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皇孙白手起家 > 番外30 会昌楼

皇孙白手起家 番外30 会昌楼

    番外30 会昌楼

    晨光熹微,湛蓝天空澄澈如镜,不见一缕云翳。

    洛阳城的青石板路,在暖阳下泛着温润光泽,人来人往,喧闹非凡。

    李昭一袭藏青色袍衫,质地精良,玄色绦带束于腰间;乌发整齐束起,一顶嵌玉小银冠端置于顶。

    手中折扇摆动间,难掩贵气风流。

    在他左右两侧,各有一位绝色佳人。

    皇后邓永清,肌肤胜雪,双眸含星,尽管身着简约常服,仍难掩雍容华贵。

    居右的是皇贵嫔陆安瑾,同样也是一袭常服。

    平日里,陆安瑾鲜少出宫,此刻望着这热闹街市,她唇角微微上扬,一抹浅笑恰似春光破冰,融于眉间。

    周君谦率一众侍卫,紧紧地跟在后方。

    行至一处岔口,见李昭折向城南,邓永清柔声问道:“陛下,这是要去往何处呀?”

    李昭温声提醒道:“我等既已身处宫外,夫人最好还是换个称呼。”

    邓永清嫣然一笑,“是,夫君。”

    李昭折扇轻点掌心,脚步却未停歇,继续向着城南而去。

    不一会,他在一座茶楼前驻足。

    抬眸望去,高悬的木质牌匾上写着“会昌楼”三个大字。

    李昭等人缓缓步入其中,并在一处角落里坐了下去。

    邓永清与陆安瑾原以为酒楼之中,一定是人声鼎沸,异常的喧嚣。

    意外的是,里面虽称不上静谧无声,却很少有人大声喧哗。

    环顾四周,看到许多人正面色凝重,且桌案上还摆着纸笔书籍。

    两女心中渐渐明白过来,再过几日便到了会试的日子;酒楼里目前所住的,估计是从各地奔赴洛阳赶考的士子。

    仔细瞧去,有的人衣着华贵,身后跟着侍奉的小厮;有的则衣衫简朴,偶尔会从行囊中掏出干粮,就着清水下咽。

    李昭说道:“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会昌楼都会大幅削减房钱,加之店内清幽雅致,所以吸引到不少外地学子在此落脚安身。”

    “可是这么做的话,酒楼岂不是要赔钱?”陆安瑾不解道。

    邓永清语气笃定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店家既然不是为了钱,必有其它图谋;士子非寻常百姓,夫君还需留意。”

    李昭淡淡一笑,“无妨,这座酒楼乃是朕授意所开。”

    邓永清微微一怔。

    她和陆安瑾对视了一眼,两女神色皆有些微妙。

    大堂内多数人,对李昭一行人并未过多在意,依旧沉浸于书卷之中。

    唯有邻桌的几位年轻后生,见李昭气度不凡,且还带着数名侍卫,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好奇。

    而当他们的目光,落在邓永清和陆安瑾身上时,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艳之色。

    隔着数张桌子,一名白衣青年感慨道:“这二女风姿绰约,模样倾国倾城;此人身旁能有此等美人作伴,想必也非寻常人家。”

    他对面的蓝衣青年闻言,轻笑道:“刘兄别忘了,此地毕竟是洛阳;天子脚下,达官贵人比比皆是。”

    刘景煦目光深邃,凝声道:“魏兄可曾注意到,此人落座后,并未主动招呼会昌楼的伙计,却已有人为他端上了茶水点心,服侍之人举止颇为恭敬。”

    “哦?是吗?”魏思远微微抬了抬眼皮。

    他似乎对此兴致不大,继续埋头翻阅着手中的书卷。

    “这次来洛阳,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怪不得总有人说岭南是蛮夷之地;与雄踞中原的帝都洛阳相比,邕州终究是太过偏僻了。”刘景煦目光憧憬道。

    魏思远平静道:“此次会试若是落榜,你我终究还是要回去的。”

    刘景煦嘴角微微颤动,双手下意识地攥紧。

    他从邕州到洛阳,千里之遥;一路来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饱受艰辛。

    为了是什么?

    当然是鱼跃龙门,能够一展胸中的抱负与理想。

    他可不想再多等几年。

    似乎看出了刘景煦心中焦虑,魏思远温言抚慰道:“刘兄乃饱学之士,以你之才,无需这般忧心。”

    刘景煦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拱手道:“多谢魏兄吉言,但愿你我都能得偿所愿。”

    正在这时,一名店小二悄然出现在两人身侧。

    他微微弓着身子,沉声道:“劳烦二位客官,随我这边来一下,那位贵客有些话,想要问问二位。”

    说着,他极为谦卑地指了下李昭的方向。

    刘景煦与魏思远顿时面面相觑,眼中皆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他们心底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两人方才的谈话,竟被对方听到了?

    可他们说话声音并不大,以双方之间目前的距离,按理讲不应该被听到。

    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店小二再次催促了一遍。

    刘景煦与魏思远皆出身平凡,且如今临近会试,实在不愿因些许小事得罪他人,平白惹来麻烦。

    稍作思索,两人缓缓起身,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李昭那一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