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多面亲情 > 第2章 大起大落

多面亲情 第2章 大起大落

    如果不熟悉张国义和刘晓双两口子,乍一接触,肯定以为是张国义当家,但当你了解这家人后,便会知道,当家人只有刘晓双。

    张国义的父亲,张树森,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尽管去世的早,但留给三姐弟的印象,可谓是“相当深刻”!

    张树森为人懒散,且酷爱酗酒,酒后对家人非打即骂,媳妇因受不了他的长期家暴,在姐三很小的时候就跑了。

    也许是老天见不惯张树森作恶多端,于是给他安排了一场事故,直接收了。

    张树森死后,国兰撑起了这个家,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捡菜卖,就这样一点点,国兰将两个弟弟养大成人。

    由于小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这让饿怕了的姐三,即便到了今天,也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但有一点说来奇怪,文化程度最低的国兰,没有遗传丝毫张树森的恶习,反倒是念书一个比一个多的,国义、国生,都继承了老爹的酗酒。

    不光是酗酒,懦弱怕事这点,也充分得到了遗传,不然的话,也不能是赵月、晓双纷纷当家。

    晓双是农村出身,没念过几天书,当初和国义结婚的时候都说晓双占了大便宜。

    国义也是这么想的,婚后他始终觉得晓双矮他一截,成日里对晓双的态度,更像是使唤佣人。

    情商极高的晓双对此并未采取尖锐对抗,而是选择温水煮青蛙,默默忍受这一切,并积极包揽家里大小事务。

    当国义生活离不开晓双后,后者渐渐拾起这个家里的地位,多年下来,晓双已从当初的卑微如尘到了现在的平分秋色。

    尽管晓双自身底子较差,但从小家庭美满的她极为阳光,平日里走道昂首挺胸,烦心事绝不隔夜,多年来不管什么事压在身上,都不影响睡觉。

    性格开朗又极懂察言观色的她,不管去哪办事都无往而不利。

    这也导致了,对外无论大事小情,国义都让晓双去办。甚至另外两家遇到的麻烦,国义都为晓双大包大揽。

    经年累月,就连赵月,都不得不在心里佩服,这个嫂子出门办事确实有一套。

    这个学历最低,出身农村的小胖妞俨然成为了这个家族的大拿。

    事业顺利,老公服气,还得到家人尊重的晓双,在这知天命的年纪本该享福。

    可偏偏自小被忽视的儿子张禹,让她越发的担心。

    晓双家虽是老二,但孩子却是三家里最小的,相比另外两家都有人端铁饭碗,下班后可以陪孩子,晓双俩全是个体户,每天吃饭都没工夫,更别提陪孩子了。

    张禹自打小学开始,便是自己上下学,放学了就把书包一扔开看电视。

    爹妈没时间管,再加国义常年酗酒,醉了之后各种丢人现眼,这让张禹很小的时候便养成了自卑的性格。

    甚至一度严重到,人一多,接水都不敢去,剪个头发,都要一直关注周围人有没有在背后说自己丑。

    尽管张禹对外自卑,但自尊心却极强,可奈何学习就是上不去,甭管多努力,永远都只能排在中游,这也导致他从小只能仰望另外那两家学霸。

    每年的家庭聚餐,张禹每次都是最先吃完,最快下桌的那一个,因为每多听一句长辈们对那俩的夸赞,就好像是在他身上割肉。

    尽管张禹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信自己能考个好大学翻身。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努力并不能保证收获。

    相比张文和张重七百分上下的成绩,只超过本科线二十分的张禹,在查分的那晚整整一夜没睡。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张禹把自己关在屋里足不出户,每天以泪洗面。

    最终,张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上大学,直接出去找工作!

    因为张禹觉得,如果按部就班,几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三流学校出来的他,拿什么谈翻身。

    和晓双彻夜长谈,与国义大肆争吵后,只有16岁的张禹果断出去另谋他路。

    一个年仅16岁,只是高中毕业的男孩,原本不可能在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但幸运的张禹恰逢赶上了房地产的黄金时机,在那个销售比熊猫还缺的时代里,张禹成为了一名房产销售。

    从业后,张禹凭借灵活的头脑,很快便赚取了丰厚的佣金,还当上了销售经理。本以为自此将走上人生巅峰,但却很快便迎来了打击。

    原本的销售总监离职后,公司内部发文,鼓励员工竞聘上岗。作为常年的销冠,张禹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可令他惊讶的是,竞聘当天,他连最基本的上台发言机会都没有。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设计部一位经理担任销售总监。

    气不过的他,散会后第一时间找人事要说法,可对方轻飘飘地一句话,彻底将他击落谷底。

    “部门负责人的红线要求起码是大学本科,高中毕业来凑什么热闹呢?”

    就这么一句话,将张禹原本有些遗忘的自卑心理,再次提到台前。不死心的他又多方打听了其他地产公司,收到的反馈都是如此。张禹自闭了。

    想到自己的事业刚起步就到了终点,哪里还有接下来的动力,于是张禹很快便从销冠的宝座上掉了下来,甚至因为连续业绩不好,濒临辞退风险。

    就在张禹以为人生就这样的时候,那位离职的销售总监,景阳,找上了他。

    景阳表示自己非常欣赏张禹,想和他一起搞一番事业。

    尽管景阳是这些年第一个表示欣赏自己的伯乐,张禹还是谨慎的询问了景阳的计划。

    “景总,您这边现在有什么好的发财门路吗?”

    景阳微微一笑,“当然,你做销售有一段时间了,没发现目前房子销售的问题吗?”

    张禹仔细思索后回答道:“无法保证客户的数量。”

    “没错,所以我想带你做的买卖,就是我们组建一家公司,通过线下各种手段,将客户带到售楼处,只要成交,就需要给我们佣金。”

    “太好了!您这种方式可以同时合作多家地产,而且公司前期成本投入也不高,只不过,前期需要不少的人脉。”

    “放心,我景阳在这行这么多年了,哪家地产没有我的熟人,这点包在我身上。”

    “那太好了,承蒙景总您看得起我,我愿为您鞍前马后!”

    就这样,张禹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又回家拿了一部分钱,和景阳一起创办了渠道公司。

    公司股份六四开,景阳六,张禹四。

    不得不说,渠道公司确实非常赚钱,但在赚钱的同时,张禹也在不断学坏。

    没办法,谁让绝大多数的生意都离不开酒局呢,而吃饱喝足后,最渴望的,就是美女。

    在海量应酬的下,张禹逐渐放飞自我,爱好摄影。

    景阳对张禹身上发生的一切,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在他眼里,一个劣迹斑斑的合作伙伴,可远比精明能干的强多了。

    尽管景阳对张禹煞费苦心,可两人的合作终究还是分道扬镳。

    当房地产市场逐渐饱和,有下坡路的趋势后,景阳建议转型,卖掉渠道公司,进军教育领域。

    张禹表示赞成一半,同意卖掉公司,但不同意从事教育。两人各执一词,最终劝说对方无果后,选择分手。

    之后景阳大力挺近教育行业,张禹则是拿出全部的钱,去广南买了一片平房,静待拆迁。

    结果,景阳赶上教育整顿,赔的颗粒无收。张禹那片平房因疫情原因宣布无限制延期拆改。

    就这样,当年意气风发的两位合作伙伴,都白忙活这些年。

    相比景阳,张禹还有件更糟糕的事,不知什么原因,张禹那几百t的摄影作品,竟流传了出去。

    一时间,张禹的新闻铺天盖地,毫不夸张的说,张禹凭借一己之力,竟有和岛国分庭抗礼之势。

    更有严谨党进行过统计,称张禹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张大帅,堪称历史第一。

    尽管无数的男同胞在网上表达了对张禹的羡慕甚至嫉妒,更有好事者写出了张禹的同人文,《重生之我是张禹》

    但对张禹来说,实际只有四个字,“身败名裂”。

    所有的社交群聊都将他踢出群,大面积好友将其拉黑,一直在家里炫耀自己的父母,出门天天戴口罩,生怕被人认出来。

    原本打算中年再就业的张禹,也被彻底关死了这扇门,

    最终张禹将京都的几套房子卖了,先是还清魔都房子的贷款,再连本带利还清前几年同亲戚借的钱,最终给了晓双和国义一千六百万。

    随后张禹拿着一张不到二十万的卡,一个人生活在他在魔都的房子里。

    张禹回来后,晓双去看过好几次,不管哪次去,张禹总是满脸笑容,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可当妈的咋能不了解自己孩子,看着张禹憔悴的样子,晓双深知孩子并没有表现得那般坚强。

    她也劝过张禹回家和俩人一块住。

    但张禹深知自家老爹什么德行,如果对方看到自己每天就这么待着,那颗脆弱的玻璃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又碎了。所以还是保持现状,骗老爹说找到了工作,只是因为太忙没时间回家。

    老板椅上的晓双,脑袋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帮儿子找到另一半。

    晚上看到张重和鲁芝后,晓双就一直在想,啥时儿子能找到合适的人儿呢?

    想找个儿媳,不为别的,就想着自己百年以后,儿子能有人照顾。

    晓双总觉得当年因为忙,陪张禹的时间太少,自觉亏欠儿子很多,所以对儿子,晓双可谓是相当溺爱。

    打小便什么活都不让干,甚至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还给系鞋带,这也导致了张禹自理能力极差,做饭基本不会,家务干的一塌糊涂,动手能力基本为零。

    儿媳的条件,晓双一点不挑,既不像国兰要求有铁饭碗,又不像赵月得找豪门。

    自己的要求很简单,能像自己对儿子一半那样好,这儿媳妇就是好样的。

    家里有钱没钱,外地户口,这些又能咋样,自己当年一个农村小丫头,现在这些不也都有了。

    等自己和国义走了以后,不还是人家俩人的,非得让人现在有啥。

    想到张禹马上奔四,晓双觉得这个事必须马上敲定,没几天就暑假了,自己先挑几个合适的人选。

    等元英回来了,让他押着他爹去相亲。

    没错,张禹有个儿子,叫张元英,已经上大学了,至于他妈妈是谁,张禹也不知道,只记得一个戴口罩的女人,把孩子给他就走了。

    后来张禹做了三次亲子鉴定,确定孩子是自己的后,就扔给老妈了。

    这一养,就是二十年。

    所幸张元英无论性格还是学习,都比张禹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学习就不谈了,张元英考进了魔都交大的金融系,本硕连读,性格方面,自小就极为懂事,十分成熟,做事向来谋而后动。

    可以说张元英比起国兰和赵月那两家被惯坏的孙女,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每每想起孙子,晓双都特别开心,但其实最让晓双开心的,不是元英多么有出息。

    而是小时候张禹身上的遗憾,没有在元英身上再次重演。

    相比张禹儿时灰暗的童年,晓双拼尽全力让孙子充满色彩。

    元英最终也没有辜负奶奶,成功避开了父亲和爷爷的消极,继承了晓双那身耀眼的阳光。

    说来也怪,国兰和赵月都想要孙子,可生的都是孙女,晓双一直喜欢女孩,蹦出来的孩子却是个男孩,不得不说,生孩子是一门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