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画出了一个世界 > 第13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画出了一个世界 第13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蛮族八十万大军在阳平关前折戟沉沙的消息,以最短的时间传遍了云州各个郡县,这对于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云州百姓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让惶惶不安的人心安定了下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张灯结彩,设宴庆祝。

    虽说蛮族铩羽而归,没有全军覆灭,但此次孤注一掷,进犯阳平关的决定性战役既然败了,惨遭挫败的蛮族诸部自是再难对云州造成灭顶之灾的威胁。

    阳平关下的几十万蛮族尸身,在云州边境筑起了一座座金字塔状的京观。

    经过整整一天的清扫战场,阳平关浓郁至化不开的血腥味儿才消减了一些,于英雄墓园埋葬了牺牲的二十万大胤将士,哀悼三日之后,才开始论功行赏,犒赏三军将士。

    樊元明,孟成华,陈昆,张柱这四位仅存的华国超凡者,凭借军功,各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之前留在阳平关的华国超凡者共计八人,一场战役下来,足足折损了一半,这叫余下四人内心既有升迁之喜,又有损失同伴战友的戚哀之意。

    连斩杀蛮人最多,如愿晋升成百夫长的陈昆,想到牺牲的同伴也不免叹息哀惋,而且,这一役诸军折损严重,甚至还有些军队仅剩下不到千人,他这刚刚晋升的卒帅,实际上能管理到的士卒实属有限,比预数要少上许多,需要招收新卒之后才能补全。

    接下来的几日里,云州之内,一张张招兵启事贴满了城池的告示栏......

    两族逾百万人的战争,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皆称得上是一场宏大战争了,自然引起了诸国各族的关注。

    阳平关一役,刚刚过去了七日,诸国各族就收到了阳平关调换主帅的消息,左丘弘图镇守阳平关多年,这个消息一出,不仅在阳平关驻军之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还引发了诸国各族不少的猜测。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镇南将军在阳平关一役之中,遭到了极重的创伤,需要长时间的调理休养,暂时无法坐镇统领阳平关了。

    十日后,又一道天子诏令自邺京王宫下达,诏上所示,大肆痛斥蛮族诸部叩边犯境,焚灭城镇一十八座,残忍屠戮王朝百姓六百余万。

    当然,这些是形式上的口水话,主要目的还是以此为由,打起了“犯我大胤者,虽远必诛”的大旗,号令各国诸侯,派遣军队,汇通大胤王师,清剿叩关边境的蛮族诸部,彻底清除隐患,祭奠云州近七百万不幸牺牲的将士百姓,以及一劳永逸,挥军直入蛮族疆域,扫灭与云州接壤的蛮族部落,让云州再无后顾之忧,百姓能够安稳度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张天子诏令一出,天下哗然,诸国动荡......

    ......

    晋国,晋公府。

    晋鸿公将手上的天子诏令丢在了案几上,双目注视对面黑袍罩身的人,轻声叹息道:“魏先生,天子下达如此诏令,明显是想借讨伐蛮族之事,将人族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重心,转移到对外战争上啊,蛮族这次叩边,还真是给予了天子借题发挥的良机。”

    时至今日,大胤王权衰落,不复旧时荣光,庙堂之上,根深蒂固的世家宗族结党营私,明争暗斗,已然难以根除,假如将之连根拔起,如同急病下猛药,恐怕不仅治不了病,还会令其大伤元气,衰败的更快。

    又有诸侯割据,野心勃勃,窥视高位,最麻烦的还在于这些诸侯国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影子。

    正如晋国靠上了无间炼狱这个北域魔道第一大宗,才能迅速崛起,拥有魏远道这位通天境大能撑腰,即使自己这位晋鸿公,于高居大胤王宫的天子眼中已经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恨不得探出手来,一把将他捏死,但终究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魏远道面上覆上了一张鬼脸面具,瞧不清面容表情,低沉的话语自面具下徐徐响起。

    “古外今来,转移内部矛盾的方式,大抵上可划分成内部改革,外部改革,对外战争三种,蛮族这次大举犯境,伤亡了云州几百万人,实是千年以降未有之事,因此激起了王朝境内无数人的同仇敌忾之心。”

    “天子立足于种族大义的制高点,号召诸国出军讨伐蛮族,复此血仇,不仅能再次树立了王朝微信,民间支持的声音也是极高,尤其是云州一域,崇圣天子昔年发布屠蛮令,诛妖令之际,曾言道种族兴亡,高于一切,如此泱泱大势,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兴风作浪?”

    晋鸿公轻轻颔首,煞是赞同魏远道之言。

    当此之时,诸国响应王朝号令,岂不正是替王朝树立了威信吗?而且,凡事讲究出师有名,不可无故兴师,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唱反调,天子完全可以吊民伐罪,把你灭国灭族,其他人不落井下石已是十分仗义了,岂会出来帮你说话?

    “清剿叩边的蛮族诸部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与云州接壤的蛮族疆域,占了其整体疆域的四分之一,这无异是想斩断蛮族的一条臂膀,蛮族又岂能坐视不理?这注定不是一年半年能结束的战争啊......”

    魏远道沉吟少顷,冷冷开口:“时间,天子是想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之余,争取足够的时间,或是寻求解决内患之法,或是替太子继位铺平道路,让他拥有足够安稳的时间,掌握朝政。”

    晋鸿公闻言,双眸微阖,闪烁起莫名光华。

    “天子这是吃准了蛮族大祭司不久前身受重创,不敢冒然出手,顶尖战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就还达不到两族决战的高度,顶多是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这场消耗战,天子还想把诸国拉下水,一是试探,二嘛......恐怕还打起了消耗诸国实力的念头,偏偏咱们还不能拒绝出兵!”

    假如晋国拒绝了天子诏令,除了脑袋上会让人扣上一顶忤逆王意,抗旨不尊的高帽不说,还将失去人族大义,一旦名声彻底臭了,谁还愿意往你身边靠?对于志在天下之人,名声二字,决计不容忽视。

    “出兵讨伐蛮族,有弊亦有利,不知晋公准备派遣多少人马?由谁领军?”魏远道问道。

    晋鸿公没有立刻答话,仿佛是在考虑出兵的利弊所在,隔了半晌才说道:“次子阳旭文韬武略,实是上佳人选,孤准备遣军八万,由他领军,同时也好借此机会,好生磨砺一二,先生以为如何?”

    至于自己领军?

    晋鸿公压根没有兴起过这个想法。

    兵凶战危,要是莫名其妙的让人阴死在了战场之上,找谁说理去?儿子这玩意儿......他足足有九个,损失一个没什么,即便全部没了还可以再生,他堂堂晋鸿公执掌一国,正值鼎盛时期,还怕没有女人给他生孩子?

    “善!”

    魏远道轻轻颔首。

    次日,八万大军自晋国出发,七日之后,与大胤王师,诸国联军会盟于云州边境,合军一处,共计四百五十万人,号称五百万大军,征讨蛮族。

    一时之间,风起云涌,牵动了北域大小势力种族的敏感神经。

    同一时间,之前关注了整个阳平关战役的莫言,回到了诸天转生殿,准备开启地府创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