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 第141章 诸国觐见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第141章 诸国觐见

    时间回到三日前。

    南部诸藩属国国王依照大明的要求,带着一些护卫便跟着大明的人依次来到了应天府准备朝见大明皇帝朱棣。

    而朱棣得知诸藩属国国王已经来到了应天府,并没有立刻下令让这些人朝圣,而是让朱高炽先安排这些人住下。

    过了两日,也就是在朱瞻基的大婚前日,朱棣下旨让诸王面圣。

    虽然这次来的并不是全部的藩属国,但是来的人却基本都是各国国王,因此朱棣也是依照礼制设九宾于廷。

    而朱棣为了让朱瞻基在各国面前混个脸熟,特意让朱瞻基来主持这一次诸王朝圣。说是主持,其实也就只是喊一嗓子的事情。

    “宣各国国王和使臣依次觐见,奏乐…”

    霎时间,音乐响起,门外走来一名虽然年老,但是依然显得气宇轩昂。

    “参见大明皇帝。”

    “请起。”

    第二名,第三名…一共有七位国王朝圣。

    其中,有一些国王还不是临近大明南部的国家,只不过收到消息,屁颠屁颠的向大明递交国书,随后来到大明朝圣。不过,除了这七位国王,还有一些国家也是收到了消息,只不过他们只是派出了使臣。

    不过,无论是国王还是使臣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带着大量贡品。毕竟,按照惯例,大明会给他们更多的回礼。

    这样能够赚钱的事情,他们肯定不会错过。

    对于这些不请自来的藩属国使臣,朱棣也不可能将他们赶走,只能任由他们来上贡。

    这样一来,这次原本是小范围的朝贡便变成了大型朝贡。

    朱棣也是清楚这些抢着上供的国家内心的小九九:哼,我大明堂堂上国,岂能一直被汝等玩弄。

    不过,回礼肯定是要有的,大明乃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只是这一次朝贡,朱棣采纳了朱瞻基的建议,回礼回一半。甚至,最好就回一些可能一文不值,但是却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东西。

    为了体现诚意,又为了不给大明的财政添麻烦,朱棣这几日可是绞尽脑汁的思考有哪些东西可以送出去。最后他发现,他能够作为回礼的大部分都是他当燕王时用过的东西。

    在靖难之后,他将这些东西从燕王府搬进了皇宫。不过,自他成为皇帝之后,他基本就没碰过这些东西了。现在他们又有了用武之处,朱棣也是极为高兴。

    倭奴国,作为大明一衣带水的近邻,又是大明的藩属国,他自然十分关注大明的消息,而有关于朝贡的消息又是他们最关注的。

    虽然他们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多久去朝贡,但是这么有赚钱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如今的足利幕府更是连夜组织使臣团前往大明朝贡。

    在各国国王和使臣依次觐见过朱棣之后,朱棣单独召见了足利幕府的使臣代表。

    得知朱棣要私下召见自己,这名使臣代表也是略显紧张:“下臣足利义教参见大明皇帝。”

    看到面前这位使臣代表十分年轻的模样,再加上又姓足利,顿时十分好奇面前这人的身份:“你是?”

    “回大明皇帝的话,下臣乃是当今倭奴国足利将军的同母弟。”

    得知面前此人乃是足利义持的同母弟,朱棣也是点了点头,随后问起正事:“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私下召见你吗?”

    足利义教仿佛被朱棣的气势所震慑,略显结巴的回道:“下臣,下臣不知。”

    “我就想知道,你们的倭奴能不能管好自己的臣民。近几年来,我沿海百姓被倭寇搅和的是苦不堪言。”

    “当然,如果你们的足利将军没有能力管好倭奴国那边的百姓,也可以向我大明发出支援请求。我大明作为你们的宗主国,有责任响应你们的请求。给你们借兵,借粮,都可以。”

    “要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立刻自己出兵海外,帮助你们平定倭寇。”

    听到朱棣说可以向他们倭奴借兵和借粮,足利义教顿时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在听到朱棣说可以立刻出兵海外,足利义教也是吓了一大跳。

    如果我们向你们借兵,那才是真的引狼入室。至于让你们出兵海外,那就是我倭奴国的末日了。

    作为刚出兵灭了安南的大明,足利义教认为是绝对没办法信任的。

    不过,谁叫大明强大,给的又多。他们向大明称臣纳贡,既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又可以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朱棣都说可以借兵了,足利义教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回大明皇帝的话,足利将军正准备出兵平定出海为贼的国民,望大明皇帝给我们一些时间。”

    足利义持现在有准备出兵海外平定倭寇吗?自然没有。

    在他看来,想要平定倭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而且现在的他才刚当上将军没几年,根本没有能力出兵平定倭寇。

    并且,现在的倭奴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各地的大名都在积蓄力量。要是让现在的足利义持消耗自己的力量去平定还危及不到自己的倭寇,足利义持绝对不会同意。

    “那就好,我等你们倭奴那边的好消息。行了,下去吧,别忘了明日的观礼。”

    “是。”

    等到足利义教离开后,之前安静站在一旁的马宝上前帮助朱棣脱下繁琐的礼服,给朱棣披上外衣。

    看到朱棣这样一副毫不担心,十分放心的模样,马宝忍不住问道;“皇上,您相信那个足利义教说的话吗?”

    听到马宝的疑惑,朱棣平了平自己的衣服:“当然不行,那个人年纪轻轻便能成为倭奴国的使臣代表,别的不说,能力一定相当出众。除此之外,我发现他的眼中蕴含着桀骜,哪能那么轻易被我所震慑。”

    说到这里,朱棣话锋一转说道:“他们那边一定不会出手的。”

    “那…”

    “无妨,朕让你过去,不就是为了解决沿海的问题吗。”

    “皇上,需要微臣顺手将倭奴给解决了吗?”

    朱棣听到马宝的话语,也是略微沉思了一阵,随后摆了一下手说道:“不,这件事不该在我这个时代做。倭奴国被父皇认定为不征之国,我征安南,就是为了破除这个体制。对于那些有野心的不臣之国,大明将以雷霆之势击之。”

    说到这里,朱棣的眼中露出一丝杀气,随后不由得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证明我可以,我当皇帝不比他差。”

    “皇上已是千古一帝。”

    对于马宝的恭维,虽然朱棣不是很认同,但是却依然无比享受:“哈…希望如此。”

    …

    与此同时,诸藩属国已经收到了朱棣的回礼。

    而且,朱棣都亲自给他们写了一封书信说明此物对于他的珍贵。

    比如,一副破碎的战袍。

    ‘此乃朕靖难时第一战攻下北平城所穿的战袍,记录了朕由弱变强,最终成为皇帝的初始,对于朕意义重大,望君好生保管。希望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收到这副战袍的藩属国是澜沧王国,而澜沧王国国王在看到这副战袍和朱棣的回信后也是苦笑了一声。

    他知道,这次大明学聪明了。礼尚往来,没有说一定要往来钱财。

    这副破战袍对于他们澜沧王国来说一文不值,但是对于朱棣来说可能是无价之宝。

    澜沧王国国王看着大明送来的战袍沉吟片刻,随后对侍从说道:“收起来,好生存放。这副战袍以后说不定能给我们澜沧王国意想不到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