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无境 第四章 人有悲欢离合
永宁哭过了,心情好了一些,摸着红娘子的脸很是不舍,却又是别无选择。
“妹妹还小,总是这样跟着我不是办法,我已经拖累你这些年了,现在中原大地,一片凄凉景象,国运也是越来越不济了。
前几年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楚云风能够回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这就十年了,我也不再抱什么希望了,我知道是他真的死了。
放眼世间,我已经没有任何快乐而言,我的心也早就死掉了,出家的事,也是当初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就决定了。
襄阳城外有座承恩寺,明天我就过那边去了,出家的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和任何人说起我在承恩寺。
你还是回归德府,寻觅个好人家嫁了,这样我也心安一些。”
“为什么啊,为什么是这样啊,姐姐,你的命太苦了。”
说完红娘子又哭了一阵,才起身拿着药包给永宁熬药去了。
——————
承恩古刹!
位于襄阳城西南五十里处,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亡国后,杨广女儿南阳公主就是在此寺隐居终老的。
后来本朝一位皇帝,为了报答叔父的恩情,对承恩古刹进行了修缮。
寺内都是女尼,主持慧如师太帮着永宁剃度完毕说到:
“以后你的法号就叫做静清吧。”
一旁的红娘子忍不住哭道:
“我不走,我就在寺外搭个茅屋,你有什么事我也好照应你。”
永宁眼睛红肿,站起来安慰着红娘子:
“妹妹,你走吧,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缘分也到此了,记住我的话,照顾好自己。”
红娘子在承恩寺外守了几天,几次去找永宁,永宁都是避而不见,万般无奈之下,红娘子只好带着永宁留给他的一些手饰离开了。
一人一马走了有十几里远,一阵钟声从远处传了过来,红娘子知道这是姐姐出家的承恩寺的钟声。
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里面响起,触动人的心弦,红娘子难过至极,心中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路上行了两日,红娘子又来到了南阳府,豫东家乡归德府那边多年大旱,草木不生,几乎是千里无人烟,爹娘死去多年,也没什么亲人了,戏班子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茫茫天下却是举目无亲。
又是想起了承恩寺的永宁姐姐,红娘子忍不住又是流下泪来。
“你那同伴呢,姑娘一人来到这里?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一个白衣青年走了过来,却是见过的李信。
红娘子有些意外,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嗯了一声。
南阳城街上人们谈笑往来,谁还记得之前的大战,柳星月的几万人马出城北上,仿佛也是这里的过客一样。
谁不是这世间的过客呢?
匆匆而来,又是匆匆而去,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到头来皆是过眼云烟而已,灵魂深处的那个自己去了哪里,谁又知道。
“你和你那同伴,都不是寻常人等,乱世之中,两个女子游历江湖,却也是少见啊。”
李信有些感慨,看了一眼红娘子。
“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相识一场不也是那么回事么?我还记得你的话。”
红娘子说完,李信脸上略显窘态,又是哈哈一笑道:
“姑娘伶牙俐齿,李信之前言语有失,还请见谅才是。”
“我从小就飘泊江湖,性格最是简单直接,你这书生意气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
红娘子说完,催马又向前走去。
“书生可以安邦治国,书生更能御敌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国之栋梁,信陵君在世,魏国平安无恙,更是两次击败强秦,信陵君死后十几年,魏国就亡了,他不过是一书生。”
李信已经追了上来。
“主战宁远大捷的袁不换督师,更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是当世英雄,可惜冤死京师。”
红娘子心中不禁一动,拉了拉缰绳,二人并辔而行。
李信一身白衣,红娘子一身红衣,竟似天作地设一般。
不知不觉,二人出了南阳城,官道旁边一条河流,千帆竞发,满载着官兵和粮草辎重的船队,顺流而下。
“这都是左流玉的人马,和李西黄打了一仗,为了自保,就撤回到襄阳武昌那边了,国事艰难,当今天下谁又能力挽狂澜。”
李信有些感慨。
“如你看来,我们老百姓岂不是混日子等死罢了,金人又要南下,李西黄高凌王这些人还在兴风作浪。”
红娘子十几岁开始和戏班子四处求生,耳闻目睹有了一些见识,更不用说在永宁身边待了多年。
“姑娘游历江湖,当然也是感触良深,我也不知道这个国家会走向何方,国运天命,没有极其睿智的天子,在这厄运连连的时候,也是难以改变啊。”
红娘子心里更是难过,不再说话。
二人继续向前行着,夏日的中原,酷暑难当,远处一座凉亭,有人摆了几张桌子,卖些茶水什么。
二人把马拴好,坐了下来。
一杯清茶喝下去,暑气顿时消了一些。
红娘子放下茶杯,抬起头看到李信的面庞,刚毅脱俗,有着说不出来的一份气质。
“你这是打算再去那里呢,恕我冒昧问一句。”
李信转过头问到,红娘子急忙低下了头,去拿茶杯。
“我也不知道,这世上,我没什么亲人了,我有两个义姐,一个刚刚不要我了,一个却是不知现在何方?”
红娘子想起了永宁和卓玛央金,忽然又想到了柳星月。
“姑娘品貌应是天下一流人物,当是吉人,而吉人自有天相,好运气早晚会找上门来的,只是时候未到,你也不必感伤。”
“你是安慰我呢,还是寻我开心。”
红娘子虽然这样说的,心里还是有些欢喜。
“李信学问不在当世任何人之下,看人品人,也是自有心得的,我怎么会寻你开心。”
李信说完,看了红娘子一眼,站起身来走向了拴在一旁的坐骑。
红娘子心中一惊,以为李信一言不合,就要上马而去,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忽然琴声响了起来,如高山流水般,悠悠绵长,却是李信捧着一把古琴在弹奏着。
红娘子听的有些痴了,人也恍惚着,仿佛已经忘却了世间的苦恼和无奈。
这时,李信捧着古琴走到了河边,又是唱到: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唱的却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李信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心境可见一斑。
红娘子听的似懂非懂,人也走了过去。
琴声愕然而止,李信转过身来,看着走过来的红娘子。
“我这穷酸书生,却让姑娘见笑了,还不知道你的芳名?”
红娘子脸上一红。
“小女子只有艺名,红娘子有缘结识李公子,现在才知道公子也是忧国忧民。”
李信哈哈大笑。
“如此说来,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之人啊,这里到洛阳不过四百余里,正好我要去洛阳见一个人,你也没有什么去处。
红娘子何不与我同行,洛阳牡丹花开还可一看,古都更是值得一游。”
红娘子莞尔一笑,人已经走向了坐骑。
“妹妹还小,总是这样跟着我不是办法,我已经拖累你这些年了,现在中原大地,一片凄凉景象,国运也是越来越不济了。
前几年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楚云风能够回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这就十年了,我也不再抱什么希望了,我知道是他真的死了。
放眼世间,我已经没有任何快乐而言,我的心也早就死掉了,出家的事,也是当初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就决定了。
襄阳城外有座承恩寺,明天我就过那边去了,出家的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和任何人说起我在承恩寺。
你还是回归德府,寻觅个好人家嫁了,这样我也心安一些。”
“为什么啊,为什么是这样啊,姐姐,你的命太苦了。”
说完红娘子又哭了一阵,才起身拿着药包给永宁熬药去了。
——————
承恩古刹!
位于襄阳城西南五十里处,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亡国后,杨广女儿南阳公主就是在此寺隐居终老的。
后来本朝一位皇帝,为了报答叔父的恩情,对承恩古刹进行了修缮。
寺内都是女尼,主持慧如师太帮着永宁剃度完毕说到:
“以后你的法号就叫做静清吧。”
一旁的红娘子忍不住哭道:
“我不走,我就在寺外搭个茅屋,你有什么事我也好照应你。”
永宁眼睛红肿,站起来安慰着红娘子:
“妹妹,你走吧,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缘分也到此了,记住我的话,照顾好自己。”
红娘子在承恩寺外守了几天,几次去找永宁,永宁都是避而不见,万般无奈之下,红娘子只好带着永宁留给他的一些手饰离开了。
一人一马走了有十几里远,一阵钟声从远处传了过来,红娘子知道这是姐姐出家的承恩寺的钟声。
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里面响起,触动人的心弦,红娘子难过至极,心中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路上行了两日,红娘子又来到了南阳府,豫东家乡归德府那边多年大旱,草木不生,几乎是千里无人烟,爹娘死去多年,也没什么亲人了,戏班子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茫茫天下却是举目无亲。
又是想起了承恩寺的永宁姐姐,红娘子忍不住又是流下泪来。
“你那同伴呢,姑娘一人来到这里?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一个白衣青年走了过来,却是见过的李信。
红娘子有些意外,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嗯了一声。
南阳城街上人们谈笑往来,谁还记得之前的大战,柳星月的几万人马出城北上,仿佛也是这里的过客一样。
谁不是这世间的过客呢?
匆匆而来,又是匆匆而去,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到头来皆是过眼云烟而已,灵魂深处的那个自己去了哪里,谁又知道。
“你和你那同伴,都不是寻常人等,乱世之中,两个女子游历江湖,却也是少见啊。”
李信有些感慨,看了一眼红娘子。
“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相识一场不也是那么回事么?我还记得你的话。”
红娘子说完,李信脸上略显窘态,又是哈哈一笑道:
“姑娘伶牙俐齿,李信之前言语有失,还请见谅才是。”
“我从小就飘泊江湖,性格最是简单直接,你这书生意气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
红娘子说完,催马又向前走去。
“书生可以安邦治国,书生更能御敌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国之栋梁,信陵君在世,魏国平安无恙,更是两次击败强秦,信陵君死后十几年,魏国就亡了,他不过是一书生。”
李信已经追了上来。
“主战宁远大捷的袁不换督师,更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是当世英雄,可惜冤死京师。”
红娘子心中不禁一动,拉了拉缰绳,二人并辔而行。
李信一身白衣,红娘子一身红衣,竟似天作地设一般。
不知不觉,二人出了南阳城,官道旁边一条河流,千帆竞发,满载着官兵和粮草辎重的船队,顺流而下。
“这都是左流玉的人马,和李西黄打了一仗,为了自保,就撤回到襄阳武昌那边了,国事艰难,当今天下谁又能力挽狂澜。”
李信有些感慨。
“如你看来,我们老百姓岂不是混日子等死罢了,金人又要南下,李西黄高凌王这些人还在兴风作浪。”
红娘子十几岁开始和戏班子四处求生,耳闻目睹有了一些见识,更不用说在永宁身边待了多年。
“姑娘游历江湖,当然也是感触良深,我也不知道这个国家会走向何方,国运天命,没有极其睿智的天子,在这厄运连连的时候,也是难以改变啊。”
红娘子心里更是难过,不再说话。
二人继续向前行着,夏日的中原,酷暑难当,远处一座凉亭,有人摆了几张桌子,卖些茶水什么。
二人把马拴好,坐了下来。
一杯清茶喝下去,暑气顿时消了一些。
红娘子放下茶杯,抬起头看到李信的面庞,刚毅脱俗,有着说不出来的一份气质。
“你这是打算再去那里呢,恕我冒昧问一句。”
李信转过头问到,红娘子急忙低下了头,去拿茶杯。
“我也不知道,这世上,我没什么亲人了,我有两个义姐,一个刚刚不要我了,一个却是不知现在何方?”
红娘子想起了永宁和卓玛央金,忽然又想到了柳星月。
“姑娘品貌应是天下一流人物,当是吉人,而吉人自有天相,好运气早晚会找上门来的,只是时候未到,你也不必感伤。”
“你是安慰我呢,还是寻我开心。”
红娘子虽然这样说的,心里还是有些欢喜。
“李信学问不在当世任何人之下,看人品人,也是自有心得的,我怎么会寻你开心。”
李信说完,看了红娘子一眼,站起身来走向了拴在一旁的坐骑。
红娘子心中一惊,以为李信一言不合,就要上马而去,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忽然琴声响了起来,如高山流水般,悠悠绵长,却是李信捧着一把古琴在弹奏着。
红娘子听的有些痴了,人也恍惚着,仿佛已经忘却了世间的苦恼和无奈。
这时,李信捧着古琴走到了河边,又是唱到: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唱的却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李信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心境可见一斑。
红娘子听的似懂非懂,人也走了过去。
琴声愕然而止,李信转过身来,看着走过来的红娘子。
“我这穷酸书生,却让姑娘见笑了,还不知道你的芳名?”
红娘子脸上一红。
“小女子只有艺名,红娘子有缘结识李公子,现在才知道公子也是忧国忧民。”
李信哈哈大笑。
“如此说来,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之人啊,这里到洛阳不过四百余里,正好我要去洛阳见一个人,你也没有什么去处。
红娘子何不与我同行,洛阳牡丹花开还可一看,古都更是值得一游。”
红娘子莞尔一笑,人已经走向了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