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才是春秋战国 > 第33章 秦穆公有戏吗?

这才是春秋战国 第33章 秦穆公有戏吗?

    晋文公一去世,很多人难免猜测,中原霸权将落到谁的手里?曾经的霸主齐国早已失去了号召力,毫无疑问,楚国和秦国是最具实力的争霸者。不过,楚国似乎还未走出城濮之战的失败阴影,况且楚成王也老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因此,秦穆公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秦人自秦襄公受封诸侯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懈奋战,到秦穆公即位时,已从西戎手里夺回了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岐丰一带,又先后荡灭社戎,击败邽、冀两支戎人部落,把已被戎人占据的原杜国、郑国的故土收入囊中,并灭掉了残留在关中的小虢国,已占据了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崛起成为西方的新兴强国,田土面积仅次于楚、齐、晋这些一等大国,国力在二等诸侯国中已列前茅。

    跟楚国一样,秦国也是一心想挤进中原的诸侯圈中来,它从立国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东进、东进,朝着中原方向不懈开拓。

    秦穆公的哥哥秦宣公在位时,不断东进的秦国跟同样处于高速扩张中的晋国发生了冲突。秦宣公没能实现向东继续扩张的意图,他在位时间不长就去世了,接替他的是弟弟秦成公,秦成公同样短命,由弟弟赢任好继位,就是秦穆公。

    秦穆公即位后,继续坚持东进的战略总方针,但是态度变得灵活了。他一方面抓住机会积极参与中原事务,另一方面与东边的强邻晋国搞好关系,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为夫人,又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

    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秦穆公特别重视吸收人才,他即位的第五年,得到了第一个贤才百里奚,这对秦国意义重大。

    百里奚本是虞国人,自幼家贫,青年时代到齐国游学时曾一度穷到讨饭,不过也正因为讨饭才遇到了另一位大贤才蹇叔。因为蹇叔的收留,他才得以完成学业。但完成学业之后在齐国一时也找不到好工作,只得回到虞国,被任命为大夫,但也没有受到虞国国君的重视。

    晋国来向虞国借道伐虢时,百里奚曾劝虞公不要借道,虞公怎么会听他?结果虞国被晋国吞并,百里奚也成了晋国的俘虏。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时,就把百里奚作为陪嫁奴隶之一,连同秦穆夫人的嫁妆一起送往秦国。

    在将要到达秦国国都雍(今陕西凤翔)时,百里奚找到了一个机会,逃走了。逃到秦、楚交界的宛地,被楚国边境的人抓住,成为他们的奴隶,给他们放牛。

    终于,正在广求贤才的秦穆公得到了这个消息,想用重金把他赎出来,又怕楚国人因此察觉百里奚是贤才而不放他,就派人去对楚国人说:“我家的奴隶百里奚在你们那里,请让我用五张羖羊皮(黑色羊皮)把他赎出来。”楚国人同意了。

    这时的百里奚已七十多岁,他一到秦国,秦穆公立即召见他,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百里奚说:“臣是亡国之臣,哪配谈治国之道啊。”

    秦穆公说:“虞国国君正是因为不信用你,才亡了国,这不是你的过失。”

    于是百里奚就跟秦穆公谈论起国政来,两人一连谈了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当即就任命他为大夫,处理国政,因为他是用五张羖羊皮赎来的,就称他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得到秦穆公的信用之后,马上向秦穆公推荐蹇叔:“臣的才能不及臣的朋友蹇叔,他有贤才,只是世人不知道罢了。臣游学齐国的时候,曾因贫穷而乞食,是蹇叔收留了臣,臣因此知道他的才识。当时齐国的公子无知夺取了君位,臣曾打算去投奔他,是蹇叔阻止了我,我才因此而逃过齐乱之难。臣离开齐国后又去了成周,王子颓想任用臣,又是蹇叔劝阻了臣,臣才得以逃过王子颓之乱的祸难。后来臣去事奉虞公,蹇叔又劝阻臣,臣也知道虞公不会重用臣,只是为生活所迫,贪图那份俸禄,才一直留在虞国,结果就遭遇亡国之祸,沦为了奴隶!臣两次听蹇叔的话,都得以逃脱大难,一次没听,就沦为了奴隶,所以臣知道蹇叔的才识远在臣之上。”

    蹇叔这时在宋国,秦穆公马上派人带着重礼,把蹇叔聘到秦国,任命为上大夫。

    百里奚后来担任了秦国的相国,且一连当了七年,他勤于政务,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秦国大治。史书上说他当政期间,“谋无不当,举必有功”,深受人民爱戴,他去世后秦国无论男女老少都哭了,小孩子也不唱歌谣了,正在舂米的人也悲伤得叫不出号子了。

    其实,百里奚和蹇叔的最大功绩,是把中原先进的文明教化最大程度地引入到了文化相对落后的秦国,因此而更新了秦国人的思想观念,使秦国跟上了华夏的整体文明步伐。

    跟楚国一样,一直以来,秦国也受到中原诸侯的歧视。跟楚国稍微不同的是,中原诸侯当着楚国的面就骂它是蛮夷,骂得多了,它自己也似乎认可了,也自称“我蛮夷也”,而且自行称王,等于不承认自己是周王国的成员了。而秦国,中原诸侯只是私下里蔑称他们为戎人,当面不这么骂,秦国也从未承认自己是戎人。但是,秦国毕竟早在周王朝建立之前就已在戎人的堆里生活了,在中原人看来,他们是从戎人堆里钻出来的。就像楚国人在蛮夷堆里生活的时间长了,从血脉到生活习俗,都带上了浓重的蛮夷成分,秦人也一样,身上必然会沾染不少戎狄习气,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秦人刚被西迁到甘肃时,他们的聚居地跟周王朝还是连通的,那时戎人部落虽然极多,但大多还不大,后来越来越多的戎人部落壮大起来,周王室则日益衰落,以至于西周灭亡,大片原属周王室和诸侯的土地沦为戎人的乐园,于是秦国在将近百年中,跟中原几乎处于半隔绝的状态。所以,秦国的文化跟中原文化已严重脱节了,百里奚和蹇叔就是给秦国人补上了这个短板,大大提升了秦国的文明层次,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秦穆公天天跟百里奚和蹇叔相处,受他们的中原文化熏陶自然很深,所以,很重视德、义、礼这些周文化的精髓。

    有一次,秦穆公出游,他的马车坏了,在修车的过程中,右服(四匹拉车的马中,正中间两匹称为服,左边的叫左服,右边的叫右服)走失,被当地的野人抓住后就杀了吃。这是一匹良马,秦穆公带人去寻找,在岐山的南面(岐山之阳)发现一伙野人正在吃马肉。秦穆公不仅没有处罚这群野人,反而派人给他们送去了酒,说:“吃马肉不喝酒是要伤身的。”

    参与吃马肉的野人共有三百人,他们感激涕零。过了一年,秦、晋发生了韩原之战,秦军出征时,这三百野人坚决要求参战。

    在秦晋双方激战时,秦穆公拉车的马陷在了泥沼里,这时,晋惠公和晋国大夫韩简的战车一齐冲了上来,把秦穆公的战车包围住。韩简的车右梁由靡已经牵住了秦穆公兵车的左骖(左边驾车的马),而晋惠公的车右更是用殳打掉了秦穆公身上的六片铠甲,眼看秦穆公即将成为俘虏,三百野人忽然杀了过来,解救了秦穆公,最终秦军大胜晋军。这也算是秦穆公崇尚德义所得到的回报吧!