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风云大夏 > 第91章 暗棋

风云大夏 第91章 暗棋

    第91章 暗棋

    高阳端和高浩二位大臣的直谏,让李建国不得不陷入沉思之中。一会儿后,太监王一木走了进来:“启禀朝皇,今日早朝那些上奏的大臣们现在就跪在殿外。他们说‘您要是不同意把太祖的嫡孙接回京城,他们就跪死在殿外’,您说这该如何是好呀?”

    李建国缓缓抬起了头,冰冷的说道:“让他们现在外面跪半个时辰!”

    —遵

    王一木走到殿外,将圣上的话复述了一遍:“圣上有旨,请诸位臣公在这里先跪半个时辰。”这话一出,门外的这些大臣们跪的更直了。

    这半个时辰,李建国亲自拟写了一封客气信。一封关于请求李正蒽去汝国就藩,五年后便可自行决定去留的信。此外他还找到了当年太后赐给他的宝剑,他把这两样东西都交给了高浩:“明日早朝顺会下旨让你和翰林学士负责此事,还请高爱卿务必要想办法将这两样东西秘密交到李正蒽之中。记住一定要好言相劝。”

    —臣遵旨

    半个时辰后,李建国亲自走到殿外,告诉门外的那些大臣们:“诸位爱卿先回去用膳吧,顺应允你们明日早朝一定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答复。”

    翰林学士,义正言辞:“臣希望您,君无戏言!”

    二日早朝,翰林学士又一次上朝:“臣昨日之言,希望朝皇您能够看在太祖爷的份上,同意臣的请求。”

    “昨夜,顺想了一宿。觉得爱卿言之有理,既然是太祖爷的嫡孙那就理应接回京城,好好相待。”

    —朝皇圣明!昨日那些上奏的大臣们也跟着一同附和。

    “刑部尚书为人清廉,此事又是由翰林学士率先上奏。此番接太祖嫡孙回京就由二人负责。顺会安排上好的马车和二百名武艺高强的东麟军全程护送。今日未时便可出发,刑部尚书回京之前。就劳烦二位刑部侍郎多辛苦一下。”

    四位大臣一同站出:“臣等遵旨。”

    此刻,李建国的眼中似乎充满了亮光:“昨日跟随翰林学士一同直谏的大臣,每人官升一级,以示褒奖!”

    这下子,昨日直谏这些大臣都高兴坏了。立马跪下圣恩:“臣等叩谢朝皇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康郡主府。

    李翥正在正堂喝茶,这时她的婢女沈月面带喜悦的走了起来,她激动的告诉主子:“郡主,大公子回来了!”

    李翥立马放下手中的书,高兴的站起身子:“还愣着干什么,赶快让他进来呀!”

    “是。“话音刚落,沈月便赶紧出去。不出一会儿,李翥就听到了一个很久没有听到但又感到无比熟悉亲切的声音:“娘……”

    随后映入她眼帘的,就是她十二年未见的大儿子赵纤。

    赵迁出生于太祖天永26年—甲元一二一八年。三岁后便寄住于林县,由姨祖母抚养。

    李翥迫不及待的走在赵纤的身前,双眼注视着他的脸旁,脸上都笑开了花:“我宝贝儿子都长这么大了。纤儿这十二年你在林县受苦了。”

    赵纤非常懂事的摇了摇头:“不苦。阿娘为了磨练孩儿特意安排孩儿去林县才是真正的良苦用心。阿娘,孩儿自幼是姨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她老人家去世了,孩儿觉得阿娘应该好好感谢他们一家。”

    李翥听完这话,脸都笑烂了:“不愧是我的儿子,这么懂事。来……”说罢,李翥便牵着自己大儿子的手,来到了椅子旁:“纤儿,座。”

    “谢谢娘。”

    母子二人一同坐了下来,李翥安慰着自己的孩子:“纤儿放心,阿娘一会儿便会亲自写一封感谢信,然后派人给你姨母家送去上好的补品,而且过些时日,我还会亲自登门拜访。”

    赵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李翥高兴的告诉自己的儿子:“纤儿,阿娘在你回来之前就特意在这京城给你找来了两个上好的老师。一文一武,明日你便可以跟随他们学习。我相信,我的纤儿将来一定是个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

    赵纤十分自信的回道:“放心吧,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弘正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科举殿试。李建国亲临,六月十日贡院放榜,曹万岁高中状元。

    同日,曹万岁进京面圣。

    李建国看了看名单上的名字,笑道:“曹万岁,多么吉利的一个名字。告诉顺,你多大了岁数了?”

    曹万岁自然不敢虚言:“谢朝皇,小的今年二十有四了。”

    李建国听后,很淡定的回道:“二十有四,你比顺还年轻了七岁。这么年轻就能考上状元,可以看出一个勤奋吃苦的人。你先起来吧。”

    “谢朝皇。”随后,曹万岁缓缓的站起了身子,李建国看见他年轻的样子,特意嘱咐他:“不过顺还是要告诉你。要想做一个好官可比考中状元要难多了,所以入了官场,你还得多学习学习。顺就按照惯例,授你为翰林院修撰,负责掌修国史。三个月便可衣锦还乡,看望父母。等明年过完春节之后,便要回来。”

    曹万岁拱手谢恩:“臣一定不负众望!”

    弘正十二年七月,李坤龙带子进京。

    早朝上,李建国大大赞扬他的姑弟:“坤龙,你能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便平定边患,稳定局势,可谓是劳苦功高.我大夏有你这位良将,中兴天下,指日可待!”

    “朝皇言重了,这不过是臣的举手之劳而已!“他客气的语气之中,带有几分傲慢之心。

    李建国听出后,并没有立马追究,一如既往地说道:“顺就封你为南王,三个月后前往封地,自此坐镇南国,不必在北安陪驾。”

    李坤龙一个随意的抱拳礼:“末将一定将南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绝不会让这片土地受到一丝践踏。”

    李建国的内心冷笑了一声,表面还是非常满意的点点头。随后示意太监诵读昨夜便就拟好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顺之嫡长子李智恒素有贤明,天赋异禀。顺秉承天命,昭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之册宝,亦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李坤龙之长子李诺岑,勤奋好学,亦封太子侍读,钦此!”

    百官跪地:“太子已立,百年根基,恭贺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