色读法、井栏读法等形形色色的方式。
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洪亮主编《璇玑辞》中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5、传说
(1)天水传说
天水市西关务农巷东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处,从东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条小巷叫二郎巷,相传是前秦才女苏若兰织《璇玑图诗》的地方。在一九四九年前这个巷口还有一座牌楼,悬有内外各书“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匾,两边则悬挂一副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这是清代诗人杨蓉裳古风中的句子,是他凭吊这一古迹之作。可惜后来拆除门楼时,匾联全部被毁,织锦台旧址也荡然无存。
在天水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传说。相传窦滔早在东晋时即任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闻知窦滔深为百姓拥戴,为安抚民心,便委任窦滔为秦州刺史。但窦滔毕竟是前朝之臣,苻坚总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曾被窦滔申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联名诬告窦滔密谋造反(另一说是“忤上”),秦王苻坚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并将他发配至沙州(今敦煌)服苦役。过了七八年。窦滔依然杳无音信。苏若兰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也无可奈何。便将无限情思写成一首首诗文,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五彩丝线绣在锦帕之上: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诗谜解开,人人称奇,争相购买。而秦王苻坚正因窦滔被解职后,秦州政务混乱,百姓纷纷为窦滔叫屈,怀疑所谓谋反乃子虚乌有;锦帕传至长安,苻坚派人调查,真相大白,立即赦免窦滔并官复原职。苏蕙夫妇始得团聚。
(2)扶风传说
在苏蕙的家乡武功和窦滔的家乡扶风也有关于璇玑图的传说。
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窦滔任秦州刺史时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两人依依惜别。时日已久,若兰思夫心切,织锦回文,遥寄情思。
据当地地方志等资料记载,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有一座矗立的照壁,中央是一块青石板,上刻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的巷子改名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创作织锦回文诗,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上砖刻的“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约十多米处还建立了一座照壁,照壁上有砖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可惜这些遗迹解放后被毁。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缭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百余米处,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
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解放后平整土地时被毁,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石碑也被埋于地下,只露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政府在原地恢复了墓堆,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露出了碑身,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一。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婚姻礼俗。如今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
6、影响
后来,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诗”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
璇玑图作为苏蕙的心血结晶,又为窦滔苏若兰夫妇的爱情见证,其后又得到百姓祈求爱情美满的愿力和文人士大夫想要研究透彻和超越的智慧,终于产生灵性,成为一件具有无上威力的先天至宝,具有超强防御和精神攻击力。(未完待续。。)
1、指北斗前四星。也叫魁。
《楚辞.王逸》:“谣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玑。”洪兴祖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玑,杓三星为玉衡。”
2、泛指北斗。
汉扬雄《甘泉赋》:“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 。”三国.魏曹丕《让禅表》:“下咨四岳,上观璿玑。”
一、璇玑
璇玑亦作“琁玑”、“璿玑”。
1、指北斗前四星。也叫魁。
《楚辞.王逸》:“谣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玑。”洪兴祖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玑,杓三星为玉衡。”
2、泛指北斗。
汉扬雄《甘泉赋》:“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 。”三国.魏曹丕《让禅表》:“下咨四岳:顶:点:小说 ,上观璿玑。”
3、指北极星。
《后汉书.天文志上》“天地设位,星辰之象备矣”刘昭注引《星经》:“琁玑者,谓北极星也。”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三灾荡璿玑,蛟龙翼微躬。”
4、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亦指整个测天仪器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土圭测影。璿玑审度。”唐柳宗元《乞巧文》:“轇轕璇玑。经纬星辰。能成文章。”
二、璇玑图
璇玑图,出自《月又生辑录》,创作于东晋。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甚是绝妙,广为流传。她为寻回真爱所作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璇玑图:相传是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苏惠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
1、典故
苏惠之夫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前秦苻坚左迁至甘肃敦煌,窦滔在这段时光中结识了了善于歌舞的小妾赵阳台,并纳赵阳台为妾。这令身为原配的苏惠与赵阳台关系顿时紧张,两人在窦滔面前相互诋毁,结果是窦滔对苏惠日渐不满。在苏惠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从甘肃动身时也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对丈夫携小妾动身的苏惠甚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惠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不久苏惠就对与丈夫断绝往来的事情悔不当初,独守空房苏惠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已写出几百篇诗章。苏惠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这就是璇玑图——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余首诗词。璇玑图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当《璇玑图》见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于是苏惠的家人将《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看到妻子诗文的窦滔感受到妻子苏氏的爱意,最终决定将赵阳台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回襄阳。两人恩爱如初。
此后璇玑图被诸多名家解读,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惠与《璇玑图》撰写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2、成因
“璇玑图”作者(古代)苏蕙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3、图谱
《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当前统计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堪称回文诗中之千古力作!
4、读法
《璇玑图》最早是八百四十字,后人感慨璇玑图之妙遂在璇玑图正中央加入“心”字,成为如今广泛流传的841字版本。璇玑图最早的五色已不可考,后人通过颜色区块的划分来解读《璇玑图》。因而有七色读法、井栏读法等形形色色的方式。
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洪亮主编《璇玑辞》中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5、传说
(1)天水传说
天水市西关务农巷东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处,从东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条小巷叫二郎巷,相传是前秦才女苏若兰织《璇玑图诗》的地方。在一九四九年前这个巷口还有一座牌楼,悬有内外各书“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匾,两边则悬挂一副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这是清代诗人杨蓉裳古风中的句子,是他凭吊这一古迹之作。可惜后来拆除门楼时,匾联全部被毁,织锦台旧址也荡然无存。
在天水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传说。相传窦滔早在东晋时即任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闻知窦滔深为百姓拥戴,为安抚民心,便委任窦滔为秦州刺史。但窦滔毕竟是前朝之臣,苻坚总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曾被窦滔申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联名诬告窦滔密谋造反(另一说是“忤上”),秦王苻坚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并将他发配至沙州(今敦煌)服苦役。过了七八年。窦滔依然杳无音信。苏若兰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也无可奈何。便将无限情思写成一首首诗文,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五彩丝线绣在锦帕之上: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诗谜解开,人人称奇,争相购买。而秦王苻坚正因窦滔被解职后,秦州政务混乱,百姓纷纷为窦滔叫屈,怀疑所谓谋反乃子虚乌有;锦帕传至长安,苻坚派人调查,真相大白,立即赦免窦滔并官复原职。苏蕙夫妇始得团聚。
(2)扶风传说
在苏蕙的家乡武功和窦滔的家乡扶风也有关于璇玑图的传说。
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窦滔任秦州刺史时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两人依依惜别。时日已久,若兰思夫心切,织锦回文,遥寄情思。
据当地地方志等资料记载,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有一座矗立的照壁,中央是一块青石板,上刻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的巷子改名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创作织锦回文诗,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上砖刻的“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约十多米处还建立了一座照壁,照壁上有砖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可惜这些遗迹解放后被毁。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缭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百余米处,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
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解放后平整土地时被毁,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石碑也被埋于地下,只露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政府在原地恢复了墓堆,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露出了碑身,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一。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婚姻礼俗。如今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
6、影响
后来,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诗”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
璇玑图作为苏蕙的心血结晶,又为窦滔苏若兰夫妇的爱情见证,其后又得到百姓祈求爱情美满的愿力和文人士大夫想要研究透彻和超越的智慧,终于产生灵性,成为一件具有无上威力的先天至宝,具有超强防御和精神攻击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