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846章 阴谋谋逆集团?最好真的有!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846章 阴谋谋逆集团?最好真的有!

    陪着向太后吃过早膳,石得一便来报告,梁从吉已经控制住了陈留县监牢,并将宗泽救了出来的事情。

    赵煦听完,只是嗯了一声。

    对此他并不意外!

    梁从吉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内臣,要不是赵煦担心他和上上辈子一样,最终和秦翰一样晚年在伤病的折磨中,终日痛苦而死。

    所以提前下诏将之诏回汴京养老,不然此刻,他还在鄜延路带兵。

    这样一员,正值当打之年的猛将出马,镇压一个小小的陈留县,绰绰有余。

    倒是向太后很关心宗泽,问了不少话,直到再三确认,宗泽并未受什么伤,只是在监牢里住了半夜,才放下心来。

    但石得一,在汇报完后,却并未离去,而是一直拿着眼睛,小心翼翼的瞥着赵煦。

    赵煦一见就明白了,问道:“都知还有事情?”

    石得一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拜道:“奏知大家,今日一早,探事司接到府界各地逻卒报告,言是在太康、扶沟、考城等地,这两日都出现了胥吏伤人的案子……”

    虽然早有准备,但赵煦还是惊讶了一声。

    向太后更是瞪大了眼睛。

    胥吏伤人,不算稀奇,稀奇的是扎堆出现。

    向太后虽然对庶政,并不精通,但到底是垂帘听政了两年多。

    基本的政治敏感性是有的,于是问道:“石得一,为何府界之中胥吏会这般猖狂?”

    单独的一个两个胥吏伤人,是偶发的,随机的。

    但在短时间内大量涌现类似案件,那就一定是有组织的!

    而赵官家生平最恨的就是下面的人抱团。

    只要有人敢抱团,必定重拳出击!

    因为历史教训告诉赵官家们——抱团就是结党,结党的人就是要对抗皇权!

    皇权对此绝不能坐视!

    不然,别人就可能日拱一卒,最后蹬鼻子上脸,让皇权威信扫地。

    石得一楞了一下,然后再次看了看赵煦,这才拜道:“奏知娘娘,可能是因为大家前些时日,曾推恩开封府,一体豁免府界诸县镇一切过税……”

    向太后皱起眉头来:“此乃圣政啊!彼辈缘何不满?”

    开封府去年商税,最后收上来差不多一百三十万贯。

    其中过税占了超过五十万贯。

    六哥仁义,一体豁免,等于朝廷割肉让利了五十万贯收入出去。

    此事,朝野一片称颂,都说是汉文、唐宗之良法。

    就是外戚勋贵家的命妇们,入宫提及此事,也都是说好,还说开封府百姓对此也是歌颂不已,都说是天子仁圣。

    于是,在向太后心中,胥吏们已是犯下了死罪!

    大家都说好,就你们说不好,还要对抗六哥的圣政!

    本宫看来,尔等都是活得不耐烦了!

    石得一支支吾吾着,闪烁其词,只道:“娘娘……所言甚是……大家豁免府界过税,府界内外,都以为圣政……”

    向太后从石得一的语气中听出了问题,眉头皱的更紧了。

    她问道:“既如此,那为何府界诸吏不满?”

    石得一匍匐在地:“臣是内臣,不敢妄议朝政!”

    向太后看向赵煦的小脸,见到这孩子一直都是平静的神色,便大概懂了,问道:“六哥可知缘故?”

    赵煦道:“母后,儿臣尝读《史记》,观太史公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向太后自也看过史记,她听完顿时反应了过来:“六哥的意思是?”

    “大抵是朝廷豁免过税,拦着府界诸吏鱼肉良善了!”

    向太后的脸色顿时愠怒起来。

    人总是会在遇到不理解或者未曾遇到过的事情的时候,下意识的代入自己曾经的经历,然后用过去的经历、见闻、知识来处理这些新的事物。

    向太后从小生在闺阁,很少接触外界,入宫后就更是鲜少出宫,故此她对如今的大宋社会的理解是很有限的。

    于是,府界胥吏们的所作所为,在向太后眼中,被直接理解为向家的管事们,一直背着主人,勒索、盘剥着耕种向家田地的客户。

    过去主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了。

    但如今,主人家想要做善事,积德积福,所以下令免除客户们的一些租金。

    结果,这种主人家高兴,客户也开心的事情,却让这些奸猾之徒不高兴了。

    于是,他们在庄子里给主人家添乱。

    甚至打伤、打死客户!

    这是什么行为?

    又该如何处置?

    向太后只是想了想当年家里的老祖母还在时,是如何治家的就已经知道了。

    而向太后只是这么一想,她的脸上的杀意就开始郁结起来。

    因为她知道一般来说,类似家奴欺主这样的事情,多数只会发生在一个家族的特殊事情——男主人去世,只留孤儿寡母的时候。

    现在,这大宋朝可不就是这样?

    主少国疑,女主垂帘。

    这下面的下人,自是会轻视、蔑视主人。

    从而胆大包天,肆意妄为!

    她原以为,自六哥渐长,开始接触国政,处理庶务,宰执们也开始到六哥这里取旨后。

    这孤儿寡母,提心吊胆的日子,应该是结束了。

    哪成想!

    连府界的胥吏们,也依旧将她们母子,视作无物。

    甚至抱团开始对抗起来了!

    这样想着,向太后的脸色,越发的难看。

    “真是好胆啊!”良久,她才咬着牙齿,勉强压抑着情绪,说出这样一句话。

    “对抗天子,对抗朝廷!”

    “他们是要造反吗?!”

    向太后自小就是在祖母膝下抚养长大的,所以她知道,面对这样的事情,主人家必须做出雷霆反应。

    万万不能手软!

    否则,下面的人是会得寸进尺,将主人家的容忍当成软弱。

    必须出重拳!

    而,目标又是些胥吏。

    这就又让向太后的胆气壮了几分!

    “石得一,都堂两府今日是谁轮值?”她问道。

    “奏知娘娘,今日东府是右相与新除的曾相公轮值,而西府则是李相公……”石得一报告着。

    因为休沐的缘故,所以,除非发生军国大事或者有旨意要求宰执们集议外,都堂宰执们都是轮流休沐,轮流上值。

    “且去将三位相公请到崇政殿……”向太后吩咐道:“吾与官家,稍后就到……”

    “诺!”

    ……

    半个时辰后,当值的三位宰执,就匆匆赶到了内东门下。

    此时,辰时刚过。

    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其实刚刚才开始办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等郭忠孝出现的时候,蒲宗孟就上前拱手问道:“立之……可知娘娘与官家降诏召我等有何事?”

    自从庆寿宫因为张敦礼谋逆案开始称病不出后,朝廷的实际权力,在加速向着官家转移。

    如今,朝中已经形成了惯例——大事到福宁殿请旨,庶政细务,则在早朝时上禀向太后,请向太后定夺。

    说是定夺,其实就是宰执们自说自话,在殿上报告一下。

    多数情况,帘后的太后,都是:爱卿所言甚是/就依爱卿的/相公说的是/就以相公的法子办吧。

    而,像这种天子与太后联名下诏,召见他们这些当值宰执的事情,张敦礼案后还是第一次。

    哪怕蒲宗孟新除右相,也知道必是出了什么事情!

    郭忠孝苦笑一声,答道:“不瞒相公,却是昨夜有司急报官家,陈留县胥吏于光天化日之下,打死良善,官家震怒!”

    “今日一早,有司又报告了,太康、扶沟等县,皆发生了胥吏残杀良善案……”

    “娘娘得知后,也是动了怒……故此才要请三位相公入宫商议……”

    三位宰执面面相觑。

    特别是没有参与到相关事情里的李清臣,眼中满是疑惑。

    胥吏伤人?

    这不是常有的吗?

    也值得如此郑重?

    曾布则是眯起了眼睛,心中暗喜:“蔡元长啊蔡元长,汝此番怕是要被贬黜了!”

    在汴京新报刊载了那篇文章后,御史台也开始行动,弹劾起了包括蔡京在内的开封府众人。

    如今,又出了这等事情,惊动天子和太后。

    蔡京的贬黜,已不可避免!

    他再有圣眷,也得去地方上待几年了。

    而几年后……

    官家还记得他吗?

    蒲宗孟却是在这刹那就明悟了。

    那篇文章,该刊载了!

    当然,得先拿给官家看。

    待官家看完,认可了以后再发。

    带着这样的心思,三位宰执在郭忠孝的引领下,到了崇政殿后殿。

    进了殿堂,他们就发现,天子已端坐在坐褥上,御座后也已落下了帷幕。

    三人惶恐,连忙拜道:“臣等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躬问娘娘万福无恙!”

    “朕万福!”官家的声音,依然平静。

    “吾无恙!”但太后的声音,却带着些怒意。

    看上去,她迄今还在震怒中!

    这就让三位宰执都为之一凛了。

    “三位相公免礼请起……”御座上的官家吩咐着:“来人,给三位相公赐座、赐茶!”

    “谢陛下,谢娘娘!”三人再拜而起,然后坐到了殿上的坐墩上。

    又有内臣奉来茶水,点心。

    三人接过来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滋润了一下喉咙。

    就只听那帷幕后的太后道:“三位相公可知,吾与六哥,今日一早便得到了有司奏报……”

    “府界各地胥吏,频出伤人之事!”

    说到这里,帷幕后的太后,就忽然哽咽起来:“吾,只是妇道人家,六哥也还在幼冲……”

    三位宰执听到这里,都是咽了咽口水,心道:“坏了!怎么没想到这个?!”

    当年,章献明肃垂帘时,就已证明了女主当政的弊端。

    深宫中的女主,本就心思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一惊一乍,疑神疑鬼。

    加上大宋立国之前的种种故事,于是,女主当国时的朝廷格外动荡。

    看谁都像反贼,总觉得有人要学太祖、太宗。

    章献明肃当年,尚且难免如此。

    何况如今听政的这位太后呢?

    三位宰执只好立刻起身拜道:“臣等死罪!”

    就听着那帷幕内的太后,抽噎着哭诉起来:“六哥仁圣,欲效三代先王之政,用汉文、唐宗之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推恩开封府,一体豁免过税……”

    “吾在宫中听人说,此乃是千古善法,历代所未有之圣政也!”

    “百姓也都安乐自得,称颂六哥的仁圣!”

    “然而……那县中胥吏……”

    “却不满于此,纷纷起事……昨夜有司报胥吏在陈留县伤人性命,今日一早,有司又报府界各地,胥吏伤人频发……”

    “吾不明白……六哥的善法,大臣勋贵,士庶百姓都说是仁政善法……”

    “为何他们却要反对!而且,还要用这种法子来反对!”

    “胥吏们如此行径,吾倒不怕!”

    “吾怕的是……”

    “有那乱臣贼子,心怀叵测,欲以此窥伺神器!”

    三位宰执匍匐在殿上,听着瑟瑟发抖,汗流浃背。

    他们心中都知道的。

    向太后恐怕是‘阴谋篡国集团PTSD’发作了。

    再仔细往深里想。

    太后口中的‘窥伺神器’的‘乱臣贼子’到底说的谁?

    元丰八年,先帝驾崩前后,那些波云诡谲的日子,那些叫人胆战心惊的流言,在三位宰执心中流动。

    蒲宗孟还好,亲历者的曾布和李清臣,额头上已经出现了豆大的汗滴。

    因为,他们都想起了一个事情。

    当初,先帝病重,坊间传说,太后以官家的名义,在大相国寺为先帝祷告,祷文曰:皇六子延安郡王恭祈父皇安康。

    同时宫中暗流涌动。

    传说,时任右相蔡确之母明氏曾多次出入禁中,与当时的皇后,今日的太后密谈。

    再联想到立储当日,燕达带甲执戈,率着禁军就守在大庆殿前,说是要报效官家,为储君戍卫宫禁,以防有人祸乱国家。

    于是,曾布和李清臣都是汗如雨下。

    因为,就在不久前,就发生了驸马都尉张敦礼谋逆、诅咒君父的事情。

    之后,庆寿宫的太皇太后就不再御殿垂帘。

    ……

    这些事情简直不能想,一想就叫人头皮发麻,偏又让人亢奋,甚至是跃跃欲试。

    自古以来,功莫大于救驾!

    要是真有这么一个‘阴谋谋逆集团’,他们又恰好挖出来这个‘阴谋谋逆集团’……

    那……

    三位宰执都是口干舌燥,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