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涅盘龙瞳 > 第3章 改造父亲

重生:涅盘龙瞳 第3章 改造父亲

    刚会说话的龙太平,就显得特别与众不同,虽然龙先生故意不要显得太过惊世骇俗,可事实上,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比如,龙中华所在的钱州重型机械厂要分房子,前一世他考虑到妻子白小珍的病情,为了方便,所以跟厂里要了一楼。可龙太平却知道,一楼潮湿且采光不好,对母亲的病情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此,这一世,当不满一岁的他,听到父亲和母亲再商量,就强行介入,说不要买在一楼。

    做父亲的,当然不会理会尚在吃奶,路都走不好的儿子的话,虽然他也不可思议。

    龙太平别无他法,只有用哭来抗议。最后,对儿子无计可施的龙中华,终于还是决定要了二楼。一边吃着奶嘴一边学走路的龙太平暗中松了口气。这老爹真不让人省心。

    前一世,龙中华在这样的国企负责供销工作,旱涝保收,很是安逸,所以也就不思进取。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那个干活至上的年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坐上了办公室。可好景不长,就在华国开始改革,大量国企工人下岗的下岗潮开始后,像他这样没学历的办公室职员,被率先踢出了国企队伍。

    这一世,龙太平打小就很卷,别的孩子在玩,他运动,别的孩子睡觉,他练字,让自己的小手尽快能适应握笔。不仅如此,每当父亲下班回来想和他玩,他就走过去,一把拽起父亲,拉着他看书,看的都是中专的内容,龙太平不指望父亲成为学霸,只希望他不要被踢出国企团队。否则,回想前世,从下岗开始,父亲的人生就好像是止步了一般,毫无进展。

    此时的龙中华还年轻,才三十出头,自然是经不起自己儿子的激将,于是就开始看起了语文和数学。

    龙中华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就好像传说中“别人家的儿子”一样,对这些学问很感兴趣,并且掌握的速度比他这个父亲要更快。他自然不服气,于是也努力学了起来。其实他哪里知道,龙太平那不是自己要学,而是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学。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果然,意料中的下岗潮来了,可幸好这三年,龙中华一直在努力学习语文数学,所以当厂里给了学习名额后,他也报名了。事实上,是三岁的龙太平,逼着他报名的,他不报就哭,哭到他报名为止。

    龙中华自身自然是不想去的,他觉得学这些对工作没用,尤其是英语,而且对他来说太难了。幸好,龙太平天天拿着他职工学校的英语书读,他同样的不服气,于是跟儿子一起读,学校老师教不会的,回来后龙太平就像一个父亲一般,再教他一次。

    终于,通过学习,龙中华获得了一个中专文凭。

    可别小看这个中专文凭,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正当下岗大潮涌出国企的时候,龙中华以中专学历,继续留在了钱州重机厂,当起了供销科科长。这也是龙太平家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那个年代能待在国企,不仅旱涝保收,而且待遇也是私企没法比的。

    就这样,“旺父”的龙太平也得到了父亲更多的重视和宠爱。

    到了龙太平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前世的龙太平就没上,因为那时候并没有说不上幼儿园就不能进小学,对教育这件事也没后来那么卷。前世他没上的原因是霸凌,自幼多病的他在幼儿园很自卑,于是有力气大的孩子经常打他,于是他哭着嚷着不去,家里无奈只好由着他。

    这一世不同,龙太平平静地和父母亲沟通,说上幼儿园纯属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学习。母亲白小珍是不认同的,可就像前世一样,拗不过孩子。只不过,这一世的龙太平可不是为了玩闹,或是避免霸凌,而是为了自我培养。他每天读英语,练字,运动,对自己比对父亲还狠。

    父亲自从当上了科长,工作稍微忙了一些,领导嘛,不过龙太平也不要求他学习了,这让领导龙中华很是欣慰。

    可龙太平对自己的要求却一点不放松,每天从饮食和休息上,可谓自律的可怕。

    每天定好闹钟,7点起床,跑步1公里,吃早饭,通常会要求一定要有奶、鸡蛋和水果。然后练字1小时,读英语1小时,闲逛一会儿后吃午饭。

    下午,龙太平会在饭后看书1小时,然后午睡1个半小时,起来后继续运动,家里的门槛都快被他拉断了,拉筋、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一套下来又是1小时,然后洗个澡,看会儿书就吃完饭了。

    晚饭后,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通常这样的三口之家的场景都是父母亲看着电视剧,儿子吵着要看动画未果后只能在边上玩玩具什么的。而在龙家,龙太平不让父母亲看电视剧,他认为这是最没有意义的事。

    龙太平会关心一下龙中华公司里的事,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有些切中要害的,龙中华便从善如流,反之,这不耐烦地说:“你一小孩子,不懂。”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这孩子,懂事的可怕。也就是由于儿子每天这样的例行公事,龙中华在单位里的位置也是越坐越稳,大有往上再一步的趋势。

    晚上,睡前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大约也是1小时的看报后。8点左右,龙太平自觉的上床睡觉,每天如此。

    这样的自律,让前世望子成龙的母亲白小珍很是欣慰,根本不需要她多说什么。她从心里觉得,这样的孩子根本不用上幼儿园了,反正那个年代是成绩说事的时代,交友什么的被大多数父母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