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848章 人人要过关
热门推荐:
大佬:捡个美女做老婆
不是哥们,你又哪个平行世界的我
万界卡牌:你没有的那肯定在我这
第一次穿越全球高武
恶女重生!战王妃在京城杀疯了
别太颠重生了谁还给你当平妻
穿到未来,老公儿子各凭本事争宠
战乱年:我靠祖传玄术娇养古代皇子
闪嫁成病娇大佬的心头宝
“卖报……卖报……”报童的声音,从街巷的那一头传来:“今日的汴京新报喽……”
正在租赁的民宅院子里与友人下棋的舒亶楞了一下,然后吩咐着身边的学生:“且去买一份汴京新报……”
“诺!”
做完这个事情,舒亶就看向自己面前的友人,笑着道:“让明公见笑了!”
后者拱手道:“无妨!”
舒亶点点头,但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本来,他这次入京,应该是要被起复,甚至委以重任的。
哪成想,起复的旨意还没有下来。
当初下旨将他诏入京城的太皇太后,就因为张敦礼案而暂避正殿。
没了太皇太后,他在京中又少朋友,可谓是举步维艰。
好在,官家前些时日,终于是想起了他,下诏起复他为朝请郎,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这是他在十几年前,曾担任过的官职。
所谓里行,这是北周的发明,本朝之用,盖出于欧阳文忠公所议——不问差遣次第资序,唯才是举,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
所以,他的资序等于一夜清零。
重新回归了那个熙宁初年,懵懵懂懂闯入朝堂的年轻人的起点。
但,舒亶却很欢喜。
因为,这同样也将他的污点,一并抹去,使他得以重新开始。
故此,如今的舒亶,可谓是跃跃欲试,意图建功立业。
当然,经历了起起落落的磨砺后,舒亶的心态,也不再如当年那般急迫。
所以,虽然昨日宫中就传出了消息。
府界胥吏残害无辜,天子闻之震怒,太后亦怒,诏两府髃臣,哭诉之,言乱臣贼子欺天家暗弱云云。
消息传出,整个御史台都轰动了。
然后,就是集体弹劾。
弹劾权知开封府蔡京、开封府推官张商英、开封府判官李士良等,林林总总列了数十条罪证。
然后,就是朝野集体上书表忠。
从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以下,到在京京官,所有有资格上书的人,都在连夜写表章表忠心。
勋贵外戚宗室,尤其如此!
传说,大宗正赵宗晟、同知大宗正赵宗景、嗣濮王赵宗晖还有荥阳郡王曹佾、驸马都尉、晋州观察使王师约等宗室、外戚里的重臣,全部出马,挨家挨户的找人收表章,一直收到今天早上。
真真是做到了人人过关,个个表忠。
此外,就是切割了。
所有人都在表章中,赌咒发誓,‘与府界群贼绝无干系’。
不止是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后面两个事情,舒亶当然是做了的。
这是立场问题!
写了的,未必是大宋忠臣,但没写的必然是乱臣贼子。
马上就会有铁拳降临,叫其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的。
但,弹劾蔡京等人,舒亶却没有做。
没做的原因,倒不是他和蔡京有旧。
而是舒亶知道,蔡京等人都是天子的近臣,甚至可以说,在元祐元年天子亲领开封府后,这些人就是实际上的天子家臣!
若是弹劾的太过,那岂不是等于把天子也一并骂了?
所以,他想再等一等。
看看宫中风向!
主要是今天的汴京新报的内容。
没多久,舒亶的学生就带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汴京新报回来了。
舒亶接过来,看了一下头版头条,就笑了起来:“蔡元长此番,大抵是难逃贬黜了!”
今天的汴京新报,头版头条,除了集中火力,抨击府界诸吏,罗列其种种罪名,甚至将他们的行为,斥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这等于将府界胥吏,开除人籍!
也等于告诉所有人——对这种人‘可击鼓而攻之’。
只是看着这些文字,舒亶就感受到了腥风血雨。
而在头版外,汴京新报还在次版,用了不小篇幅,严厉批评了开封府有司的软弱、渎职。
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开封府上下都是废物了!
如此严厉的斥责文字,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就是……
“渎职、软弱?”舒亶咀嚼着这些罪名。
“为何不是包庇甚至连同流合污都没有用上?”
他不太懂。
但舒亶知道,他应该写弹章了。
正打算与友人拜辞,他的学生却又递来一张小报。
“老师,今日还有汴京义报……”
舒亶接过来,惊讶道:“今日汴京义报也刊行了!?”
和每天都会刊印发行销售的汴京新报不同,汴京义报很少连刊,一般三五天,甚至可能七八天才会发行一次。
主打的就是清高,宁缺毋滥。
非得要有足够的好文章、好诗词,才肯刊印。
偏偏,士大夫们就好这个调调。
于是,所有在京的文臣,都会披一个马甲,给汴京义报投稿。
若自家文章、诗词刊印上去了,便得意洋洋,大肆宣扬。
若没有,就默不作声,假装没有这个事情。
像舒亶在京闲居期间,就用了懒堂居士、闲散山人等马甲给汴京义报投稿。
成绩不错,有四篇文章/诗词被刊载了上去。
还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
“恩!”那学生拜道:“老师,今日的汴京义报头版的文章标题,有些邪性……”
“恩?”舒亶接过来被递来的汴京义报。
和用相对廉价的麻纸刊印的汴京新报不同。
汴京义报,因其主要面向士大夫们,所以无论是纸张、油墨还是字迹,都要更好。
特别是纸张,用的是质地细腻的竹纸。
所以,手感很好,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晰。
舒亶只是低头一看文章标题: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好大的口气!”舒亶撇撇嘴。
然后,他就看到了署名作者的大名——阆中藏书人。
舒亶的嘴,顿时张的老大。
因为,如今在京的文臣里,敢用阆中为号者,大抵只有一人:右相蒲宗孟。
而藏书人这个后缀,更是在昭告天下:这篇文章就是俺蒲传正写的。
因为,阆中蒲家,最出名的就是家中有着一座丰富到叫人惊叹的私人藏书阁。
天下文人墨客,但凡去阆中的,都会到蒲家借阅藏书。
但问题是,蒲宗孟什么时候,是以文章诗词出名的?
舒亶正欲细看,门外传来了他雇的下人的声音:“官人,都省来人,请您到都堂议事!”
舒亶听着,先是一楞,旋即问道:“可知是哪位相公签发的关牒?”
“却是新除的曾相公!”
“曾子宣?”舒亶立刻起身,顾不得再看手里的文章了。
因为,他知道的,曾布如今奉旨全权接管了府界胥吏案件。
他在这个时候,派人来传自己去都堂。
显而易见,是要借用他舒亶的专业技能了!
什么专业技能?
当然是拷问、刑讯人犯的专业技能了!
正在租赁的民宅院子里与友人下棋的舒亶楞了一下,然后吩咐着身边的学生:“且去买一份汴京新报……”
“诺!”
做完这个事情,舒亶就看向自己面前的友人,笑着道:“让明公见笑了!”
后者拱手道:“无妨!”
舒亶点点头,但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本来,他这次入京,应该是要被起复,甚至委以重任的。
哪成想,起复的旨意还没有下来。
当初下旨将他诏入京城的太皇太后,就因为张敦礼案而暂避正殿。
没了太皇太后,他在京中又少朋友,可谓是举步维艰。
好在,官家前些时日,终于是想起了他,下诏起复他为朝请郎,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这是他在十几年前,曾担任过的官职。
所谓里行,这是北周的发明,本朝之用,盖出于欧阳文忠公所议——不问差遣次第资序,唯才是举,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
所以,他的资序等于一夜清零。
重新回归了那个熙宁初年,懵懵懂懂闯入朝堂的年轻人的起点。
但,舒亶却很欢喜。
因为,这同样也将他的污点,一并抹去,使他得以重新开始。
故此,如今的舒亶,可谓是跃跃欲试,意图建功立业。
当然,经历了起起落落的磨砺后,舒亶的心态,也不再如当年那般急迫。
所以,虽然昨日宫中就传出了消息。
府界胥吏残害无辜,天子闻之震怒,太后亦怒,诏两府髃臣,哭诉之,言乱臣贼子欺天家暗弱云云。
消息传出,整个御史台都轰动了。
然后,就是集体弹劾。
弹劾权知开封府蔡京、开封府推官张商英、开封府判官李士良等,林林总总列了数十条罪证。
然后,就是朝野集体上书表忠。
从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以下,到在京京官,所有有资格上书的人,都在连夜写表章表忠心。
勋贵外戚宗室,尤其如此!
传说,大宗正赵宗晟、同知大宗正赵宗景、嗣濮王赵宗晖还有荥阳郡王曹佾、驸马都尉、晋州观察使王师约等宗室、外戚里的重臣,全部出马,挨家挨户的找人收表章,一直收到今天早上。
真真是做到了人人过关,个个表忠。
此外,就是切割了。
所有人都在表章中,赌咒发誓,‘与府界群贼绝无干系’。
不止是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后面两个事情,舒亶当然是做了的。
这是立场问题!
写了的,未必是大宋忠臣,但没写的必然是乱臣贼子。
马上就会有铁拳降临,叫其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的。
但,弹劾蔡京等人,舒亶却没有做。
没做的原因,倒不是他和蔡京有旧。
而是舒亶知道,蔡京等人都是天子的近臣,甚至可以说,在元祐元年天子亲领开封府后,这些人就是实际上的天子家臣!
若是弹劾的太过,那岂不是等于把天子也一并骂了?
所以,他想再等一等。
看看宫中风向!
主要是今天的汴京新报的内容。
没多久,舒亶的学生就带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汴京新报回来了。
舒亶接过来,看了一下头版头条,就笑了起来:“蔡元长此番,大抵是难逃贬黜了!”
今天的汴京新报,头版头条,除了集中火力,抨击府界诸吏,罗列其种种罪名,甚至将他们的行为,斥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这等于将府界胥吏,开除人籍!
也等于告诉所有人——对这种人‘可击鼓而攻之’。
只是看着这些文字,舒亶就感受到了腥风血雨。
而在头版外,汴京新报还在次版,用了不小篇幅,严厉批评了开封府有司的软弱、渎职。
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开封府上下都是废物了!
如此严厉的斥责文字,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就是……
“渎职、软弱?”舒亶咀嚼着这些罪名。
“为何不是包庇甚至连同流合污都没有用上?”
他不太懂。
但舒亶知道,他应该写弹章了。
正打算与友人拜辞,他的学生却又递来一张小报。
“老师,今日还有汴京义报……”
舒亶接过来,惊讶道:“今日汴京义报也刊行了!?”
和每天都会刊印发行销售的汴京新报不同,汴京义报很少连刊,一般三五天,甚至可能七八天才会发行一次。
主打的就是清高,宁缺毋滥。
非得要有足够的好文章、好诗词,才肯刊印。
偏偏,士大夫们就好这个调调。
于是,所有在京的文臣,都会披一个马甲,给汴京义报投稿。
若自家文章、诗词刊印上去了,便得意洋洋,大肆宣扬。
若没有,就默不作声,假装没有这个事情。
像舒亶在京闲居期间,就用了懒堂居士、闲散山人等马甲给汴京义报投稿。
成绩不错,有四篇文章/诗词被刊载了上去。
还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
“恩!”那学生拜道:“老师,今日的汴京义报头版的文章标题,有些邪性……”
“恩?”舒亶接过来被递来的汴京义报。
和用相对廉价的麻纸刊印的汴京新报不同。
汴京义报,因其主要面向士大夫们,所以无论是纸张、油墨还是字迹,都要更好。
特别是纸张,用的是质地细腻的竹纸。
所以,手感很好,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晰。
舒亶只是低头一看文章标题: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好大的口气!”舒亶撇撇嘴。
然后,他就看到了署名作者的大名——阆中藏书人。
舒亶的嘴,顿时张的老大。
因为,如今在京的文臣里,敢用阆中为号者,大抵只有一人:右相蒲宗孟。
而藏书人这个后缀,更是在昭告天下:这篇文章就是俺蒲传正写的。
因为,阆中蒲家,最出名的就是家中有着一座丰富到叫人惊叹的私人藏书阁。
天下文人墨客,但凡去阆中的,都会到蒲家借阅藏书。
但问题是,蒲宗孟什么时候,是以文章诗词出名的?
舒亶正欲细看,门外传来了他雇的下人的声音:“官人,都省来人,请您到都堂议事!”
舒亶听着,先是一楞,旋即问道:“可知是哪位相公签发的关牒?”
“却是新除的曾相公!”
“曾子宣?”舒亶立刻起身,顾不得再看手里的文章了。
因为,他知道的,曾布如今奉旨全权接管了府界胥吏案件。
他在这个时候,派人来传自己去都堂。
显而易见,是要借用他舒亶的专业技能了!
什么专业技能?
当然是拷问、刑讯人犯的专业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